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男子100m蛙泳运动员的技术发展特点研究

2016-12-17 02:37:29吴小彬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推进力蹬腿蛙泳

吴小彬



优秀男子100m蛙泳运动员的技术发展特点研究

吴小彬

本研究主要运用Dartfish 5.5 软件以 25 帧/s速度对北岛康介、汉森、谢智、范德伯格等优秀男子100m蛙泳运动员多届比赛的技术解析,分析不同竞技阶段的技术特点与技术风格。其结论如下:(1)保持较快划频的积极游进节奏是优秀男子100m蛙泳运动员取得成功的关键。(2)优秀男子100m蛙泳运动员技术表现出:身体位置高平,躯干、腰部与手腿动作配合协调;窄收腿、快收腿,窄蹬腿的腿部技术特点;宽划水、深划水的手臂技术的特点。(3)优秀男子100m蛙泳运动员游进时的重心水平速度变化呈现明显的“双谷双峰”,运动员划手与蹬腿是产生推进力的两个主要动作,单个动作周期内最大速度产生在手臂内划阶段,但蹬腿的推进力冲量对速度的贡献要大于划手的推进力冲量。

优秀男子运动员;100m蛙泳;技术发展

我国游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女子强于男子项目。自张琳在2008年奥运会上实现了男子游泳项目奖牌零的突破后,我国男子游泳水平有了快速发展,在伦敦奥运会以及近几届世界游泳锦标赛上取得了一系列成就。然而当前我国男子游泳中仅有蛙泳项目与世界水平差距较大,很难进入奥运会、世锦赛半决赛。当前对蛙泳的研究集中于对优秀运动员某一次比赛的技、战术分析,缺乏对蛙泳运动员技术成长轨迹的研究,致使很多教练员、运动员对蛙泳运动员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技术特点认识不清,一些很有天赋的青少年运动员未能完全挖掘潜力就退出了竞技游泳舞台。通过研究优秀蛙泳运动员的技术成长轨迹,找出蛙泳运动员在成才的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技术特点,为青少年蛙泳运动员技术的发展提供合理、高效的发展路径,延长优秀蛙泳运动员运动寿命,为我国男子蛙泳取得突破提供理论帮助。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优秀男子100m蛙泳运动员的技术特点以及技术发展特点为研究对象。对北岛康介、汉森、谢智等人(具体情况见表1)多届奥运会、全运会的100m蛙泳比赛技术进行对比分析。

1.2 研究方法

运用 Dartfish 5.5 软件以 25 帧/s速度对谢智从2005-2013年全运会、北岛康介2000-2012年奥运会、汉森2002年泛太平洋比赛至2012奥运会、以及范德伯格2012年奥运会比赛技术进行解析,分析优秀运动员的划水时相和技术动作结构,分析运动员比赛速度、划幅、频率的发展变化,对比不同阶段运动员技术的差异。

2 男子100m蛙泳运动员游速、划频、划幅变化特点

M Wolfrum[1]的研究显示蛙泳运动员的最佳竞技年龄较其他泳姿运动员大。伦敦奥运会100m蛙泳前8名的运动员平均年龄25.3岁,是四种泳姿在100m项目上平均年龄最大的。世界最优秀的蛙泳运动员北岛康介参加了四届奥运会,蝉联了2004、2008两届奥运会的100m、200m蛙泳冠军,其年龄正好是22岁、26岁,范德伯格获得伦敦奥运会的冠军时24岁,谢智两获全运会冠军的年龄分别为22岁、26岁。由此可见,男子100m蛙泳运动员的最佳竞技年龄阶段在22-26岁之间。蛙泳运动员的竞技提高阶段为21岁及以下;竞技保持阶段为27岁及以后。

表1 运动员基本情况Table 1 Profiles of the elite breaststroke swimmers

表2 优秀男子100m 蛙泳运动员不同竞技阶段的比赛技术特点Table 2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lite men’s 100m breaststroke swimmers at different competitive phases

