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琛 高 翔 *
网络围观中大学生不良心态及调适
◇余 琛 高 翔 *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围观已成为网络生活的常态。受社会转型时期矛盾凸显、网络环境的虚拟性与复杂性等客观因素,以及大学生认知发展不够成熟、心理压力调节能力欠缺等主观因素的影响,网络围观中部分大学生出现盲目从众、猎奇审丑、娱乐恶搞、否定自嘲、失衡仇视、谩骂宣泄等不良心态,影响了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确立和高品质校园网络文化的培育。构建良好的网络文化育人环境、提升大学生个体素养、完善心理疏导机制、加强人文关怀是调适网络围观中大学生不良心态的有效途径。
网络围观;大学生;不良心态;调适
“网络围观”是指大量网民对同一网络人物、事件、话题进行关注、审视、评议的现象。考察近年来出现的网络围观事件不难发现,网络围观的内容广泛而丰富,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具体到大学生群体,受青年亚文化的影响,他们不仅热情投入到社会政治参与中,还积极关注各种网络流行[1]。从围观的形式看,他们看到新鲜、有趣的内容往往群而哄之,在短时间内迅速形成爆发式围观,聚集社会公众的目光。
由于网络上各种信息往往真假难辨、良莠不齐,涉世不深的大学生容易在网络围观中受到嘈杂网络声音的影响。少数大学生甚至出现各种不良心态,比如盲目从众、猎奇审丑、娱乐恶搞、否定自嘲、失衡仇视、谩骂宣泄等。如果不能对这些不良心态加以调适引导,将会影响到青年学生的个体成长,对校园和谐文化建设和社会稳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在对网络人物、事件、话题进行围观时,大学生们表现各异,既有积极围观,也有消极围观。大学生的积极网络围观体现了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以及对国家大事和社会热点的关心,表达了一种“我在”、“我关注”、“我参与”的立场。但是也有少数大学生在网络围观过程中表现出种种不良心理状态,对大学生自身、高校和社会都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具体来说,有六种不良心态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一)盲目的从众心态
大家在网络上看到有趣的、震撼的内容,往往会纷纷围观。那些被点击数以千、万计的帖子,那些排在各类点击统计榜上的热点话题,通常都是大家关注的重点,而那些未能上榜的人物、事件却鲜有关注。有些大学生在网络上围观一些贴子后,无论真实还是虚假,只要与自己的想法有共鸣,便会不加核实地予以传播。虽然事后有些被证明为谣言,或是虚假消息,但是在认同感、关注度的驱使下,一人爆料网络上就有大批人附和的情况仍然时有发生。网络围观作为现实围观的延续和发展,也
不可避免出现围观者盲目从众的心态。网络爆料可能是实事求是,也可能是夸大其词,甚至可能是无中生有。大学生尚处于认知不成熟阶段,更容易受到网络群体心理的影响,少数大学生可能在围观事件中失去理性思考,出现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的心理有时会导致网络行为失控,甚至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
(二)猎奇的审丑心态
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各种媒体炒作的所谓“网络红人”,也会引起大学生网民的大量跟风围观。有些所谓的“网络红人”,喜欢炫耀又丑态百出,以一系列出“奇”制胜的惊人举动来博取公众的好奇心,引发集体围观。而这些光怪陆离的网络现象,有的充满“色情暴力”,有的荒诞怪异,而其中的狂人怪语和丑态百出恰恰迎合了时下大学生网民窥伺、猎奇的审丑心态。正如有的研究者指出的,某些大学生对网络红人大胆前卫、离经叛道的言行大发牢骚,其实是他们的窥私性欲望作祟[2]。这里的“大发牢骚”,生动地展示出了大学生群体的围观形象。他们通过围观欣赏丑角的丑态来获得心理上的快感,满足茶余饭后的娱乐消遣。大学生对新奇事物抱有探索、追寻的态度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审丑成为一种流行文化则是一种病态的心理,不利于其健康成长。
(三)娱乐的恶搞心态
从照片被恶搞,诗词被恶搞,再到经典影视剧被恶搞,大学生网络围观事件中不乏恶搞心理作祟。在这个急速发展的时代,娱乐被民众曲解,“娱乐至上”成为一些大学生的追求,恶搞则发展为娱乐最直接的消费形式。少数大学生选择这种非理性的宣泄出口,反映了他们内心的空虚、浮躁。对大学生围观者而言,有的传播者自己未必真的相信这些恶搞的东西,却还抱着一种近乎娱乐的心态转发;有的传播者抱着“唯恐天下不乱”的心态,将事态进一步扩大。恶搞本身并不可怕,关键是恶搞背后的动机和态度,其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值得我们认真分析,对于其中存在的一些不健康的心态,要严格管理和正确疏导。
(四)否定的自嘲心态
在网络围观的环境下,许多大学生越来越喜欢以“屌丝”、“矮矬穷”等自居。他们试图以这种否定自己的方式来寻求保护。随着高校扩招和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大学生从“天之骄子”变为市场竞争中的普通一员,优越感的相对缺失,使他们深受打击。2014年“蓝翔体”的走红,正是大学生自嘲心态的典型表现。“挖掘机技术哪家强”,大学生们纷纷打趣蓝翔技校,甚至自嘲不如去蓝翔技校学门技术。这种否定的自嘲心态,与大学生本应具有的青春阳光、积极向上的形象相去甚远。长此以往,可能会使大学生产生自卑心理、浮躁情绪,进而自我否定、逃避社会压力,甚至虚度光阴,有碍于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五)失衡的仇视心态
