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琴琴 谭薇 李丹卉 张琼丹 李碧娥
移情护理对急诊高热患儿父母焦虑、抑郁情绪及期望水平的影响
郭琴琴 谭薇 李丹卉 张琼丹 李碧娥
目的:探讨移情护理对急诊高热患儿父母焦虑、抑郁情绪及期望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高热患儿父母124人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移情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父母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Herth希望量表(HHI)测评数据。结果:通过干预,两组患儿父母SAS、SDS和HHI总评分均优于干预前,其中研究组SAS、SDS评分较对照组低,HHI总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急诊高热患儿父母实施移情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期望水平,提升护理的满意度,有利于患儿预后。
高热患儿;移情护理;焦虑;抑郁;期望水平
小儿高热作为一种急症在儿科疾病中较为常见,其中惊厥是其主要的伴发症状[1]。当小儿体温升高≥38.5℃,就可能发生惊厥,若不能及时发现加以治疗,会导致患儿长时间惊厥或发生惊厥的次数增加,严重时损害患儿脑部、影响智力发育,甚至造成残疾,威胁生命安全[2]。患儿年纪尚小,因身体不适和对医院的恐惧感可能会哭闹不停,其父母除了需安抚照顾小儿,还担心小儿的病情发展,其自身则易引发强烈的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处理不当可能产生护患纠纷[3]。因此,作为急诊科护理人员,除了对患儿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还应关注患儿父母的情绪。移情护理是现代护理模式的具体体现,指的是本着对对方自身感情体验的理解和同情,把握和深入其内心,根据对其内心评估,制定合理、科学可行的护理方案[4]。本研究对纳入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高热患儿父母62人进行移情护理,并对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Herth希望量表(HHI)进行测评,比较其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24例高热患儿父母为研究对象(患儿与父母对应比为1∶1),患儿父母入选标准:与患儿关系为直系血缘关系;无任何认知障碍、精神障碍和情绪障碍,同意参加本研究。将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儿男25例,女37例;年龄3个月~8岁,平均(4.2±1.2)岁;平均体温(39.4±0.56)℃。患儿父母男29人,女33人;年龄21~50岁,平均(32.6±4.3)岁;初中学历20人,高中、大专25人,本科及以上17人。对照组患儿男30例,女32例;年龄4个月~9岁,平均(4.6±1.8)岁;平均体温(39.5±0.42)℃;患儿父母男31人,女31人;年龄21~49岁,平均(33.6±5.1)岁;初中学历21人,高中、大专23人,本科及以上18人。两组患儿及父母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儿父母实施常规的基础护理,研究组患儿父母实施移情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 基础护理(1)嘱咐患儿父母密切留意高热患儿体征变化。(2)注意饮食,喂给饮食清淡、有营养,最好是流食(忌油腻、生冷、食品添加剂)。(3)指导按秩序挂号、候诊、就诊。(4)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
1.2.2 非语言性移情护理(1)重视护理人员自身修养,以得体的行为举止取得患儿父母的信任。护理人员需注意仪表端庄、行为得体、态度谦和,正面、积极,乐于帮人,业务技能纯熟,良好的职业形象能使患儿父母产生信赖感和安全感。注视患儿时眼神真诚、表情柔和,轻柔抚摸患儿额头,对患儿父母及时点头,微笑回应,可使其感受到支持和鼓励,再配合肯定、自信的话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关注患儿同时不忽视患儿父母的心理状态。护理人员在对患儿进行观察护理时,还要掌握患儿父母当时的心理状态,并根据患儿病情预测其心理变化。移情的前提是理解并重视对方的想法,一旦进入急诊室,立即在心理和行为上都与普通的科室划了一条界线。此时父母对孩子病情的担忧使他们可能出现悔恨自己疏忽大意的自责感,可能埋怨自己倒霉,或者期盼患儿身体恢复心切而迁怒于人和事,急躁、发脾气。护理人员只有了解其心理活动变化特点,才能给予理解和换位思考,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讲解相关内容,使他们精神上感到有依靠。(3)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保证医院环境安静、减少刺激、空气流通。对于有需求的患儿父母可提供音乐疗法,帮助其放松心情,缓解情绪。
