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志俊 吕松
(淮北日报社,安徽淮北235000)
让新闻作品讲故事
——从几篇新闻报道的亮点看“走转改”的意义
□田志俊 吕松
(淮北日报社,安徽淮北235000)
开展“走转改”活动,提倡记者深入一线,联系群众,脚踏实地采访,不仅带来了文风的转变,也促使记者走进现场,倾听百姓呼声,捕捉鲜活的题材,采写有时效性、独家性和可读性兼备的好新闻,让作品讲故事。
安徽《亳州晚报》2015年发过一篇通讯《利辛精准扶贫记之一——光伏发电照亮贫困户“钱景”》,获得安徽经济新闻奖的一等奖。文中写到:
“‘这是你家发电挣的钱,你数数……’10月12日上午,利辛县胡集镇张庄村村干部刘辉来到村民陈怀芬的家中,把1112元钱递到了她的手里。74岁的老人激动地接过钱,脸上笑成了一朵花。”“在去年底安装光伏发电站的时候,陈怀芬还不太相信,平房顶上的十几块深蓝色的‘板子’能帮自己挣钱。‘真得好好伺候它!比我们老两口能挣的多了!’”
这两段现场描写,情节、细节、语言鲜活生动,读来津津有味。采写新鲜的故事,捕捉生动的细节,运用灵活的语言,是新闻记者的基本功。记者手中的笔、话筒和镜头汇集在基层,聚焦于平民,用群众的语言、群众的故事、生活的细节,展示百姓身边的生活状态,使新闻报道耳目一新,清新扑面。
力求故事化,是新闻报道精彩生动、引人入胜的最重要法宝之一。
2012年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中,有一篇新闻故事化的消息:《就业局长潜伏打工探扬州用工》。说的是云南曲靖分管劳务输出的干部陈永顺来到扬州一家企业,隐去身份,“潜伏”打工,真正体会到这里的良好用工环境后,才放心介绍数百名老乡来扬州打工。这是一个思想厚重、人情味浓的故事,生动诠释了新时期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消息在《扬州日报》见报后,引发了连锁反应,《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近百家媒体跟进报道。
通讯的典型《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就是讲故事的代表作,记者在通讯中向读者讲述了一个又一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比如,焦裕禄深夜领着县委委员看风雪中的火车站的故事。
“严冬,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焦裕禄召集在家的县委委员开会。人们到齐后,他并没有宣布议事日程,只说了一句:‘走,跟我出去一趟’,就领着大家到火车站去了。”当时,兰考火车站上,北风呼啸,大雪纷飞。车站的屋檐下挂着尺把长的冰柱。许多逃荒的灾民扶老携幼拥挤在候车室里。他们正等待着国家运送灾民前往丰收地区的专车。
“焦裕禄指着他们,沉重地说:‘是灾荒逼迫他们背井离乡的,不能责怪他们,我们有责任。党把这个县36万群众交给我们,我们不能领导他们战胜灾荒,应该感到羞耻和痛心……’”
每每读了这个故事,就让人感到心酸、心痛。这就是故事的魅力。
2012年5月18日《人民日报》“身边的感动”栏目中有一篇题为《最美绽放》的通讯,是写“最美教师”张丽莉的。张丽莉因救学生失去了双腿。记者走访张丽莉的亲人、同事、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等熟悉她的人,讲述了一件件她工作生活中的故事。可以说这篇通讯所讲的故事就是由一个又一个真实感人的细节组成的。
请看几个细节:
细节一:“我的名字第一个‘丽’是美丽的‘丽’,第二个‘莉’是茉莉花的‘莉’,想记我的名字,记住‘美丽的茉莉花’就行了。”这是张丽莉向新生们介绍自己时常用的一段话。
