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5年中国译制片发展现状研究

2016-12-14 08:52马建丽欧梨成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译制片字幕

■ 马建丽 欧梨成



2012—2015年中国译制片发展现状研究

■ 马建丽 欧梨成

2012年中美两国签订了《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这一文件的签订给当今中国译制片的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本文基于2012—2015年间中国译制片发展变化的政治、经济、文化、媒介时代背景,研究分析了2012—2015年中国译制片的发展现状,并重点探讨了这四年间中国译制片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译制片;互联网;好莱坞大片

一、2012—2015年中国译制片发展的时代背景

1.《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的签订

2012年2月17日,中国与美国签署了《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内容包括:(1)中国将在原来每年引进美国电影配额约20部的基础上增加14部3D或IMAX电影;(2)美方票房分账从原来的不超过18%升至25%;(3)增加中国民营企业发布进口片的机会,打破过去国营公司独大的局面。①协议的签订进一步打开了美国电影进入中国市场的大门,对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方面,美国大片压境使得中国电影市场竞争全面升级,中国电影产业面临的价值观挑战更趋严峻;另一方面,美国大片“直接促进中国电影市场发行和放映利润的增加,刺激中国电影的消费市场,使中国电影在类型上、功能上更加商业化,特别是促进了电影院线的建设和发展”②。

2.“一带一路”倡议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时,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带一路”构建了一个政治、经贸、文化、安全合作的立体网络,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了新通道,为中国电影拓展海外市场、增强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电影交流提供了契机。一些中国企业也在加紧向海外市场进军,如华谊兄弟、华策影视、小马奔腾等传媒企业已采取“本土影视版权制作与海外并购相结合、科技内容研发与海外投资相结合、本土决策与向海外提供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等多种跨国经营模式”③。可以预计,“一带一路”倡议将迎来更多优秀的海外电影,同时也将推动更多优秀的国产电影走向世界。

3.互联网经济

所谓“互联网经济”实际上是指借助信息网络所展开的经济活动的总和。互联网经济飞速发展,对电影行业产生了重要影响。2014年,百度、阿里和腾讯(BAT)三大互联网公司通过融资、并购等方式进军电影行业,通过“大数据”“线上选座购票”“众筹”等手段,促进电影投资、制作、发行、营销、放映等环节升级。④“互联网对电影产业的影响正在向纵深化和精细化发展。”⑤

4.中国影视企业跨国并购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海外并购成为中国影视企业提高竞争能力、进军海外市场的重要手段。中国电影产业的不断攀升使国内影视企业向海外拓展成为必然趋势。海外并购是国内影视企业国际化产业布局的重要战略。首先,并购有利于国内企业掌握国际顶级制作技术,弥补国产电影制作方面的不足,提升国产电影的综合品质,为与好莱坞电影竞争做准备;其次,并购有利于建立国际化的电影产业群,形成成熟的电影生产模式,生产出更多优质的合拍片;最后,影视企业的跨国合作也将进一步打开外国电影进入中国的大门。随着国内资本进入好莱坞、国外制片部门加盟国内电影公司,在组成利益链条的同时也提升了国内电影从业人员水平,提高中国电影的综合品质,为国产电影“走出去”打下基础。

5.“网生代”观众

“网生代”成为近几年引人瞩目的现象。“网生代”指在互联网环境中长大的一代青年人。⑥近年来,互联网大举进入电影业,电影的营销推广越来越依赖于网络,“网生代”观众对当前电影产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当前,中国互联网的核心用户在10—24岁之间,“网生代”观众都比较年轻,他们成为电影的主要观众群。据统计,2012年,19—30岁观众占全部观影人数的49%,2013年占比升到51%,2014年为67.4%。⑦据速途研究院公布的数据,2015年上半年,观影人群的年龄在20—39岁的人群占到了全部的三分之二,其中20—29岁的人群占35%,30—39岁人群占31%。⑧

年轻化的用户群正处在社会化过程的关键阶段,他们娱乐宣泄的需求比其他年龄段的群体更加突出。为了满足这类观众的需求,当前的电影“往往最大限度地去满足他们的宣泄和娱乐需求”⑨。

6.巨幕的普及

二、2012—2015年中国译制片发展现状

2012—2015年,中国译制片在译制片票房、进口电影引进国家、引进电影题材等方面呈现出如下新特点:

1.译制片票房

表1 2012—2015年中国译制片票房与电影总票房统计

2012—2015四年间,我国电影票房总收入为1123.44亿元,其中,国产片票房总收入为641.51亿元,占票房收入总量的57%;译制片总票房收入为481.93亿元,占比达到43%。

2.进口电影引进国家

据不完全统计,2012—2015年间,中国共从20个国家进口246部影片(含42部外国合拍电影),其中,202部电影分别由15个国家独立制作,引进的美国片数量居首位,达到145部,占比71.8%;其次是法国片,13部,占比6.4%;再次是韩国片8部,占比4%。据此可以看出,美国片在中国译制片市场上占据绝对优势。2012—2015年进口电影引进国家及其电影数量比例详见下表2:

