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秀翔
位于甘肃省中部的白银市会宁县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道、军事重地,素有“秦陇锁钥”之称。追寻红军长征的足迹,我们走进了甘肃省会宁会师城。这是一个令人热血沸腾的地方。红军在这里会师,长征从这里结束,历经两年长途跋涉、艰苦转战的各路红军从不同地方走到这里,胜利会师,开启了中国工农红军紧密团结、共同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新局面。
会师门前回望会师路
红色会宁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这座会师门,原名西津门。1936年10月,这座建于明代的古城门迎来了红一、四方面军,从此,西津门便有了一个新的名称——会师门。会师门上有雄伟壮观的会师楼,见证了红军将士登上城楼、打开城门的时刻。
会宁会师门
驻足会师门前,当年各路红军走到会师门前,穿越时空走进了我的视线……
中共中央率领红一方面军主力到达陕北后,于1936年2月和5月,先后发起了东征、西征战役,发展与巩固了陕甘革命根据地,并适时做出了三大主力红军会师的决策。9月下旬,中共中央在讨论红军会师地点时认为会宁是红二、四方面军北上必经之地,北依黄河,东南紧靠西兰公路,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因此决定三路红军在会宁实现会师。毛泽东说:“会宁,好地名,好地名啊!会宁、会宁,红军会师,中国安宁!”
1936年9月30日,在宁夏同心县城附近活动的红十五军团骑兵团奉军团部命令,在团长韦杰、政委夏云飞率领下,马蹄裹布,昼伏夜出,以急行军奔袭战术,于10月2日攻进会宁西津门,占领了会宁县城。
10月8日,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红四军政委王宏坤和红一军团代理军团长左权、政委聂荣臻在会宁会面,随后,左权、聂荣臻率军团主力东返,红一师师长陈赓率红一团留驻会宁城,迎接红四方面军大部队。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10月9日,古老的会宁城沸腾了!时任红四方面军总部直属纵队司令员的杜义德回忆说:“1936年10月9日上午,碧空万里,阳光和煦。会宁城门楼前扎起了彩门,红旗招展,锣鼓喧天。夹道欢迎的人群,有部队,有群众,气氛非常热烈……会宁城内,万象更新,标语、人群,欢声笑语,使这座偏僻的小山城空前地热闹起来。与一方面军的部队会合了,多么激动人心的会师啊!同志们悲喜交集地拥抱起来,手挽手地走来走去,兴高采烈地互赠礼品、互相倾吐盼望之情,互相谈论一路来的艰辛,互相询问其他同志的下落……我当时只觉得,好像长期飘零在外的孩子回到了父母身边,有党中央领导了,有靠头了,有自由了,感到非常温暖。”当红四方面军领导人徐向前、陈昌浩率部进入会宁城后,陈赓和红一师的指战员热情迎了上去。朱德、张国焘率领红军总部进入会宁城,把欢乐的气氛推向了高潮。陈赓见到一身破烂棉袄、满脸胡须、又黑又瘦的朱德总司令,心里非常难受。给朱德敬礼后,喉咙哽咽,眼泪直流,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朱德也禁不住热泪盈眶。
当时,见证这一历史时刻的还有一位外国人马海德。他于1933年来到中国,1936年在陕北保安访问,见到了毛泽东等中央领导,随后留下来参加红军,跟随西征红军到达甘肃,与陈赓留在会宁。他亲眼看到朱德、张国焘进入会宁,并在当天的日记中记载道:“总司令朱德瘦得像个精灵,可是身体强壮结实,长得满脸胡须,穿一身破烂的棉袄……朱德最令人惊异的是,看上去根本不像一个军事指挥员,倒很像红军的父亲。他两眼锐利,说话缓慢、从容,总是露出和蔼的笑容。”“政治委员张国焘是个又高又大的胖子,满脸红光。我真不了解,人人都瘦下来,他怎么还能那样胖。”
10月10日,红一、四方面军在文庙举行盛大的庆祝会师大会,古老的文庙变成了欢乐的海洋。朱德、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陈赓等红军领导人坐在大成殿里用门板临时搭起的主席台上,红一、四方面军团以上领导干部和各部队代表200多人席地而坐,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李卓然主持大会,朱德宣读了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庆祝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师通电》并作了重要讲话,特别强调了团结的重要性。他说,同志们,团结至关重要,团结就是力量。只有加强全体红军的团结,才能克服一切困难,才能取得革命事业的胜利。徐向前、陈赓等红军领导人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随后红军宣传队表演了精彩的文艺节目,会场内外响起欢乐的歌声:“十月里来好风光,心中的歌儿尽情唱。欢呼三军大会师哟,歌唱毛主席好领导。红军长征两万五,急得老蒋瞪眼珠。日本强盗休猖狂哎,中华民族不可侮!”欢快嘹亮的歌声回荡在四面八方。
