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争创一流大学的审思
——《废墟中的大学》的启示

2016-12-29 02:37沈小姣
重庆高教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一流理念大学

沈小姣

(四川理工学院 人文学院,四川 自贡 643000)

对我国争创一流大学的审思
——《废墟中的大学》的启示

沈小姣

(四川理工学院 人文学院,四川 自贡 643000)

比尔·雷丁斯在《废墟中的大学》一书中以独特的眼光深刻地批判了当代大学在市场压力下的日趋功利化、公司化和绩效化现象。大学在所谓的“一流大学”理念指导下逐渐脱离了自身的本质,变得更加虚无、空洞,成为废墟中的大学。因此,我国在争创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需要认真反思雷丁斯笔下“废墟中的大学”的生存状态,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流大学建设之路,即不能以一流指标体系为出发点,要重构精英化的大学理念,弘扬传统大学文化精神以及营造健康、宽松和自由的学术环境。

比尔·雷丁斯;《废墟中的大学》;一流大学;大学精神;学术环境

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对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做出整体规划和部署,这是继“985工程”和“211工程”实施以来再次开启的全面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征程。为此,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上海市率先启动教育综合改革且获得教育部批准,标志着我国高校新一轮综合改革拉开了序幕。之前,经过20多年的探索,我国在一流大学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例如高校过度追求功利化、市场化、实用化和绩效化,导致高等教育以育人为本初衷的偏离。今天,当“双一流”再次被提及和追逐时,我们需要进一步冷静思考“一流大学”背后所蕴藏的真正含义,什么是一流大学、怎么建设一流大学、建设一流大学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坚持什么,等等。比尔·雷丁斯(Bill Readings)的《废墟中的大学》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一、雷丁斯对“一流”的批判

在《废墟中的大学》一书中,雷丁斯认为西方大学理念的发展经历了康德理性理念指导下的大学、洪堡文化理念指导下的大学和技术-官僚性质下的一流大学3个发展阶段。康德认为,大学中的一切活动都应该以人为主体,围绕“理性”进行组织,大学主要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质疑和思辨的能力。洪堡的文化大学理念则将大学与民族国家联系起来,大学与国家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国家保护大学的实践,大学捍卫国家的思想,两者都在为民族文化服务。然而,随着资本主义市场全球化的蔓延,跨国公司模式不断被复制,以民族、国家为主体的大学不再是民族文化理念的捍卫者和继承者,大学无法将族姓与文化相连接,承担着传播、创造国家和民族文化使命的文化大学正在被美国提出的争创一流的技术大学即官僚体系大学所代替。

官僚体系下的一流大学是以数字和绩效来体现一流的特征,即以一流指标作为大学的最高指导原则,按照企业的运作方式管理大学,其内部规则完全是利己主义。针对一流的内涵,雷丁斯认为:其一,“一流”是一个通用的评价标准,其指标体系是由放在一起的相关内容被赋予不同权重后所形成的。举例来讲,“以师生比、终身制教师与兼职或研究生助教的比例作为确定班级大小的指标,按照学生人均占有图书量、图书在大学经费预算中的占有比例及预算中购买新书的比例作为确定图书馆藏量的指标,按照入学分数、每学年学生的平均成绩和其他州学生的数量、按时毕业的毕业率作为确定学生类型的指标,按照大学校友在各大企业任职和高级大学官员的数量作为确定大学声望的指标,按照教师队伍拥有博士学位者的数量和获得联邦奖金的数量和次数作为确定教师能力的指标,以大学的财政状况作为确定资金情况的指标”[1]23-24。最后,把各项指标综合起来就会得到“班级大小占18%,图书馆占12%,学生占20%,声望占20%,教师占20%,资金占10%”[1]23-24的一流评价指标。从“一流”的评价标准来看,各种数字就成为了衡量“一流”大学的“纲”和“目”,成为判断大学优劣的重要指标。其二,“一流”是绩效指标,该指标使我们能够判断“质量、一流、实效和合理性”,即通过数字来评价大学的质量。

