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剑云
陈封舜,字宾侯,号龙川,云南省南华县人,乾隆二年(1737年)进士。乾隆十三年(1748年)任山西省陵川县知县。在任九年,勤政爱民,教养兼施,兴文教,宽赋税,修水利,成为陵川历史上政绩最为卓著的知县之一,百姓自发为其建立生祠。他创办了陵川望洛书院,亲自督课,作育化士,开创了陵川在清代“人文蔚起,科第连茹”的崭新气象,备受后世赞颂。
陵川魁星楼
施恩布德,为清初陵川知县之最
陈封舜出生于云南省镇南州(今南华县)。镇南地处边疆,为滇中荒僻之地,文化落后。但陈封舜刻苦自励,潜心读书,于雍正乙卯年(1735年)考中举人。两年后赴京参加会试,金榜题名,成为镇南(南华)历史上首位进士。
乾隆十三年(1748年),陈封舜被派往山西,担任陵川县知县。陵川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地处山西、河南两省交界,南、东、东北分别毗邻河南的怀庆、卫辉、彰德,金代“一代文宗”元好问称之为“太行绝顶,俯视中州九千四百八十仞”。陈封舜到任后,目睹与陵川毗邻的河南各县沃野千里,衣丰食足,而陵川却地瘠民贫,富裕之家百不得一,决心以“振士风、勤民事”为己任。他遇事不惜俸银,小工程自掏腰包,独力承担;大工程费繁不能独任,就动员百姓捐款捐物,出工出力。
陵川是山西潞州、泽州通往河南的必由之路,商旅往来,熙熙攘攘,但道路却是悬崖绝壁,羊肠山路。陈封舜带领百姓捐款修路,自乾隆十九年(1754年)五月起,至二十一年(1756年)十月止,共修大王庙1座、石桥5座、七里边墙2500步、碑亭3间,“使山峻者凿之,水噬者填之,陡绝者纡徐之,盘磴者坦平之”,数百里之内,大沟小径,都拓为康庄大道。行者如归,物流畅通,为潞商南下中原提供了极大便利。
陵川的地形西北高、东边低,每到雨季,山水暴发,东城百姓经常遭受水患之苦。陈封舜带领民众疏浚水道。城外大川小河交汇处,河水奔腾,常常冲毁良田。陈封舜选择有利地势,筑堤分流,因势利导,水患得以根治。陈封舜兴修水利,使得百姓灌溉有资,粮食连年丰收。他一有余暇,就深入田间地头,访民情,劝农桑;又放宽赋税,减免刑罚,体恤孤寡。
陈封舜任职九年,百废俱兴,“凡邑中所未有者创之,其有而废坠者修葺之”,陵川大地焕然一新。县志称其在任期间,时和年丰,“百姓有卖剑买犊之庆”。光绪《山西通志·名宦录》称,清代康、雍、乾三朝一百余年中,对陵川有大功大德的知县当中,以陈封舜为最。百姓感戴他的恩德,踊跃捐献,出钱出力,自发建造生祠。
筚路蓝缕,创建望洛书院
陈封舜在陵川的一个很大政绩,是创建书院,培植文风,改变了陵川士人读书因袭数十年的父传子、兄传弟的落后程式,开创了科举连捷的新局面。
在宋、金时期的山西教育史上,陵川曾经大放异彩,科举考试捷报频传,崔有孚、武明甫、武天佑、武天和、赵安时、赵安荣、李俊民七人状元及第,留下了“陵川七状元”的佳话。元代涌现出了一代名儒郝经。但进入清代,除在开国初的顺治三年(1646年)、六年(1649年)考取过进士外,此后一百年间陵川学子在进士榜上杳无痕迹。
陵川历史上曾经有过书院。康熙十二年(1673年),知县孙必振和县丞、训导、典史等捐银850两,利用城外东南的庙学旧址创办了陵邑书院,有讲堂5楹、东西廊6楹、南厦5楹,大学士陈廷敬撰写过《邑侯琅琊孙公讲堂碑记》。
陈封舜上任时,距离陵邑书院创建已经70余年,由于岁久年长,早已圮毁无存。陈封舜认为,正是由于陵川长期没有书院的缘故,生童想要读书,只能依靠家塾,父传子,兄传弟,以致见识不广,学力不逮,这才出现科举考试成绩低迷的情况。要扭转这种局面,就要先立书院。
陈封舜首先捐俸,倡议重建书院,得到士绅的积极响应,募银两千多两,山长束修(工资)、诸生膏火(津贴)有了着落,书院的修建费还遥遥无期。正当陈封舜一筹莫展之际,贡生王慎修找上门来。
民国《陵川县志》书影