文庙大成殿不仅是红军会师举行联欢会的地方,也是当年红军集中活动的中心,有许多红军将领在殿内住宿过。在会宁会师旧址还保存着当年文庙大成殿的大供桌,这是朱德等红军领导人的讲台,被国家文物局鉴定为国家一级革命文物。
红一、四方面军会师之时,红二方面军还在艰苦的北进途中。1936年8月16日,红二方面军进入甘肃境内,由于连日降雨,山洪暴发,渭河河水猛涨,加之敌胡宗南等部的围追堵截,延误了10月10日与红一、四方面军在会宁会师的原定计划。红二方面军的指战员得知红一、四方面军在会宁会师的消息后,心情十分激动,“奔向会宁,与一、四方面军会师”成为当时行军战斗的动员令。10月15日,贺龙、任弼时等率部进入侯家川骨头岔一带休整。17日,第六军进入会宁县,军部和第十六师到达青江驿与红四方面军第九军会师。18日,红二方面军在老君坡与红一方面军第一军团第二师第五团会师,至此,三大主力红军在会宁实现了会师。为此,风趣的贺龙在老君坡还写下了一幅对联:路遇老君三点头,欣逢地虎一家欢。21日上午,贺龙、任弼时等人前往甘肃将台堡(现属宁夏),在隆德西北的平峰镇见到了红一军团领导左权、聂荣臻等。22日,红一军团部队在将台堡与红二方面军主力胜利会师,两方面军的部队还举行了联欢会,唱起了欢快的《会师歌》:“三大主力军,西北高原胜利会合!欢迎三个方面军,百战百胜英雄弟兄。团结我们工农红军全部的力量,嘿!团结我们工农红军全部的力量,走向抗日的最前线!两万里长征,经历十一省险阻与山河,铁的意志,血的牺牲,换得伟大的会合。为着建立人民政权巩固的基础,嘿,为着建立人民政权巩固的基础,高举红旗向前进。”
会宁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会师联欢会实景展示
时任红二师政委的萧华在三军会师期间奔波于界石铺和会宁城之间,亲眼目睹了三军会师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后来,他在著名的《长征组歌》中,热情讴歌了三军大会师:“红旗飘,军号响。战马吼,歌声亮。铁流两万五千里,红军威名天下扬。各路劲旅大会师,日寇胆破蒋魂丧。军也乐来民也乐,万水千山齐歌唱。歌唱领袖毛主席,歌唱伟大的共产党。”
走进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
距会师门不远处是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走进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组人物组雕,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从长征的硝烟战火中一路走来,在会宁书写了三军大会师的光辉篇章。雕像从左往右依次是任弼时、贺龙、彭德怀、朱德、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刘伯承、徐向前。他们举手投足、神态各异,但都目光坚定、沉着自信。在这组雕像的背后是一面大型浮雕,反映了红军会师、军民同乐的宏大场面。浮雕中,会宁群众纷纷敲响欢庆的锣鼓,打鼓的老头和年轻人互相较劲,鼓槌下的鼓面起伏不平;敲锣的老头欣喜若狂,竟将鼓槌敲到旁边人的脸上,将欢乐的气氛渲染到极致。红军战士有的挥舞着枪支号角,有的紧紧拥抱,有的握手交谈。还有一匹高大的战马汗水淋淋,寓意走过万里征程的红军将士,为中国革命立下了汗马功劳,满篮子的苹果象征着胜利的果实。红军小战士接过老大娘手中的茶水,茶水冒出的丝丝热气,反映出会宁群众盼望红军的心情就像这滚烫的开水一样在沸腾。
在序厅,还有一份雕刻在墙上的《庆祝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师通电》,驻足细看,《通电》对全军指战员表示“热烈的敬意与欢跃的贺忱”,指出:“我们即刻就要进入一个新阶段了,这就是抗日民族革命战争的阶段。”“我们要在这个新阶段中树立全国人民的模范,树立抗日战线的模范。”这份通电把各军师团营连排班长称为“首长”,这是中央文件中的第一次,表达了对所有红军指战员的亲切慰问和关怀,也反映出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希望全体红军指战员紧密团结起来、壮大革命力量的无限真诚和急切心情。