在什么是“一流”理念这一问题上,雷丁斯举例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康奈尔大学停车服务部为了更好地服务教师生活,采取限制机动车进入的管理方法,不仅效率高且成效显著,最终被评为“一流停车服务”,此停车处管理员做出的努力就可以用一流来描述。一流的内容不受意识形态的约束,停车服务和研究基地都可以用一流来称谓,不存在真假、善恶的价值判断。每个人都对一流有自己的见解,一流就像一个大箩筐,囊括了高校的方方面面,在表面上好像大家都对“一流”达成了共识,但“一流”具体是什么,好像每个人又不能给出明确的答案。所以,“一流的理念没有所指物,即大学所指的一流其实本身没有任何所指,一流大学是一个大学理念的幻影”[1]51。正是因为一流的理念无所指,可以使像资金和学生个体这两种毫无同质的问题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标准来评判大学的质量。因此,雷丁斯认为“一流理念”指导下的大学已不再是康德式的纯学科性质的理性大学,也不是德国洪堡式的民族国家主义和思想活动典范的大学,而是按照数字和绩效作为衡量标准的官僚体系的大学。

二、“一流理念”指导下大学的异化

在雷丁斯笔下,大学在市场的压力下和一流标准的量化下,与寻常企业没什么两样。大学变得功利化和官僚化,崇尚利己主义,其思想活动以及所激活的文化正在被机器绩效指标所替代,大学已失去了它所有的内容。为更好地理解雷丁斯笔下的一流大学,本文以《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为例(见表1),结合雷丁斯的《废墟中的大学》和目前一流大学的状况来分析当代大学的异化现状。

(一)“一流理念”指导下的大学变得功利化

从表1可知,研究(含数量和声誉)的权重占24%,大学收入(含研究收入和企业创收)的权重占10.75%,科研成果被引次数权重占30%,这三项总权重达64.75%。由此我们可以说,一流大学的指标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引导着大学向科研、创收的方向发展,从侧面也反映出大学开始变得功利化。

大学变得越来越功利化,具体表现在3个方面:

表1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指标体系

续表

一是大学教育的工具化。学问成为解决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的工具。政府和企业通过招标课题的方式面向大学选拔课题负责人来解决企业和政府的难题,并划拨相应的课题经费,这种研究收入就会作为衡量一流大学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衡量教师科研水平和职称评定的重要参考标准。大学为了争创一流甚至强制规定教师在固定时间周期内应申请到多少课题经费和在不同级别刊物上应公开发表多少篇学术论文,否则不仅晋级无望,甚至有可能被解聘。为完成学校考核目标和晋级,大学教师不得不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申报课题和发表论文上来,由此导致大量学术腐败。面对教育功利性越来越严重的现状,日本学者池田大作认为:“像这种为知识和技术服务,受政治和经济操纵的学问和教育,无论如何要恢复其原来的宗旨,即学问本来是为了阐明人类的基本生存状态,而教育则是要把这种学问传播开去。”[2]

二是大学教育的实用化。在一流指标的指引下和功利主义世俗风气的影响下,实用逐渐成为大学的价值导向,“短时间见效”也成为大学追求的目标。教育的方式便是职业技能培训,这种教育方式直接导致人性的提升、生存的价值、人文精神不再作为教育的追求。

三是大学教育的利益化。雷丁斯笔下的大学和当代大学皆把大学收入作为衡量一流大学的标准之一。大学校长的功能不再是纯学科性质的,而是一个官僚管理者,他从一个评判员转换为一个行政者和资金筹集者。教师不再以教书育人为本职工作,而是忙于申请课题经费和增加研究收入。

