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清
【摘要】学生行为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除必要的纪律约束外,更重要的是解决学生的心灵问题。通过运用文化熏陶、贯彻人本理念、率身垂范和心理疏导等方法,来增强学生的道德自觉,使学生自尊、自爱、自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传统文化 人本理念 率身垂范 心理疏导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98-02
目前,中职学校由于生源的多层次性,给学生行为管理带来了一些问题。如个性张扬、任性、不服批评;自由散漫、纪律性差;修养欠缺、谈吐不文明等等。对此,许多学校过多采取的是纪律强制。“强制”,固然是维持正常教学秩序和正常校园生活的必需,但“强制”不能解决心灵问题。学生的行为,是受学生的思想、观念和情感支配的,不解决内在的心灵问题,学生的行为管理,就始终存在问题,因此,对中职学生的行为管理,笔者认为,除了纪律强制外,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用传统文化,熏陶学生心灵。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一座宝库,其中许多优秀的思想,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辉。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这些优秀的文化,曾培育了无数志士仁人以天下为已任,为中华民族的强盛奋斗不息。然而今天的学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较少,这是今天学生行为出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学生管理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文化渗透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具有这方面的功能。
1.举办专题讲座。针对学生行为存在的具体问题,以班级为单位,举办专题讲座。如“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做人之道”,“论语中的君子之风”,“弟子规与学生行为”,“孟子的浩然正气”,“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博大胸怀”等等。通过讲座影响学生的心灵,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样的讲座,可每月一次或两次。
2.班主任老师可利用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方式,可确立主题进行讨论,如“传统道德与学生行为规范的关系”,“君子之道与人际交往”等等。
3.德育课教师,担负着培育学生美好心灵的重要责任。因而更要向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把优秀的传统道德,内化为学生的思想观念,增强道德自觉,改变不良行为。
4.组织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竞赛,以此促进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掌握。组织学生撰写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体会文章,并相互交流、讲演等。
以上这些方法,都是运用优秀的传统文化熏陶和感染学生,使学生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改变不良行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贯彻人本理念,养成学生自尊、自重、自立、自强
以人为本,是现代科学管理的核心和本质。学生行为管理也不例外,也要贯彻人本理念。以人为本就是要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因此,贯彻人本理念,就要求学生行为的管理者要做到:
1.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就要了解学生的共性,特别是个性化特点,即性格、观念、理想和需求等等。了解了学生的基本情况,才能有的放矢,才能和学生交心,才能对学生的不良行为给以引导,学生才会感到老师对她的尊重。
2.关心爱护学生。学生行为的管理者特别是班主任老师,要以一颗真诚的心和慈母般的爱去关心爱护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业和生活,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为学生排忧解难,使学生感到老师是自己的贴心人。这样,学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
3.尊重学生。(1)对犯错误的学生,不要斥责和恐吓,而要平等对话、心理辅导。学生是有情感、有思想、有意识的生命个体,对学生的行为管理,不能过于依靠监督和控制,而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对学生的管理就不能简单粗暴,就要依据学生的特点,综合运用管理方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2)实行学生自治。尊重学生,就要相信学生、实行学生自治。学校和班级都要建立学生自治组织,对学生行为进行自主管理。这样可以利用集体荣誉感和同龄压力,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学生自治组织成员,要轮流充当、使每一名学生都要当一次学生行为的管理者。
通过贯彻人本理念、尊重学生,使学生逐步养成自尊、自重、自立、自强。
三、率身垂范、为人师表
老师是学生的模仿对象,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的行为。因此,率身垂范、为人师表,在学生行为的管理中,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学生的管理者和每一位老师,都要先管理好自己。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所以,率先才能垂范,修已才能安人。做为师者,以身立教,就应做到爱岗敬业、遵守公德、仪表端庄、谈吐文明、积极进取、宽容大度等等,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这样就使学生学有榜样,对学生的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中职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未成熟,还有很大的可塑性,因而榜样引导是重要的。除了老师的为人师表外,还应在学生中树典范,以同龄的认同感引导学生,增强遵守行为规范的自觉性。
四、心理疏导,避免学生极端行为
现在的中职学生,情感丰富、个性张扬、具有逆反心理;自我意识较强、并时有偏激,易采取极端行为。对此,学生管理者要有足够的认识,对问题学生要及时给以心理疏导,避免极端行为的发生。
为此,学校应设置心理咨询室,要有专职的心理咨询教师。发现问题及时疏导,把极端行为拦截在萌芽之时。那么什么样的心理需要咨询呢?笔者认为:(1)偏激行为;(2)交往不良倾向;(3)人际关系紧张;(4)学习适应性不强;(5)失恋;(6)自卑;(7)紧张情绪;(8)心理障碍等等。这些不良情绪、不良心理,都应给以咨询疏导,从而避免极端行为的发生,增强遵守行为规范的自觉性。
对学生的心理疏导,除了专业心理咨询教师外,每一个学生的管理者,特别是班主任老师,都应成为学生的心理咨询师。这就要求学生的管理者和班主任老师,要努力学习和掌握心理咨询知识,共同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为学生健康成长,做出自己的努力。
五、结束语
通过上述的文化熏陶、人本理念、率身垂范和心理疏导等方法的运用,来解决学生的心灵问题。增强遵守学生行为规范的自觉性,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了道德自觉和自尊、自爱、自强,学生行为管理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参考文献:
[1] 余博.浅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 法制与社会, 2015年(18期) 第217-218页.
[2] 李平安.以人为本与学生管理[J].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01期) 第10-11页.
[3] 蔚鲁静,王忠成. 试论“以身作则,为人师表”[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3年(11期)第148页.
[4] 年亚贤. 心理疏导与青少年综合素质教育[J]. 中国青年研究,2012年(08期) 第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