走进展厅,一件件实物、一张张照片以及一处处电动图表、触摸屏、幻影成像、场景复原等声光电多媒体技术手段全面展示了红军长征的历史画卷……
枪林弹雨谱写的英雄史诗
大渡河水,激流深涧,浊浪翻滚,悬崖峭壁间一根根铁索寒光闪闪,敌人的守桥工事火光冲天,22名勇士冒着枪林弹雨趴在铁索上奋勇向前……以声光电等技术手段模拟的仿真场景——红军飞夺泸定桥,让参观者身临其境地感受着“大渡桥横铁索寒”的战斗激情。长征途中,强渡湘江、突破乌江天险、飞夺泸定桥、抢渡大渡河、攻克腊子口、回旋乌蒙山……各路红军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浴血奋战,他们无坚不摧、一往无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感天动地。展厅中的一面英烈墙让所有参观者感到了心灵的震撼。三路红军加上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时共约20万兵力,到达陕北后只剩五六万人,长征途中牺牲营以上干部约430余人,其中师级干部80多人,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就是其中之一。
湘江血战中,担任红军总后卫的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全军覆没,师长陈树湘身负重伤,不幸被俘,趁敌不备从腹部伤口处自己绞断了肠子,壮烈牺牲,年仅29岁。敌人残忍地割下他的头颅,送回他的原籍长沙县挂在城墙上。日夜翘首盼他革命成功回家的老母亲和他年轻的妻子没曾想等来的是噩耗,他的老母亲因此一病不起……
长征期间(包括留在江西苏区坚持斗争的)12位军级以上干部先后牺牲。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的名字:寻淮洲、邓萍、钱壮飞、徐宝珊、方志敏、刘畴西、吴焕先、曾中生、李伯选、夏曦、余天云、罗南辉。在他们中间,最早牺牲的红七军团军团长寻淮洲牺牲时年仅22岁。还有一位是牺牲在红军会师以后的红四方面军红五军副军长罗南辉,他走完了艰苦卓绝的漫漫长征路,却在胜利会师后的会宁大墩梁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这是一场极为惨烈的战斗。在纪念馆的一处实景展示中,采用声光电现代科技手段的场景把我们带到了那个枪声阵阵、硝烟弥漫的大墩梁。1936年10月,三路红军会师后,为了将红军在西北地区一举歼灭,蒋介石急忙调兵遣将,组织“通渭会宁”战役,分4路围堵红军。驻守在会宁地区的红军和国民党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打得最惨烈的一仗就是大墩梁阻击战。大墩梁是会宁南部中川的一座高山,距会宁县城大约35公里。担任大墩梁阻击战的红五军是一支铁军,自红四方面军长征开始后,一直担任后卫,被兄弟部队尊称为“铜墙铁壁”,毛泽东称其为“铁流后卫”。10月23日,和敌人周旋了两天两夜的红五军,从华家岭退到了大墩梁上。战士们已非常疲惫,但他们迅速在山头上挖下战壕,架起机枪。红五军的临时指挥部设在大墩梁上一处破旧的堡子里,在通渭负伤、由担架一路抬着行军的红五军副军长罗南辉在这里带伤指挥战斗。红五军分别占据周围山头上的有利地形,先后5次打退敌人的猖狂进攻。为了节省子弹,战士们多次冲入敌群,用刺刀、木棒、枪托和敌人拼杀。敌人从兰州调来的飞机在大墩梁上空呼啸着,将一排排炸弹疯狂地投掷下来,击中了红五军指挥部,年仅28岁的罗南辉壮烈牺牲。这场血战整整持续了2天,红五军胜利完成了阻击任务,掩护主力部队安全转移。在纪念馆的展墙上,有一幅罗南辉躺在担架上指挥战斗的油画,油画中的罗军长半躺在担架上,在弥漫的硝烟中高举手臂,指挥战士向敌人冲锋。罗南辉牺牲后,他的遗骨埋在了大墩梁,与他相伴的还有这次战斗中牺牲的800多名红军将士。
烈士为人民捐躯,人民为烈士守墓。在纪念馆,我听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在会宁慢牛坡阻击战中,红三十一军九十三师师长柴洪宇与200多名指战员壮烈牺牲在这里。柴洪宇牺牲后,当地一位老乡将他掩埋,并义务守护他的坟墓,20多年为他焚香填土,像家人一样年年祭奠。而柴洪宇的家人一直对他杳无音讯,他的妻子自他1928年参军后日夜盼他革命胜利回家,不曾想直到30年后却得知他早已牺牲,悲痛欲绝的妻子在侄子的陪伴下千里迢迢来到会宁,与离别30多年的丈夫在这里“相会”,手捧遗骨,泣不成声。
一把三弦琴诉说的故事