王慎修是当地赫赫有名的大善人,事亲至孝,待弟如友。遇到向他借钱的借户无力偿还时,他常常主动自焚债券,将债务一笔勾销。他还经常买药接济疾苦之人。因此,多次获得官府明令表彰。此刻,他为陈封舜“作育人才”的义行和决心所感动,主动提出捐献位于东城外三元巷的一座有47间房屋的楼院,作为书院。该楼院北面7楹,楼高3层;东西楼6楹,南楼7楹,楼高2层。连甍接栋,高敞轩爽,初建时费银上千两。陈封舜与众士绅考虑到王慎修家境并不十分富裕,捐出的房屋几乎是他的全部家产。乐善好施,但不能殚财竭力。经过多次劝慰开导,王慎修最终收下半价500两,算是将房屋典给官府。王慎修一贯热心公益,特别是他倾其所有捐建书院的善举轰动全省,陈封舜请书院山长范泰恒撰写了《捐施书院屋宇记》,刻石立碑,激励民众。又在县城和乡镇树立4座“彰善坊”,表彰各位士绅的捐资兴学的义举。
初创的书院,既有门亭,又有讲堂、学舍,规模宏敞,办学绰绰有余。陈封舜又购得经史子集若干卷,供诸生读书使用,免其外借之苦。又将余款2500两存入当铺生息,作为束修、膏火之资。山西巡抚阿里衮为表彰陈封舜大力兴学的盛举,特赐名“望洛书院”。这是因为宋代理学大师程颢(洛阳人)曾在陵川邻县晋城县担任县令,教化之风惠及陵川,取名为“望洛”,喻意遥望洛阳,思念程颢,可以让在读的生童顾名思义,承风向慕,努力进学。
陈封舜又整修了多处文风建筑。文庙左侧原来是一座魁星楼,因年代久远,破败不堪。陈封舜认为魁星楼关系到文运兴衰,于是就在其遗址上重新整修、建立魁星楼。文峰塔虽然完好,但地势低下,形制卑小。陈封舜又重建文峰塔,增高十倍,直插云际,蔚为壮观。学宫前的泮水,被风水先生认为方位不正,不利于科举。陈封舜将其移至魁星楼之前,使文星与文峰相对峙,泮水居中,金波射映。
陈封舜的一系列举措,大大激发了士气,学子们都刻苦砥砺,欲有所作为。不久,书院学生武敦就在乾隆十八年(1753年)癸酉科乡试中考中举人,打破了陵川县长达36年科举考试无人中举的沉寂局面。
运筹划策,悉心管理书院
书院建立后,陈封舜亲自制定规章,内容包括学生的名额与递补、教师的讲课与讲期、考试的内容与方式、捐款的受理与表彰、教师束修与生员膏火、经费积存与学舍置地等,总计十二条之多。
选聘学问优长、品行端方之士担任书院山长。陈封舜为望洛书院选聘的第一任山长李聘,为浙江杭州府仁和县乙卯科举人、拣选知县;第二任山长郁西俊,为浙江嘉兴府拔贡;第三任山长范泰恒,为河南怀庆府丁丑科庶吉士;第四任山长严炳元,为浙江湖州举人。李聘、郁西俊都是陈封舜在县衙雇用的师爷。范泰恒是与他同年科考的学友,河内县(今河南沁阳)人,乾隆十年(1745年)进士,改庶吉士,工于古文,著有《燕川集》六卷,为《四库总目》收录。严炳元为乾隆元年(1736年)举人,出身于著名的科举望族——浙江湖州严氏,其叔祖为康熙三年(1664年)甲辰科状元严我斯,家族在清代出过8位进士、2位举人、1位贡生。
细致核算收支。陈封舜将捐输的银2500两存放当铺,月息一分五厘,每年可收息银450两。其中,山长束修100两、膳金60两、聘贽节礼12两;膳夫一名,工食银6两;内肄业生每名每月给银9钱,议定25名,每月该银22两5钱,自二月开馆起至十一月散馆止,共10个月,该银225两,共需银403两。其余银47两,用作考试奖励费、考试期间的学生点心费,以及迎送山长的车马路费。
根据膏火的多寡确定录取生童的名额。陈封舜把生童分为内肄业生、外肄业生两种,内肄业生录取25名,外肄业生录取20名。内肄业生为住宿生,吃住在书院。外肄业生为走读生,这是陈封舜为了既能节约费用又能照顾有入学需求的学生而想出来的两全办法。编为外肄业生的学生,允许他们平时继续在原来就读的私塾学习,只是到书院讲会、考试的时候,才通知他们前来,一同参加听讲、考试。即使对于没有入选为内、外肄业生的生童,陈封舜也允许他们自愿到校听讲、考试,只要三次考试名列优等,就准予升为肄业生,遇有缺额即予顶补。
根据内肄业生的家庭经济情况酌量发放膏火。极贫者,每日给银三分;次贫者,每日给银二分;富裕者以及外肄业生不发膏火。考试名列优等的生员以及上卷的童生,酌情奖给笔资(银两)或纸笔。
定期讲课、考试。陈封舜仿照省城晋阳书院的做法,规定每月考试两次,每月初一、十五各一次。讲课日期定为每月逢九(初九、十九、二十九),开讲三次。考试内容为经书、诗古。乾隆时期是书院发展的极盛期,不但新建、重建书院的数量远远超过前代,而且由于乾隆本人的亲自干预,书院教学内容和治学方向也发生了从教授程朱理学到博习经史词章的转变。从乾隆十年(1745年)开始,乾隆皇帝首先在殿试时务策时加上了经史方面的内容,而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部分试题的比重愈来愈大。在这样的环境中,各地书院也由讲习程朱理学一变而为研究治史、博习词章。望洛书院也不例外。陈封舜规定,望洛书院每月初一考试,作四书文一篇、经文一篇;十五考试,作四书文一篇,另一篇为诗赋或策论。至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因为不属于科举考试内容,学生可以在课余自行钻研,不列入书院定期考试范围。
