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话“福利”

2016-12-10 03:36刘洪清
中国社会保障 2016年6期
关键词:员工福利社会福利甲骨文

文/刘洪清

说文解字话“福利”

文/刘洪清

说文解字话“福利”

说文解字话﹃福利﹄

汉字是中华文明之母,承载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古代的福利思想和文化也有着光辉的记忆。

汉字成型始自甲骨文。在甲骨文中“,福“”利”二字均有识别。“福”,为形声字。甲骨文=(示,祭祀)+(又,手,表示巫师的动作)+(酉,酒坛)+(双手,表示捧酒献祭),表示巫师用美酒祭祀祈祷。造字本义:用美酒祭神,祈求富足安康。其后,金文将甲骨文的演变成。篆文又将酒坛形写成,并以“畐”作为声旁,变成了形声字。

福利是包括物质和精神内容的“福”与“利”,是幸福和利益的结合体。“福利”二字,最早形成词汇,见诸于东汉末年哲学家仲长统的《昌言·理乱》一文,其曰:“是使奸人擅无穷之福利,而善士挂不赦之罪辜。”意思是说,坏人有了无穷的幸福和利益,良善的君子却戴上了无可赦免的罪过。这里的“福利”具有物质层面的“幸福和利益”。而唐代文学家韩愈在《与孟尚书书》中记载“何有去圣人之道,舍先王之法,而从夷狄之教,以求福利也”,则指向人们精神层面的幸福感与满足感。其后,“福利”一词并未得以流传,湮没在浩瀚的汉字海洋之中。

“福利”作为专有名词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法律”“人文”“社会学”等一批社科词汇自日本传入中国,而日语原本受中国文言文影响甚深,实乃“出口又转内销”。“福利”是指旨在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社会政策。“福利”一词传入中国后,屡被政治家、革命家所使用,以唤起民众的权利意识。如孙中山先生阐述民生思想时表述:“盖国家之设施,利益所及,仍为国民福利,非如少数人之垄断……”共产党早期领袖瞿秋白表示:“工人应当用别一种方法达到自己的福利,建设人类将来最光明的新社会。”毛泽东主席在《论联合政府》中阐述:“发展工业,建设国防,福利人民,求得国家的富强……”其后,“福利”一词广为传播,逐渐得以定性和固化。

在当代社会的劳动法律关系中,福利是指“职工福利”,或称“员工福利”“职业福利”。而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社会保险等概念,在一些国家并无决然的分割,仅区别于内容包含的多寡而已,有些甚至指同一制度,相互通用。但从词源来看,社会福利应包含社会保障。福利是指幸福和利益,而社会保障的功能限于风险防范。社会保障是实现社会福利的条件和基础,是社会福利的初级层次。

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有一句流行语:“一工资,二调配,保险福利排不上队”,由此可见,当时福利的地位和作用还不高。

中国的社会保障和福利事业是在改革开放之后而兴盛的。员工福利是员工劳动报酬的一部分,既属于社会财富的初次分配领域,又跨越社会财富二次分配的范畴。因此,员工福利既体现了效率,也反映了公平。总体来看,公平因素高于效率因素。当前员工福利的社会功效主要体现于四个方面:一是对社会保障具有补充作用;二是对就业具有刺激和引导作用;三是对劳动关系具有改善和促进作用;四是对人力资本具有激励和提升作用。

福利的具体形式包括法定的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实物,股票期权,职业培训,健康体检,餐费、交通、通讯、冬季取暖、防暑降温补贴和节假日补助,丧葬补助,职工遗属待遇,供养亲属医疗待遇,婚假、产假、探亲假、病假、带薪休假,计划生育和子女教育补助,以及职业年金、企业年金、补充医疗保险和各种商业保险等等。其中,货币和实物可归类于物资福利,其他非货币和实物项目则归类为精神福利。

猜你喜欢
员工福利社会福利甲骨文
现代电力企业员工福利管理的主要方法
一百二十年来甲骨文材料的初步统计
甲骨文“祸”字新证
最后要价仲裁博弈行为下企业员工福利问题的纳什均衡分析
“奇葩”员工福利成就知名企业
三千年甲骨文
英国计划推进儿童社会福利改革
当前员工福利制度的发展:核心议题与工会作用
甲骨文与商代文字
社会福利与欧债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