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庆
摘 要: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生本理念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师权威讲解,学生被动听讲”的教学模式,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生本理念;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2B-0089-01
生本教育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这样的教育形式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生本理念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师权威讲解,学生被动听讲”的教学模式,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应用生本理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明确目标,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的导向,同时也是对学生学习的期望,一切教学都应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因此在生本理念下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前,教师应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做出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首先,教师在教学前应深度钻研教材与教学大纲,熟悉教学内容,明确每一章、每一节的教学目标并建立教学设计。其次,教师应改变传统权威者高高在上的态度,积极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为课堂教学奠定基础。然后,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如允许并鼓励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自主发言,互相讨论,打破传统“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可以自由发挥潜能,并通过质疑、探究、解答等环节学习新知,锻炼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二、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通常教师都是直接为学生讲解知识、演示操作技巧让学生自主练习。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学习兴趣不高。为改善这一情况,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热情。
以小学信息技术“制作主题网站”这一内容为例,教学前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教学情景导入教学:“昆虫是当前世界上最多的生物群体,种类众多且基本上遍布世界的各个角落。你喜欢昆虫吗?你又见过哪些昆虫呢?”同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昆虫图片,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兴趣。然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出今天的课题“今天老师就教大家怎样制作昆虫记主题网站”。在主题网站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适时适当为学生渗透尊重生命、热爱科学探索的精神。在学生完成网站制作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互相参观、交流、分享设计。
三、优化课堂,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在长期应试教育、部分小学教学条件有限等情况的影响下,部分学校对信息技术的重视度不高,导致教学敷衍、学生学习效率不高。新形势下我国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并逐渐渗透在人们日常生活学习中,这对学生有重要的影响。故小学教师应重视信息技术教学,积极优化课堂,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教师在讲到与“Excel”相关的教学内容时,通常教师是按照教材分步、分节、分篇为学生讲解。而“Excel”中相关内容比较抽象且枯燥,但小学生理解认知还处于形象具体思维,部分学生在学习表格制作时会遇到一些困难。为改善这一情况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教师可以改变传统“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教学前为学生留出自由探索时间,如让学生借助教材对Excel知识自由探索学习,看哪一位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最多。以这样的形式让学生对知识展开探索,学会自主操作。在学生熟悉软件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教师开展教学可以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四、合作探究,增强学生综合能力
传统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通常学生是以个体为单位进行探究学习,学生之间互动很少,甚至没有互动。这样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当代学生。在新时代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学习,以增强学生综合能力。
以“powerpoint”这一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将学生以2~4人为一组分组,分组过程中考虑到学生学习情况、个性差异等,使各组学生之间能力均衡,小组间学生性格互补,以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然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小组合作探究作业。如为学生设置主题让学生设计“课件”,要求图文并茂、声像结合,不少于15张;要求小组全体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参与完成设计。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同时可以获取更多相关知识,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能力,进而可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
总而言之,生本理念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改变教师传统、机械“注入式”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自由探索、合作学习的空间,同时也增强了学生、教师之间的互动。在生本理念下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马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知识传授及价值引导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7).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6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