个别大学生在网络围观中的失衡仇视心态主要表现在仇官、仇富方面。只要是涉及到了政府官员、有钱人的热点事件,大学生网民都会迅速围观,产生各种负面的联想。几年前湖北一位年轻市长29岁被破格提拔,引起了大批的网络围观和热议:这个人为何升得这么快?是不是有什么背景后台?领导干部知识化、年轻化是我们所倡导的,但是在一些大学生网民仇视的心态下,年轻干部提拔被无限放大。还有一些大学生往往在围观一些“富人”的事件时,觉得他们为富不仁,肆意评论,无限放大而往往忽视了事件本身。
此外,“官二代”、“富二代”与“穷二代”、“农二代”现象成为目前网络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他们的生存与发展状况也备受关注。表面上看“白富美”、“高富帅”、“矮矬穷”、“屌丝”等网络热词的出现是青年群体划分其社会地位归属的标签,反映的是青年群体由于不同的社会条件而形成的两极分化的心态[3]。这种不同阶层的差距对比,更容易滋生某些大学生对为富、为官者的不满、蔑视乃至仇恨。同时,近年来“房哥”、“表叔”事件时有发生,贪官腐败屡见不鲜,也会对大学生的心态产生影响。社会群体对为官、为富者有着刻板的仇视印象,这种心理定势也加剧了部
分大学生仇官仇富的不良心态。
(六)谩骂的宣泄心态
2008年的“家乐福事件”,引起部分大学生在网络上群情激昂,不少人在网络上谩骂宣战。2012年钓鱼岛争端发生后,青年大学生反响强烈,又是一场争吵激辩。这些事件虽然都有一定的爱国情怀在里面,但是这些大学生的心态和行为并非都是理性的。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日益激烈的竞争使得处于成长必经阶段的大学生,精神压抑、身心俱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一些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未能转变学习和生活方式,适应不了新的环境,又找不到合适的宣泄途径,于是在网络围观过程中,容易出现情绪失控、言语粗俗的现象。而且大学生正处于思想活跃期,易冲动,若是其情绪在网络上被煽动而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和引导,其后果难以预料。
(一)网络围观中大学生不良心态产生原因
部分大学生在网络围观中呈现出的不良心态,既有客观外部因素的影响,又有大学生主体内在的原因。
1.社会转型时期的矛盾凸显
任何心态的产生和形成都有其现实基础。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也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改革的力度和深度不断加大,开放的领域和范围不断拓宽,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有些矛盾进一步凸显出来,社会各领域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例如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干群关系紧张、贪污腐败现象频发等等。大学生正值自我发展关键阶段,他们对社会环境的变化更敏感,对这个时期的思想心态反映更精微。社会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以及就业生存环境的竞争加剧,使得大学生的压力感增强,从而滋生一种失衡的仇视心态。大学生否定自嘲、谩骂宣泄等不良心态的形成都与社会的现实状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2.网络环境的虚拟性与复杂性
大学生网民利用网络的虚拟性,可以随意评论、转帖、发表意见,难以追查,由此形成了网络围观的隐蔽性,也使得大学生在网络围观中不需要背负太多的道德和思想包袱。而且网络没有“门槛”,面向的对象也是广大的社会群众,各类人群和纷繁复杂的信息都在网络上聚集。一些大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容易丧失辨别真伪的能力。有些网络媒体或别有用心的人故意捕风捉影、无中生有,在网络上大放厥词误导大学生,消解他们对主流观点的认同与接纳,致使许多不明真相的大学生盲目追随。
3.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效应
“群体极化”是指团体成员一开始有某种倾向,在商议之后朝着偏离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偏激的观点[4]。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网络可以在短时间内聚焦公众目光,形成强大的舆论意见,网民在意见领袖的引导下,在充分讨论基础上迅速形成导向性的舆论意见,从而影响其他群体。大学生群体极化效应表现尤为明显。具有相似感受的大学生产生相似的情绪和想法,迅速达成共识,形成群体极化,然后在互联网上很快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起初可能持有不同的观点和态度,但是在网络群体的极端情绪渲染之下,他们的心理状态也发生了改变,从而形成不良的心态[5]。
4.大学生心理发展不够成熟
