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偲 张 烨
(大连民族大学文法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0)
【语言与文化】
从“silk”一词的生成及演变看“丝绸之路”的现实意义
王 偲 张 烨
(大连民族大学文法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0)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语言三要素的角度来说,在语言系统中,与文化有最直接最重要联系的便是词汇。该文将选取“丝绸之路”上极具代表性的“silk”一词,通过探究其词源、词义演变和构词规律等,进一步了解“丝绸文化”及其对“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影响,以期对“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有所助益。
silk;生成;演变;丝绸之路;一带一路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尼期间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这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是新形势下中国对外开放的又一重要战略布局。“丝绸之路”从广义上来说包括“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是指西汉时开辟的以长安、洛阳为起点,经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海上丝绸之路”是指由中国沿海港至南亚、东南亚、阿拉伯非沿海诸国的海上通道。汉唐以来,这条交通道路成为中国与沿线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交往的主要途径,特别是汉代的丝绸通过西域诸条道路,成为当时中国对外贸易中运销最远、规模最大、价值最高、最负盛名的主要商品。依托于古“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战略在版图上同样包含两大部分,“一带”指的是依托于“陆上丝绸之路”的“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则是指依托于“海上丝绸之路”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1]“一带一路”战略是对古“丝绸之路”的继承与发展,它所蕴含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发展理念,恰恰体现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
“丝绸之路”上不仅有商品贸易的往来,各种语言文化也在这条路上不断交汇,丝制品作为经由这条道路输出的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的代表性商品,“丝绸”一词也随之进入到英语中。从“silk”的历时发展看,古希腊、罗马人称中国为“赛里斯国”(Serice)、居民为赛里斯人(Seres),首都为“赛拉”(Sera)。[2]后希腊词“Seres”又经海路传入欧洲,在后期拉丁语词中被称为“sericum”,之后又辗转传至英国, 在古英语中被写作“sioloc”或“seolec”, 然后古英语经过不断的发展变革,
“sioloc”就成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silk”。*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牛津现代英汉双解大辞典》第12版释义:OE sioloc, seolec, from late L. sericum, neut. of L. sericus, based on Gk Sēres, the name given to the inhabitants of the East Asian countries from which silk first came overland to Europe.这条传播路线基本与“丝绸之路”的路线相一致,所以基本可以确定“silk”一词是从我国长安传至敦煌又经过帕米高原一路西行至阿富汗的赫拉特,再穿过叙利亚的大马士革,抵达地中海东岸的黎巴嫩、希腊等国,然后经希腊来到欧洲,最后到达英国。[3]其具体的发展脉络详见图1。
图1 “丝绸之路”路线图
语言是随着社会变化而发展的,尤其是词汇,它的发展变化更为突出。词义演变的主要方式有词义范围的变化、词义的褒贬、词义的转移等。一个词的词义变化并不总体现为一种形式,有时涉及多种方式,现主要考虑变化中最为明显的特征,即词义的转移。词义的转移是指词义所指称的客观事物发生了新旧更替的变化,词语的意义原来指向某一事物发生变化后指向了另一事物,也就是说词语的一个义位反映的客观事物对象发生了变化,原来反映甲,变成了反映乙,具体包括隐喻、借代、提喻、通感等。[4]“silk”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了词义的演变发展。
(一)隐喻(metaphor)
隐喻的基础是两个事物的特征存在某一类似之处,所以可以用指代一个事物的词来指另一个事物,包括形状上的类似、位置类似、功能类似、映象类似、褒贬类似等。[5]“silk”看起来非常类似玉米须穗的形状,两个事物这种形状上的类似,使其具备了隐喻形成的基本条件[6],所以在美语中可以直接用“silk”来代指玉米穗丝。
(二)转喻(metonymy)
转喻是将同一层面的不同意义相联系,就是用部分来代表整体。[7]一般可以分为以人或事物的特征或标记来代替人或事物本身,以工具代事物,以具体代抽象等。[8]“silk”本身可泛指一切由丝绸制成的衣物,所以“silk”也就有由丝绸所制成的绸袍的含义。英国的皇家律师出庭时要穿着绸袍,通过借代的方式,可以直接借“皇家律师穿绸袍”这一特征来代“皇家律师”本身,因此口语中可以直接用“silk”来指“皇家律师”。“silk”的这一词义在日常生活中也被广泛应用,如在2011年英国广播公司(BBC)播出了一台律政剧SILK,其中“silk”指的就是皇家律师。
(三)提喻(synecdoche)
提喻是指用局部代替整体或是以整体代替局部,用抽象来代替具体或以具体来代替抽象。[9]英语中很多词由原来表示物质材料的概念,后用以喻指由该物质材料制成的东西。例如,降落伞的材质是“silk”,可以直接用“silk”来指降落伞,“hit the silk”就是指跳伞。再如,在英国赛马场上,赛马手会穿着一种由多种颜色的丝绸拼接而成的赛马服,以便赛场内观众更好地识别骑手,这种赛马服的材质也是“silk”,后来就直接用“silk”来称呼赛马服。
经过十几个世纪的发展,“silk”一词不仅在词义上有所变化,由单纯的指丝绸,到现在拥有丝绸服装、玉米穗丝、王室律师、降落伞和赛马服等众多丰富的词义。同时,由于英语具有强大的构词能力,可以利用派生法及复合法两种主要的构词法,不断通过已有的词素来构成新词,所以由“silk”这一词素构成的一大批新词也就应运而生了。
