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昊 王 洁*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影响因素分析
◇吴 昊 王 洁*
高校学生社团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是高校人才培养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但在开展活动过程中会受到指导老师工作机制、经费来源、校园文化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可以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对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影响因素进行因果关系判断,建立影响学生社团活动的解释结构模型。要采取有力措施,提升高校学生社团活动质量。
社团活动;影响因素;解释结构模型;建议
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和隐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学生社团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突破了课堂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延伸了课堂教育,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学生的成长空间,实现了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的无缝衔接[1]。近年来,各高校都十分重视学生社团的发展问题,在探索高校社团管理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些学生社团在政治与经济、政治与国家发展乃至经济文化发展的认知上表现出个人的发展道路与国家发展道路、与社会制度无关的个体主义价值取向[2];一些学生社团由于缺乏正确的管理和引导,被境外组织以隐性的手段吸引和操纵;一些学生社团活动受制于商业赞助,活动内容趋于商业化,缺乏思想性和影响力;少数社团存在自娱自乐,处于基本不办活动的名存实亡的状态。必须找出影响高校学生社团活动质量的因素,并对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解释结构模型作为系统结构模型化技术的一种,有着规范的研究方法,简便、实用,可有效地对影响高校学生社团活动质量的多重因素进行层次化、条理化和系统化分析。
解释结构模型是美国J.华费尔特教授于1973年为分析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有关问题而开发的一种方法[3]。它是用来分析系统中复杂要素间关联结构的一种研究方法。作为一种几何模型,解释结构模型是介于自然科学数学模型形式和社会科学文字逻辑分析形式之间一种研究工具,除了用有向图表示外,亦可以用矩阵形式描述各种已知关系,并通过对矩阵进一步运算,推导出结论来解释系统结构的关系。解释结构模型属于概念模型,它可以把模糊不清的思想、看法转化为直观的具有良好结构关系的模型,特别适用于变量众多、关系复杂且结构不清晰的系统分析。
(一)关键影响因素及关系的确定
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分别对学生工作专家、共青团干部、社团指导老师、学生社团负责人等进行访谈,并结合问卷调查,综合高校学生社
团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分解和合并,经过多次讨论研究,最终得出10个影响因素,通过ISM分析得出各要素相互关系。如表1、图1所示。
表1 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的影响因素
图1 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影响因素二元关系图
(二)解释结构模型的建立
首先,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建立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影响因素的邻接矩阵,然后通过矩阵运算得出各因素的级别分配结果。其次,根据各因素之间的可达和不可达关系,把系统分为几个相互关联的子部分。最后,根据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影响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图。如图2所示。
图2 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影响因素解释结构模型
观察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影响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可知,整个模型结构可分为表象层、中间层、根源层三个具体层级,层级间各影响因素的关系链接使得层级间相互关联,这些因素分别发挥自身的影响力,共同作用影响高校学生社团活动质量。
表象层:表象层是模型的第一个层级,所涵盖的主要是对学生社团活动最直接、最表层的影响因素,即:直接影响因素。该层级主要为学生社团活动的频率与时间安排,指的是学生社团活动时间安排和开展频率是否与成员学习时间相协调。具体而言,社团活动时间与学生学习时间冲突的情况下,参与社团活动的成员数量会大大降低[4]。社团活动开展频率过高或过低也会影响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从而间接影响社团活动质量。这一层级比较独立,不会对其他层级产生作用,是最直接也最易把握的一个层级。
中间层:中间层是三个层级中的第二层级,主要包含社团活动创新性、社团活动平台安排、社团成员对社团使命的认同度[5]等三个因素。这三个因素作用于表象层,间接影响高校学生社团活动
质量,因此,我们称中间层的影响因素为间接影响因素。据模型显示,社团活动创新性和社团活动平台安排这两个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关联体。而社团成员对社团使命的认同度又将作用于社团活动创新性这一因素,进而强化社团活动创新性和社团活动平台安排二者之间的作用力。中间层是一个过渡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具体分析高校学生社团活动质量影响因素时,需要对这一层级科学定位,把握中间层的三个因素既受影响、又产生影响的显著特点,避免其中间通道的“拥堵”或“缺失”[6]。
根源层:模型结构的第三个层级是根源层,其中的元素是影响高校学生社团活动质量最宏观、最深层次的要素。根源层的影响因素通过作用于其他层级的元素进而影响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的质量。根源层位于解释结构模型底部,不会受到其他层级的影响,因此,其中涵盖的元素就是根本影响因素。从ISM模型可知,社团指导老师工作机制、社团经费来源、校园文化环境、社团成员的能动性、社团干部培养机制、社团活动考核机制是根源层的主体内容,这六个要素相互作用,影响着高校学生社团活动质量。由此可见,工作机制的建立、环境及经费的保障是高校学生社团活动质量的最根本影响因素。
根据解释结构模型分析结果,在解决高校学生社团活动质量问题时,应准确把握解释结构模型中的三个层级,分析各个层级涵盖的各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厘清问题的根源,构建出一个多层次、一体化的高校学生社团活动质量保障体系。按照表象层、中间层、根源层在地位、功能等方面的不同,分别构建核心保障层、基础保障层和宏观保障层来保障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的质量,具体分析如下。