细节二:公公李光军说:“丽莉是我们家的开心果,天天给我们快乐。最难忘的是每天晚上,全家一起看电视时,她把腿翘在茶几上,抱着干果盒子给我们剥干果吃。如今再也看不到这场面了。”说到这,老人眼里噙满泪水。
像这样的细节,文中还有很多。正是这些具体生动的细节才成就了这篇感人的作品。
细节是事实的闪光点,是情感的凝聚点。好的细节,总让人过目难忘。几年前,《人民日报》发表追忆公安局长任长霞的长篇通讯《百姓心中的丰碑》,其中有一个细节至今记忆犹新。任长霞在接待老上访户陈秀英时,轻轻地摸了一遍她头上那块去掉颅骨仅剩头皮包着的软坑,惊讶地说了声“咦!咋打成这样!”陈秀英的泪水一下流了下来。任长霞又问“人呢?”陈秀英回答“跑了”。任长霞说“你放心,跑到天涯海角我们也要把他抓回来!”当时在场的100多个告状乡亲中许多人都哭出了声。
采用智能堆垛式立体库存放方式,需建造专门的厂房进行安装,造价高昂,轮对移动或取出需堆垛机等机电设备进行输送,机电设备需专人维护保管,消耗电能,一旦发生故障即无法使用。
这是一个动之以情、非常人性化的细节。虽然只有一个动作、一句对话、一个场景,然而却触动和激活了报道的“情感神经”,催人泪下。细节的作用功不可没,没有好的细节便成不了好的作品。
细节总能还原故事的现场,让读者身临其境。获2013年度安徽新闻奖一等奖的通讯《父与子的引水情》,发表于2013年6月5日的《淮北晨刊》,赞颂了淮北市杜集区段园镇毛场村支部书记沈传亮与儿子沈涛热心公益、自掏腰包支援村里铺设自来水管网的无私行为。文中有两段沈传亮与妻子张华对话的细节描写:
“你们爷俩儿都一个脾性!一个偷偷摸摸将家里钱拿出去买设备,一个大大方方捐出了结婚喜礼钱……就凭这点儿,儿子就比你强!”“‘没错儿!老子的心思,儿子最懂!相比之下,你这个老太婆就差远了……’沈传亮三下五除二解决了盘中餐,背着手,哼着小曲出门,往村部走去。”
这两段细节描写,不仅让人看到父子俩真心为民的无私形象,还一下让读者身临这个和谐的家庭。
细节是描绘人物、事件和场景的最小单位。因为“最小”,往往不被人在意,稍纵即逝。这也给记者的采访带来了难度。作家沙丁说过“故事好编,细节难找”。小说创作尚且如此,又何况是新闻采写呢!
新闻的语言和文风密不可分。文风指的是文章的风格与风尚。
“走转改”活动正渐渐改变着那种语言苍白、内容空洞、不切实际的文风。记者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学习群众的语言,用老百姓喜欢看、看得懂、记得住的语言写文章,使报纸的语境得到了优化和重组,大大提升了报纸的阅读品位。
新华社记者深入太行山,向农民大众学习语言,采写长篇通讯《守望精神家园的太行人》,是一篇学用群众语言写新闻故事的佳作,读来有声有色有味。
比如:“太行山的石头多是石英岩,这种红脸蛋的石头,出了名的坚硬。但红脸蛋的岩石这次碰到的是黑脸蛋的许存山”。终于,“黑脸蛋最终战胜了红脸蛋。”一个“红脸蛋”,一个“黑脸蛋”,比喻够形象的吧!
曾经热播的电视剧《焦裕禄》在拍摄时发生的一个小故事,也是关于“语言”的。剧组拍摄到焦裕禄号召大家种粮的戏时,王洛勇扮演的焦裕禄在山坡上喊着“大家辛勤种地,粮食才会有保障”。一位在拍摄现场看热闹的老太太一下站起来喊道:“你们演的不对,焦书记不是这么说话的,他会说‘人勤地不懒,处处是金山’。”这位老奶奶能记得这么清楚,既有人物人格魅力的感染,也有人物语言魅力的作用。
群众语言,是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用的口头语言,也包括地方土语,朴实、形象、生动,朗朗上口,用好能给作品增色、增味、增趣。
(本栏编辑:朱可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