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习需求下的大学英语课堂实践模式研究

2017-01-10 09:18吴丽莹
黄山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学习动机大学英语

吴丽莹

(池州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池州247000)

学生学习需求下的大学英语课堂实践模式研究

吴丽莹

(池州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池州247000)

当前高等院校学生的大学英语学习需求越来越趋于多样化。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对安徽某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学英语学习需求进行分析发现,学生应试需求最为迫切,其次分别为职业发展需求、个人兴趣需求以及个人素质发展需求。而在教学组织上,丰富课堂实践活动,加强英语运用能力训练成为学生的积极诉求。基于学生需求,设计以应试知识、西方文化以及职业英语为内容的大学英语课堂实践活动,并模式化处理为任务检查型、自我展现型以及实际应用型活动,对活动实施对象、内容以及组织形式等进行说明,将便于更多大学英语教师参照使用,从而有效地服务于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

大学英语;学习需求;课堂实践模式

一、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化竞争的加强,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既懂专业知识又懂英语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而目前我国大学英语培养出的英语人才却差强人意。由此,全国范围内各高校对大学英语的改革应运而生,应势而动。在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指导下,各高校积极开展了各种英语实践活动来增加学生英语实践机会,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1]5。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英语,其学习环境的缺失是中国学生学习英语不得不面临的问题,所以学习英语的“主战场”还是着重在课堂上。因此,重视英语课堂实践,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提供学生尽可能多的英语实践机会,是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关键途径。

安徽省各高校,尤其是一些办学定位为地方性、应用型的本科高校,均从多方面对大学英语改革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部分高校在学生课程形成性评价中特别将学生课内实践表现记作平时成绩的20%,凸显了英语学习中实践的重要性,也引起了教师和学生对课内实践的关注。然而,由于教师对学生大学英语学习的需求认知与学生实际学习需求存在欠缺以及大学英语教学仍存在明显应试倾向,课堂实践活动组织不理想,导致大学英语课堂实践设计与施行偏离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也导致学生参与热情不高,学习懈怠,动力不足,达不到课堂实践切实锻炼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预期效果。

因此,就学生对大学英语的学习需求进行调查梳理,从而设计符合学生需求的课堂实践活动,并将其类别化、模式化,将为更多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以切实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效果。

二、研究内容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对安徽某高校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大学英语学习需求进行调查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应学生需求设计丰富的大学英语课堂实践活动,并进行类别化、模式化处理,对活动实施对象、内容以及组织形式等进行说明,便于更多大学英语教师参照使用,从而更有效地服务于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

(一)研究基础

本研究根据Dornyei在1994年提出的二语学习动机三层次说来设计问卷,采用问卷、访谈的方法,来调查分析学生大学英语的学习需求,探讨满足学生需求的英语课堂教学实践模式。“Dornyei的二语学习动机三层次说的最大特点就是丰富和补充了Gardner和Clement的模式,将理论和实际的课堂教学紧密联系,体现了二语学习动机和教学情境的有机结合,具有更积极的教学意义”[2]9-10。

Dornyei的二语学习动机包括如下三层次:

语言层面:包括Gardner的融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二分法。工具型动机是为了达到某种实用目的而去学习[2]6;融合型动机是因为对英语国家社会文化感兴趣,想了解更多相关文化或融入英语国家社会团体而学习[2]7。

学习层面:包括Clement的语言自信心理论,即自信心比融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在英语学习中发挥的作用更大[2]8。

学习情境层面:包括课程特定动机组件、教师特定动机组件和学习集体动机组件。“课程特定动机组件指的是与大纲、教材、教学方法及学习任务相关的动机因素,其中包括了学习者对该课程的内在兴趣、教学与学生个体需要及目标的相关性、学生对学好该课程成功程度的期望值,以及学生对活动效果的满意程度等。教师特定动机组件则与教师的行为、个性及教学风格相关,其中包括学生取悦教师、亲和动力、权威类型以及学生动机的直接社会化等。学习集体动机组件与学习者所在学习小组的集体动力有关,其中包括目标定向、规范和奖励体系及课堂目标结构等。”[3]24

(二)研究问题

1.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需求的现状如何?

