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克巧
[摘 要]习题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和巩固知识点的有力工具。在教学中,教师应合理运用习题,指引学生通过对习题的推测与检验的过程获得解题技巧,让学生懂得数形结合方法和联系生活实际解答数学问题,达到不断提升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经验 课堂习题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5-074
习题在数学教材中占有非常大的比例,通过习题的检验,教师能看到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程度,也能让学生清楚自己究竟掌握了多少内容。因此,在课堂的习题环节中,教师要善于利用习题的作用,让学生能够探索习题的内在,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
一、在推测与检验中解决数学问题
在解答数学习题时,教师要采用让学生先推测再检验的方式,帮助学生挖掘知识的内在本质,拔高学生的知识体系,为学生的数学解题思维的形成奠定基础。
例如,在教学“小数除法运算”时,教材中有如下习题。
通过计算得出下列算式的正确答案。
3.5÷5= 0.8÷2= 0.36÷6= 6.4÷0.8=
3.5÷0.5= 0.8÷0.2= 0.36÷0.06= 0.64÷0.8=
通过计算,学生很快得出“3.5÷5”的结果,当要继续计算“3.5÷0.5”时,教师让学生先推测“3.5÷5”与“3.5÷0.5”的结果之间会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有学生推测“3.5÷0.5”的结果比“0.7”大10倍,也有学生推测“3.5÷0.5”的结果比“0.7”小10倍。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推测进行检验,通过计算得出“3.5÷0.5”的结果为“7”,即比“0.7”大10倍。最后,学生总结出这类题型的规律和计算方法,利用后面几组算式的倍数关系,快速、准确地得出结果。
在课堂的习题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适当的时机进行推测和检验,学生通过检验后发现推测是正确的,就会获得一种成就感,从而把这种推测的规律引用到相似的题目中,丰富了学生的课堂活动经验。
二、通过数形结合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在解决几何习题时,学生往往会觉得很困难,教师可以渗透数形结合的方法,让学生直观地领悟与学习,而不会觉得做练习题很枯燥无味。
例如,在教学“正方形与长方形周长计算”时,教材中有两道习题:(1)把9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组合成一个大正方形,问大正方形的边长为多少?它的周长又为多少?(2)把8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组合成一个长方形,能组合成不同的长方形吗?组合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它们的周长是一样的吗?
教师让学生根据习题(1)画出相应的图形,学生以图a为基本单元,很快就得出大正方形的边长为3厘米,周长为12厘米。(如图b)
在第(2)题中,学生以图c为基本单元,自行组合出可能的长方形,很快得出图d、e、f三种结果。
教师指引学生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让客观的问题直观化、简单化,给学生的数与形之间构建联系,促使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三、运用生活实际经验解决数学问题
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教师应该留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和讨论,引导学生用实际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来解答,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并感受实际生活中所包含的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千克与克”时,教材有如下习题。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1)一袋大米的重量是50( );(2)一箱水果的重量是25( );(3)一袋零食的重量是250( )。
有的学生认为第(1)题应该填“千克”,有的学生认为第(1)题应该填“克”,还有学生认为第(2)题应该填“千克”。对学生提出的各种不一样的观点,教师先不给出任何评论,而是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填。有学生说:“因为‘250这个数大,大数后面就跟大单位,所以填‘千克。”立刻有学生提出不同意见:“如果一盒饼干的重量是250千克,你能拿得动吗?”
数学习题和生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更易发现自己解题时存在的不足,帮助学生积累解题经验。
综上所述,在课堂习题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习题环节,让学生融入习题教学中,做到过程和结果同样重要,真正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让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轻松而有效。
(责编 李琪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