运动员的游速主要取决于划频与划幅,优秀运动员注重划频和划幅的最佳结合,保持较快划频的积极游进节奏是取得成功的关键。Wild[2]等人的研究显示奥运会男子100m蛙泳决赛运动员的游速从1992年1.62m/s提高到了2013年1.68m/s,但近四届奥运会男子100m蛙泳前8名运动员的划频基本没有变化,前50m平均划频49次/分左右,后50m平均划频51.8次/分左右,速度的提高是因为划幅的增大,但划幅的增加并没有导致划频的下降。德克的研究显示世锦赛、奥运会上前3名运动员划频会较其他运动员更快,奖牌运动员的划幅比4到8名的运动员要小。获奖运动员会在保持积极划频的前提下增大划幅。他指导的运动员伦敦奥运会100m蛙泳冠军范德伯格决赛时前程划频51.11次/分,后程53.68次/分,动作频率显著高于其他决赛运动员。Lauer等人对蛙泳运动员的训练研究显示采用积极的动作频率、中等程度的用力是蛙泳运动员高效训练的关键。

男子运动员在16-21岁年龄段力量素质的发展还未到最佳状态,体重相对较轻。蛙泳技术动作复杂、节奏多变,这一年龄段运动员技术精细化程度还较低、娴熟程度还未发展到最佳,运动员划水实效性差,相对于最佳竞技时期划水幅度小,北岛康介2000年奥运会时的划幅比最佳竞技时期每划少了15cm左右。男子100m蛙泳运动员在竞技提高阶段运动员技术动作表现出动作频率快,动作结构上滑行不充分、单个动作周期时间短,完成100m比赛总划次多的特点。从竞技提高阶段到最佳竞技阶段运动员力量素质的增长、划水实效的提高,总划次减少、划幅增大,划频下降,保持较快划频是成功的关键,这一阶段要避免过于追求划幅的增大忽略了积极的动作频率而导致竞技水平的下滑。这一阶段运动员成绩有明显提高,前后程划水次数的总和会降低,北岛康介在2000年奥运会时前后总共用了49次动作,而2004、2008奥运会时前后总共用了41次动作,运动员在最佳竞技期表现出了划幅增大,运动员在这一阶段划水实效性最高,相对于竞技提高阶段划频下降。竞技保持阶段运动员年龄的增长,神经系统的灵活性降低,保持动作频率是保持竞技水平的关键。2012年奥运会的比赛中北岛康介的动作次数相对于前两届奥运会又减少了一个动作,频率的降低使得北岛康介仅获得了第5名的成绩,且成绩比2008年慢了0.12秒。男子100m蛙泳运动员在竞技保持阶段如不能保持积极的动作频率,必然会导致竞技水平的下降。

3 优秀男子100m蛙泳运动员动作时相变化分析

对4名优秀运动员在100m蛙泳比赛中的35m处动作解析来看,优秀男子100m蛙泳运动员游进时的重心水平移动速度变化呈现明显的“双谷双峰”特征,运动员划手与蹬腿是产生推进力的两个主要动作,单个动作周期内最大速度产生在划手阶段里,但蹬腿的推进力冲量对速度的贡献要大于划手的推进力冲量。仰红慧对我国4名优秀女子蛙泳运动员的研究显示重心水平移动速度变化同样呈“双谷双峰”特征。划手是在滑行阶段后开始的,蛙泳腿产生的推进力与滑行时最佳流线型姿势使得划手时具有较好的初速度,内划结束时重心前进的瞬时速度值达到最大。手臂的前伸与收腿的动作都只产生阻力,收腿结束时运动员的瞬时速度下降大,重心移动速度下降至最低,蹬腿产生较大的推进力冲量,又可将速度提高到接近最高速度。蹬腿产生的推进力冲量大于划手所产生的推进力冲量,腿是蛙泳的主要推进力,蛙泳要更重视腿的技术。

图1 2008年奥运会北岛康介与汉森动作技术时相图Graph 1 Kosuke Kitajima’s and Hansen’s technical phase images at the Beijing Olympic Games

北岛康介和汉森技术的最大差别是北岛康介的腿好,汉森的手好;从动作周期的各个时相来看,汉森的划水时间较长,北岛康介有明显的滑行时间。从图1来看,北岛康介和汉森划水时都在较早的位置形成了极佳的抓水及高肘动作,早抓水的技术有效地延长了划水路线,整个划水阶段手掌是向外、向下、向后、向内、向上的过程;在高肘抱水瞬间,吸气、收腹,腰腹积极用力,带动肩和手臂的快速划水,划水动作在腰的带动下,拉动身体快速前行,这一阶段的快速用力是划手最有效的阶段。划水阶段下身始终保持较高位置且流线型好,降低了划水后收腿阶段引起的速度损失。