2.如何对应学生学习需求设计、创新相关课堂实践活动,切实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

(三)研究对象

根据分类抽样的原则,分别从该校理工类、文史类、艺术类三个类别专业中共选取200名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四)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所设计问卷分为3部分共20道题:第一部分,调查对象的性别、专业以及对自己英语水平的自我评估。第二部分,关于学习需求的调查共10道,主要讨论大学英语学习动机的类型,其中2道题有关学习的原因(如学习英语是因为其为必修课);3道题有关学习的内在兴趣 (如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来源于对英语歌曲/电影以及文学作品的爱好);5道题有关学习的目标 (如学习英语为了获得学位证书、为出国留学或考研做准备等)。第三部分,关于影响学生大学英语学习动机强度因素的调查,共10道题。2道题关于学习兴趣(如学习英语的劲头来源于对英语歌曲、电影或文学作品的爱好);3道题关于教师行为和个性 (如学习英语的劲头在于是否喜欢英语老师);2道题关于教材和课程 (如学习劲头取决于英语课的质量);2道题关于教学方法(如学习英语的劲头取决于能否有使用英语的实践机会);1道题关于学习氛围 (如学习劲头取决于所在班级的英语学习氛围)。第二、三部分答题采用选择题,共1-5级选项,1=很不同意,5=很同意。调查共发出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0份。

2.访谈。在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中随意抽出20名不同专业类别的学生通过网络媒介、电话或者面对面三种形式进行深入访谈,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对大学英语学习的需求及其对课程教学形式、手段的看法与希望。

三、大学英语学习需求结果分析

(一)英语水平的自我评估

表1 学生英语水平的自我评估

表1的数据显示,回收的180份有效问卷中,仅有两名学生认为自己英语水平优秀,而高达7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英语水平处于良好以下。其中共76名男生中,高达82.89%的人认为自己英语属于一般以下或较差水平,无男生自我评估英语水平为优秀;104名女生中,38.83%女生认为自己英语处于良好以上或较优秀的水平,39.81%的女生认为自己英语水平一般。而结合学生专业来源看,接受问卷调查的诸如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编导等文史类学生中女生英语自我评估水平较好,来自于计算机数学与科学、应用统计等理工科学生中男生自我评估水平较低,而来自于音乐学、体育学等文艺类的男女生自我评估水平均较低。由此可见,女生英语水平整体高于男生,文史类学生英语基础较好,理工类男生及艺术类学生英语基础较薄弱。

(二)大学英语学习动机类型

正如提出需要层次说理论的Maslow所言,“所有的行为都是有意义的,都有其特殊的目标,这种目标来源于我们的需要”。[4]219而“动机就是引起和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并将其活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人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等”[2]15的重要因素。所以以学生学习目标为导向,从探讨学生不同类型的学习动机来着手调查梳理学生大学英语的学习需求具有可操作性和意义。

表2 大学英语学习动机类型

从表2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分为:兴趣、应试需求、个人素质发展需求和职业发展需求。从内在兴趣来看,近42.22%的学生对大学英语学习由兴趣驱动,近20%的学生对大学英语的学习并非源于内在兴趣,还有1/3的学生对大学英语的学习态度中立。从应试需求来看,超过70%的学生学习英语取决于应试需要,只有不到13%的学生表示不认同。从素质发展需求来看,近42%的学生希望能通过英语学习了解外国文化,拓展视野。从职业发展需求来看,超过60%的学生希望通过英语学习具备一定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以更好得投身未来工作。

(三)大学英语学习动机强度影响因素

表3 大学英语学习动机影响因素

从表3可知,影响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因素主要有:教师、教材、教学方法、集体学习氛围以及文化学习兴趣。教师因素主要指教师的行为、个性及教学风格,近一半学生认为教师能影响他们对大学英语学习的劲头;仅23%的学生认为学习劲头与教材相关,而却有近63%的学生认为其学习英语的热情与英语课质量有关。而对于教学方法,超过1/3的学生认为英语学习劲头需要老师课上、课下的监督,同时有超过一半的学生表明有使用英语的实践机会时能使其保持学习劲头。同时,近一半学生认为班级集体学习氛围会影响其学习劲头。另外,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对西方文化的兴趣促使他们学习英语劲头强。

(四)访谈

访谈设置了8个问题,主要从学生对大学英语的课程认识、课程表现以及课程建议三方面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关于课程认识,学生在回答将大学英语设置为必修课的原因和意义时,大部分学生认为有必要在大学继续学习英语,仅两位理工科专业的男生认为英语与专业知识学习关系不大,可以列为选修课。而在课程表现上,大部分学生表示能按时出勤,基本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但很少会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英语自学。在课程建议方面,几乎所有学生都希望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尤其是组织一些课堂活动或者实践,使英语课变得有意思。

