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冬梅
【摘 要】文章主要以社会性的观点来说明大数据下各主体间所形成的社会网络关系,研究如何透过互动与交流,进而带来地方化的学习与能力建构。文章针对产业知识基础与网络关系形态来说明学习效果,提出如何创造区域地方化的学习与能力建构之行动策略方案。
【关键词】大数据 社会网络 区域学习与能力建构
区域创新的概念早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就已经提出。库克雷蒙德等人定义“区域创新系统”是一个系统的概念:组织与其他组织有系统地透过一个内嵌的制度环境从事互动学习。在此定义下,有三个观点值得予以补充:第一,“互动学习”相当于结合知识的互动过程,各主体在一个生产系统内创造共同资产;第二,所谓的“环境”是指一个开放的领土的集群,包含法令规章、标准、价值、人力、物力等资源;第三,所谓“内嵌化”是指由系统内、外的组织所创造、生产之经济与知识过程,这些不同形式的创造与生产过程,透过社会互动的模式,达到难以复制。
一、大数据背景下的区域创新系统与产业知识
为什么地理空间上的创新系统与学习有关联?创新的过程就是要同时产生创新与强化的能力。学习是在人们与组织间互动产生的,因此,社会性气候如信任、力量与忠诚等对于学习过程的结果都有助益,即便创新活动最初的目标是创造经济财富,但创新政策需要考虑更广泛的社会架构,这也说明政府如果仅仅专注在补助与保护知识供应者的创新政策是不够的。所以创新系统可视为创新与能力建构的一个架构,能力建构涉及学习与更新创新所必要的技巧与视野。
二、不同社会网络下的区域学习与能力构建
不同的区域创新系统会形成不同的社会网络,不同的社会网络也会影响区域内各主体间的学习与能力建构。
(一)地域相嵌的区域创新网络
此类型网络下的组织主要运用综效型知识,将创新活动建立在地方学习过程的基础上,这样的学习过程由于彼此在地理、社会、文化上的接近,而无须与知识组织有太多直接的互动。此类型的区域创新系统提供由下而上的,由技术中心、创新网络或产业中心所提供的市场研究与情报服务所支持的网络基础,在地域脉络下促进适当的技术与组织学习。库克雷蒙德称这种叫作“根植型区域创新系统”,此类型网络常见于工业区内的中小企业网络。学习区域理论明显地认为综效型的知识为其创新活动的核心。
(二)区域网络创新系统
区域网络创新系统基本上还是以一个特定区域为范围,属于地方性的、互动学习的。只是这个类型强调有计划性地透过区域来加强机构的基础建设,如研发单位、培训单位或其他机关来参与与组织创新的过程。此类型多少可以视为典型的区域创新系统,亦即一个区域的组织集群,由当地的机构等基础设施来支援。库克雷蒙德把这种系统叫作“网络型区域创新系统”。
网络型区域创新系统代表一种内在发展模式,通过公共政策工具,致力于培养创新能力与促进合作。特别是对于中小企业,如要进行更多跃进式的创新,则需要学习更多的非正式、内隐的研发知识,并有系统地完成基础性研究与发展。区域网络系统可通过与地方研发机构的合作,或与一些技术移转代理机构及一些提供实际服务的机关的合作,得到更多的资讯,提高竞争力,进而提升区域内中小企业群体的合作创新能力,防止“锁住”效果的发生。举例而言,德国巴登-符腾堡州是德国最重要的机械工程公司所在地,如戴姆勒克·莱斯勒、保时捷、博世等著名汽车公司/汽车设备厂都在这里设址。这些公司借由高度的精密分工,得到高度发达的网络中一些专精开发与生产的中小企业,以及元件机械与系统供应商的支持。在这里,分析型的知识是无关且无济于事的,而综效型的知识在整个产业中却占有优势。这些供应厂商对于提升区域中的大型旗舰公司的竞争力是非常重要的,也因此给整个区域经济的绩效带来影响。所以,该区域创新系统在渐进式机械工程的创新上,扮演着生产与扩散这些能力的重要角色。
(三)区域化国家创新系统
与前两类不同的是,部分产业和机构的基础设施,将会进行功能性的整合,在国家或国际的创新系统下,其创新的活动大都是与区域外的主体合作产生的。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区域集群,在此区域集群内,促进组织创新活动的知识提供者主要来自区域外。
此外,区域集群内的合作很大程度上基于线性模式,因为其合作主要是针对特定的专案,开发跃进式创新,并使用一般科学的、正规的分析型知识。如果区域内的员工具有相同的教育背景并分享相同的正规知识,这种合作会比这些员工同属于一个地方社区更具有鼓舞作用。换言之,通过实务社群促进知识的累积与分享,实务社群的成员甚至可以跨区域间或国际移动。例如大公司的研发集群或政府在所规划科学园区的研究单位都属于此类型。
【参考文献】
[1]盖文启.技术创新型开发模式:区域发展的新视角[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