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古典诗词的情感教学

2016-12-23 17:05张家言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15期
关键词:情感教学思想教育

张家言

摘要:情感是人类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将情感融入到教学中,运用正向的、积极的情感来促进教学,这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应该实施的真正的教学,即情感教学。情感教学是一种与从认知纬度研究课堂教学相对应的教学。“所谓情感教学,从根本涵义上说,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识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情感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化史上的艺术奇葩,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文人学士。古典诗词的情感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思想教育和情感陶冶的途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审美教育,激励学生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学语文古典诗词;情感教学;情感陶冶;思想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8-0049

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古诗词,不仅积淀着丰富而深厚的古代文化知识,也积淀着丰厚的情感,这势必要求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在传授语言文字知识、进行语言文化教育的同时,认真理解古诗词所包含的情感内涵与真正价值,从而让学生自觉地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中学古典诗词中进行情感教学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披文以入情,以情激情

自古至今,一篇篇名师佳作,之所以传诵不衰,常读常新,就是因为作家文人的笔墨饱蘸着自己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心血和生命。”

1. 遵循诗歌创作规律,激发情感共鸣

诗歌是一种高度集中、概括的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除了在形式上具有某种特定的音韵、节奏、格律等要求外,好的诗歌还必然表现出其艺术思维和艺术语言的高度创造性的特征。可以这样说,高明的诗人在用创造性的艺术语言去概括表现生活的同时,也深深把握了读者欣赏的心理,从而引导读者创造性地再现、再创诗境。因此,教师必须遵循这个规律开展古诗词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去感染学生,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并且自己要自始至终保持愉快、乐观的情绪,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在这样一种积极的心理因素下学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教材之间就获得了情感上的共鸣,课堂教学效益便可大大提高。

2. 引导学生的情感介入,以情激情

“学生的情感激活是起源于教师体验的情感,教师要教作品,自然应‘披文以入情,所以自己要先进入作品、读懂作品、真正领悟作品中作者要表达的情和意,让自己首先受到情感的激荡,获得独特的认识和体验。列夫·托尔斯泰曾说:‘把自己体验的情感传达给别人而别人为这些情感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情感即只有自己感动了,才能感动别人。”因此,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过程中调动起自己的情感后,通过言行和神情等外部手段,用自己火热的情感触动学生平静的心,从而对他们进行是与非、善与恶、真与假、美与丑的情感教育,引导学生的情感流向。只有真情实感才能感动别人。“《庄子·渔父》中早就说过:‘不精不诚,不能感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教师自己真正为此而动情,才能以情激情、以情传情,丝丝缕缕牵动学生的情怀。”

3. 通过相似作品的联系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情感体验

由于诗人的特殊经历和气质等原因,有时某种景物会使他们产生特殊的感受,这种感受常常出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有时某种情绪也会萦绕于诗人心中挥之不去,而成为诗人们创作中永远难解的“情感锁链”。文人相同的气质和际遇又使一代一代的诗人在创作中表现出惊人的相似。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只要巧妙构思、善于启发,促使学生创造性的联想,就能通过这种相似作品的联系,不仅使学生温故知新,较好地把握杰出的诗词,同时又能将作品互相渗透、互相参照,使学生获得更为丰富的知识和感受。