总之,大学已经沦为金钱的集中地。纽曼曾大胆主张:“大学是保存和传授普遍性知识的场所,它的‘目的’不能是发现或功利,而应是传播永恒真理。”[3]大学的生命力在于它的不可替代性,它的目的是人才的培养、知识的传承与创新。

(二)“一流理念”指导下的大学变得公司化

1862年,美国国会颁布《莫里尔法案》,促使服务社会成为大学的三大职能之一,大学开始走出“象牙塔”,服务大众,并与市场经济互动频繁,逐渐成为社会的中心。但受市场影响,大学开始按照企业、公司的模式管理运作,一味追求利益和效率。雷丁斯以锡拉丘兹大学为例,认为该大学不再留恋象牙塔装饰的大墙,而是以公司模式运行,大学的标志不再是那种以附在大学信笺上端字母或其他文件上的拉丁格言为内容的学术印章,而是一种全新的、毫不掩饰的“公司”标志,而原来的印章只是在签发诸如学位证书等官方学术文件时才使用[1]10。学生们也不断把自己看作购买教育的消费者,毕业之后不需要给大学捐款,因为他们认为已经花钱购买了商品。这种现象并不是顽固不化,“而是眼下的大学正忙于将自己从一个国家意识形态肢体的角色转化为一个官僚组织式的、相对主义的、以消费为导向的公司”[1]11。面对这些现象,雷丁斯满怀激愤地指出:“大学的重心已经发生很大的转移,正逐渐偏离它的本质。作为国家精神文化的继承者、创造者和传递者,随着市场经济的渗入,它慢慢地褪去了它的精神品格,放弃了大学的使命。这样的大学如何担负着国家、民族的使命?大学已经由一个文化传承创新机构演变为一个追求利益的公司机构,这对大学本质的破坏是巨大的。”[1]11

市场上各种各样的培训公司让人应接不暇,稍微注意就能在里面找到国内一些顶尖大学的身影。有些大学的院系面对某一特定群体开设有总裁研修班、企业CEO研修班、国学班、房地产班、金融投资班、企业管理班、行销管理班,也有大学面向大众开设健康产业、医药、计算机、普通话等培训班,可谓一应俱全,更有甚者在校园内开设商业街、酒楼、卡拉OK等,商业化已经渗透到大学的每一个角落。张汝伦先生对此现象曾严厉地批判道:“大学一概不缺公司、酒楼、商业街、酒吧、歌厅和舞厅,唯独缺乏它自己的理念。”[4]大学固有的追求理性和文化的本质正在丧失,大学在面对多种角色选择时,出现迷茫,不知所向,过于追求外部赋予大学的角色而忘却了自己的使命。如果大学变成“唯利是图”的企业,以孜孜不倦地追求在“一流大学”排行榜中的位置为目的,即便大学声誉再高,财富再雄厚,科研成果再丰富,大学也没有其存在的价值,因为它不再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广博的志趣为己任,已逐渐丢失了弘扬理性和传承文化的使命,大学不再是“真正的大学”,而沦落为一台疲于应付生产报表的庞大官僚机器。

高等教育与市场紧密结合是历史和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我们只有把市场机制的某些“有用成分”引入高等教育领域才能充分发挥两者的共同作用,而不能把大学完全交给市场。正如雷丁斯所说,大学融入社会、市场并不可怕,而把自己完全委身于市场才是最可怕的,市场力量介入高等教育领域应该是有限度的。因此,“我们除去坏的事物,才能有效地发展好的事物”[5]28。

(三)“一流理念”指导下的大学变得绩效化

根据一流大学的指标体系,哪个学校得分高,那么它就属于一流。“数字与绩效互相关联,数字代表了绩效的多少,绩效确定了数字的多少,两者彼此交融共同体现了一流的特征。”[1]30在雷丁斯看来:“这种绩效指标使得大学的内部和外部的自我评价都成为一种会计学:大学必须向社会交代清楚自己干了些什么,社会则根据大学的贡献提供有偿拨款。”[6]这也有助于理解为什么政府、社会和高校如此关注大学排行榜。

