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SWOT分析

2016-12-12 21:17姜宇宁汪玉
亚太教育 2016年31期
关键词:微时代话语权思想政治教育

姜宇++宁汪玉

作者简介:姜宇宁(1992-),女,汉族,江苏连云港人,研究生在读,江南大学,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汪玉(1992-),女,汉族,江苏如皋人,研究生在读,江南大学,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原理。

摘要:微时代的出现,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唯有在微时代的时代背景下,深刻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存在的优势和机遇,直面挑战,弥补其不足,方能更好地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关键词: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SWOT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1-0116-01

一、微时代及其特征

“微时代”是一个具有复杂语义的时代命题,它以微博、微信为传播媒介,以短小精炼为其特色,速度快、传播广。相比传统媒体时代,微时代具有以下显著特征:

(一)“微主体”传受合一

“微主体”指微时代中的传播者和受众者。微传播时代改变了从传播者到受众者的单向线性关系,形成了两者“传受合一”的双向互动关系。每个受众者都是“自媒体”,都有权利和机会去制造和传播话语,是“传受合一”的综合体。

(二)“微内容”精简个性

“微内容”是指“微主体”进行信息交流的内容。内容短小精悍,收发瞬间实现,文本呈现“自叙述”、“自表达”色彩,是若干游戏化、情绪化、主观化、平面化的“我”,极具个性色彩。

(三)“微媒介”功能多样

“微媒介”是微传播中的介质和工具,主要指微博和微信。“微媒介”最大的特点就是便携并且功能强大。只要你有智能手机等便携终端,就可以接收和发布信息。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媒介的功能越来越强大,浓缩甚至超越了其他社交工具的多种功能。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SWOT分析

所谓SWOT分析,即基于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将SWOT分析法引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研究,有助于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

(一)优势分析

1.工作队伍高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仅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具有极强的调查研究、决策、组织协调等方面的能力,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进行的基础和保障。

2理论体系完备。言之有理,方能言而有人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其完备可信服的理论体系,即一个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基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以实际生活为依托,与大学生自身相承接,利于其全面发展的理论体系。

(二)劣势分析

1.话语权威被消解,信息优势弱化。在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不再掌握和控制信息来源,大学生们获取信息资源的途径不断被拓展,大学生甚至拥有教育者所不曾掌握的信息,这就无形中形成了与教育者的对峙,教育者的话语权威不再。

2.调控能力削弱,话语吸引力降低。微时代的到来,打破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所拥有的可控性,大学生对信息选择的空间越来越大,教育者对于信息的把控力度和操控能力越来越弱,“把关人”缺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受到严重冲击。

(三)机遇分析

1.教育范围更广。微时代的到来,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传播范围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随时随地都可以发声,随时都可以针对某一事件、某一观点、某一主题进行话语表达,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2.表达方式多样。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微博微信等媒介的推广,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有了更多的表达方式。由最初的课堂讲授、课外实践感知逐渐转变为以借助微信公众号、微博大V等,采用视频、图片等更生动形象的方式发布、传播有关信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传播。

(四)威胁分析

1.多元文化的冲击。文化多样性背后承载着意识形态,多样性的文化渗透增加了大学生思想上的困惑,极易引发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怀疑和否定,从而冲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2.信息茧房效应。所谓茧房效应,就是指在微时代的时代背景,由于网络平台的虚拟性和隐匿性,大学生们极易蜷缩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衣食住行,只关注物质层面的追求,就像蚕蛹作茧一样,将自己束缚在狭小的视野里,而忽视了精神层面的需要,忽视自己的话语表达和接收。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构建

微时代的到来,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带来诸多的机遇、困境,要想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影响力和主导权,就必须构建微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1.实施“SO”策略,优化队伍建设。发扬优势,抓住机遇,提高核心竞争力。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建立一支既懂思想政治教育艺术,又熟悉网络信息技术的高素质队伍。切实了解网络舆论环境,掌握青年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行为偏好,及时捕捉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动态。

2.实施“ST”策略,主动参与交锋。利用优势,抵制威胁,拓宽表达领域。主动参与微传播,构筑微平台,形成积极健康的主流舆论。同时,面对多元文化入侵,信息茧房效应等诸多威胁,树立话语自信,针对威胁深入分析,大胆实践,探索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新思路,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新局面。

3.实施“WO”策略,创新话语表达。直面弱点和弊端,健全话语表达机制。一方面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另一方面随时随地“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在坚持中创新,丰富话语资源。同时,回归生活世界。马克思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产生最初总是与人们的物质活动、物质交往及现实生活的语言紧密相连。[1]因此,只有贴近大众现实生活的意识形态理论体系才更具有生命力、说服力和感染力。

4.实施“WT”策略,促进话语认同。弥补不足,防范威胁,增强话语认同。“话语不但意味着一种言说方式,而且意味着对言说者地位和权力的隐蔽性认同”。[2]认同是话语权形成的内在依据,话语权是认同的外在形式。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主导的同时,秉承尊重差异、包容并蓄的认同理念,尊重个体差异和独特的价值选择,使多元价值取向保持合理张力,从而获得话语认同。

(作者单位: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阮建平.话语权与国际秩序的建构[J].现代国际关系.2003(5):31-37,59.

猜你喜欢
微时代话语权思想政治教育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应提升贫困群众话语权
高职应有自身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