会宁人民不仅守护烈士的遗骨,还千方百计照顾红军会师后留在会宁的数百名伤病员,有一部分伤员终身留在了会宁。在纪念馆保存的大量文物中,一把三弦琴静静地竖立在展柜中,琴主人是一位老红军,名叫赵文有,是红四方面军的一名宣传队员。长征途中,他为战士们弹琴唱歌,鼓舞士气。每当听到他的歌声,战士们长途征战的疲倦一扫而光,士气顿时大振。他带着这把琴走完了长征路,没曾想到达会宁后,被国民党军的飞机炸断一条腿。红军离开会宁时,他不得不离开队友,留在会宁养伤。在乡亲们的精心照料下,他的身体虽然得以康复,但伤腿却留下了终身残疾。
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牺牲在红军长征期间的军级干部名录
赵文有是湖南人,当时他只有30多岁,历经战火和艰苦岁月的洗礼使他显得异常苍老。无情的战争夺去了他所有亲人的生命,他虽然孤苦一人留在会宁,但当地百姓却给了他亲人一样的关爱和照顾,大人小孩都尊称他为“赵爷”。能弹会唱的赵爷在当地格外受人尊敬,大家都喜欢听他唱歌弹琴,他的房间总是欢声笑语不断。他最喜欢唱的就是长征途中行军打仗为战友们唱的战歌,他边弹边唱,如泣如诉。歌声仿佛把他带回到那艰苦卓绝的长征路上,带到与他并肩前行的战友身旁,唱着唱着,泪水就模糊了他的双眼……1965年,在会宁生活了近30年的赵爷因病去世,会宁县政府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送葬的队伍排成了长龙。
站在展柜前,凝望三弦琴,我仿佛看到了这位红军老战士,听到了他的琴声和歌声。他虽然离开了人世,但他的故事被代代传颂,就像这把静静竖立在展柜中的三弦琴,永远留在了会宁人民的心中……
画像中的小红军
在纪念馆一位可爱的小红军画像前,讲解员为我们讲述了又一个感人的故事。就在红一、四方面军会师的那一天,画像上这位可爱的小红军却永远闭上了眼睛……
那一天,会宁城的大街小巷充满了欢乐的气氛,街道两侧插满了红旗,几名小红军在街上一边哼着《红军三大主力会合歌》,一边贴标语。住在县城东关的居民魏鸿儒带着不满3岁的儿子魏煜前往红军指挥部,帮助撰写公告、书写宣传标语。大约10时左右,传来了敌机的轰隆声,街上的居民立即隐蔽起来。可年幼的魏煜还在街头玩耍,敌机呼啸而来,投下的炸弹落在街头,就在这万分危急之时,一位小红军挺身而出,将小魏煜护在身下。孩子得救了,小红军却躺在血泊中。魏煜的父亲魏鸿儒抚摸着小红军的遗体,泣不成声。为了报答小红军的救命之恩,魏鸿儒把小红军埋葬在自家的祖坟旁,并立下规矩:每年的清明节,魏家人在祭奠祖先时都要在小红军的坟前焚香祭拜。魏煜长大成家后,他的三个儿子分别起名为继征、续征、长征,合起来就是“继续长征”,他希望后辈儿孙们永远记住红军长征的历史和这位小红军的救命恩情!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在纪念馆的展墙上,还有这位小红军坟的照片。80年来,魏家人始终把小红军当作他们的亲人一样年年祭奠。2007年胡锦涛同志来到会宁长征胜利纪念馆参观,并在这里接见了继征、续征、长征,嘱咐他们一定要牢记父辈的遗愿,弘扬红军长征精神,为会宁的建设作出贡献。
这位小红军虽然没有留下姓名,但他的故事在会宁却传颂至今,他是长征队伍中无数小红军中的一员,有些战士年仅十四五岁。当年参加长征的红军指战员的平均年龄不足25岁,战斗员的年龄不足20岁,14至18岁的战士占红军的40%以上。他们把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中国革命的事业,他们的丰功伟绩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一张泛黄的党员登记表
漫步纪念馆,在一面面展墙、一件件文物前驻足细看,心中时时充满感动之情……
这是一张极其珍贵的党员登记表,被国家文物局鉴定为一级革命文物。透过展柜玻璃,这张已经发黄变样的登记表字迹清晰可见。这是一名来自湖北黄安县的党员,名叫李道存。当年这张表遗失在会宁县城一位姓周的大妈家里,不识字的周大妈把它剪成了枕头衬纸样,保存在绣花枕头里,直到1996年被他的儿子发现交给了纪念馆,这一珍贵的历史文物才得以走进后人的视线。这张泛黄的党员登记表让我感受到在那艰苦卓绝、炮火纷飞的长征路上,党的坚强领导无处不在。
站在这张登记表前,我不由得想起了另一位共产党员的故事,那是一位牺牲在皑皑雪山上的红军,他冻僵的手里紧紧握着一张党证。1936年2月,红四方面军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党岭山,时任四方面军兵站部部长的吴先恩在回忆录《党岭山上》写道:“雪还在成团地落着,篝火只剩下几颗火星在闪烁。渡过了漫长的黑夜,掩埋了同志的尸体,我们又踏上了征途。……走到昨天前卫营宿营的山崖下,发现有许多冻僵了的战友的遗体被埋在雪里。我们发现了露在雪外的一只胳膊,他的拳头紧握着。跑上去掰开一看,里面是一张党证和一块白洋,党证上写着:‘刘志海,中共正式党员,1933年3月入党。我取过党证和白洋,默默地低下了头:‘志海同志,你的党证和最后一次党费,一定替你转交给党。安息吧,同志!”