收腿时间是蛙泳手腿配合节奏的关键,Karmanov[6]Strzala[7]等人对蛙泳运动员的技术研究来看,优秀运动员的收腿动作都是在内划结束时开始的。Strzala[8]等人对蛙泳的技术研究显示手臂前伸与收腿阶段是没有推进力的,收腿结束时运动员的速度降到最低,收腿时双腿和双脚的距离较窄可有效降低截面阻力。收腿结束时双脚靠近臀部,踝关节迅速外翻,形成有利的蹬水姿势,北岛康介具有世界上最出色的转踝技术,踝关节的角度接近90°。腿夹水开始时手臂和上身接近平直,蹬腿结束后身体保持良好的流线型,且有明显的滑行。

3.1 北岛康介100m蛙泳技术动作时相发展分析

表3 北岛康介四届奥运会100m蛙泳技术动作时相的时间变化比较(S)Table 3 Kosuke Kitajima’stechnical movement phase time at the last 4 Olympic Games (s)

从表3可以看出北岛康介蛙泳技术最大的特点是腿蹬水效果好,“迅速转踝、翻掌蹬水”技术一流,且能在游进的过程中保持好身体的流线型,动作节奏上有明显的滑行。分析对比北岛康介四届奥运会男子100m蛙泳决赛技术看出,2000年奥运会时北岛康介划手幅度较小,两手间距仅有80cm左右,游进中动作频率快,滑行时间短,用较快的节奏让身体保持高平的位置。2004年与2000年相比,北岛康介重视了滑行的技术,延长了滑行时间,增大了手臂划水的幅度,丛宁丽[16]的研究显示北岛康介在2004年外划最大值可达1.05m左右,提高了单次动作效率,划次明显减少。北岛康介在2008年前程划水的幅度比2004年略有增加,外划最大宽度可达1.12m,且划水的时间变短,这就意味着北岛康介在2008年奥运会比赛中前程的划手更加有力,划水更有实效。前程的游进中滑行时间变长,延长了单次动作的时间,前程充分的滑行降低了动作频率,为后程节省了足够的体能,而在后程北岛康介缩短了配合的时间,提高了动作的频率,且能保持较大的划幅,使得北岛康介在2008年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2012年伦敦奥运会北岛康介前程的划效降低,后程的频率相比2008年有所下降,所以2012年成绩不及2008年奥运会。

3.2 谢智100m蛙泳动作技术动作时相发展分析

表4 谢智三届全运会100m蛙泳技术动作时相的时间变化比较(S)Table 4 Xie Zhi’stechnical movement phase time at the last 4 Olympic Games (s)

从表4可以看出谢智在身材上与北岛康介极为相似。谢智在2005年全运会上100m蛙泳获得第2名,其动作技术主要特点为动作频率快,滑行时间短,身体位置高。2005-2009年全运会期间,谢智技术动作上发展指导思想为减小阻力、提高划效,这一阶段延长了滑行时间、提高了划水质量,动作频率下降。谢智2009年全运会技术与北岛康介2008年北京奥运会技术相比,前程动作效率差,收腿动作过于用力,收腿产生的阻力大,导致谢智在前程能量消耗大;后程技术动作滑行时间与收腿时间明显缩短,说明谢智在后程游进中技术动作更用力,但忽视了技术的经济性。谢智2009年全运会的100m蛙泳决赛中前后程的技术动作结构变化较大,后程收腿速度快、动作实效差。在2013年全运会周期中谢智重点改进了收腿技术,收腿时间延长、尤其是后程收腿时间延长,注重了提高了划水效率,2013年全运会在没有快速泳衣的情况下谢智打破了自己保持的全国纪录,并且后程动作比快速泳衣时创造的全国纪录还少一个动作。

3.3 汉森100m蛙泳技术动作时相发展分析

表5 汉森三届奥运会100m蛙泳技术动作时相的时间变化比较(S)Table 5 Hanson’s technical movement phase time at the last 4 Olympic Games (s)

