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中职生德育课学习力

2016-12-26 15:55黄凤梅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30期
关键词:德育课中职生学习兴趣

黄凤梅

摘 要 学习兴趣是学习力的动力来源,学生对学习是否有兴趣决定了他的学习力强弱。本文从中职生德育课的学习现状出发,分析学生德育课学习兴趣不足的原因,并介绍通过做好准备工作、导入引起学生兴趣、注重教学方法、完善课程收尾工作等方法来提升学生对德育课的学习兴趣,为提高中职生德育课学习力打好基础。

关键词 学习兴趣 中职生 德育课

在中职学校里任教多年,也去过不少的中职学校参观学习,和同行聊起中职生时都有个困惑:学生不爱学习,不懂学习,特别是德育课等文化课。

这有一些客观原因:虽然最近几年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一些学校抓住这前所未有的机遇,加大投入快速发展,具备了较强的实力。我校就是一个典范,基本是一年一个台阶。但有个问题,我们不得不正视:中职教育在中国教育的地位有点尴尬。社会上轻视职业教育,有能力的都把孩子往普通高中里送,考上大学才算是出人头地。职业学校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在此种情况下,每年都是重点高中挑走优秀的,私立高中抢走优秀的,普通高中挑走准优秀的,剩下的我们自己抢夺。基本上什么样的都要,修车工又不是飞机乘务员,钻车底下,没人关注长相和身材,是个人就行。中职学校的招生几乎是没有门槛的。我们的学生90%以上是中考失败者,他们收到太多否定的评价,屡遭挫败感而没有得到肯定,所以不自强,干脆没好好学,还有就是家庭的因素,中职学校里很多学生父母离异,亲人病故,或者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不在孩子身边,疏于管理,使他们对学习的热情逐渐淡化。

没有了学习热情,就没有了学习动力。这种情况在实操课还好,学生能动动手,多少都有点兴趣,但在理论课,特别是德育等文化课,学生一到上课就哈欠连连,睡倒一片,或者是精神振奋,滔滔不绝,但与课堂教学内容无关。德育课相当于政治课,在小学,学生根本不知道政治课是什么,初中的思想品德课为了应付中考,很多教师都在进行满堂灌式的教育,让学生不断的背不断的背,所以在学生看来,政治课就是“枯燥”的代言词。这种先入为主的思想,使得我们在教学时遇到更多的困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如果学生对一门课没有了兴趣,那教师上起课来相当吃力,学生也感到学不到什么,这就会形成恶性循环。避免这种恶性循环的主动权掌握的老师的手中,只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科学方法,学生已经面临枯竭的学习兴趣会被重新激发起来。

1磨刀不误砍柴功——做好准备工作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堂课上得成功与否,除了教师对教材内容是否娴熟及是否适当地运用教学手段之外, 还与教师是否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密切相关。课前准备笼统的来说就是备课。备课包括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每个“备”都要花费老师的大量精力和时间。在备课时,在研究透彻教材的同时,备学生尤为重要。

教师花一定的时间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所了解的东西,然后用到教学中,引起他们的共鸣,让学生对这个老师产生兴趣,对该科的学习兴趣也就自然而来了。

2兴趣从导入开始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也是能否引起学生对当节课内容感兴趣的关键。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这部分必须成为其他部分最自然、最恰当和最精彩的开端。常言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必须声声击到学生的心扉上,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使他们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提高学习效率。

但很多教师不重视导入环节,大多情况下都是用“我们今天讲……”直接点题,这样做虽直接点题,但对启发学生兴趣,由旧导新,稳定课堂情绪将失去一次良好的机会。新课引入法很多如,以下就我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用过的一些方法做说明:

2.1设置悬念

“ 好奇”是人遇到新奇事物时所产生的“探究反射”。陶行知先生曾对一个指责儿子拆卸闹钟的母亲予以“扼杀了一个爱迪生”形象比喻。教师更应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学业有成。一开始,就设置一个悬念,让学生有强烈的想听下去的愿望,那这样这节课就成功了一半。笔者在讲《职业兴趣》这一内容时,一上台就神秘的拎着一个袋子,当学生所有的目光都投过来时,故作神秘的问他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想知道这是什么吗?如果猜中了我把它送给那位同学。”学生们立刻兴趣盎然,纷纷猜测袋中物件。当吊足了他们的胃口时才把袋口打开。设置悬念也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来实现。

2.2实物展示

实物展示能给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并居于一种新奇的心理把课听下去。比如在旅游班讲《职业礼仪》一课时,笔者就特意去专业教师那借来了导游人员工作时要带的实物展示给学生看,学生刚开始学专业,对专业的一些内容还是感觉比较新奇,对自己感兴趣的工作的相关信息有着了解的欲望,而且这也能更直观的让学生了解课本知识。

2.3借题发挥

借题发挥也就是说根据班级的一些实际情况进行导入,如在进行《崇尚程序正义》的课程讲授时,就利用了这种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上课,教师就表现出严肃的表情,手中拿着几张纸,说:“今天上课前教师要宣读几份处分报告。”同学们看到平时温和的教师突然严肃,立刻正襟危坐。教师先是宣读了两份真实的处分通知,最后一份是关于一位男生吸烟的处分通知,该男生一听到他的名字立刻大吃一惊,当听到说他抽烟,而且是因为“有人发现,并告诉老师”,没有真凭实据时,更是脖子都红了,同班同学也纷纷细声为他打抱不平。老师还在那装模作样一番后,话锋一转,问大家:“嗯……你们都认为陈同学冤枉?为什么?”学生们纷纷表述自己的意见。教师通过他们对此事的看法,导入这次的课题——我们要按程序办事。

