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一中西校区高三(4)班 刘烨锟
虚数到底有多能?再奇妙也不是万能
河南省郑州一中西校区高三(4)班 刘烨锟
本文通过从虚数和复数的概念入手,尝试寻找一个数“与 0相乘等于1”,但是通过对概念进行分析和数据进行运算不难发现,有时候为了实现一些不可能的运算而进行的假设,确实是违背数学常理的。
虚数;复数;0;1
数学是一门神奇的科学,小时候我们经常会想:为什么0乘以任何数都等于0呢?随着年龄的增长,高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内容越来越多,在讲到虚数和复数时,更加感受到数学的奥妙之处!在虚数的世界中似乎无所不能,虚数真的有这么强大吗?本文通过从虚数和复数的概念入手,尝试寻找一个数“与 0相乘等于1”,但是通过对概念进行分析和数据进行运算不难发现,有时候为了实现一些不可能的运算而进行的假设,确实是违背数学常理的。
“虚数”这个名词是17世纪著名数学家、哲学家笛卡尔创制,因为当时的观念认为这是真实不存在的数字。后来发现虚数可对应平面上的纵轴,与对应平面上横轴的实数同样真实。
人们发现即使使用全部的有理数和无理数,也不能解决代数方程的求解问题。像x²+1=0这样最简单的二次方程,在实数范围内没有解。到了16世纪,意大利数学家卡尔达诺在其著作《大术》(《数学大典》)中,把记为1545R15-15m这是最早的虚数记号。但他认为这仅仅是个形式表示而已。1637年法国数学家笛卡尔,在其《几何学》中第一次给出“虚数”的名称,并和“实数”相对应。
直到19世纪初,高斯系统地使用了i这个符号,并主张用数偶(a、b)来表示a+bi,称为复数,虚数才逐步得以通行。由于虚数闯进数的领域时,人们对它的实际用处一无所知,在实际生活中似乎没有用复数来表达的量,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对它产生过种种怀疑和误解。
继欧拉之后,挪威测量学家维塞尔提出把复数(a+bi)用平面上的点来表示。后来高斯又提出了复平面的概念,终于使复数有了立足之地,也为复数的应用开辟了道路。现在,复数一般用来表示向量(有方向的量),这在水利学、地图学、航空学中的应用十分广泛,虚数越来越显示出其丰富的内容。
要进行虚数的运算,首先要知道复数的定义。既然i表示旋转量,我们就可以用i,表示任何实数的旋转状态。
将实数轴看作横轴,虚数轴看作纵轴,就构成了一个二维平面。旋转到某一个角度的任何正实数,必然唯一对应这个平面中的某个点。
只要确定横坐标和纵坐标,比如(1 ,i),就可以确定某个实数的旋转量(45度)。
数学家用一种特殊的表示方法,表示这个二维坐标:用 + 号把横坐标和纵坐标连接起来。比如,把 (1,i) 表示成1 +i。这种表示方法就叫作复数(complex number),其中 1 称为实数部,i称为虚数部。
这个思路缘于一次数学课上,老师在讲虚数的时候,老师给我们出了一个问题:列个式子算算最后算的结果是对-1开平方。大家都无从下手的时候,老师说:“咱们定义一个i,它的平方等于-1,看,这个式子就有结果了,答案是i。”全班同学都恍然大悟!
此时我想:为什么不能定义一个数,和0相乘等于1呢?这样其他数除以0就有结果了。老师说:0不能做除数!但是我想:负数也不能开平方啊。老师这个时候强调到:虚数i。听完老师的话,我又通过一系列的学习,认识到:虚数是有实用性的,所以才有了i,那么会不会存在这个l,与 0 的乘积等于1呢?
将自己的思路梳理清楚之后,我总结出来要解答这个问题需要先解决两个问题:
1.把-1的平方根加进实数是否可行?
2.可不可以把1/0加进实数?
首先我们要明确复数域严格定义,即:复数域,由复数和数域两个词合成。复数是指形如“a+bi”一类的数,其中a,b都是实数,i=根号(-1),称虚数单位。数域是数的一种集合。满足以下条件∶
①如果a,b是集合中的任意两个数,那么a+b和a-b也在这个集合中;
②如果a,b是集合中的任意两个数,那么a*b和a/b(b≠0)也在这个集合中。
由此可见,复数相比实数并不单纯是加了个i这么简单,还需说明加了这个i之后和原有的代数系统是相容的。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把-1的平方根加进实数是一个可行的操作,且不能把1/0加进实数,因为这样做会破坏实数的代数结构。0最基本的意义是加法单位元,1最基本的意义是乘法单位元,所以我们讨论的结构一定是一个集合S配上一个加法和一个乘法,首先要要求加法和乘法之间满足分配率,如果要实现一个数和0相乘为1,就会破坏实数的性质,它会强迫0=1,这样做会导致所有的元素都等于0,这样得到的数集就只含有一个元素,实数的运算规则也就被破坏了。
在一些最基本的假设(乘法加法和它们之间的相容性),加法有逆元(无论左逆还是右逆),更进一步,假如加法单位元的乘法左逆有加法右逆(或 乘法右逆有加法左逆),则这个奇奇怪怪的代数结构只能是单点集合和平凡的加法乘法,奇妙的运算是奇迹还是违背常理,深入剖析基础概念进行运算就能见分晓。
[1]M.克莱因.数学:确定性的丧失[M].李宏魁,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M.克莱因.古今数学思想(第4册)[M].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史翻译组,译.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