这种绩效化的评价指标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各大学的实际长短呢?科研好就能代表学校实力一流吗?如果学校教师占用大量时间搞科研而把教学置之事外,教学质量下降怎么办?如果一所大学由于片面追求教师的“博士率”而招纳大量眼高手低的人又怎么办?全球声誉只是代表学校原来的声望,难道可以代表它未来的声誉吗?据说哈佛大学杰出的保守主义思想家哈维·曼斯费尔德教授,出于对分数普遍贬值之风的抵制心理,竟然别出心裁地弄出两张成绩单来,把其中分数好看的那一份张榜公布,算是讨好或糊弄学生的巧克力,而把分数难看的那一份悄悄保留下来,算是对哈佛实际教学的私下把握。作为世界上具有神话般的学术阵地,居然还闹出这样的事情,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争创“一流”的压力以及一流的量化标准所致[1]19。难怪前哈佛学院院长哈瑞·刘易斯在《失去灵魂的卓越》一书中惊呼:“大学在追求‘卓越’(也可以翻译为一流)的过程中,已经失去了培养人的责任,大学所要的只是‘失去灵魂的卓越’。”

“如果大学完全屈服于这种来自一流的量化标准,一门心思去攀爬朝向一流的阶梯,这个空洞的标准最终会逐渐抽空大学的内涵直至世间压根不再有大学这回事。”[1]19“追求一流标志着这样一个事实:不再有大学的概念,或更确切地说,这个概念已失去了它所有的内容。”[1]37可以想象的是,如果大学对外界的量化标准无限推崇,如果“一流”的标准成为引导大学的话语权,那么,无论这所大学在排行榜中处于多么领先的地位,它也不能称之为大学,因为它所提倡的理性培养、文化使命等目标都终会落空。因此,我国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不能过于迷信甚至迷恋排行榜,而是要反思自己学校是否培养出了拔尖人才,是否有优势特色学科,是否有和谐、创新的校园氛围,是否有追求真、善、美的大学精神。

三、追求一流大学的应然指向

在一流理念的指导下,文化在大学中犹如枯萎的花朵,理性在大学中也失去了往日的辉煌,一流的理念并不能引导大学的发展。雷丁斯认为,我们既不能回到过去,也不能回避现实,我们只能面对大学的危机,找到解决之策。他提出一流的标准是以思想为理念,大学应该是一个“各抒己见的共同体”,是以培养学生的反思、批判和质疑精神为宗旨的教育机构。雷丁斯对一流大学的批判对我们犹如醍醐灌顶,我国在建立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要避免雷丁斯笔下大学的生存状态,不能以指标体系引导大学发展,而应该重构精英化的大学理念,培养精英人才,弘扬大学传统文化精神和营造健康、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

(一)不能以指标体系作为争创一流大学的出发点

对照一流指标体系的标准缺什么然后补什么,这使大学很容易迷失方向,丢失灵魂,脱离大学的本质,走向误区。我国在争创一流大学的建设中不能完全按照一流指标体系来创建,因为各个大学的办学定位、服务宗旨、人才培养目标等皆不同,如果按照一个标准去评价所有大学,这本身就不科学。此外,与一流指标体系相对应的各种评估体制和机构是否健全,能否真正反映出一所大学的办学水平,这是令人怀疑的。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为例,其出发点是为了监控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但在实际评估中,某些高校就会按照评估体系的要求呈送一堆伪造的材料来蒙骗教育部评估专家,结果他们也能达到合格水平。为什么评估专家在审查资料的过程中没有发现造假行为,为什么国内被称为“一流”的高校还出现那么多学术腐败的现象,为什么在建设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受到诟病?这种引导人们做表面文章的评估到底是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还是有利于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的管理,是有利于促进高校的实际进步还是有利于社会衡量高校的优劣?等等,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

