多样性护理模式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2017-01-14 08:03:44张艳伟金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9期
关键词:依从性血糖护理人员

张艳伟 金璇

多样性护理模式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张艳伟 金璇

目的 探析在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采用多样性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 104例糖尿病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实验组给予多样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糖变化情况以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护理前, 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实验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依从率为98.08%, 高于对照组的78.8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采用多样性护理模式, 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值情况, 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

糖尿病;多样化护理模式;治疗依从性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 使得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连年上升, 对我国社会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而根据研究指出, 在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 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 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治疗效果[1]。鉴于此, 本院对糖尿病患者积极应用多样性的护理模式, 取得了显著的护理效果,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来本院治疗糖尿病的患者104例, 患者均符合糖尿病的临床诊断标准[2]。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4例, 女28例, 年龄35~71岁, 平均年龄(51.41±9.09)岁。实验组患者中男31例, 女21例, 年龄39~76岁, 平均年龄(54.98±7.0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采用多样性护理模式, 具体如下。

1.2.1 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 ①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沟通, 理解和掌握患者的基本情况, 在具体的沟通过程中,护理人员要采用平等的态度, 与患者沟通, 拉近患者与护理人员的关系[3,4]。②护理人员要了解患者的兴趣爱好, 并依照患者的性格特点, 选取患者感兴趣的话题, 在增加患者信任度的基础上, 便于护理人员帮助患者改善不良情绪, 提高治疗自信心。③一些患者因为年龄较大, 容易出现暴躁的不良情绪, 护理人员针对这一情况, 要采用耐心的护理态度,安抚患者的情绪, 尽可能的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

1.2.2 加强对患者饮食习惯的把控 ①叮嘱患者在日常的生活中, 摄入低糖、低脂肪等健康食物。②依据患者实际病情变化的差异性, 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饮食计划, 要求患者依照饮食计划进食, 以少食多餐为基本标准[5]。

1.2.3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宣传 ①护理人员要重视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并推动糖尿病患者加强运动,要详细的告知糖尿病患者加强身体锻炼的重要性, 护理人员要依据不同糖尿病患者的实际病情情况制定出不同的具有针对性的运动计划。一般情况下, 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时间为40~50 min左右[5-7]。②护理人员要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基础知识讲座, 详细的告知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 该病的发病原因以及注意事项, 并对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家庭血糖监测方法的教学, 提高患者日常的血糖监测质量。要指导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降糖药物的具体用法, 并且要告知患者服用降糖药物后会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用药效果, 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治疗自信心[8-11]。③护理人员要叮嘱患者定期返回医院进行复检, 从而可以及时关注患者的血糖值等临床指标变化情况, 一旦发现问题, 可以及时的处理,避免出现隐患。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糖值变化情况以及治疗依存性。采用本院自制依从性调查量表调查患者治疗依从性, 分为优秀、良好、较差, 依从率=(优秀+良好)/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糖变化情况比较 护理前, 实验组患者空腹血糖为(11.06±1.29)mmol/L, 对照组为(11.24±1.18)mmol/L;实验组患者餐后血糖为(16.23±1.54)mmol/L, 对照组为(16.24± 1.52)mmol/L, 护理前, 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实验组患者空腹血糖为(7.13±1.06)mmol/L, 对照组为(10.26±1.74)mmol/L;实验组患者餐后血糖为(8.11±1.09)mmol/L, 对照组为(11.51± 1.13)mmol/L, 护理后, 实验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 实验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优秀41例、良好10例、较差1例, 依从率为98.08%;对照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优秀21例、良好20例、较差11例, 依从率为78.85%, 实验组患者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对糖尿病患者采用有效的护理措施, 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治疗依从性[12,13]。通过应用多样性护理, 安抚患者的不良情绪, 控制患者的饮食, 减少患者不良饮食摄入, 鼓励患者加强运动, 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 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有着显著的应用价值, 与国内外医护专家所认可的效果一致[14-16]。

本院对104患者随机分组, 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52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实验组采用多样性护理,护理后, 实验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依从率为98.08%, 高于对照组的78.8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对糖尿病患者采用多样性护理, 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改善患者的血糖值变化情况, 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值得临床推广。

[1] 杜玲丽.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中国医药科学, 2013, 3(4):127-128, 144.

[2] 于莹.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22):349-350.

[3] 王立华.多样性护理方式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病情的干预作用分析.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 15(76):171-172.

[4] 陶文平.糖尿病护理中多样性护理方式的应用价值研究.中外医学研究, 2016, 14(30):90-92.

[5] 吴淑燕, 吴春芳, 李冰玉.多样性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 6(21):168-170.

[6] 王志慧.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5):139-140.

[7] 闵静.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医学信息, 2014(27):98.

[8] 丁兆梅.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糖尿病新世界, 2015(12):223-224.

[9] 杨晓娟.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6, 15(30):228-229.

[10] 王玉琳.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6, 10(1):00087.

[11] 王洁丽.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心理医生, 2016, 22(2):195-196.

[12] 黄海清.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医药, 2016, 15(30):00087.

[13] 孟翠娟, 宋文香.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现代养生, 2016(4):271.

[14] 孙婧, 崔欣.多样化护理模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观察.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5(24):5073.

[15] 张敬伟.多样性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母婴世界, 2015(14):226.

[16] 刘献红, 李晓亚.多样性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3):204-20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09.087

2017-02-23]

116001 辽宁省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医疗所(张艳伟);辽宁省大连市友谊医院神内ICU(金璇)

猜你喜欢
依从性血糖护理人员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保健医苑(2022年6期)2022-07-08 01:26:34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妈妈宝宝(2017年3期)2017-02-21 01:22:30
猪的血糖与健康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