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品德课教材中欺侮问题的缺失与改进

2017-01-07 01:52刘靖华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中小学生

摘 要 校园欺侮是指发生在学校范围内,未成年学生中的强势个体或群体对弱势个体或群体的故意的、经常的和反复出现的攻击性行为。当前我国中小学品德课教材中存在欺侮问题缺失的问题。为了消解校园欺侮问题,教材编写者应该围绕欺侮问题重新编排教材内容;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开发相应的地方课程教材和校本课程教材;教育实践工作者应该利用多种教育方式和教育活动,弥补现行教材的不足。

关键词 中小学生 欺侮问题 品德课教材

当前我国中小学生中欺侮问题频频发生,在中小学生欺侮问题的成因中,学校教育是最主要的因素。关乎中小学生思想品德成长的“品生”、“品社”和“思想品德”课程中,教师教学是否给学生传达了同伴间人际交往的正确观念,这是值得分析和研究的。教师教学的方向和质量往往不仅受其个人知识水平、态度等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到了教师所依赖的教材的限制和影响。因此,本文以分析人教版品德课教材中涉及欺侮问题的内容为例,揭示当前教材中有关中小学生欺侮问题的缺失,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

一、中小学生欺侮问题的基本特征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挪威学者奥尔韦斯(Dan Olweus)的《学校中的攻击:欺侮者与受害者》一书开启了中小学生欺侮问题研究的先河。奥尔韦斯从受害者的角色角度界定了校园欺侮问题,即“一个学生反复的或长期的成为一个或多个的负面行为的攻击对象,这个学生即是被欺负或成为暴力行为的被害者”[1]。由于这一界定并没有直接反映出欺侮问题的内涵,他又在进一步研究中对“欺侮”作了直接的界定:“欺侮是指强势个体对弱势个体持续施行的故意的攻击性行为。”[2]但是,笔者认为这一定义尚不能明确地区分欺侮与暴力(以及暴力犯罪)。欺侮与暴力都从属于攻击性行为,但是从实施方式、伤害程度、目的取向以及法律制裁等方面的比较来看,欺侮都是与暴力不同的概念。本文认为:欺侮是指发生在学校范围内,未成年学生中的强势个体或群体对弱势个体或群体的故意的、经常的和反复出现的攻击性行为。据此,我们不难发现中小学生欺侮问题的基本特征。

1.欺侮是发生在在校未成年学生间的一种单向的攻击性行为

对行为主体(在校未成年学生)的明确和限定,可以使欺侮与其他一些校园暴力行为,例如纠集社会人员对“得罪”自己的同学的报复性人身袭击,或者以抢夺他人财物为目的的犯罪行为相区别。同时,欺侮行为主要表现为一种单向的恃强凌弱。由于个体生理、心理等方面存在着的差异,造成了学生强势个体或群体的形成,使得他们有条件能够对那些在某一方面发展滞后的同学实施欺侮。例如:在身体方面,有的学生发育快,长得高,这就使得他们有条件对那些尚处在发育中的、身材矮小的学生实施欺侮,而且这一欺侮行为只会表现为身材高大的学生对身材矮小的学生的单向欺侮。

2.欺侮行为往往是故意的、经常的和反复出现的攻击性行为

从已经揭发的校园欺侮事件来看,欺侮者对于自己的行为以及对于被欺侮者可能受到的伤害有着明确的认知,但是他们仍然做出了一定的欺侮行为,这反映出了欺侮行为的故意性。同时,相关报道和研究也反映出,欺侮者对被欺侮者的攻击性行为是经常和反复出现的。这种经常和反复出现的欺侮行为,既可能是指采用相同或类似的方式欺侮他人,例如习惯性地使用踢打或谩骂等方式攻击其他学生,也可能是指针对某一被欺侮者的经常和反复出现的欺侮行为。例如,发生在山东青岛胶州市第十二中学的校园欺侮事件中,中学生小姜就长期受到班里一些同学的反复殴打和羞辱[3]。