大学生心理发展还不够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成型。在网络围观中随大流、缺少反思精神和非理性谩骂,都是他们心理发展不成熟的表现。他们的社会阅历浅,经验不足,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的碰撞、网络中多种思想观念交融的过程中往往会无所适从,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因此产生盲目从众的心态。同时,面对各种社会思想,求知欲强但阅历较浅的大学生很容易被一些貌似新奇的观点所吸引和鼓动,不加分析地全盘接受,极易产生非理性情绪。此外,面对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竞争日益激烈的外界环境,大学生的就业和生存压力较大,在面临环境适应困难、人际交往复杂以及学业压力较大等问题时往往缺乏心理
调节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若无法通过合理的渠道宣泄自己的情绪,减缓压力,那么虚拟网络便成为一个很好的宣泄平台。大学生在网络空间的情绪发泄不易受理性的指导和约束,极易表现出强烈的情绪倾向和极端行为[6]。
(二)网络围观中大学生不良心态的消极影响
大学生在网络围观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种种不良心态,不仅会对大学生,也会对高校和社会产生消极影响。
1.影响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确立
各种不良心态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审丑心态混淆了大学生对真善美的信仰;恶搞心态冲击着正确价值观和道德底线,会动摇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仇视心态降低了大学生对政府、社会的信任度和认同度。网络中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和组织对西方所谓“普世价值”的宣传,会误导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确立;为博取关注而捏造的炒作热点,导致部分大学生价值观的失衡。网络中的嘈杂声音和由此产生的不良心态,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带来深刻的影响,如不加以正确引导,可能会让大学生产生认知偏差和思维上的混乱,不利于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确立。
2.影响高品质校园网络文化的培育
大学生是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主体,由不良心态而产生的歪曲、非理性的判断,极易对其他个体造成消极影响。高品质校园网络文化的培育需要以充满正能量、健康和谐的网络氛围为基础,而网络围观中的不良心态所导致的“负能量”的传播与我们所倡导的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格格不入。网络围观中大学生的不良心态,是校园“灰色”网络文化的体现,是校园和谐网络文化中的不和谐因素,它与健康校园网络文化相冲突,不利于高校建设和谐健康的高品质校园网络文化。
3.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大学生网络围观不良心态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中国网民围观心态的体现。审丑、恶搞、谩骂等心态在网络上蔓延,容易在整个网络群体传播,引起一大批人的情绪、心态波动。网络虚拟情绪的蔓延也会影响现实社会。尤其是在网络热点事件中,网民们围观心态偏激失衡,舆论倒逼现实,从而影响整个事态的发展趋势,会对社会和谐稳定构成威胁。此外,大学生在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时会做出一些错误的判断和选择,甚至出现极端的网络非理性心态和行为,例如网络造谣、诽谤,甚至在现实生活中进行人身攻击、智能犯罪等,都可能对他人安全和社会和谐造成极大危害。
对网络围观中大学生不良心态进行调适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高校及学生个体的共同努力。
(一)积极营造和谐网络氛围,构建良好的网络育人环境
社会和谐是营造和谐网络氛围的基础。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矛盾凸显,一些不良心态难免滋生并且在网络上扩大蔓延。对于政府而言,要积极解决贫富差距拉大、干群关系紧张、贪污腐败等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要大力发展经济,努力缩小贫富差距;要加强政府信息公开透明,依法行政,改善政府和民众的紧张关系;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决打击各类贪污腐败行为。这些社会矛盾的解决,将为构建良好的网络文化育人环境奠定坚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强网络管理,落实实名制,完善互联网行业监督管理机制。国家应该尽快出台相关规定来管理博客、网上论坛等,利用科学的管理进一步明确网络运营商的法律责任。加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建设,建立互联网信息监查举报制度。根据互联网信息的内容、受众对象范围,采用内容分级的方法把复杂的网络信息分类,支持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抵制消极低俗的网络垃圾。对不良文化采取“黑名单”制度,加强监察举报,对于制造和传播非法、虚假、有害信息的网站和个人给予严厉惩治。
高校也应力求从源头上阻截不文明信息入网,
