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音乐教育的教学目标

2016-12-23 22:38李小娟刘成英
青春岁月 2016年22期
关键词:民族文化教学目标音乐教育

李小娟+刘成英

【摘要】高校音乐教育是学生在高校学习的重要内容,音乐教育的教学目标并不只是学习一些音乐技巧,它还有一些深层的目标。本文重点分析了三种音乐教育教学目标:第一,美育的教学目标;第二,民族文化传承的教学目标;第三,音乐专业知识教育。

【关键词】音乐教育;美育;民族文化;教学目标

学生在高校,学习音乐课程通常都是从具体的目标着手,例如学习某种节奏,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欣赏一些曲子,学会几首歌等等。这些具体的知识是每节课的学习目标,这些课程贯穿起来,总的目标并不只能是学习这些具体的、零散的知识,它应该存在一些更深层次的目标。

一、美育教育

人的精神因素有三种,分别是智力、道德和情感。现代教育中学习各种自然科学就是对智育的培养,德育通常是也贯穿在教育过程中,例如学习一些思想教育方面的文章,专门开设的思想品德教育。美育是近些年开始十分重视的课题。

美育是以塑造人的完美人格为最终目标,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艺术是美育的主要手段,音乐教育自然成为美育的重要方式。由此可以看出,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曾经说过“音乐教育——这不是培养音乐家,这首先是培养人。”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也曾有过相似的观点,他认为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刻意地培养一些少数伟大、杰出的所谓天才,而是希望通过音乐教育,把每一个小孩都提升到拥有一颗高贵的心灵与完美的人格的极优秀的程度,而事实上这也是每一个人所应追求的目标”在中国,伟大的教育家、哲学家孔子也曾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音乐教育与其它学科教育都是教育的内容,每一种方式除了传授学科知识意外都对人格起到作用。当下,高校音乐教育首先应该起到美育的作用。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大多忙碌于学习文化课,他们可能会唱几首流行音乐,或许这些就是他们对音乐的理解。然而音乐并不仅仅是这样。学生中对音乐真正了解的并不多,进入高校后,学校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感受音乐,感受艺术的美,熏陶他们的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让学生对人本身、生活、世界都有新的认识。

二、民族文化教育

音乐与人类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人们从劳动、巫术中逐渐产生音乐,音乐的历史源远流长。东西方音乐有一些差异,这些差异正来源于人们生活的差异。音乐记录了人们生活的习惯,寄托着人们的精神,它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当下,科技的发达让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紧密,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也是空前的,加强保护本民族的文化,不让民族文化消亡是当前的重要工作。高校音乐教育也承担着这项工作。学校音乐教育应当以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为基础,充分发挥教育在保护非物质文化事业中的作用,让民族音乐文化在年轻人中不断传承。第一,从理论上确立民族音乐的重要性,学习民族音乐的必要性。从老师到学生都应当重视民族音乐。第二,在实践过程中,首先,应当引进民族音乐文化资源。当下,人们受到西洋音乐的影响很深,很多学生听习惯了流行音乐之后甚至不喜欢本民族的音乐。出现这样的现象说明民族音乐需要极大力度的宣扬和学习。学校必须让学生接触到高质量的民族音乐,优秀的音乐总能打动人心,在长期聆听、学习优秀的民族音乐后,相信学生会主动喜欢民族音乐,发自内心的愿意传承民族音乐。其次,学校应当将民族音乐与民族发展相结合教育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过去本民族的命运与荣辱,音乐的发展与作用,以此增强学生建设本民族、发扬民族文化的使命感。最后,学校可以提高民族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地位,以民族音乐为基础构建学校音乐教育。民族音乐要想发展,必须从老师到学生都感受到它的重要性,这样才能有利于它的传承。

音乐教育的文化目标是建立在本民族音乐文化基础之上的音乐教育体系。虽然,我们也认可其它民族音乐中也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中外优秀音乐都值得学习,在时间和各方面条件都齐全的时候应该学习中外各种音乐。但是,在高校,时间的条件都十分有限,我们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重点的学习。因为,成为具有本民族音乐文化素质的人才是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三、音乐教育

音乐是一门学科,学习本学科的知识和技巧自然是音乐教学的目标之一。长期以来,音乐课程一直很重视音乐技巧的传授。音乐专业学生选择自己的方向,或练习乐器,或学习歌唱,不断练习和接受新的音乐知识技巧。除了音乐技巧外,音乐教育也应该包括对音乐的欣赏教育。如何欣赏好的音乐,也是教学的目标。试想,音乐表演者在舞台上卖力演出,但是台下观众却无动于衷,那么这将是多么悲凉,如果真出现这样的情况那么音乐将很难传承下去。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大部分学生都不是音乐专业的学生,音乐的传承需要这些学生能够欣赏音乐,喜欢聆听音乐,只有这样才能激励更多的音乐爱好者努力创作出更好的音乐。因此,对于非音乐专业的学生而言,如何教会学生欣赏音乐比教会学生学习几首曲子更有价值。况且,在学生中,有些人天生就对音乐比较木讷,他们的先天条件决定了很难自己创造出美妙的乐音。如果强制性学习乐曲容易打击他们对音乐的热情和自信。教师应当教会他们欣赏音乐。教师可以从音乐背景和音乐创作者自身的故事作为音乐欣赏的开始。让学生从情感上与音乐创作者的情感或者时代背景的环境相契合,再去感受音乐的表达,这样学生更加容易接受音乐这种情感表达的方式。其实,这就通过熟悉的事物、规律去逐渐学习和接受新的、陌生的事物。通过长期的学习、欣赏,学生必将对音乐的热情提高。

总之,音乐教育对于个人成长,国家民族文化传承和音乐本身的发展都有重要作用。希望通过音乐教育可以让国家的音乐文化越来越繁荣。

2014年度凯里学院校级重点学科“音乐与舞蹈学”成果,项目编号:KZD2014010

【参考文献】

[1] 谢嘉幸, 郁文武. 音乐教育与教学法[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10.

[2] 杨丽苏. 新课程音乐教学法——音乐课堂教学方法与实践[M]. 重庆: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6.

[3] 管建华. 中国音乐教育与国际音乐教育[M].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12.

【作者简介】

李小娟(1963—),女,苗族,贵州凯里人,凯里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民族民间音乐。

刘成英(1969—),女,回族,湖南花垣人,凯里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高等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民族文化教学目标音乐教育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
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效果研究
论仡佬族作家王华小说中的乡村镜像与民间想象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