严格考试和管理程序。望洛书院严格遵循山长负责教学、守令(知县、知府)负责管理、御史负责纠察的管理制度。每月初一、十五的考卷,由书院山长批改后交送县衙,再由陈封舜亲自确定名次、等级。陈封舜按季度将评定为优等的试卷送呈知府,按年度将每次考试录取的优等生姓名以及书院全年的放贷生息、开支款项报送知府,以备查验。此外,诸生的入学、考勤由山长负责;膏火由知县按月发放。
奖励捐输。陈封舜认为,士民捐资设学,成就子弟,虽然是他们的分内之事,但仗义疏财也属于善举,应该从优奖励,鼓舞人心。为此,他规定,绅士捐银50两以上、乡耆捐银30两以上的,报请巡抚颁发“慕义”之类的匾额;捐银在50两、30两以下的,由县署在城乡人流密集之处建立4座彰善木坊,高一丈五尺,宽八尺,分别悬挂宽阔木榜,详细开列捐户姓名、捐款数目,表彰善行,激励后来。
陈封舜创建望洛书院后,陵川考生相继在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三十四年(1769年)考取进士。因而,陵川士绅对陈封舜培植士风的功德极为感佩。
陈封舜当初因为经费拮据,依托王慎修捐献的楼院开办书院,实属无奈。他始终想设法购置新建,创办一所全新的书院,这也成为他的一个心结。为此,他不仅在书院章程中明确提出“课地学舍之宜购设”,而且还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预留出300两银,作为将来购买房屋的原始积累。
20年后,陈封舜新建书院的理想得以实现。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知县王笃祜将望洛书院旧址归还给王慎修,另在县衙东边捐官地三亩一分重建书院。修筑讲堂38间、学舍22间、寝室10间、大门3间、二门3间、角门2间、阍耆宅2间、贮藏室6间、碑亭榜亭左右各3楹,并在后院建祠,崇祀乡贤郝经。书院建成后,改名为“陵川书院”。
乾隆《陵川县志》书影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在书院改学堂运动中,改为陵川县第一高等小学校。民国二年(1913年),改制为陵川县立第一高级小学。民国七年(1928年),附设了二年制的简易师范。陵川简易师范共毕业4个班、200余名学生,虽然存在时间短暂,却是一个有着光荣传统的学校。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上半年,薛佑之老师(陵川三泉村人,后任平介县抗日政府县长,1942年被日军杀害)、卫恒同学(陵川县沙泊池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文化大革命初被迫害致死)等组织领导全校学生开展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学潮,持续数月。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2月,在抗日烽火中,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来到陵川,在陵川书院的后院谱写下抗日战歌《在太行山上》。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4月10日,陵川县城解放,中共陵川县委搬入书院的前两院,后院为县公安局机关。20世纪60年代初,陵川书院古建筑被拆毁,在其原址上投巨资盖起“县委大楼”,陵川书院从此彻底消失。
今人不见古时月,古月依旧照今人。“望洛书院”消失了,但其崇尚实学的传统和宋、金、元的“庙学”文化一样,渊源流长,传承下来,近代望洛书院的“红波曲”更是响彻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