1.2.3 语言性移情护理语言性移情护理中,准确表达很重要,主要包括:(1)及时提供患儿父母信息。在急诊候诊、诊疗过程中,患儿父母都会十分担心孩子的身体情况,因而心存各种疑虑。一方面,护理人员对其问题给予耐心的倾听及回答,包括帮助患儿父母了解科学的疾病知识,纠正其歪曲的认知情况,建立正确的理论体系,通过讲解成功典型事例给予患儿父母心理支持,引导其有利的行为;另一方面,护理人员可告知患儿父母此病在儿科中常见,且多发,虽然需引起重视,但并不可怕。并解释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等可以对高热加以控制的方法,可能发生惊厥的原因和症状,以及相关急救措施和预防的病情评估。护理期间提前阐述自己执行某项操作的意义,工作步骤安全与否、疼痛轻重,解除患儿父母的担心和不安,促成调动患儿就诊依从性的配合。孩子是一个家庭呵护的核心,患儿父母对自己孩子的病情都格外敏感、关心,都渴望弄清疾病的来龙去脉,企图主动把握病情,或向医务人员寻根刨底,向病友“取经”或翻阅查找资料自行用药,或相信虚假广告“乱投医”,其中不乏非理性的观念及行为。及时、恰当地为患儿父母提供正确的、有价值的信息,有助于其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患儿的治疗。(2)对患儿父母进行健康宣讲[5-6]。通过发放健康手册、视频播放等形式,介绍最新的小儿高热治疗方法,一般的控制方法(将温度控制在38.5℃以下)及相关注意事项(观察体温变化,识别体温升高的表现和体征,如精神不振、食欲不振、肢体发凉等),科普常见小儿疾病防治小贴士。缓解患儿父母因育儿知识缺乏而出现的恐慌、负面情绪,树立优质育儿的信心,并适当给予心理安慰。(3)积极和谐护患关系。护理人员注意用语要温和,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应保持与患儿及其父母进行交流,深入了解其心理性格、文化水平和生活习惯等,以便针对性护理。交流中通过诱导式发问,如:“您是不是很担心宝宝呢?”,鼓励其讲述自身的情感体验。或者进行开放式发问,如:“宝宝体温升到40℃了,我注意到您有些紧张,要是我也会很担心呢”,患儿父母听了这番话,就会觉得“原来不止我有这样的感受,连护理人员也会这样”,自然心理焦虑、抑郁情绪能立即好转,表情也放松多了。倘若护理人员说“这有什么好怕的、小题大做”之类,患儿父母认为你不理解,这样不但没有安慰患儿父母,还会引起他们的反感[7]。移情建立在理解和接受患者的体验上,通过设身处地的考虑问题,患儿父母才会感受到真诚和关心。
1.3 观察指标进行1个月后,对相应指标进行分析。(1)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指数[8-9]。对患儿父母分别在护理干预前和干预后进行SAS和SDS测评。SAS包含20个问题,每题得分1~4分不等,总评分20~80分,其中以50分为分界值,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及其以上为重度焦虑。SDS包含20题,有反向记分10题,分为4级评分,分界值为53分。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为重度抑郁。(2)Herth希望量表(HHI)测评指数[10]。该量表共包含3个维度,分别为:I-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T-对目前及未来的态度;P-采取积极行动,共计12个问题,每题得分1~4分不等,总评分12~48分。(3)护理干预满意度。自行设计调查问卷,总分为100分,85~100为非常满意,70~85为基本满意,70分以下为不满意。共发放124份,均有效回收。
1.4 统计学处理将所有数据收集整理后录入SPSS 19.0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等级资料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1 两组患儿父母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表1)
表1 两组患儿父母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儿父母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分,)
注:两组患儿父母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与不同时间点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组别人数SAS干预前干预后SDS干预前干预后研究组6271.34±3.2454.34±1.4568.91±4.5346.98±3 .21 .28对照组6270.75±2.9862.08±1.9870.98±5.3258.56±4
2.2 两组患儿父母护理满意度比较(表2)
表2 两组患儿父母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2.3 两组患儿父母干预前后期望HHI评分比较(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HHI评分对比(分,)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HHI评分对比(分,)
注:两组患儿干预前后HHI评分比较,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与不同时间点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组别例数T干预前干预后P I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总分干预前干预后研究组629.02±2.4511.65±0.359.91±2.5612.96±1.329.13±2.4513.13±1.4828.06±3.9337.74±2.52对照组628.04±2.289.61±0.529.11±2.8511.01±1.349.09±2.7910.43±1.5928.60±4.0231.05±5.01
