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刚
摘 要: 传统教育往往只注重文化知识的培养,而忽略了教育的情感目标。新时代需要的人才,不仅需要有较高的认知技能水平,而且需要有较高的情感素养。高中语文教材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因为它含有丰富的情感教学内涵,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人格素养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情感教育 教学应用
情感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成分,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多种情感,如:态度、情绪和信念等,有利于促进学生个体和社会的整体发展。语文与情感具有密切关系,情感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语言体现,充分合理地使用语言,可以有效解决情感问题。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情感教学,将情感教育融入知识教育中,为社会培养全面人才。
1.把握高中语文情感教育内涵
情感教育是与认知教育相对的概念,是完整教育过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情感教育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和谐融洽的教学环境,妥善处理好教学过程中情感与认知的关系,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通过情感交流增加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和发展学生丰富的情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促使他们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和人格特征的一种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中,情感是协调师生关系的纽带,教师在课堂上要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教学内容之中。情感教育既是一种教学模式,又是一种教学策略。当今社会需要的是综合型人才,培养学生的情商,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学习《装在套子里的人》时,选取课文中的精彩片段编成课本剧,进入角色,体味形象美,而《荷花淀》、《祝福》等课文则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让学生直接感知美、领略美,从而产生丰富的美感。为了增强学生的美感,还可以通过字、词、句的教学,透视文章的内涵,让学生品味美、理解美。又如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对荷花的描写,作者妙笔生花,细腻描绘了荷花,让学生慢慢研讨、细细品味。在高中语文课文中,很多课文都品质兼美,教师应把讲解、启发有机结合。
2.突出高中语文情感教育的作用
情感教育的起点是让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熟悉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历史。情感是作者创造作品的生命之源,也是在高中学习文章时必须达到的境界。在课堂上,教师通过丰富的情感教学,将作品的意境声情并茂地传达给学生,使他们更确切地把握文章情感,对文章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有更深刻的理解。这必然能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动力。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学生的情感既丰富又复杂。因此,在这个特殊的阶段,教师一定要引导好学生,促进学生全面综合发展,从而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真正提高心理和文化素质。
例如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这是一篇情感很浓郁的文章。教师可以引用这篇文章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比如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莎莉文老师再塑了海伦的生命,那么我们的生命能不能再塑呢?可以给学生留下想象与思考的空间。这样就实现了情感教学的目标,让情感教育不再是纸上谈兵,不再那么肤浅。语文是一门比较基础的学科,集诗歌、散文、戏剧于一身,这些都具有丰富的情感内容,最容易唤起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3.优化高中语文情感教育实践
课堂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而且是丰富学生情感的重要渠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只重视知识的灌输,而忽略情感的教育,而应该想办法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语文是一门比较有感染力的学科,教师应该在理解与分析教材的基础之上,对教材进行有必要的加工、提炼,使蕴含在教材中的情感内容得到充分体现,使知识与情感相互渗透。以高中课文为媒介进行情感教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对高中教师的要求比较高了,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吃透教材。所以,教师在利用教材时,要对教材的内容融会贯通,而且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扩充、提炼和整合。用心研究课文,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还是获得作者感情的重要渠道。
例如在学习陶渊明的《归田园居》时,如果教师在讲解时没有渗透感情因素,那么这首诗传达给学生的只是一个简单的田园农居图。一个简单的农家小院,房前屋后,种瓜种豆,学生只能体会到一份生活的恬淡,而不能悟到陶渊明真正的情感所在。如果教师给学生讲解了这首诗的背景和陶渊明的性情,那么学生很容易就能体会到陶渊明真正想要表达什么。可见,感情的渗透让语文课堂流光溢彩,教师应该发掘语文教材的情感,以此感染学生。
情感教育是一种伴随着知识教育而又融入了情感的教育方式,它以生动的语言和形式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内心世界,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每一位教师都应利用好教学资源,让真挚、健康的情感融入教书育人当中,发掘和激励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审美体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正确的人生态度。
参考文献:
[1]孙博.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初探[J].井冈山师范学院报,2013(1):50.
[2]孙维民.情感心理学新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