(一)复合法构词
复合法,就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根(root)组合在一起构成新词,复合法的构词能力十分强大。[10]此外,由于在语言中,人们希望用经济快捷的语言来有效传达信息,silk在近代英语中被定型为“丝”之后,也受到“语言经济原则”的制约和影响,在英语中与之相关的词汇,如“蚕、蚕茧、蚕蛾、丝线”等,也就由“silk”这一词素通过复合而产成,而无需重新构造一个新名词。复合法构词本身就具有一种“类推”的性质,只要有由“silk”构成的新词产生,其他相关的词汇便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利用同样的构词模式来生成新词。例如,蚕蛾(silkmoth),它并不是指普通的蛾(moth),它是蚕(silkworm)的蛾,这实际上就是在“蛾”前添加修饰说明的类属。此外,还有许多类似的词,例如:
桑蚕(silkworm)=silk(丝)+worm(虫);
蚕茧(silk cocoon)=silkworm(蚕)+cocoon(昆虫的茧);
蚕蛾(silkmoth)= silkworm(蚕)+moth(蛾);
丝线(silkyarn)=silk(丝)+yarn(线)。
(二)派生法
派生法指的是通过添加前缀或后缀以构成新词的方法。在派生词中,单词的主要意义是由它的词根所决定的,前缀主要用来改变词义,后缀主要用来改变词性。[11]在英语中,派生词的结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自由词根为主,附以词缀或黏着词根;第二种是以黏着词根为主,附以词缀或另一个黏着词根。由“silk”派生的词大多是自由词根加后缀结构,如“silken”(丝制的)、“silky”(丝滑的)、“silkily”(如丝绸一般的)、“silkiness”(柔软光洁)等。
除上述提到的“silk”在构词方面的变化外,还有“silk+nouns(名词复数)”和“silky+nouns(名词复数)”结构。据初步统计,由silk派生、复合、功能转换组成的词就有65个之多。[12]
在此后的十几个世纪中,不只是“silk”,英语中逐渐出现了许多与丝绸和纺织有关的词,如“cheogsam”(旗袍)、“mandarincoat”(西方妇女的晚礼服外套)、“samfoo”(衫裤)、“shantung”(山东绸),“Honan”(河南绸)、“pekin”(北京宽条子绸)、“nankeen”(本色布)、“pongee”(茧绸)、“serge”(哗叽)等,众多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词语借由“silk”打开的通路,以同样的形式不断输入到英语中,由此也可以看出我国“丝绸文化”对西方世界的巨大影响。
西域诸国的使节和商旅不断来长安访问和贸易,中国丝绸也由这条“丝绸之路”源源不断运到西方各国,且深受西方各国人民的喜爱。在“丝绸之路”开通以前,丝绸在罗马与黄金等价,凯撒大帝穿丝绸做的袍子看戏,被认为是空前豪华的衣裳。丝绸的传播改变了西方人对中国的刻板印象,丝绸成了当时东亚强盛文明的象征,此时丝绸已不仅仅是一种商品,也带有一定的政治功能。中国使节出使西域时,将丝绸作为礼物赠送给他国,以表示两国的友好关系,而现今它已成为一种承载着工艺文化、民俗文化、制度文化及审美文化内涵的文化符号,作为传播个人和社会信息的载体,对世界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丝绸之路”是中国与中亚、西亚地区乃至欧洲及非洲各国进行商品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也是“丝绸之路”沿途的各国各地区人民共同创造的经济奇迹。[13]在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各国人民不仅进行着商品贸易,也共同保障与维护着通道的安全。在全球化的今天,发掘古“丝绸之路”特有的“和平、合作、和谐”的人类共同价值观,并为其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从而实现地区各国的共发展、共同繁荣,促使这条和平之路、合作之路、友好之路,重新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1]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EB/OL].(2015-03-28)[2016-06-25].http://www.mnw.cn/news/china/878066-2.html.
[2]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429.
[3]陶岳炼,顾明华.英语中汉语借词的社会文化渊源及其语法、语用特征[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1):9-10,32.
[4]钱玉莲.现代汉语词汇讲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2.
[5]韩忠军,董霄云.隐喻——英语词义转移的一个重要方式[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1):52.
[6]刘正光.隐喻研究的三个层次与主要领域[J].外语学刊,2007,(3):21-27.
[7][美]约翰·费斯克.传播研究导论:过程与符号(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80.
[8]汪榕培,王之江.英语词汇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131.
[9]文军.英语修辞格词典[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2.132.
[10]束定芳.什么是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4.19.
[11]李弘,王寅.英语词汇认知分析与学习[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76.
[12]汪榕培,常骏跃.英语词汇中汉语借词的来源[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17(4):70-71.
[13]Cinar. Estimating Chinese Trade Relationships with the Silk Road Countries[J].China & World Economy,2016,24(1):85-103.
【责任编辑:周 丹】
2016-07-10
王偲(1995-),女,辽宁铁岭人,主要从事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H030;F125
A
1673-7725(2016)09-016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