2.4视频动画

我们的学生对一些影像的兴趣比文字大,而且现在网络发达,无所不有,所以有些导入可以利用网络媒体,搜集一些趣味性的FLASH、短片或歌曲MV等作为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为它既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起点,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注意力的触发点。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入新课的几句话对一节课的成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怎样能把学生引入到“柳暗化明”的境地。

3教学方式多样化,掌握学生注意力规律,莫让兴趣半路溜走

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身为教师,我们用语言来影响学生,用环境来助育学生,用活动来培养学生,但就是没有办法像裁缝、理发、做牙那样随意对其进行剪裁、修剪、打磨。教师只不过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服务者和仆人。”教育必须尊重学生,必须依靠学生,必须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其目的是造就终生爱好学习的自主学习者,而非被动的高分低能者。教学要讲究教学方式多样化。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通过几种方式来达到提起学生兴趣的目的。

3.1角色对换,让学生来做老师

这其实是一种学生自学的课,但并不是让学生无目的的自学,而是一种任务式的自学。自从上学后,学生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和老师打交道的,教师在讲台上是一种高高在上的角色,他们在下面则是服从的身份,学生从小到大对教师都有一种神秘感。如果教师提供一次机会让他们自己做老师,会让他们兴趣大增。笔者曾经试过让学生做老师,在一定范围内出一套试卷或习题,或者就一个内容让他们自己来想该怎么上,要找些什么资料,然后找部分学生上来讲。实践证明,学生的兴趣还是蛮大的。

3.2分组合作学习

21世纪,是一个团队至上的时代。所有事业和成就都将是团队精神的一种反映。仅仅依靠个人的力量已经不大可能取得很大成就了。个人并不能编织出生活的网络,个人只不过是其中的一根线。我们为这个网络所做的任何事情,实际上也都是为了我们自己。现在的中职生,有很大一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在家人的宠爱下生长,很少懂得与人合作。在教学中多点利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也可以让他们在相互提醒下展开讨论,在他人的带动下强化学习兴趣。

3.3视频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德育课的作用

中职学校的德育课事实上是一门教学生如何做人、如何适应社会的一门课。但很多学生并没有认识到这点。所以一开始就先入为主,对德育课产生了排斥心理。而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社会,网络无处不在,90后从小就接触电脑网络,对网络有一定的依赖性,很多学生都没有阅读纸质文字的习惯,很多知识比如历史、时事都是通过电视、电脑等视频渠道获知,所以他们对媒体视频中的新闻等的信任度还是比较强的。教师也应该利用这一点,多利用视频作为案例进行讲授。甚至可以适当利用一两节课来看电影,让学生对电影的内容发表看法。

有些在线视频可以用星光高清视频下载器等下载软件下载并可以按照需求来转换格式。

3.4情景创设,发掘学生创作力

情景创设即通过声像、模拟表演、再现生活等方式营造一种氛围,以便于让读者、观众更好的理解作品的一种教学方法。情景创设在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的学生都是讲究个性的90后,他们对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教师不妨好好利用一下,在课堂上创设些情景,让学生自己发挥想象,自导自演一些课堂上可以利用的情景。

3.5故设陷阱,勾起学生“提问欲”

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先有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创造性地提出问题。我们应该在课堂中利用各种方法来勾起学生的“提问欲”。

以上的方法最重要的都是一个目的:授人以渔——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学会生存》一书中的这样一句话:“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达尔文也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任何学习都是一个学习者自主建构的过程,学生的学习离不开学习主体与课本之间的交互作用。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利用一切机会去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4收尾工作要做好

心理学告诉我们:在记忆包括三个以上的一组知识时,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知识只受一次干扰,即第一个知识受后面知识的一次干扰,而当中的知识却受前、后知识的两次干扰,这种前、后两头的知识因受干扰少而容易巩固的现象,叫“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这可以看出,一节课中导入重要,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也很重要。

课堂的收尾工作主要是说课堂小结。一节课即将结束,很多教师这时候都有耗时间的习惯,等铃声一响,就喊下课,这样导致学生也形成上课等下课的习惯。课堂小结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部分。小结的作用主要是让学生重新回忆本节课的知识,巩固学生的记忆。一些灵活的方法可以加以应用。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那些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学习力就是我们学会怎样学习的能力,兴趣是我们提升学习力的动力来源,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力,教师在课堂上想法设法提起学生对课堂的兴趣是必不可少的。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的中职德育课在学生的眼中和专业课一样精彩!

参考文献

[1] 马和民,吴瑞君.网络社会与学校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 [美]史蒂芬·迪夫.学习力(第1版)[M].延边人民出版社,2003(9).

[3] 孙煜明.动机心理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10).

猜你喜欢
德育课中职生学习兴趣
中职德育课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实践研究
如何在语文课上提高中职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如何增强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
信息技术在德育课教学中的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