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天兵
学生有时会这样问老师:“我学习不好,学习差,我是不是个坏孩子?我喜欢玩,喜欢上网,喜欢看动画片,爸爸、妈妈就不喜欢我。我上课好动,喜欢说话,老师烦我,同学讨厌我,看不起我,我是不是无药可救了?”我的回答是:“坚持学习,你是一个有用之人,努力学习,你是一个再造之人,你的这些行为也反映了你的优点——活跃、有激情……”学生是发展中的人,难免会出现很多缺点和不良习惯,要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和空间,帮助他们树立自我成长和实现自我价值的信心。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教师的形象对于学生的发展有强烈的感染性。因此,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以自己的人格魅力给学生创造深层次的育人环境。学校的卫生一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长期的行为习惯使学生把垃圾随手丢。平时虽有规定学生打扫,也提醒师生保持,但地上总有不入眼的垃圾。有的老师随口叫学生捡起,而有的老师会弯腰捡起。对于弯腰捡起垃圾的老师,学生会肃然起敬,往后会以老师为榜样,每天只要一看到地上有垃圾就随手捡起。渐渐地,捡垃圾的学生多了,学生就会自觉地不再随手扔纸屑和垃圾,地上也就自然而然地干净。习惯就是一种自信,从一件小事上就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和谐就是一种习惯,师生和谐,就能无形培养学生的习惯。事实上,学生有“近乎天然”的“向师”心理,教师的思想品质和行为成为学生关注的焦点,在这种情况下,班级的各种制度才能得到很好的执行,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所以“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其身正,不令而行”。
近代教育家夏丏尊曾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只有对学生倾注全部的爱,特别是对心灵上有过创伤的学困生真挚地关心、体贴,才能帮助其解除身心的痛苦,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努力创造条件,改变落后状态,赶上或超过先进,相信学困生是可以向好的方向转化的。老师们一起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某某学生怎么笨、作业多乱、学习多差、多不听话等。其实同年级教师或班主任经常交流一些好的经验和学生相处的好的方法,互相借鉴,就某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交换看法,取得一致意见。如男生阳阳正处于青春期,极其叛逆、倔强、不听话,让老师和班主任非常头疼。有一次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因阳阳表现极佳,顺便表扬了一句,阳阳笑了,那天他是那么的开心,而且那天在课上表现得很积极。班主任得知这个情况,就在不同的场合对他的转变给予肯定和赞许,尤其在他的朋友圈里,有机会就说阳阳的改变最大,进步也最大。的确,现在的阳阳确实是向好的方向转化,老师和同学都看到他的进步和学习成绩的提高。学困生无非是消极落后方面的因素多一些,但再差的学生也有积极因素。因此,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做他们的益友。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得好:“学困生不缺批评,不缺训斥,而缺的是鼓励、表扬和感化。”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不同的方式教育。学困生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在对他们进行教育时,要针对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都要实事求是,以理服人。
做学困生工作要有耐心和信心。相信学生能行,其实就是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攻其心,导其行”,使学生心悦诚服,自觉改正缺点,健康快乐成长。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要相信孩子》一书中写道:“儿童的心灵需要极大的关注和爱护。”这种关爱就是信任。老师要提高道德修养,使自己的胸怀像天空一样宽广,能包容不同层次学生的缺点。曾经有个学生这样问:“老师,你看我行吗?我能学好吗?”老师的回答是:“你一定能行,而且会比任何人学的出色。”这个学生信了老师的话,学习进步了,成绩也提高很快。有句话是这样说的:老师对学生寄予的期望有多高,学生的进步程度就会有多大。如围绕“我能行”作为一期板报或班会主题进行讨论、发言、总结,自我剖析和反省,结果达到很好的效果,从此学生自信了。逃课的少了,关心学习的多了;照抄作业的少了,问问题的多了;上课开小差的少了,积极回答问题的多了;欺负同学的少了,关心和帮助同学的多了。学生们自信了,有希望了,学习也肯用功、用心了。要帮助学生树立“我能行!我一定能行!”的信念,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好样的”。要求进步是孩子们的天性,相信他们会有进步,未来是属于他们的。
学困生的认识偏激,思想基础不牢,容易出现反复。所以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自信心和上进心就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是不甘心走下坡路的,当他们做错事后,往往会感到懊悔。这需要老师做大量持久而艰苦的思想工作,应该像对待子女一样地爱护他们,要求他们,对他们负责,既要有慈母之心,又要有严父之情。要爱的得体,严的适度,积极为他们创造进步转化的条件。
“教育即创造”是人们公认的真理。创造是辛苦的,就让我们“苦”在其中,“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