例如,送别是古代诗人们经常吟咏的事情,然而,不同气质的诗人对别情的抒发也是不拘一格的。李白写来浪漫而热烈“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王维写来豪迈而激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柳永写来缠绵而悲伤“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雨霖铃》)……离情别意——人的真挚情感,自古以来不会有什么差别,教师只要善于以旧连新,学生就能够比较容易地进入诗词的特有境界,并引发共鸣,得到启迪。学生从不自觉到自觉地带着自己的主观感情去感受作品,那么也就获得了美的享受。假使学生拥有了这样的桥梁,那么走进古典诗词这座艺术宝库可能会有更大的吸引力,而这对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水平,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无疑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与学生情感沟通,以情诵情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写到:“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根情”“华声”,意思是说感情是根,声音是花。没有根的花是假花、死花。声音是感情的外泄方式,因此声情并茂地朗读才能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受。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些说法都强调了读诗的重要作用。中国的古诗词都很讲究韵律节奏,极具音乐的美感,而这种美感正是诗人感情的自然流露。把握诗歌的情感,必先要把握好诗歌的节奏,其最好的方式就是吟诵。教学实践证明,一首优美的诗篇,如果在诵读时能准确把握诗人情感的起伏,注意诵读节奏快慢的处理,声调高低快慢的安排,则能使学生从优美的韵味和流动的气脉中产生妙不可言的感觉,在抑扬顿挫的吟诵中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感情,加深对诗词感情世界的理解。但是在吟诵中品味诗词的语言活动必须由学生自己来承担,让学生在此过程中仔细体悟和感受。发现诗词的艺术魅力,领会诗词的意义,获得真实的感受。因为吟诵是学生体味情感和表达情感的根本方式。因此,教师应该注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如果朗读索然无味,学生听了也无动于衷,即没有感染力。在诵读的过程中要结合诗词的具体内容,比如“大江东去,浪淘尽”与“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要用不同的风格、声调、语气来读。再如,“夕阳西下”之时,一步一吟“枯滕老树昏鸦”,遥想满怀凄苦愁楚的“断肠人在天涯”;伫立岳阳楼,“衔远山,吞长江……”似范公叹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登醉翁亭,“觥筹交错”“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酒虽醉,而“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情与情相融,心与心沟通,师生之间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学生在情趣盎然的课堂氛围中受到了形象的感染,自然地领悟了语言。

三、引领学生品味意蕴,发挥想象,探意、悟情

我国的古典诗词讲究“意在言外”,讲求自我在与自然深沉契合中激荡而生的某种“情趣”“神韵”,这就是诗词的意境美。诗的美集中体现在意境中。诗歌的创作离不开想象,而欣赏诗歌,深入领会诗歌的意境美,同样也离不开想象。叶圣陶先生说:“要鉴赏文艺,必须驱谴我们的想象。”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就不能要求每个学生对同一首诗词形成整齐划一的鉴赏结果,反而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积极研究,甚至敢于质疑,才能有透彻的理解和深刻的领悟,才能透过纸面看到纸背。这样的教学,不但使学生提高了鉴赏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品质。

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元曲小令,诗人虽然描绘的是一幅萧瑟的秋景图,但其真正要表现的是这幅秋景图所烘托的游子。这就需要读者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诗中,我们可以想象到这位游子肯定是经历了长途跋涉,他满身的疲倦、满怀的寂寞,看到乌鸦凄厉地叫着,天就要黑了,想着别人有家而自己有家却不能回,也不知道家乡的亲人是否安好,明天又不知走向何方,颠簸流离的生活不知何时才是尽头,不禁悲从中来,肝肠欲断。这些都可以凭自己的想象去体悟。只有深层次地悟出诗中的意味,读者的心才能同诗人碰撞,才能真正进入和把握诗词的意境。

四、结论

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激发、诱导、控制学生的情绪。“语文课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某种知识和技能,最重要的是,要通过一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代表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文学,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他精神世界中最深沉、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是语文课的本质。因此,在古典诗词教学中,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提高古典诗词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当然,在唯美的古典诗词面前,任何教师的古诗词鉴赏教学都不可能是最完美的,但是倘若教学实践有利于学生鉴赏能力、学习能力、审美意识的培养;有利于传统文化在一代又一代人身上延续的话,笔者认为仍然会有很多语文教师继续在探索改革的路途中艰难前行。

猜你喜欢
情感教学思想教育
初中历史情感教学探析
舞台恐惧与情感教学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情感教学初探
初中历史情感教学研究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渗透思想教育
激发情感,让语文课堂教学“有滋有味”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关于高中班主任思想教育的创新方式摭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