3.欺侮行为会对被欺侮者造成严重的危害

校园欺侮行为首先会对被欺侮者的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甚至某些欺侮行为会危及到被欺侮者的生命安全。更为严重的是,欺侮行为会对被欺侮者的心理造成极大的冲击和破坏,从而影响被欺侮者正常的心理发育。在以往发生的校园欺侮事件中,由于随时有可能被欺侮,容易使被欺侮者精神压力增大。同时,被欺侮者由于畏惧欺侮者的报复而不敢向教师或家长寻求帮助,这就容易导致沮丧、孤独、无助感等消极情绪的产生。在精神压力和消极情绪的共同影响下,被欺侮者可能会产生厌学、退避甚至轻生等心理和行为问题。正是由于中小学生间的欺侮问题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才要求我们着力解决这一问题,为所有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我国中小学品德课教材中欺侮问题缺失的现状与成因

依据本文对欺侮的界定,笔者对“人教版”品德课教材中有关欺侮行为的内容进行了统计,见表1。

从统计结果来看,有两个方面的特征值得关注:其一,无论是小学阶段的品德课教材,还是中学阶段的品德课教材,都未对校园欺侮问题进行专门的主题式讨论,上表中的相关内容仅仅是包含在与班集体建设、同学间人际关系处理等相关的主题中。其二,在详尽程度上,上表中所列举的内容仅仅占据很少的篇幅,它们有的配有简短的对话,有的甚至仅仅是作为某一主题中的一幅图画存在着,从而造成这些内容所反映出的校园欺侮问题得不到明确的表征。这两个方面的特征实际上反映出中小学品德课教材对于校园欺侮问题的忽视。

笔者认为,中小学品德课教材中欺侮问题的缺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对校园欺侮问题存在的普遍性和危害性缺乏高度关注

虽然通过媒体的曝光揭示出了一些校园欺侮事件,但是不难发现,这些被曝光的欺侮事件往往具有两个特点:一是被欺侮者由于无法忍受长期被欺侮而选择了一些极端反应之后才见诸新闻,如被欺侮者轻生或被欺侮者故意伤害欺侮者以达到报复目的的行为;二是欺侮者本人或其同伴通过网络将实施欺侮过程的视频公开并被网友发现之后才得以曝光,如“布鞋门”、“扒光门”、“针刺门”等校园欺侮事件,都是以这种方式曝光才受到全社会的关注。这一方面是由于欺侮行为发生的隐蔽性不易为教育者发现所造成的,另一方面,也与学校管理层面对于有关问题的管理和处理方式有关。总而言之,对于校园中普遍存在着的欺侮行为并未得到我们应有的关注,而对于欺侮行为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也缺乏正确的认识。

2.对校园欺侮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对策研究仍然比较落后

我国有关校园欺侮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这与对“欺侮”本身的研究起步较晚有直接的关系。早期研究者主要从“攻击性行为”或者“暴力”的角度关注校园中的此类问题,这就造成了研究视角局限于直接的身体伤害,而忽视了言语手段或社交拒斥手段进行的欺侮,因而对问题存在的普遍性估计不足。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才由张文新等引入国外研究中的“欺侮”概念[4],并在相关学者修订了国外有关欺侮行为发生频率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国内研究者才开始通过在各地开展相关调查工作,开启了对校园欺侮问题的研究之路。纵观近十几年的研究成果,国内研究者有关校园欺侮问题的研究尚处在初始阶段,这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即引进和介绍西方相关研究的已有成果、关注对实际发生的校园欺侮行为的实证调查、对解决校园欺侮问题实践对策的初步理论研究。通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研究者已经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对策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对于层出不穷的校园欺侮问题和不断变化的新情况,当前研究仍然是不充分的。

3.教材编写和修改滞后于校园欺侮问题实际发生的变化

校园欺侮行为除了具有普遍性、后果严重性以及发生的隐蔽性等一般特征之外,近几年频频发生的校园欺侮事件也暴露出了一些新的特征:施辱主体低龄化,即近几年发生的校园欺侮事件中,欺侮者多是14周岁以下的未成年;群体攻击,即对被欺侮者的欺侮行为往往不是一人所为而是群体行为;起因简单、形式多样,即当前我国发生的校园欺侮事件多是因为同学间的口角、嫉妒、早恋纠纷等引起的,并进而导致了不同形式的欺侮行为[5]。虽然由于教材的编写和修改具有周期性,无法将这些新问题、新情况全部包含在内,但是现有内容中有关欺侮问题的缺失仍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并且会造成如前所述的危害。