从表5可以看出汉森最大的特点是爆发力好,上肢划水动作有力,从动作周期的各个时相来看,汉森的划水时间较长,充分利用了上肢力量的优势,延长了划水的路线。汉森从2004到2012年三届奥运会,在100m蛙泳的技术动作结构上逐渐增大了划水的宽度与深度,使得汉森的划手时间在逐渐延长,手臂划水的效果不断提升,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上肢力量优势。腿部技术上汉森其动作结构调整较小,在腿部上收腿时双腿和双脚的距离较窄,收腿很充分,逐渐加强了“迅速转踝、翻掌蹬水”技术,提升技术效果。蹬腿后期没有明显的夹水动作,蹬腿结束后两腿自然分开,没有夹紧。

4 男子100m蛙泳运动员技术动作变化特点

4.1 优秀男子100m蛙泳运动员身体姿势变化特点

高平的身体位置是现代游泳技术发展的趋势。[9]运动员在水中一个细微的动作都会造成阻力的大大增加,四种泳姿唯有蛙泳的移臂动作是水下完成的,蛙泳是四种泳姿中所受水的阻力最大,游速最慢的。滑行阶段运动员的流线型姿势最好,所受到的水的阻力最小,优秀蛙泳运动员从竞技提高阶段到最佳竞技阶段动作结构变化上滑行时间的明显延长,滑行时间的延长可有效减小游进阻力。滑行时运动员的手、头、肩、髋、膝、脚的连线基本与水面平行,谢智滑行时身体与水面角度为176.3°,北岛康介滑行时身体与水面角度为177.8°。滑行时头的位置稍高一点就会使下肢的位置降低,身体的截面积增大,阻力将会成倍增加,为保持高平的身体位置优秀蛙泳运动员都是采用晚吸气技术,在整个动作周期内没有抬头吸气的动作,吸气时机是在内划结束时,吸气时头部保持正常的收下颚姿势,这样的呼吸技术能够避免上体被过高的拉起,减小身体的阻力,充分将划臂的冲量用于推动运动员身体前进。

蛙泳Guignard[10]等人对优秀蛙泳运动员的肌力测试显示健将级运动员比一级运动员并非是手腿力量更强,而是在游进中更能调动躯干的力量。划手与蹬腿是蛙泳动作中产生推进力的两个动作,但蛙泳游进时并非是手臂与腿的作用,躯干和腰部与手腿动作的配合可以调动更多的肌群参与工作,增大推进力。蛙泳运动员的身体位置会随着手臂与腿部动作上下起伏,Mills[11]等人的研究显示优秀运动员能够通过躯干与腰部的控制使重心移动保持水平前进,水平越低的运动员重心上下起伏越大。我国著名蛙泳教练张亚东在对蛙泳技术的分析中强调腰的利用能力决定着运动员水平的高点,蛙泳游进要充分发挥腰腹力量是体现在具体的动作意识和与手腿之间的协调配合,手臂外划时身体重心要紧跟,内划时头前顶,手臂前伸时上体前扑。

4.2 优秀男子100m蛙泳运动员腿部技术变化特点

蛙泳的腿部动作是蛙泳游进的主要推进力,对运动员身体平衡的维持有重要作用。优秀男子蛙泳运动员腿部技术在向窄收腿、窄蹬腿发展。窄收腿能够减小由于身体造成的对水截面积,减小阻力;且窄蹬腿的技术后蹬速度快、可加快动作频率,更符合现代蛙泳高速度、快频率的动作节奏发展趋势。[13]从蛙泳运动员腿部技术的发展来看,优秀运动员谢智在收腿与翻脚结束时两膝关节之间的距离比肩略窄,而年龄越小、训练水平越低的运动员收腿与翻脚结束时两膝关节之间的距离越大,这样的技术动作可使水平较低的运动员更容易保持平衡;蹬腿路线来看,水平越高的运动员采用窄蹬腿的技术动作越明显。窄蹬腿的技术动作虽然蹬水路线比宽蹬腿短,但窄蹬腿的技术能够充分发挥运动员的后蹬力量,年龄越小的运动员力量相对越小,年龄小的运动员只能通过增大动作幅度,延长路线来提高技术效果,从年龄组运动员向优秀运动员的发展过程中,蛙泳的收腿、蹬腿动作有变窄的趋势。