表2 2012—2015年中国译制片进口国家及其电影数量比

从上表2可以看出,2012—2015年,中国共从15个国家引进了译制片,然而引进国别严重失衡。其中,美国电影所占比例一直较大,始终在60%以上。2012年由于受《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的影响,从美国进口的电影比例更是高达80.5%;2013年有所回落,但占比仍高达79.6%;2014年降至61.9%;2015年上升到69.4%。

3.引进电影题材和类型

2012—2015年间总数排名前十的关键词依次为:动作片、科幻片(含科幻、奇幻、魔幻)、恐怖片(含惊悚、悬疑)、冒险片、剧情片、喜剧片、动画片、犯罪片、爱情片、家庭片。其中动作片出现次数高达147次,占21.3%;科幻片出现100次,占14.5%;恐怖片出现84次,占12.2%。2012—2015年引进电影题材特点详见下表3:

表3 2012—2015年进口电影题材分布(前十名)

2012—2015年,译制片类型仍然延续多个题材混合制作的特点,以最大程度地吸引电影观众。其中三种类型题材电影交织最为普遍,以动作、剧情、科幻为主,这主要是因为当前中国电影观众出现低龄化倾向,以“网生代”观众为主要观影群体。2012—2015年引进电影题材类型交织情况见表4:

表4 2012—2015年中国引进电影题材类型交织情况统

三、2012—2015年中国译制片现状分析

1.美国产品与中国市场

2.技术占据制高点

2012—2015年,每年排名前十的影片总票房,占该年度电影票房总收入比例都在20%以上,每部电影的平均票房均高于4.5亿元。由此可见,高技术格式电影在中国拥有很广阔的市场。

表5 2012—2015年排名前十影片票房统计

3.中国元素打头阵

美国斥巨资打造好莱坞电影品牌,引领了电影行业的技术变革。在影片对外输出时,对中国元素的使用表现出极大热情,手段和方法也日益高明。当前,外国电影进入中国市场主要面临两大壁垒:一是政府对进口影片的政策限制,二是中国观众与外国影片间的文化隔阂。为了绕开政策壁垒,最大限度地进入中国市场,精明的好莱坞电影公司通过对中国元素的应用、对中国形象的正面塑造等方式对影片进行“中国式改造”,以赢得中国政府对影片的认可和准入,拉近国人与好莱坞电影的距离。

除了娴熟运用中国元素外,好莱坞电影制作商们对中国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当前,好莱坞大片中出现的中国形象和中国人物形象逐渐变得积极正面。展现在片中的不再只是贫穷落后的中国,更多的是繁华富裕的现代中国。比如,2013年1月21日上映的《007:大破天幕杀机》,主人公邦德来到上海和澳门,镜头展现的是绚烂多彩的上海夜景、霓虹灯下的高楼大厦。在澳门赌场外,展现的是非常精美的古典中国龙灯。而在好莱坞大片中出现的中国人也不再是一味的负面人物形象,为此甚至不惜修改原作。比如,2013年5月1日上映的美国华特·迪士尼公司动作电影《钢铁侠3》,原作漫画中人物“满大人”,这个反派角色本为中国人,而电影中该角色换成了英国人。

4.配音片与字幕片之争

当前进口影片一般都采取两种方式进行译制,既有配音译制片版本又有字幕译制片版本。而在目前中国译制片市场,字幕译制片和配音译制片在排片场次上竞争激烈。在主流院线,尤其是一、二线城市的主流院线,字幕译制片场次占据绝对优势。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目前首先中国一、二线城市译制片观众趋向低龄化,以19—30岁的年轻观众为主,他们普遍英语水平较高,完全有能力看懂字幕片、甚至原片。因此,倾向于看原版字幕片;其次,字幕片可以听到原汁原味的英语台词,一边可以和剧中角色演员有更真实的声音触碰,另外也可以作为英语学习、锻炼口语和听力的机会;最后,他们觉得原版字幕片在声效和音效方面效果更好。毕竟电影原片制片方在电影拍摄制作期间,往往会耗费许多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录音和声音加工。相比之下,中国配音片目前制作时间短,制作经费有限,在录音设备方面可能比不上原片制作方准备充分。因此,主流观众群的喜好决定了院线在排片时倾向于原版字幕片。

除了在特殊类型片和特殊观众群中抢占市场外,译制片也开始效仿国外,邀请明星为译制片人物配音,运用明星效应吸引观众眼球,为配音片增加话题度,提高其票房号召力。2014年上映的纪录片《狂野非洲》邀请著名歌手刘欢夫妇搭档配音,为影片造势。2015年上映的动画片《兔侠之青黎传说》,邀请著名演员黄磊为主角兔侠配音。