三、我国中小学品德课教材中欺侮问题缺失的改进对策

消解中小学生中存在的欺侮问题已经是当下学校教育亟须解决的问题,课程中应该包含相关教育内容,以便促进中小学生对欺侮行为形成正确的认识,并引导他们转变、预防和反抗欺侮行为。因此,我国中小学品德课教材必须考虑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改进。

1.教材编写者应该围绕欺侮问题重新编排教材中的有关内容

鉴于当前我国中小学品德课教材中欺侮问题的缺失,笔者建议教材编写者应该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收入编排尽早提上日程。其一,在中小学品德课教材中增加有关欺侮问题的专门的主题式讨论。如前所述,当前我国校园欺侮问题普遍存在,并且具有了欺侮者年龄趋于越来越低的不良态势,因此,通过增加有关欺侮问题的专门的主题式讨论,可以帮助中小学生形成对这一问题的正确认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校园欺侮事件的发生。其二,中小学品德课教材应该全面揭示欺侮行为的危害。欺侮行为实际上对欺侮者和被欺侮者来说,都存在一定的危害。前人的研究已经获得了有关被欺侮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成果,欺侮者独特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却没有得到较好的表征。其实,对于欺侮者而言,他们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可能是受到了家庭教育、社会不良因素等的影响,进而形成的一种对自我和与他人关系的错误认知导致的,而如果在欺侮问题上没有得到较好的引导,他们很有可能会走上犯罪的不归之路。因此,中小学品德课教材中应该将欺侮者和被欺侮者所面对的危害全面地反映出来,以便帮助中小学生形成对这一问题的正确认识。其三,中小学品德课教材应该增加系统的预防校园欺侮问题和自我救助的方式等内容。校园欺侮问题的预防必须依靠每一名学生的共同参与,这就要求他们了解预防校园欺侮问题的方式,比如尽早报告班主任、寻找学生干部的介入或者社会性力量的介入,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的帮助等,从而在欺侮问题出现的初期就将其解决。而对于已经处在欺侮问题中的欺侮者和被欺侮者而言,他们都须要了解自我救助的方式,比如通过教师的参与,处理他们与父母之间关系的问题,或者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的帮助等。也就是说,中小学品德课教材中应该系统地包含上述内容,从而为解决校园欺侮问题提供协助。

2.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开发相应的地方课程教材和校本课程教材

当前我国实现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为开发适用于解决本地区和本学校校园欺侮问题的地方课程教材和校本课程教材提供了便利。这就要求地方教育部门和各中小学组织研究人员和一线教师,对本地区和学校中存在的校园欺侮问题进行系统的调研,并根据校园欺侮问题的性质和特征,组织编写相应的教材。在此基础上,通过开设校园安全课程,引导中小学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正确认识欺侮行为的危害,以及获得自我救助的具体办法。

3.教育实践工作者应该利用多种教育方式和教育活动,弥补现行教材中的不足

教材的编制和修订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周期性特点。因此,在当前品德课教材修订前,一线教师可以针对当前校园欺侮问题的实际情况,利用多种教育方式和教育活动,弥补现行教材中欺侮问题缺失的不足。例如:一线教师可采用课外活动、班会讨论等形式,有意识地引导中小学生关注和认识欺侮行为的成因、危害;通过家长开放日的机会,邀请家长们走入孩子们的生活世界,借此机会解开亲子之间的矛盾;引入社会性力量的介入,为学生进行专业的团体心理辅导等。

参考文献

[1] 万赟.美国中小学校园欺侮现象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2] Olweus,D.Aggressors and the irvictims:bullying at school[J].School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2000(1).

[3]常被同学欺凌上厕所被直播16岁中学生从4楼一跃而下[DB/OL].http://n.cztv.com/lanmei/928184.html.2015-5-15.

[4] 张文新,武建芬,程学超.儿童欺侮问题研究综述[J].心理学动态,1999(3).

[5] 周常稳,任锐.中小学学生欺辱事件的特点、成因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5(28).

[作者:刘靖华(1981-),女,辽宁海城人,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 郑雪凌】

猜你喜欢
中小学生
关于乐清市中小学生抗战精神教育的思考
中小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策略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学习英语语法的兴趣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浅谈凉山彝区中小学“学困生”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