收腿与翻脚动作阶段不仅不产生推进力,而且会造成很大的阻力,在收腿阶段要尽可能的减小阻力。优秀蛙泳运动员都能使小腿和脚的位置处于身体的投影截面积内,有效减小身体的截面积,赵歌的研究显示北岛康介等日本蛙泳运动员的收腿技术非常好,能够有效的避阻。蛙泳运动员都能合理的收腿避阻,收腿的阻力大小就主要与收腿速度有关,蛙泳运动员收腿时产生的阻力与收腿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收腿速度越快产生的阻力越大,但男子100m蛙泳运动员在游进过程中都采用积极的快收腿技术。那优秀运动员为什么还采用快收腿技术呢?第一:优秀蛙泳运动员收腿技术出色,在收腿过程中能够将小腿始终藏在大腿与臀部的投影截面积内,可有效减小阻力;第二:蛙泳运动员配合时机通常是手臂前伸时收腿,这样的晚收腿技术限制了收腿的时间,运动员必须积极的快速收腿;第三:快收腿技术能够提高蛙泳动作频率,有利于运动员在100m比赛中创造优异成绩。

4.3 优秀男子100m蛙泳运动员手臂技术变化特点

蛙泳的手臂动作不像其他三种泳姿划水产生的推进力对游进速度的贡献率大,且蛙泳的移臂动作是在水下完成,移臂会造成极大的阻力。仰红慧对蛙泳运动员一个动作周期内身体重心移动的水平速度特征研究显示,蛙泳运动员手臂前伸和收腿的动作产生的阻力使得身体重心移动的水平速度下降至最低,技术差的运动员重心移动的瞬时速度几乎为零。

优秀男子100m蛙泳运动员手臂划水技术表现出宽划水、深划水的特点。运动员力量与技术熟练程的提高,在不破坏动作节奏与动作流畅性的条件应逐步增大划水的宽度与下划深度。北岛康介在2000年奥运会时划水幅度仅80m;而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划手幅度达1.12m,增长达40%,丛宁丽[16]对北岛康介的技术发展研究认为划水幅度的增加是北岛康介成绩增长的重要原因。蛙泳技术中手臂外划阶段的宽划水动作使胸大肌上部肌肉充分得到拉伸,使其处于最适宜发力的最佳肌肉初长度。蛙泳中手臂的内划阶段是产生推进力的主要动作阶段,Takeharu Seno[17]对蛙泳运动员手臂内划得力学分析显示,手臂内划时肩关节做内收动作,与肩胛下肌、背阔肌、胸大肌、小圆肌、冈下肌、大圆肌的收缩机能一致,划水幅度越大带动的肌群越多,相对应的肌群所产生的力量也越大。谢智在2005年划水的路线中手臂下划较小,整个手臂主要做向外、向后、向内、向前的划水路线,而2013年全运会时,谢智重视了下划的深度,划水路线变为向外、向下、向后、向内、向前的划水路线,划水深度的增加提高了手臂划水的效果。Maglischo[18]蛙泳运动员手臂划水的推进力进行研究,蛙泳手臂划水动作升力推进力与阻力推进力共同起作用。攻角的变化决定着升力推进力与阻力推进力的贡献程度,在中等攻角时升力出现峰值,阻力推进力在大攻角划水时数值最大。划水深度越深越容易找到静水,优秀运动员划水深度的增加,划水攻角变大,阻力推进力对划水的贡献率提高,划水效率更高。

[1] M Wolfrum,B Knechtle,Sex-related differences and age of peak performance in breaststroke versus freestyle swimming[J].Bmc Sports Science Medicine & Rehabilitation, 2013, 5(1):29-29.

[2] Wild, Stefanie,Rüst, Christoph Alexander, Changes in sex difference in swimming speed in finalists at FINA World Championships and the Olympic Games from 1992 to 2013[J] .BMC Sports Science, Medicine & Rehabilitation,2014(4):1:43.

[3] 德克·兰格(文),温宇红(译) ,现代蛙泳的水上训练[J].游泳,2014,1(4):1-6.