在鸟兽绝迹、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上,同样有共产党员书写的壮举。“我是共产党员,跟我来!”在茫茫草地上,一些来自不同部队、互不相识的掉队伤病员走到了一起,他们中的共产党员李玉胜等人,自动组成临时党支部,带领大家艰难前行,奇迹般地走出了草地,赶上大部队。
爬雪山、过草地是红军长征路上自然条件最为艰苦的一段,是一次挑战生命极限的行军。长征途中,仅红一方面军日均行军30多公里,爬越10多条山脉,其中5条终年积雪,渡过20多条河流,穿越方圆1.5万平方公里的草地。艰苦卓绝,理想胜天。就是在这种无比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广大红军指战员们在共产党员的带领下,凭着对革命信仰的无限忠贞,相互鼓励,相互帮助,战胜了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终于坚强地走了过来。
毛泽东说:“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
仰望会师塔
走出纪念馆,对面是高耸的会师纪念塔,长征亲历者邓小平亲笔题写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18个大字。当时,邓小平题写塔名后没有署名,工作人员提醒他时,他意味深长地说:“我是代表当年参加长征的几十万红军将士题写的,他们大多数都牺牲在长征路上了,有好多人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我就不落款了吧!”
会师纪念塔呈三塔环抱雄姿,寓意三军会师紧紧团结在一起。三塔塔体各为9层,在第10层合为一塔,既反映中央红军1934年10月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长征,1935年10月到达陕北结束长征,又映照着红军三大主力1936年10月在会宁胜利会师,也应对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九九归一”的必合意境。三塔合为一塔后继续向上,在第11层收顶,代表中央红军长征走过的11个省,也象征着三军会师后,在北上抗日、解放全中国的伟大事业中“更上一层楼”!
仰望会师塔,这高耸的会师塔分明是由无数红军将士的忠骨架起。从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四路红军长征跨越了15个省份,翻越了40多座高山险峰,其中包括20余座海拔4000余米以上的皑皑雪山,渡过了近百条江河,走过了茫茫草地。在四路红军6.5万里征程中,先后进行了600余次大小战斗,平均每天急行军50公里以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烈士的遗骨。这漫漫长征路是烈士的遗体铺就,这高耸的会师塔是烈士的魂魄凝聚……
在会师塔前是 “地球的红飘带” 雕塑。著名作家魏巍创作的长篇小说《地球的红飘带》,以饱满的革命激情艺术地再现了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壮举,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红军数万里长征,把红色的种子播洒在千山万水,染红了大江南北,就像一条鲜艳夺目的红飘带飘扬在地球的东方,是无数革命先烈用他们的热血镌刻在地球上的红飘带。
毛泽东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查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两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年中央红军从苏区的一次仓促转移,后来却在毛泽东等的正确领导指挥下,走成了一部“宣言书”、一支“宣传队”、一台“播种机”……追寻红军长征的足迹,我在追寻的路上思考着: 漫漫长征路,从挫折走向胜利,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把长征走成了一条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广大红军将士“开动每人的两只脚”把长征走成了一曲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英雄壮歌。长征不仅是一次长途行军,更是一次人类精神和意志的伟大远征。追寻红军长征的足迹,追寻的是足迹,追求的是一种精神。红军所经过的每一个地方都有一段不平凡的故事,每一段故事的背后都有一种不屈的精神在延续。80年前红军长征的那段历史离我们越来越远,追寻红军长征的足迹依然可以感受到“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