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分数》课堂实录及分析

2016-12-14 19:50赵远
东方教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对折平均分线段

赵远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P90例1 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2.通过具体的操作、观察活动,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以及良好听说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在认识分数的过程中,获得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会读、写分数以及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正方形纸、线段、圆形的纸。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教师:那用我们以前所学过的数能把这半个苹果表示出来吗?(不能)现在我们就需要一种新的数来表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分数。(板书:认识分数)

【设计意图】加强数学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开课创设分苹果的生活情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再现生活中分苹果的状况,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了“平均分”,为下面教学分数的意义作了铺垫。】

二.新授

(一)探究1/2

师:那你来说说看这个1/2是怎样得到的,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苹果的1/2。

再请一个同学来说,老师板书

板书: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苹果的1/2。

师:你觉得他说得怎么样?好在哪里?他说到了什么?

勾画:平均分,分成了两份,其中的1份。

师:你知道这个1/2表示什么了吗?咱们一起边比划动作边说(学生齐说)。

师:诶,这一份用哪个分数表示呢?(1/2)谁愿意来当当小老师给大家讲讲为什么用1/2表示呢?(学生上台讲解)

师:来咱们一起吧这个1/2得到的过程完整的说一遍。

【操作一】:

师:刚才我们已经学习了1/2,你能用折一折,图一图的方法表示出这个圆的1/2吗?

学生动手操作

师: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得到这个圆的1/2的?强调为什么要对折(学生介绍)这个1/2表示的是什么。(把这个圆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图形的1/2。)

请同学来复述。

【操作二】:

师:看来孩子们真是心灵手巧,那你们能想办法在这条线段上表示出1/2吗?试试看。

学生动手操作

师: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得到这条线段的1/2的?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研究的结果。(学生介绍,教师强调为什么要对折,怎样测量。)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问他吗?请学生想展示的同学提问。

【理解1/2的含义】

师:孩子们,老师有点弄不明白了,这三个图形完全不同,为什么这三种情况都可以用1/2来表示呢?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这三幅图都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表示它的1/2。

【练习】: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 了吗?那下面这些图形的涂色部份能用 表示吗?

说明分数必须要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之上。

(二)探究1/4

【操作三】

(1)体验1/4

师:刚才我们已经有学习1/2的经验了,那你能用折一折、涂一涂的方法找出这张正方形纸的1/4吗?小组合作探讨,看哪些小组的折法最多。

学生集体汇报。注意强调小组汇报的语言(我们小组是这样想的……你们赞同吗?)强调平均分,分成了几份,取了几份。

师:(指着黑板上的图),如果这块涂色能用1/4表示吗?这块呢?这块呢?说明只要把这个图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任意一份都可以用1/4表示。

(2)了解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师:其实像1/2,1/4这样的分数它们像我们人体一样各个部分都有自己的名称,你想知道吗?开数学书第90页,孩子们仔细阅读,在书上寻找答案吧!

(3)认识分子、分母、分数线的意义

师:1/2和1/4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分子都是1)表示的是什么?分数线表示的是平均分。不同的地方是什么?(分母不同)分母表示的是什么(总份数)

(4)写分数

师:孩子们,根据我们学习的分数的意义以及刚才了解的分数的各部分的含义,你觉得写分数时应该先写什么?老师在书写这些分数的时候,有没有注意观察老师写书的顺序?一起看一看我书写 。

师:先写的什么?再写什么。一起来在草稿本上,边写边读。会写了吗?

(三)探究分数

【操作四】

师:老师觉得咱们班的孩子真是越来越聪明了,大家理解了分数的含义,会读会写分数了?你还能通过折、量、画的方法在刚才的圆、正方形、线段中找出更多的几分之一吗?请把你找出的几分之一写在阴影部分。拿到黑板上进行展示。

学生动手操作完成,并汇报。

读几个分数

师:(手指黑板上的数)像今天你们发现的这些数都叫做分数。

三、巩固练习

看来同学们对分数有了一定的确定,那么我想检验一下,有没有信心通过我的挑战?

四、小结

孩子们我们刚才学习了分数,你有什么收获?

【生活中的分数】

看来孩子们今天的收获还真不少呢!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藏着不少这样的分数,如果你发现了就大声的读出来吧!

【教学反思】

一、创设情境,架设起生活与数学的桥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在本节课的教学开始,创设了“分苹果”的情境,唤起学生“平均分”的生活经验,感知其中的“一半”的含义,让学生初步感知分数的意义。

二、自主探究,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

对学生而言分数较整数而言更加抽象,因此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因此自主探究,直观操作在本节课中显得尤为重要,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折一折画一画的方法找出圆片的二分之一,正方形纸的四分之一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作中加深了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

三、保护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注重实践操作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时刻都闪现着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例如,在寻找线段的1/2时,学生想到了用直尺量出总长度找出其中的一半,把纸条透过光对折把两个端点重合,把端点两边的空白纸这到后面再对折等等方法,犹如最后学生用折一折,画一画的方法表示自己喜欢的分数中,学生各式各样的折法和涂色方法都展现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释放和发展。

四、把“说”和思考的权利交给学生,培养学生“说”与“听”的能力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始终都仅仅是个引导者,至始至终把“说”和思考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把探究的过程和思路用自己的语言有序的表达出来,比如学生在动手操作后,用完整的语言描述怎样通过折、画、量等方法得到圆形、线段的1/2,以及正方形图形的1/4,并要求全班同学对展示同学提问,学生的提问中很多问题都精彩纷呈,如:为什么要对圆进行对折?为什么对折就是平均分?为什么要把线段的两边空白部分折后在对折线段?这些问题直击要害,学生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把分数的意义理解得比较透彻。

学习离不开交流和讨论。说数学就是用口头语言去表达或与他人交流自己对数学现象、问题与方法等的看法。思想不是书本知识机械地存在于大脑之中,它是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所经历的问题情况,经过思考与实践,用自然和个性化的语言组织起来的。当学生与他人交流自己对某个数学问题的看法时,他们同时也在学习如何澄清,精确和表达自己的思维,并进一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猜你喜欢
对折平均分线段
对折十次
画出线段图来比较
这样做合理吗
教你学会平均分
怎样画线段图
我们一起数线段
数线段
平移、对折和旋转,一网打尽
平均分一半
“买一送一”不等于“打对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