[4] Lauer, Jessy,Olstad,Breaststroke swimmers moderate internal work increases toward the highest stroke frequencies[J]. Journal of Biomechanics, 2015,12 (48): 30-41.

[5] 仰红慧.蛙泳技术对阻力推进力影响的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05:32-33.

[6] Karmanov, Chernous’ko, Modeling of breaststroke swimming[J]. Doklady Physics, 2014,2(59):103-106.

[7] Strzala, Marek.Krezalek, Intra-Cyclic Phases of Arm-Leg Movement and Index of Coordination in Relation to Sprint BreaststrokeSwimming in Young Swimmers[J].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 & Medicine, 2013,4(12):690-698.

[9] 林洪,阎超,何枫,等.游泳运动技术优化与创新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6,26(4):40-57.

[10] Guignard, Brice,Olstad, Bj?rn H. Different Muscle-Recruitment Strategies Among Elite Breaststroker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Physiology & Performance ,2015,8(10):1061-1066.

[11] Mills, Chris,Lomax, et al. The movement of the trunk and breast during front crawl and breaststroke swimming[J].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2015,4( 33):427-436.

[12] 张亚东.世界蛙泳技术的动态 [J].游泳,2002(5):15-16.

[13] 陈武山.现代蛙泳技术特点综述[J].游泳运动,2008(6):32-37.

[14] 赵歌.对北岛康介、罗雪娟两位奥运冠军的蛙泳技术分析-收腿与划水技术 [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278-283.

[15] 仰红慧.蛙泳技术对阻力推进力影响的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05:32-33.

[16] 丛宁丽.北岛康介的新技术分析 [J].游泳季刊, 2008(3):32-34.

[17] Takeharu Seno, Fumiya Funatsu,Virtual Swimming—Breaststroke Body Movements Facilitate Vection[J]. Multisensory Research, 2013,3( 8) :267-275.

[18] Maglischo, Ernest W.ewmaglischo Is the Breaststroke arm stroke a “Pull” or a “Scull”?[J].Journal of Swimming Research, 2013,1(21):1-11.

(编辑 马杰华)

Research on the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lite Men’s 100 m Breaststroke Swimmers

WU Xiaobin

This study uses Dartfish5.5 softwareat the speed of 25 frames/s to analyzethe technical styl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lite men’s 100m breaststroke swimmers including Kosuke Kitajima, Hansen, ZhiXie, Vanderburgh from the competition improvement phase to the competition maintenance phase.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The key to the elite men’s 100m breaststroke swimmers’ success is to maintain a high stroke frequency. (2) Elite men’s 100m breaststroke swimmers have the following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body is in a high and flat position; trunk, waist and legsare in coordinated motion; leg motion features narrow and quick recovery, and narrow kick; arms have wide and deep pull.(3)Elite men’s 100m breaststroke swimmers’horizontal speed of gravity exhibits the characteristic of obvious "double dip double peak". Kick and pull are the two main movements to generate propulsive force, the maximum speed within the cycle of a single movement occurs when armsstroke inside, while kick produces stronger propulsive force than pull.Therefore, more attention needs to be paid to improving legtechniques.

elitemenswimmers; 100mbreaststroke;technicaldevelopment

G861.13 Document code:A Article ID:1001-9154(2016)03-0096-06

成都体育学院创新团队项目“竞技运动员运动表现评价研究”(6003032201)。

吴小彬,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游泳教学与训练,E-mail:38754105@qq.com

成都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Chengdu Sport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41

2015-12-23

2014-01-15

G861.13

A

1001-9154(2016)03-0096-06

猜你喜欢
推进力蹬腿蛙泳
《春的歌》
TBM掘进总推进力关键参数识别与高精度Kriging模型
核心力量训练在少儿蛙泳训练中的应用
行政过程中的先行为效力
东方法学(2017年4期)2017-07-13 16:45:07
论正蹬腿
少林与太极(2014年8期)2014-11-11 04:35:17
蛙泳的配合时机──躯干呈流线型时再蹬腿
游泳(2014年2期)2014-05-25 09:46:08
非正弦振型对沉浮翼型推力产生的影响
你知道吗?
游泳(2012年1期)2012-12-08 02:31:56
散打实战中“正蹬腿”运用的特点及训练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