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马静(1982.1-),女,宁夏固原人,宁夏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学方面。
摘要: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成为评价教师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从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出发,阐述了教师信息素养的含义与内容,分析了目前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存在的问题,指出应从更新观念、增加评价教师素养的标准以及为教师搭建信息平台三方面来培养和提高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高校教师;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25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1-0221-02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为高等教育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教师、书本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与权力的象征,学生也不再仅仅依靠课堂获取知识,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智能的终端设备随时随地的获取自己想要知道的知识。面对这样一场革命,社会和学生等各方面对信息时代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具有传统教师所应具备的素养,同时还要适应信息时代教育的特点,具备快速、及时的获取信息、鉴别信息,使用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些能力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教师的信息素养。但是,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与教育信息化的要求相距甚远,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有效的提高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
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最早提出了“信息素养”这一概念。他认为:“只有在利用信息资源工作方面经过训练的人,才能称作具有信息素养的人,他们已经掌握了利用各种信息工具的技术和能力,并能够找到信息形成信息方案来解决问题。但这一概念提出后并没有形成一个定论,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教师信息素养的理解和要求都发生了变化,出发的角度也有所不同。因此,结合不同专家学者对信息素养的解释,我们将教师信息素养界定为:教师的信息素养是教师为了适应互联网时代教育领域所出现的一系列变革,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与信息理念应用于实际的教育教学中的能力的总和。这里所说的能力就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三个方面的内容。
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于信息的理解能力、接受程度、探索精神,这实际上更多的是个体心理层面的表现。因此,高校教师的信息意识体现在其对信息的价值判断力、学习信息知识的积极态度、使用信息时的安全意识上。
信息能力是指个体通过一定的手段发现、界定、处理以及应用信息的能力。就高校教师而言,其信息能力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教师对于计算机、网络以及多媒体教学技术的掌握,比如,教师必须学会使用常用的软件进行辅助教学,能够通过搜索引擎在互联网上进行信息的查询;教师能结合自己的专业学科通过一定的检索方法获取相应的专业文献;教师将所获取的最新的知识通过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中,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信息道德是指个体在获取信息以及使用信息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并要求个体必须遵循的道德行为准则。就高校教师而言,信息道德要求其在获取并使用信息时要有良好的信息责任感,杜绝滥用与泛用的现象;要有良好的信息免疫力,对信息能够客观的分析与评价;同时,信息道德还要求教师有一定的信息自律行为,合理的利用信息,杜绝学术造假和对他人学术成果的剽窃。
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以及信息道德共同构成了教师信息素养的主要内容。信息意识是建立教师信息素养的前提;信息能力是教师信息素养的具体表现,是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基础,而信息道德则是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保障,为教师信息素养的形成指引了正确的方向,三者缺一不可。
二、“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意识薄弱
我们从相关的调查研究中发现,目前高校教师的信息意识比较薄弱,不少教师对信息的敏感度较低,不能有意识的将新的信息融入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去[2]。分析高校教师信息意识薄弱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受传统心理因素的影响。不少教师习惯于用传统的理念进行教学,认为只要掌握了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就可以了,他们没有意识到信息资源在教学和科研中的重要作用[3]。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信息知识的更新速度与数量更是飞速发展,而这些信息能不能有效的被应用在第一线的教育教学中更多的取决于教师对客观信息的态度,这种对待信息的态度就是我们所强调的信息意识,只有具备良好的信息意识,教师才能主动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将这些新的知识、观点与自己的教育教学相融合。二是因为大多数高校教师的科研与教学任务较重,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借助于一些新的理念与信息去开发新的教法,对相关的教学信息缺乏敏感性,不能迅速发现有利用价值的信息。
(二)信息能力欠缺
制约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因素除了教师信息意识的薄弱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那就是教师信息能力的欠缺。究其原因,首先,专业的不同导致了高校教师在信息技术的掌握和应用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一般来讲,文科、理科教师的信息技术要比艺术类和体育类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好一些。由于专业的特点,艺术类和体育类的教师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情况比较少。其次,缺乏一定的信息检索知识和计算机运用能力,获取不了相应的信息,即使获取了一定的信息,也缺乏将信息进行分析、提取并将有效信息加工为自己教学所需的素材并将此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的能力。最后,从高校自身来说,硬件设施建设不足。不少高校多媒体教学设备较少,不能为教师提供相应的教学设备,同时,学校校园网的数据库更新不及时,不能为教师获取最新的信息提供保障.
(三)信息道德淡薄
高校教师的信息道德淡薄存在的主要原因:一是一部分高校教师受到了学术界不良之风的影响,急功近利,因此剽窃他人的学术成果,对于信息的道德意识淡薄;二是科研成果考评制度的影响[4]。现在,高校教师晋升职称时都需要有相应的科研成果作为硬性指标,不少教师在这样高压下,出不了成果又不愿放弃职称的晋升,无奈之举便是盗取他人的研究成果。另外,还有一些教师缺乏相关的法律知识。
三、如何提高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
(一)更新观念,培养教师自身的信息意识
高校教师信息意识薄弱,究其原因,很多教师面对教学环境、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的变化不敢去尝试,他们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式,缺乏接受新事物的勇气。因此,在提高和培养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引导、鼓励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尝试接受新鲜的教学理念,只有敢于接受并尝试新的教学理念,才能够培养出能够适应信息时代的人才。当然,在我们转变观念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到,在信息社会时代,教师要想像若干年前凭借某一阶段的学习或创造成果来享受整个人生已不可能,更新观念成为时代的要求。因此,高校教师必须快速的培养自身的信息意识,这就要求他们必须保持高度的敏锐力,不断学习,具备可持续发展的信息能力,掌握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信息[5],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在互联网时代利用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技术来培养人才。
(二)增加评价教师素养的标准
以往我们总是从教师的思想品德、知识涵养、教学能力等方面来评价一位教师。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信息社会中,我们仅仅用传统的这些标准来衡量教师的优劣,已经远远不够了,信息社会中,我们必须将教师的信息素养作为一项评判标准,教师信息素养的高与低决定着所培养的人才素养,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引起教师的重视,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师自身的信息能力。
(三)搭建便利的信息平台,为教师提供有力的保障
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除了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外,还需要学校的大力投入,而学校对于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的最直接的支持就体现在信息平台的建设上。目前,我国高校信息平台的建设主要体现在校园网络的投入与使用。而针对于教师信息素养提升这一问题,学校在搭建信息平台时,应当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加强信息平台硬件的建设,创建有利于教师学习的空间。这就要求学校尽可能多的为教师提供多媒体教学设备,同时加强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这样教师在使用这些设备或查阅文献时,才能不断的去尝试与探索,才能不断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第二,加强软件信息的资源建设,为教师信息素养的学习提供有力的技术环境。从这个角度来说,学校要保障校园网络的畅通无阻,同时要注意更新与丰富学校网络提供给教师的资源,为教师及时更新、获取与专业相关的信息提供保障。
总之,教师的信息素养是在互联网时代所赋予教师的一项新的任务和使命,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升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同样也需要学校乃至整个大的教育环境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引导。
(作者单位:宁夏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项目基金:宁夏师范学院校级项目(项目编:NXSFYB1620)
参考文献:
[1]叶玲,章国英.慕课时代下学习者的信息素养教育[J].西北医学教,2016(2).
[2][3]于苗.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师信息素质研究[D].长江大学硕士论文,2013.
[4]张爱珍.高校教师信息素养浅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2004(6).
[5]肖伟.信息技术视域下我国高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D].中南大学硕士论,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