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松山 田海燕
摘 要:为了深入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一些农村小学改制为教学点,四五六年级学生撤并到完全小学开始寄宿。加强对寄宿小学生的管理工作,促进学生在学校安全,健康和学习成为我们农村寄宿制小学教育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
关键词:农村小学;寄宿生;爱;教育
长城乡长城小学从2009年8月建成住宿平房16间,学校周边6个村的456年级学生开始寄宿,现有在校学生240人,其中寄宿小学生152人。近年来,我校对寄宿生的教育管理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赢得了较好的社会效应。下面就我校对寄宿生的教育管理谈几点看法。
一、“爱生如子”是我们教师的光荣任务
我们学校的领导、班主任及科任老师也就成为学生的生活老师,去关心他们,如亲人似的给他们以关爱,进行心灵的沟通。那么,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灵,如何让学生视你为父母,那只有一个字“爱”。早晨,为学生们准备热水,并在他们洗漱完毕后引导他们跑步;傍晚,引导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深夜,走进他们身边为他们添衣加被。孩子生病了,要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不能让他们心理有一种落差。有空闲时间得多指导他们洗衣叠被。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得到了强化,学会了洗衣,学会了整理房间,接下来让学生学会由生活的自立向心理的自立过渡。
二、给孩子“温馨的家”
学生知识素养的浅薄,知识来源的渠道单一,知识视野的孤陋,特别是学生在家庭成长缺乏文化氛围。为了使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知识,不感到孤单,我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我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点,利用课余时间开设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我们每一位老师融入到他们当中去,如:游戏、球类等。让他们感觉到来学校的快乐,我们应该学会做学生的朋友。与孩子一起游戏、一起生活,分享着他们的悲伤与快乐,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学生的行为信息,以便及时引导。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每位老师都要关心他们的生活情况,学生如同早春吐露的苞芽,需要阳光的温暖、雨水的滋润,他们身体的稚嫩、心理的脆弱需要我们无言、无尽、有方、有理的爱,唯如此我们才能为学生的心灵成长和智慧成长撑起一个蔚蓝的天空。使学生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同时把寄宿生的管理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比如在学生寝室的管理中,根据职能的需要,分别设置了“生活卫士”、“纪律卫士”,让学生轮流做小管理能手,采取每周一评议,对做得好的学生采取鼓励,学生的管理才能得到了展现。
三、丰富校内外生活,培养学生学习自主能力
学生离开父母,学校成了寄宿生学习和活动的主要场所,所接触的人也只有学生和老师。如果学校里学习生活得很单调,学生就会孤独寂寞,势必情绪低落甚至厌学。学校应把开展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课堂上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提高“学习自主能力”,师生互动交流,人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个个愿意参与讨论交流。课外用丰富的、有意义的、有趣味的活动充实他们的学习生活,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如:学校组建艺术、体育、书画等社团,配备好图书、象棋、乒乓球拍、羽毛球拍等文体活动器材,学校图书阅览室每天晚饭后向学生开放1个小时,切实有效地组织好开展好以上各种文体比赛等。
四、注重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
“安全重于泰山,防患胜于救灾。”小学生作为限制行为能力的被监护对象,其安全是重中之重。因此,学校要做到设备设施要达到标准外,还要重视安全教育,提高寄宿生的安全意识,加强自我防范。如:建立严格的宿舍安全管理规定,不准寄宿生在宿舍内打闹、乱窜宿舍;不准携带管制刀具,不做任何威胁自身和他人安全的事,注意防火防盗,不私接电源,不在宿舍内点蜡烛。建立严格的寄宿生考勤制度,宿舍值班人员、班主任每晚要对寄宿生进行考勤,对缺勤者及时查清原因,做出处理并记录,对于低年级学生晚上实行生活管理员通宵值班,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每周五下午必须清查寄宿生回家情况,严防寄宿生周末不归家的现象发生。
五、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
小学生年龄小,在家里缺少生活锻炼,初入学校寄宿,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出现很多问题。如有的学生不会叠被子;有的学生生活用具摆放零乱;有的学生晚上睡觉不会盖被子;有的学生不会穿衣服,干脆晚上不脱衣服睡觉等等。作为寄宿制学校,对学生生活自理方面的要求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不会做的事学着做。勤于动手,肯于动脑。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低中年级学生学会生活,会摆物品,会叠被子,会整理床铺,会更衣,会打扫教室、寝室;高年级:一切物品摆放有序,会洗衣袜,能布置自己的寝室、教室,能打扫校园环境区。对寄宿生有一个共同的要求:即自己的碗筷自己洗。平时开展一些培养学生生活自理方面的评比活动,如小学低年级的看谁的被子叠得好、高年级的“文明寝室”评比等,通过评比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养成。
当然,如何利用好寄宿学校的条件,更好促进寄宿生的健康成长,还需要进一步在实践中摸索,总结经验。但只要在工作中多动脑,从关心、爱护寄宿生的角度出发,用心关爱每一位住宿小学生,多了解情况,密切联系家长,认真解决学生之间存在的矛盾纠纷,做到学校、家长、社会紧密配合,就一定能使农村小学寄宿生住的好,吃得好,学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