5.网络时代下观众与译者的博弈

网络为观众提供了诸多“发声”的渠道,近年来网友对译制片字幕的发难跟自媒体的兴起关系密切。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配音译制片最辉煌的时期。当时各个译制厂都有自己培养的专职翻译,这些人才都是语言专业科班出身,专门从事和研究电影翻译。计划经济体制下,翻译一部电影的时间绰绰有余。翻译完成后,还有译制导演和“口型员”对台词进行修改和润色,保证了译制片的高质量。此外,当时媒介生态环境落后,公映的只有配音译制片,观众听不到电影原声,也看不到原版电影字幕,加上当时观众英语水平普遍偏低,因此,即使翻译出现个别失误,观众也无从了解辨别。而且当时国内的电影,无论是拍摄技术还是故事情节都远远落后于国外电影,观众看外国电影时,精力大多被剧情吸引,极少关注台词翻译。

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现在的观众英语水平普遍提高,完全能看懂原版片的不在少数。观影时,观众既可以听到原声,又可以看到原文,这种情况下,字幕翻译的准确度、翻译水平马上就显现出来。此外,微博、微信、贴吧、弹幕等自媒体的出现,使观众拥有了更多对译制片翻译质量的话语权。只要有网络,每个人都是评论家。观众与译者之间的博弈频频现身网络。

2012年上映的《黑衣人3》和2013年上映的《环太平洋》的字幕翻译,由于译者过度发挥,译文与原文出入太大,招来网友炮轰。看下面一个例子:

原文:I think I just saw a tooth in that thing,or claw,a hoof.

从上例中可以看出,译者将“牙、爪子、蹄子”转译为“地沟油”“瘦肉精”,虽然是为了接近目的语观众、博观众一笑,但却因为译文与原文意思相去甚远,导致观众瞬间“出戏”,反而引来强烈不满。其实,不论是译制片翻译还是其他任何文体的翻译,“信”字永远当头,忠实于原文是译者应该牢记的一条亘古真理。即使为对口型或者“接地气”,对译文做些调整,也只能是适度发挥,绝不能在牺牲原文意思的基础上自由发挥和创作,这样就违背了翻译的本质。从正面意义上理解,网络上对译制片翻译质量的质疑,其实是新媒体时代,受众对译制片翻译人员进行有效网络监督,敦促译制片翻译朝更高水平发展的一种方式。

然而,不能否认的一点是,译制片翻译并非易事。既要精通外语,了解外国文化,又要懂翻译、懂电影,对白台词长短还要受到原片人物说话时间、口型的限制。加上译制片具有国际传播和跨文化传播的双重属性,国家对译制片翻译语言还有很多要求和规定,比如脏话、色情话语不能直接译出,或者涉及攻击别国政治、文化、宗教等语言不能直接译出等规定。因此,译制片译者在目前短暂的翻译时间内,进行语言转换的空间十分有限。高品质的翻译往往需要反复推敲,需要神来之笔。然而当下译制片翻译、制作乃至观赏逐渐“快餐化”,译者很难有时间去细心琢磨,反复修改润色。因此,在短时间内产生出高品质译文极为不易。

四、结论

2012—2015年间,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媒介环境为外国电影出口到中国提供了便利,一方面是进口电影票房占据中国电影总票房收入很大比重,以及美国的大制作、高技术格式电影在中国译制片市场的长期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却是译制片高票房收入背后,中国译制片前景堪忧的现实。字幕片完胜配音片,网络时代下观众屡屡发文质疑影片的翻译质量,将大众视线引入了处境尴尬的中国译制片。当前,译制片行业人员工作时间紧迫、工作压力大,且译制费用低。而出于意识形态等多方面考虑,译制行业全盘市场化可能性微小,其生存和发展面临巨大挑战。译制片质量的提高有赖于国家、译制单位和翻译人员多方的共同努力。

注释:

① 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2013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中国电影出版社2013年版,第18页。

② 贾磊磊:《中国电影产业的战略变局——增加美国影片进口配额对中国电影未来的影响》,《当代电影》,2012年第5期。

③ 花建:《大力发展中国文化跨国公司——迈向“十三五”的战略任务和创新举措》,《学习与探索》,2015年第5期。

④ 支菲娜:《2014年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报告》,《电影新作》,2015年第2期。

⑤⑥ 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产业研究部:《2015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5年版,第50、207页。

⑦ 艺恩咨询:《中国电影市场影响力研究报告——2014年中国电影发展与全球地位回顾》,艺恩咨询,2015年;易观智库:《中国电影观众观影行为调研报告2014-2015》,易观国际,2015年。

⑧ 李国琦:《2015上半年电影市场分析报告》,速途研究院,2015年。

(作者马建丽系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副教授;欧梨成系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张国涛】

猜你喜欢
译制片字幕
译制片录音师的艺术修养及艺术素质
译制片剧本编辑的特殊性
电视剧字幕也应精益求精
快速搜寻和下载电影字幕文件
探索与体会
——译制片配音艺术浅谈
简单快捷提取视频文件中的字幕
整合适应选择度下的动画电影字幕翻译——以《冰河世纪》的字幕汉译为例
译制片的录音师具备的艺术素质和艺术修养
论纪录片的字幕翻译策略
字幕翻译中非言语信息的言语转换——以《BJ单身日记》字幕翻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