小儿高热是儿科中常见的急症,及时发现治疗是减少后遗症、避免发生生命危险的关键[11]。相比较成人,小儿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低,对抵抗外界能力较差,感染风险系数高,易导致患儿发热。小儿高热多在急诊室进行救治,急诊室配置有限,临床医师偏少,因此就诊安排上可能存在漏洞。患儿由于年龄太小,高热或惊厥引起的不适和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只能通过哭闹发泄,其不安的情绪可引起患儿父母负面情绪的加重,通常患儿父母较年轻,或忙于工作,缺乏科学的育儿知识和育儿经验,面对来自自身、患儿及医院现状三重因素,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期望值也随问题没有解决而降低。当患儿病情危急,医院就诊量大导致病情不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控制,若护理人员与患儿家属缺乏沟通,极易引发护患纠纷[11]。而陈凤艳[12]研究发现,在急诊就诊中,护理人员易忽略患儿父母的情绪,将所有注意力集中在患儿身上,从而患儿父母焦虑、抑郁感增加。而对于患儿父母,需要承担的压力也非常大,主要为患儿生命不测的风险。作为护理人员,应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站在患儿父母的立场去关心体贴他们,将心比心,将人文关怀应用在护理工作中,积极进行语言的、非语言的沟通,消除矛盾和误会,建立健康的护患关系,更加全面的做好护理工作。
移情是人文关怀的核心内涵,即需要通过观察分析与整合患者的情感诉求后给予合情理的反馈,使双方达到情感上的共鸣。而移情护理则能有效填补患儿在情感上的孤独感,加上交流中言语及非言语的暗示,有助于护理人员认识患儿父母的情感状态与变化,对其给予正确的情绪管理,缓解其焦虑及抑郁情绪,提高病情的期望水平,减少负面情绪引发的不良事件和自残事件,利于患儿的预后康复[4]。因此在护理中进行移情护理,并对具体问题加以解决,有利于和谐护理关系,降低焦虑、抑郁指数,提升期望值。由于大多数患儿父母与护理人员间医学知识水平不对等,认知偏差大,所以还应及时回应他们的疑惑。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不仅给予患儿及家属肯定、正面的言行举止表现,更需关注患儿家长说辞、表情及肢体动作,及时察觉其情感变化,做出对应的反馈。
本研究对急诊高热患儿父母实施移情护理干预,经统计分析后其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组患儿父母SAS、SD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患儿父母HHI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且研究组患儿父母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移情护理亦是心理护理的范畴,主要是与患者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通过站在患儿父母的角度上,深入内心了解他们的需要,给予患儿父母心理支持;进行健康教育宣讲,帮助其了解疾病的科学防治知识,解决他们的疑难困惑,从而让患儿父母放松心情,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升其对疾病的期望水平,促进与护理人员的配合,提高患儿治疗的依从性。
综上所述,对急诊高热患儿父母提供正确的移情护理体验,能使其更容易从心理上接受思想疏导,有效缓解患儿父母的不良情绪,促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积极配合护理人员调动患儿的依从性,有利于患儿预后。
[1]曹建英.高热惊厥患儿的中西医结合救治及护理[J].护理研究,2010,24(15):1377-1378.
[2]陈峰.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研究,2015,29(4):1519-1520.
[3]孙春妮.高热患儿家属的心理特点与健康指导[J].社区医学杂志,2011,9(9):62-63.
[4]李革青.移情护理对心肌梗死病人消极情感状态及期望水平的影响[J].循证护理,2015,1(4):181-185.
[5]齐方梅,蔺媛媛.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焦虑抑郁分析及护理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6):202-203.
[6]肖志巧,杨细芳,邹小飞.综合性心理护理在门诊慢性湿疹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1):262-264.
[7]郑娜,李建军.移情在缓解老年痴呆病人照护者负面情绪中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4,28(21):2566-2568.
[8]段泉泉,胜利.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的临床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9):676-679.
[9]张艳艳,李宝纯.护理干预对尿毒症病人家属焦虑及抑郁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4,28(28):3533-3534.
[10]王艳华.中文版Herth希望量表用于癌症病人的可行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0,24(1):20-21.
[11]林开添,苏燕清,罗玉星.候诊期间护理干预对急诊高热患儿父母负性情绪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14,13(4):4-6.
[12]陈凤艳.候诊期护理干预对急诊高热患儿父母负性情绪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3):583-584.
2016-07-25)
(本文编辑冯晓倩)
518100深圳市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
郭琴琴:女,大专,主管护师
10.3969/j.issn.1672-9676.2016.21.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