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非学历教育是职业教育发展中重要的组成元素之一,为国家构建学习型社会、服务型社会起到推动作用。高职院校中非学历教育需要不断创新管理,适应时代的需求,才能使职业教育发展具有深渊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非学历教育;管理创新
一、前言
非学历教育主要包括职业教育、专业技术培训、终身教育等。职业教育包含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两部分。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参加入学考试。参加非学历教育的学员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由学校或培训机构自行颁发结业证明。其特点为时间短、见效快、针对性和适应性强。快速提升劳动者素养,推动经济的发展。
二、高职院校中非学历教育的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非学历教育具有潜在的巨大市场。受教育者对非学历教育的需求急剧膨胀,凭借非学历教育的特点,应提出不同形式的培训,为职业教育提供充分、必要、有力的补充。
1、非学历教育决策上缺乏重视
部分高职院校在发展非学历教育上,仅仅只是将其看作是创收的工具。并未完全摆脱计划经济时代的条条框框。没有明确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功能定位,把非学历继续教育看成是高职院校的副业。在人力资源资源配置、硬件设施的投入和教学质量的管理等方面也存在投入较少的问题。在高职院校中,负责执行的继续教育部门内部,将学历教育作为教育产品的主打,主要运行的教育产品为高职专科函授教育、与本科院校合作专升本、网络教育等,严重存在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发展不协调,重视不足导致非学历教育发展存在滞后性,也同样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发展。
2、非学历教育缺乏统一化
我国高职院校中非学历教育没有科学有效的行业规范,缺少相应的标准,市场上的门槛参差不齐。高职院校在办学条件、硬件设施、教师力量等方面都存在优势,但在非学历教育的设计上并未将其优势资源充分利用,个个二级学院或高职院校各自为阵,在教师继教考评中尚未形成统一的评价考核制度,使得教师的教学质量、薪酬上存在漏洞。教学中形式单一,缺乏沟通,实际案例、互动教学、讨论分组等教学方法,缺乏前瞻性、实用性,仅仅是采用硬性管理,经济利益优先,并未做到服务地方经济,贴近受教育者,缺乏服务意识。
3、非学历教育发展受高职院校体制影响较深
目前高职院校非学历继续教育中,向学员推出的继续教育产品较少,项目单一。存在社会需求大,但高职院校推出项目少的矛盾。主要表现在:面向全社会的培训项目,实用性强、含金量高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培训项目少;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和网路在线教育项目,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动力不足。
4、非学历教育的教师缺乏专业化
对非学历教育培训的教师大多来自于高校,相对与社会、企业接触较少,部分高职院校非学历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师资力量薄弱,直接对非学历教育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数在课后分出精力做非学历教育培训。
5、非学历教育未与社会进行对接
高职院校中,继续教育部门或成人教育管理处,受到管理机制的制约,沿用长期以来的管理模式,对非学历教育受众人群和市场缺乏深度调研。因此缺乏培训项目来源,社会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薄弱,开展工作路径较为狭窄,没有积极有效的开拓市场,更多的是坐等项目。正因为没有属于自己的市场空间和影响力,对高职院校中本身所拥有的优势没有充分利用,对市场中的项目没有积极争取,造成非学历教育的停滞不前。
三、高职院校中发展非学历教育的管理创新路径
管理创新是指创造一种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这种范式既可以是新的有效整合资源以达到企业目标和责任的全过程式管理,也可以是新的具体资源整合及目标制定等方面的细节管理。面对高职院校中的非学历教育管理需要我们尝试研究新情况,并持续探索,不断创新在管理过程中的方式方法,创立品牌目标并对高职院校中非学历教育管理的体制、机制进行整合,有效利用资源,合理管理范式,促进非学历教育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1、对开展非学历教育的思路进行创新
高职院校非学历教育的管理思路的创新是在非学历教育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的理性判断,是一种深刻的自省,是对高职院校非学历教育重要性的客观分析基础上的理性思维创新。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发展非学历教育的基础薄弱,时间较晚,因此造成对其重视程度差,管理范式很难转变,认识程度未能适应市场发展。部分管理决策者层面一直将学历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主旨,对非学历教育、业余教育、一次性教育存在轻视的现象。
2、对非学历教育的“品牌目标”进行创新
“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这两个“面向”对职业教育做了准确的定位。高职教育具有“高等”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但首要的是职业教育,因此,也要按照两个“面向”的要求调整定位,面向社会开放办学资源,在实施学历教育的同时,开展各种职业培训。非学历教育在本身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处于弱势,笔者认为,这是没有树立良好的“品牌项目”和定位目标决定的。在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发展中,部分成教管理和二级学院对非学历教育发展多为自行宣传,寻找项目和市场,确立项目目标。没有进行统一的规划,制定长期合作项目。对于各个高职院校,应发挥自身专业、学科、师资、硬件等各方面的优势,深度调研社会需求,重点培养紧缺技术人才。针对不同高职院校制定不同“品牌目标”。以培养综合性强、具有研究精神、高层次、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宗旨,立足于地方区域经济,面向企业、农村、社区,提供项目研究、技术指导、开发教学等学习性服务,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3、对非学历教育管理的体制进行创新
管理体制是指有关管理组织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和权限划分等管理组织制度的总称。对其管理体制进行完善,促进管理效能发挥作用。我国职业教育中非学历教育发展仍然受到制约,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时代的框框、体制上也未能突破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和传统成人教育的形式。高职院校对于继续教育执行部门除了在经济额度上做了明确的规定外,并未对层级管理机构做出要求。因此造成管理松散、缺乏长效机制、管理机构断层等非良性循环的问题。
4、对非学历教育管理机制进行创新
学校教育科学有序的发展需要规范合理的管理机制,非学历教育管理机制需要符合教育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围绕两个发展规律,寻找适合非学历教育管理机制的运行办法,在非学历教育管理过程中注意协同配合,紧密连接,营造良好的非学历教育发展的健康环境,刺激非学历教育原动力,为职业教育提供重要保障。因多方面因素,造成非学历教育管理机制得不到重视,因此对管理体制的创新也受到忽视,使得非学历教育管理以及资源调配都一直沿用老式成人教育的观念,缺乏市场竞争力。同时其潜在市场、营销手段和品牌观念、激励考核机制、约束办法和自我发展机制都未完善,非学历教育资源在极大地浪费。非学历教育管理机制的主要关键点,就是建立市场化的运行机制。以“产业经营,企业管理”的理念对非学历教育进行组织管理,执行部门的工作内容由原来的坐等项目扭转为策划项目、项目推广、项目运行、创新等计划、组织、监管一系列的工作。同时,应提高管理团队的经营能力,对市场深度调研的能力以及执行部门的市场开发、招生渠道、项目开展等能力的训练。
【参考文献】
[1] 张 钧. 关于普通高校非学历教育管理创新的思考[J]. 中国成人教育, 2013(21).
[2] 张桂菊. 论非学历教育的品牌意识[J]. 番禹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03).
[3] 张世金. 终身学习型社会背景下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管理机制的创新[J]. 现代妇女: 下旬, 2014(07).
【作者简介】
叶帅,女,浙江金华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单位: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从事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