(五)小结

综合调查发现,全校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学生,存在英语语言基础、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目标等诸多方面的差异。相较于文史类学生,理工类和艺体类学生英语基础较为薄弱,理工类学生英语层次呈现较大差距,而艺术类学生较为外向型的性格以及与老师沟通的渴望使得学生们在课堂上比较活跃,进步空间很大。

学生整体上对大学英语的学习需求以应试需求最为迫切,其次为职业发展需求,而后是个人兴趣需求,个人素质发展需求以微小比重差紧随其后。而影响学生英语学习劲头的因素中,英语课质量和课堂教学模式影响最大,均有超过一半的调查对象表示运用英语的实践和西方文化的介绍会使得他们有学习热情。这充分说明学生对丰富课堂教学模式和加强英语运用能力训练的积极诉求。所以,基于学生学习需求,设计以应试知识、西方文化以及职业英语等为内容的大学英语课堂实践活动,会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效帮助学生达成其学习目标。

四、课堂实践活动模式

结合学生需求以及自身教学经验,从活动效用角度可以将大学英语课堂实践活动分为任务检查型、自我展现型以及实际应用型课堂实践活动三种模式[5]82-84。

(一)任务检查型课堂实践活动

任务检查型课堂实践活动[6]97-98主要是将课本知识设计成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学习的参与性、积极性,提升书本知识学习效果以满足学生最为迫切的应试需求。此类活动尤其适用于英语基础较为薄弱的理工科和文艺类学生。

日常英语教学中,启发式教学运用最为广泛频繁,而通过设置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又最为常见。然而,对于语言基础较薄弱的学生,若问题难度设置过大或者设计较为复杂的课堂实践活动会直接削弱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使教学效果大大打折。所以,对任务难度较大或任务负担较重的实践活动,要进行难度分解,可采取检验式任务型活动或小组活动。

1.检验式任务型活动

检验式任务型活动是指教师基于课程教学,提前布置任务,让学生预知活动内容、形式以及时间等相关信息,在指定时间对预先布置的任务进行检验的活动。该项活动主要针对英语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满足其对课堂知识的学习需求。例如,针对艺体类学生,提前将课文学习中遇到的较难的句子或者单词划出,要求学生提前准备,在一次课堂问答活动中请学生来翻译解释。这样就给予了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一定程度上又降低了问题设置的难度,使得学生较容易完成活动任务,获得学习信心。

示例:“英语辩论赛”

教师针对教材学习内容设计辩题,提前将选定的辩题分配给对应的学生(这些学生通常课堂活动参与热情不高)。要求学生提前查阅相关支撑材料,允许学生在辩论中参照提前记录的相关论点,简化辩论规则,降低辩论难度,但要求学生必须用英语表达,无法用英语表达或者辩论立场出现明显偏离的一方判为失败。

第一步:根据平时课堂表现记录,选取课堂活动参与热情较低的学生,3人或2人组成一方辩论搭档,指定辩题与所持立场,请学生提前准备。

第二步:课堂实践。辩论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辩论流程由论点陈述、自由辩论两部分组成。

第三步:教师和其他学生最终评定获胜方,并由教师说明判定理由。

2.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主要适用于任务难度较大或任务负担较重的实践活动,可以将书本知识和教材涉及的背景文化知识细分为不同部分,由小组学生合作讲解。所以小组活动既能满足学生对书本知识的学习需求,又能满足学生发展个人素质的需求。小组活动有以下几点优势:一是分解活动任务难度;二是减少单个学生的任务负担;三是可以锻炼学生分工合作的能力;四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覆盖较多的学生。

示例:“我来当老师——对于新兴职业的介绍”

这项展示活动需要学生搜集、整理、翻译相关资料,并且制作幻灯片在课堂展示等,一系列过程需要学生花费很大精力。此类实践活动可以具体由几个学生自由组成一组,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对于学生英语层次跨度较大的班级,小组活动可由教师将英语层次较高和较低的同学搭配分组,确保实践任务顺利完成。

第一步:根据教材教学单元的主题,设计“新兴职业”活动主题。考虑到学生英语基础,在活动说明中予以适当提示。

第二步:拟写实践活动方案,以文本形式发放至学生,通过详细说明,促使学生对活动组织方式、内容达成清晰认识,增强学生规范参与活动意识。

第三步:课堂实践。对于各组学生的课堂表现予以客观点评,多辅以积极性鼓励。

第四步:保存记录各组学生的展示成果,在所授课的平行班级中展示优秀的小组活动成果。

(二)自我展现型课堂实践活动

自我展现型课堂实践活动是指学生个体在课堂上就某一主题,以要求的形式在限定的时间内展现自我想法和观点的活动。该活动模式对于学生英语基础要求较高,可以较好地锻炼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满足学生学习兴趣和个人素质发展的需求。例如,针对文史类学生,可以要求学生就某一话题进行自我观点的表达或展示,也可以将教学内容部分交予学生来讲解,促使其自我学习,在自我展示中获得自信,得到提高。