(一)核心保障层:合理规划
表象层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社团活动频率和时间安排,这对高校学生社团活动质量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因此,合理规划活动时间和活动频率是破解表象层影响因素的关键所在,是高校学生社团活动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保障层。
首先,高校学生社团须在活动开展前期摸清社团成员的时间安排情况,避开成员上课时间高峰,以大多数成员的空余时间为依据[7],结合社团实际,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合理规划活动时间。其次,活动开展频率不宜过高或过低,频率过高,成员对活动产生倦怠心理;频率过低,打消成员参与活动的热情。所以,社团活动频率要适中,一个月安排一次或两次比较恰当,这样才能有效增大成员参与活动的可能性和积极性。
(二)基础保障层:创新活动,拓展空间
中间层包含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社团活动的创新性、社团活动平台安排和社团成员对社团使命的认同感等多个维度,这是提升高校学生社团活动质量的中心环节,解决此环节的问题须创新活动,拓展空间[8],为活动质量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
创新活动的重点在于,从高校学生社团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时代特点和需求,更新枯燥的活动内容和单一的活动形式[9],丰富活动内容和创新活动形式。拓展空间主要是科学利用现代技术,延伸活动空间,实现活动在“线下”和“线上”的双向互动,扩大活动的号召力和影响力。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指出,认同是价值体系融合的过程,即将希望认同的价值观念、行为态度与自己内在价值体系相融合并最终形成个人价值体系的过程[10]。高校学生社团应在继承和发扬原有文化的基础上,打造社团的特色文化,营造浓厚的社团文化氛围,积极培育与增强成员对社团使命的认同感。
(三)宏观保障层:政策导引
根源层主要由社团干部培养机制、社团指导老师工作机制、社团成员的能动性、校园文化环境、社团活动考核机制和社团经费来源六个要素构成,这是决定高校学生社团活动质量的关键环节,需要依靠政策导引来协调好各因素间的相互关系。从政策的功能来看,“政策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过程”[11],是将理论具体化,进而转变为现实的中介和桥梁。政策导引功能的有效性发挥主要借助于目
标要素和价值要素的高效结合,高校学生社团活动质量保障体系的目标要素考量主要在于政策的制定应依据社团的实际情况和校园文化环境的变迁做出科学化、理性化的研判,并将冲突目标纳入既定目标体系;价值要素的作用在于政策所确定的理念和内涵对具体的实践方向进行有效引导,并逐步达成共识。
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质量保障体系来看,政策导引功能的发挥应将提升高校学生社团活动质量作为政策目标,规范社团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社团干部培养机制、社团活动考核机制,强化社团指导老师的作用。同时,立足于社团实际,明确社团活动发展方向,有效利用校内外各类资源,在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内涵[12]。
综上所述,如图3所示,核心保障层是影响高校学生社团活动质量的最直接的层次;基础保障层是社团活动高效运行的基本保障,基础保障层作用于核心保障层,是影响高校学生社团活动质量的中间环节;宏观保障层作用于基础保障层,作用力从根源层依次渗透到表象层,将三个层次串联成一个整体。可见,基础保障层处于中间枢纽位置,既受宏观因素影响,又对核心要素产生作用,三个层次环环相扣,共同作用,全方位保障高校学生社团活动质量。
图3 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影响因素解释结构模型图
[1]张家勇.美国大学的学生社团活动[J].比较教育研究,2004,(4):80-84.
[2]冯振萍,李宪伦.强化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及其文化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4,(29):50-52.
[3]杨璐,李家军.基于ISM模型的地方政府信用风险因素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8,(22):43-45.
[4]夏江雯,陈荣武,陈俊傲.构建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与评估机制[J].思想理论教育,2011,(9):62-65.
[5][美]弗莱蒙特·E·卡斯特,詹姆斯·E·罗森茨韦克.组织与管理: 权变方法与系统方法[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515-516.
[6]任志宏,赵平.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工作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1,(11):106-108.
[7]彭巧胤,张科.高校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4,(6):179-181.
[8]王占军.高校学生社团运作及功能研究述评[J].江苏高教,2006,(5):112-115.
[9]张文学.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现状及其指导[J].中国青年研究,2006,(6):84-86.
[10]John R.Wilson, Griffin Burgh.The Hydrogen Report: An Examination of the Role of Tyler, T.R, Degoey, etal.Understanding why the justice of group procedures matters:A test of psychological dynamics of the group value model[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6,(70):913-930.
[11][美]弗莱蒙特·E·卡斯特,詹姆斯·E·罗森茨韦克.组织与管理:权变方法与系统方法[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515-516.
[12]丁力.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体制发展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09,(7):92-95.
(责任编辑:神彦飞 郝 卿)
G641
A
1674-9618(2016)03-0067-04
吴 昊,男,重庆大学团委副书记,讲师。王 洁,女,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
本文系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校青年自组织管理引导工作研究”(项目编号:14JDSZ2019)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