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学阅读教学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2016-12-17 01:15康彩霞陈巧燕
黑河教育 2016年11期
关键词:阅读行为阅读能力个性化

康彩霞+陈巧燕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掌握多种阅读方法。”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优化小学阅读教学设计,注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行为,提倡学生在阅读思考的基础上,发表独立见解,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思考,提高阅读能力和质量。

[关键词]阅读行为;思考;个性化;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能帮助学生积累语文知识,培养语文素养,陶冶个性情操。然而,由于传统的阅读教学存在一些弊端,导致阅读教学的效果低下。那么,如何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优化小学阅读教学,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就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

一、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弊端

1.教学目标不明

有些学校的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置得过多、分散、泛化,导致教师在教学中抓不住重点。有的教师对年段、课时、文体目标分不清,分不清中高年级课型的区别;有的教师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悟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偏重人文内涵的拓展,强调人文性,却弱化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达不到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这一目标。

2.过分强调课文内容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一些教师混淆了课文内容与教学内容,将课文内容当作教学内容的全部,在教学中一味地强调课文内容的分析,割裂了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造成学生学习上的惰性。

3.解读教材肤浅

许多教师在备课时忽视了教材的作用,对教材钻研得不深,导致教学设计不得法,既不全面,也没有深度,教学效果不佳。

4.阅读环节繁杂

有些教师过于追求语文课堂的容量,设计了很多阅读的环节,铺垫、留白、包袱过多,导致阅读环节繁杂,满堂灌,使学生没有更多的自主阅读和思考的时间,阅读教学依然是教师唱主角,学生是观众。

二、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究竟该读什么?聚焦什么?课文内容还是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还是文章情感?文本主题还是言语形式?名师熊生贵认为,依据语文教学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重点是培养语文能力及学习能力这个目标,阅读教学应充分还原与彰显“教学”的意义,学习课文绝不是为了得到文本内容,更重要的是在阅读过程中,获得言语的学习、运用与积累,以及听说读写基本功的训练。

这样,阅读教学就要改变传统的“教懂”学生的定位,应成为“练能”的教学,阅读课要上成“练能”课。阅读教学的“练能”与“教懂”的不同定位,却是教学思维的本质区别:“练能”是凭借文本,最大化地让学生进行言语学习运用(积累)和听说读写训练,在这个过程中顺带读懂文本。为此,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就要在“二面八维”上下功夫。所谓的“二面八维”是指“言语面”的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和积累语言;“技能面”的听说读写思等训练,在阅读教学中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篇阅读习作,都是很好的范例,抓好阅读教学,可以为提高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师有必要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有针对性地开展阅读。

1.明确阅读目标

初接触阅读材料,教师需要确定阅读目标,使学生通过目标,明白阅读材料的大概内容,表达了什么意思,用了哪些表达方式,如何遣词造句,为很好地理解阅读材料明确方向。例如:学习《詹天佑》一文时,教师可将阅读目标定位为:认识詹天佑的爱国精神和杰出的才能;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学会环境描写的方法。通过这一阅读目标的设定,让学生了解课文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并练习环境描写。

2.研磨语言形式

要使阅读教学取得最好的效果,教师就要引领学生研读阅读文本的语言,使阅读更加深层次,有内涵。例如:《黄河的主人》一课中“再定睛一瞧,啊,那上面还有人哩!不只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如果改成“一、二、三……一共六个人!”通过研读,学生会通过比较发现这依次出现的六个数字,却表现出小小的羊皮筏子承载着六个人,坐在上面让人不觉心惊胆寒。这种独特的语言现象需要教师在备课时深入挖掘,用独特的视角去发现,去品评,去咀嚼,去玩味。

又如:王崧舟老师在教学《慈母情深》一课16自然段时,对文本中独特的语言形式进行了如下巧妙的设计。

师:这句话哪儿写得特别?

生:一般的写法是“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而课文中反过来了。

师:“我的母亲”句子中一共出现了三次,每次放在最后,再读,你能读出什么来?

(出示: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转过身来了,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师:能写成这样子吗?请自由比较读,体会不同的感受。

生:三次起到了强调作用。

师:看过电影中的慢镜头吗?两句对比,哪句给你慢镜头的感觉?

生:第一句。

师:慢镜头有什么作用?

生:表现更仔细,强调作用。(学生闭上眼,老师深情读这个句子“背直起来了”)

师:你看到了怎么样的背?(师总结:佝偻的背,瘦骨嶙峋的背)

师:不对啊,这不是我母亲的背。在我的印象中,母亲的背是——

生:挺直的…… 正常的…… 结实的……

师:继续想慢镜头,“转过身来了”,你看到了是怎么样的脸?用一个词形容。

生:满脸皱纹……劳累不堪……既熟悉又陌生……

师:不对啊,这是母亲的脸吗?我在的记忆中,母亲的脸是——

生:丰满的……年轻的……红润的……endprint

师:然而这样的脸不见了。再看慢镜头,你看到了母亲怎么样的眼睛?

生:充血的……疲惫……黑眼圈……

师:不对啊,在记忆中,母亲的眼睛不是这样的,母亲的眼睛是——

生:炯炯有神……温柔……和蔼可亲……

(师生共读这段,学生读其他语句,教师读三处“我的母亲”。再反过来读。)

师:就在那一天那一刻,“我”发现母亲如此的疲劳,曾经挺直的背,红润的脸,炯炯有神的眼睛找不到了,“我”能不困惑吗?母亲,您那挺直的背,红润的脸,炯炯有神的眼睛哪里去了啊?

生:因为(工作的劳累……岁月的流逝……恶劣的环境……强大的劳作……)而不见了。

师:现在你明白梁晓声为什么这样写吗?

生:这样写就像特写镜头,强化、突出了母亲的动作,让我们对母亲工作条件的恶劣、母亲为全家操劳的艰辛有了更深的体验。

师:你真正感受到了,你就有了语文意识。

语言文字的内容与形式联系紧密,因此,加强对语言文字形式的理解,将会大大促进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3.问题引领阅读

进行阅读教学,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发现其中蕴含的问题,以问题引领阅读教学,掌握文本的写作方法、表达方式、语言特点等内容。窦桂梅老师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以这样的问题引领方式,帮助学生有效阅读:

师:(原句: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请你为小女孩的死点上自己心中的标点吧!

她死了 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

生:我以为两个可以都加上感叹号,表示很惊讶。

生:我以为两个都可以加上句号,说明这件事情就这样发生了。

生:我以为前面可加句号,后面加感叹号,说明安徒生在写的时候很愤怒。

……

上述对话,是窦老师用细腻的思维触摸文本细节的体现,通过给句子加标点符号这一问题,引导学生体会文本所蕴含的思想感情。长此以往的训练,会大大提升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总之,阅读教学是理解语言、体会思想内涵的有效手段。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薄弱但又十分重要的内容。对此,语文教师必须正确把握阅读教学的本质,发挥语文学科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让学生通过阅读教学学习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关注文本,做到在读中提升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雷润生.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J].新课程研究,2015(10).

[2]江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欧瑞兰.浅谈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J].小学语文教育,2009(12).

(责任编辑 付淑霞)endprint

猜你喜欢
阅读行为阅读能力个性化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大学生数字阅读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大学生社会化阅读APP使用行为特征分析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