示例:“一分钟英语新闻播报”

此活动可针对英语基础较好的文史类学生开展。在每节课开始前,要求学生主动用英语播报当前的社会新闻。学生可提前准备新闻文稿,亦可辅助PPT讲解,但仅允许展示少量提示性短语和单词。

第一步:学期初,布置新闻播报任务,每名学生必须参与。播报时间和播报内容由学生自主选择,但课堂播报时间限定为一分钟,要求学生提前处理新闻。

第二步:课堂播报。每节课正式上课前请两名同学播报新闻。之后,随机选取一名学生用中文复述所播报的新闻。

第三步:教师纠正学生语言表达错误,对所播报新闻简单评论。

(三)实际应用型课堂实践活动

实际应用型课堂实践活动受ESP(专门用途英语)启发[7]25,[8]1,指面对特定专业的学生,教师首先预测该专业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会使用到的英语技能,而后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具有针对性或模拟式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尽早熟练相关技能,其主要针对学生职业发展需求设计。例如,针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教师先教授学生相关计算机术语的英语表达,再指导学生写作英文简历,最后组织学生进行模拟的英语面试。这一系列实践活动的开展必然会使学生对本专业的英语术语有大致的了解,也为以后就业应聘进行了铺垫。而且,这种服务于学生需求所开展的实践活动必定会大受学生欢迎,也会激发学生更高的学习热情。

示例:“职业应聘面试”

此活动施行前期可开展 “专业英语术语介绍”“英文简历写作指导”等活动,帮助学生了解相关专业术语的英语表达和自身情况的英语介绍。

第一步:将学生分组,指定面试官和应聘者。

第二步:为不同小组设定具体的职业应聘场景,请学生提前准备。

第三步:课堂实践。选取表现优异的小组进行详细点评,归类介绍职业应聘中的表达用语,适时介绍相关应聘礼仪。

五、结 语

当前,学生的大学英语学习需求越来越趋于多样化,需求分析能帮助教师对学生学习需求达成准确的认识,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与方法,确保大学英语课程始终为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服务。针对学生的具体需求分别设计不同的课堂实践活动,有利于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而将这些具体活动分类化、模式化则将便于这些实践活动推广至更广泛的英语课堂教学中,为更多教师的教学提供有益参照,也有益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切实增强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

[1]王守仁.全面、准确贯彻《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中国外语,2010,7(3).

[2]黄景君.从Robert Cardner和Wallance Lambert动机理论看越南学生汉语语音学习[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0.

[3]秦晓晴.中国大学生外语学习动机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林明金.优化大学英语实践教学设计的新思路[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1).

[6]巩湘红.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范式的探索——基于对语言输入、学习投入和可理解性输出过程的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4).

[7]谷志忠.高校ESP教学现状剖析与应对策略[J].外语电化教学,2010,133(5).

[8]杨枫,孙凌.关于大学英语教学ESP论的一点思考[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3(3).

责任编辑:曲晓红

A Study on In-class Activity Modes of College English from the Angle of Students’Learning Needs

Wu Liying
(Foreign Language Institute,Chizhou College,Chizhou 247000,China)

Currently,university students’learning needs of college English become more and more diversified.Through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we find that passing exams is the most urgent need of students,followed by needs of career development,then needs of personal interests and needs of individual quality development.As for teaching organization,enriching in-class activities to strengthen students'English proficiency training has become an urgent appeal.Based on the needs of students,some in-class activities designed for knowledge examining,western culture introducing and professional English using are then classified into modes of task-checking,self-expression and English-application.And an account of activity objects,contents and forms of organization will facilita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ose in-class activities by more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and effectively serve the training of students’English-using ability.

college English;learning needs;in-class activity modes

H319.3

:A

:1672-447X(2016)06-0132-05

2016-05-27

资金项目:池州学院校级教学研究重点项目(2014jyxm11)

吴丽莹(1987—),安徽池州人,池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文学及文化、翻译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学习动机大学英语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大学求学的遗憾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读英语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