(二)重构精英化的大学理念——培养精英人才

“一流理念”指导下的大学弱化了育人的重要使命,将科学研究、全球声誉、大学收入、成果的影响力、博士教师的比例作为一流指标的构成体系,按照外界的评价来评估自己的办学实力。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曾指出:“成功的研究所决不能取代大学,除非大学为之提供训练有素的人才,否则它们就不可能取得成功。”[5]157一流大学一般都是处于国家高等教育体系“塔尖”的大学,他们的使命是为国家科技、经济、文化等方面提供可持续的人力资源。如果没有精英主义的理想追求,没有对精英人才的培育,大学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国家就失去了人才支撑。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迅速迈向大众化,并逐渐走向普及化,以“精英教育”和“高深学问”为代表的经典大学理念受到冲击,精英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遭遇冷落。大学追求大而全,同质化现象严重,大学培养的人才平而不优,多而不适,大学精英教育的特质逐渐被职业教育和科学研究所取代。虽然马丁·特罗曾反复声明:“在大众系统中,精英机构可能不仅存在而且会更加繁荣,精英的职能继续在大众的机构中起作用。”[7]但现实中,精英教育在大众化教育的浪潮中已遭遇冷落,即便说一流大学还在培养精英人才,但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追求永恒的真理、培养理性、训练心智和健全人格,而是培养具有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学术和职业精英,即培养一种显示社会身份和地位的外在精英[8]。真正的精英高等教育的本质在于塑造人的心智,培养人的理性,提高人的素养。无论是中世纪大学、现代大学,还是以克拉克·克尔为代表的多元巨型大学,精英教育的精髓都是培养精英人才。

因此,一流大学只有正视在大众化发展过程中的战略失误,重塑精英化的大学理念,将人才培养作为办学的重要使命,培养具有创新人格、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拔尖人才,为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提供坚强的人才后盾,这才是一流大学发展的不竭动力。

(三)弘扬大学传统文化精神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存在价值的根本所在。它是一所学校独特的精神面貌、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人格追求的集合。“大学精神的价值就是大学人作为大学主体存在本身所拥有的内在价值,体现在人对自身价值的追问,以及社会对大学及大学人对大学自身的追问。”[9]

从当前我国大学的现状来看,中世纪传承下来的“学术自由”“学术自治”在我国的土壤上只是生根而没有发芽,大学面临着世俗化,大学走下了“神坛”,走向了大众,走进了市场,走出了传统的大学精神。大学质疑、反思和批判精神匮乏,大学成了工厂、培训公司和追逐名利的竞技场,大学把人变成了听命于金钱、国家、未来职业而失去了自我生命本能的机器。诚如中国科技大学前校长朱清时所言:“中国到现在为止没有一所世界一流大学,是因为中国大学尚不具备一流大学所应该具有的理念和文化精神。”

一流大学需要一流的师资水平、一流的学科和一流的学生,更需要凝练先进的大学精神和文化,它的每一根廊柱、每一尊塑像、每一张布告、每一棵盆栽都诉说着它的历史,一旦步入校园,你都会感到一种凝重的气氛,它对每一个人都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犹如春风化雨般抚慰人的心灵。钱学森曾经谈到他的母校加州理工学院,一进学校的校门,创新的学风弥漫在整个校园。世界一流大学的文化建设大多经历了漫长的历史积淀,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和核心价值理念,它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因此,大学精神和文化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前提和源泉。