对浏览不良网站及进行不文明网络活动的终端严格管制,增强信息过滤功能,提高技术防范性能。此外,高校可尝试文明上网激励机制,可以在评奖评优中增设“文明上网”等考核指标,对文明上网和维护文明上网做出突出贡献的学生给予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强化大学生文明上网的意识。
(二)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培养健康心态
培养大学生与“互联网+”时代相适应的媒介素养,是端正大学生媒介使用态度、抵御不良影响的有效方法,其意义不仅在于调适大学生的不良心态,还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要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素养,提升思想境界,完善自我人格。大学生提高自我素养才能自觉抵制不良心态的产生。大学生群体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内化于心,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自觉崇尚健康的主流文化。面对网络的复杂性,要注意甄别各种信息的真假,提高网络信息的判断和质疑能力,用全面的、发展的、批判的眼光看待网络上的信息,努力做到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消极影响。
(三)完善心理疏导机制,调适不良心态
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加强心理疏通和引导,帮助大学生解决思想问题,疏通引导非理性情绪,保持心理平衡和内心和谐一致。第一,完善心理疏导的工作机制。高校要建立心理预警机制,重视大学生的心理感受,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变化,同时加强对大学生各种心态的监测、评估和预警,以便及时发现和了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全面普及心理知识,让大学生了解心理变化规律以及基本的心理调适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改变想法、转移目标、宣泄情绪、倾诉支持等手段恰当地进行自我调适。第二,加强心理疏导的团队建设。通过培训和再教育,不断提高心理咨询教师的工作技能和素质,从而提升心理疏导的整体服务水平[7]。第三,创新心理疏导的方式方法。在传统心理疏导方法的基础上,高校应该积极探索更加有效、便捷的疏导方法,发挥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在润物无声中帮助大学生达到心理平衡。
(四)加强人文关怀,培育健康心态
高校加强人文关怀,是现代教育理念的必然要求。第一,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高校要关注学生的切身利益,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加强制度、管理、活动的顶层设计。第二,关心大学生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注重开展个性化教育[8]。学校要努力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和制度环境,丰富活动载体,使全体学生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关注大学生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个体需求并给予支持的同时, 注意及时扭转学生不合理的或不切实际的个体需求。第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校要切实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信息,在网络围观中传播“正能量”,培育健康心态。
[1]李璇.新媒体中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J].思想理论教育,2013,(13):64-68.
[2]王珍.网络烂俗审丑现象的心理探讨[J].社会心理科学,2012,(5):83-86.
[3]李伟,王桂菊.转型期大学生不良社会心态的表现、成因与治理[J].中国青年研究,2013,(9):91-95.
[4]钟发亮.大学生网民“群体极化”和“个体沉默”行为过程管理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2,(6):74-77.
[5][6]冯国栋.基于群体心理的大学生网络群聚行为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7]张峻,黄如民.基于移动技术的大学生心理危机疏导系统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5,(3):107-108.
[8]吴恒仲.大学生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的科学内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2):63-65.
(责任编辑:黄立清 马加名)
G641
A
1674-9618(2016)03-0062-05
余 琛,女,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辅导员,助教。
高 翔,男,合肥共达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系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