(四)营造宽松、健康和自由的学术环境

无论根据世界一流大学的指标体系还是从中国大学的现实来看,大学对科学研究的重视程度已超越了洪堡对教学与科研关系的界定。大学通过量化的方式对教师的科研成果、课题级别、课题经费等进行评价,有些学校甚至是每年评价一次,殊不知,科研成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一定的创作期。普林斯顿大学的一个系主任说过,如果一个教授一年写了两个以上的基金申请书,他会担心这个教授还有没有时间做思考与研究,会不会退化成二流学者。众所周知,爱因斯坦耗费8年时间研究思考,并学习新的数学工具,最终创立了广义相对论。近期轰动学术界的河北科技大学“三无”副教授韩春雨与合伙人利用10年时间研发了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该成果发表在《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并被《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评为2016年十大突破技术。他们把成功部分归因于学校宽松的学术环境和优厚的待遇,正是在这种环境下,韩春雨才能心无旁骛地做研究,搞科研,做出了一流的成果。我国大学从不缺少成果,但缺少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成果。我们在创建一流大学的过程中,不能急功近利,而应该给教师提供一个宽松、健康、自由的学术环境,让教师静下心来进行科学研究。

四、结语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我们要认真倾听雷丁斯的声音,一个令人深省、振聋发聩的声音。一流大学并不是指标体系的一流,不是在市场中的一流,不是公司,不是谋利的工具,不是行政官僚竞技的场所,而是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建立在思想一流的基础上,具有自身传统文化精神和核心价值理念的领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不仅需要有一流的“硬件”,更需要有一流的“软件”,只有“软硬”结合,我们才能建成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学。

[1] 比尔·雷丁斯.废墟中的大学[M].郭军,陈毅平,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 阿·汤因比,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M].苟春生,朱继征,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61.

[3] 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王承绪,徐辉,殷企平,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21.

[4] 蓝燕.关于国家与民族命运的大事:教育问题纵横谈[BE/OL].(2008-08-06)[2016-06-22].www.edu.cn/zong_he_429/20060323/t20060323_17971.shtml.

[5] 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徐辉,陈晓菲,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6] 熊军伟,李伟.大学理念的解构与建构——读比尔·雷丁斯《废墟中的大学》[J].高教探索,2011(1):20-24.

[7] 马丁·特罗.从精英到大众再到普及高等教育的反思:二战后现代社会高等教育的形态与阶段(续)[J].徐丹,连进军,译.谢作栩,校.国际高等教育研究,2009(2):6-18.

[8] 王建华.大学理想与精英教育[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31(4):1-7.

[9] 柳海民,常艳芳.论大学精神的价值[J].教育研究,2008(8):50-55.

(责任编辑 吴朝平 平和光)

Reflection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First-class Universities in China——Based on the Inspiration of“The University in Ruins”

SHEN Xiaojiao
(Humanilities College,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Engineering,Zigong Sichuan 643000,China)

In the book of“The University in Ruins”,with a unique vision Bill Readings deeply criticized the contemporary universities under the increasingly utilitarian market pressures become utilitarianization,corporatination and performance-orientation.The contemporary universities under the guidance of“first-class university”gradually divorced its own nature,and became more empty and nothingness,so it was called ruins of the university.In the process of striving for the top universities Chinese universities not only need to seriously reflect the survival condition of Bill Readings’s“the ruins of the universities”,but also should actively explore a road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not only by using the first-class index system as the starting point,and it is necessary to reconstruct the philosophy of elite university,to promote the traditional spirit of university culture and to create a relaxed,healthy and scientific academic environment.

Bill Readings;“The University in Ruins”;the first-class university;the spirit of university;academic environment

G640

A

1673-8012(2016)06-0037-06

2016-06-22

四川省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四川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团队(2015-2017)研究项目“转型发展背景下的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CJF16050)

沈小姣(1985—),女,江西瑞昌人,四川理工学院人文学院助理实验师,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学原理和考试学原理研究。

沈小姣.对我国争创一流大学的审思——《废墟中的大学》的启示[J].重庆高教研究,2016,4(6):37-42.

format:SHEN Xiaojiao.Reflection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first-class universities in China——Based on the inspiration of“The University in Ruins”[J].Chongqing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2016,4(6):37-42.

10.15998/j.cnki.issn1673-8012.2016.06.005

猜你喜欢
一流理念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关注一流学科
大学求学的遗憾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