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颈动脉斑块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2016-12-09 06:29姜丙全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22期
关键词:高敏颈动脉斑块

姜丙全

河南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急诊科 濮阳 457000



急性脑梗死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颈动脉斑块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姜丙全

河南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急诊科 濮阳 457000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颈动脉斑块性质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者60例为对照组,分别采用散射比浊法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2组患者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颈动脉斑块性质,并研究分析二者与急性脑梗死之间的关系。结果 检测后发现,研究组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等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内不稳定斑块患者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稳定斑块者和无斑块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斑块者和无斑块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颈动脉斑块性质等具有密切相关性,颈动脉斑块性质和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可作为临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病情评估的主要观察指标,对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急性脑梗死;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颈动脉斑块性质;相关性

急性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常见的一种脑组织损伤疾病[1],严重影响患者神经功能,甚至可威胁其生命安全[2]。有研究表明,引发急性脑血管病变的主要原因为不稳定动脉粥样斑块破裂[3],以充分了解和掌握颈动脉斑块性质与急性脑梗死之间的关系,便于临床及时干预治疗,降低患者病残率和病死率。本文探讨急性脑梗死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和颈动脉斑块性质之间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我院2014-07-2015-04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任意选取60例为研究对象(研究组),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标准[4],经头颅CT、MRI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60例患者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41~78岁,平均(57.8±5.5)岁。另选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者60例为对照组,男37例,女23例,年龄42~78岁,平均(57.4±5.6)岁。2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肝肾功能异常、恶性肿瘤、严重脏器疾病者以及外周血管疾病者,所有患者对本次临床研究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清晨,于患者空腹状态下采集5 mL静脉血,离心、静置后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本研究选用的高敏C反应蛋白试剂盒均为南京基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均由专业检测人员根据试剂盒上的说明规范操作,并准确记录结果。

1.2.2 颈动脉斑块性质:2组患者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其颈动脉斑块性质:指导患者取平卧位,保持头部后仰,充分暴露其颈前部;适当调整仪器频率,使患者头部偏向一侧,检查其颈总动脉两侧,测定患者颈动脉内膜厚度和中层间厚度。其中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记录标准为:①当测量值为1.0~1.5 mm时,可将其记为增厚;②当测量值>1.5 mm时,可判定斑块形成。之后根据患者颈动脉斑块性质,将其分为不稳定斑块、稳定斑块以及无斑块等。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2组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颈动脉斑块检出情况以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等。根据检测结果,将研究组60例患者分为不稳定斑块组(31例)、稳定斑块组(18例)及无斑块组(11例),对比分析不同斑块性质患者与其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之间的关系。

2 结果

2.1 2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比较 研究组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比较

2.2 2组斑块检出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中检出斑块49例,检出率为81.7%,对照组检出斑块20例,检出率为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2组颈动脉斑块性质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 研究组中不同斑块性质患者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为(7.71±2.15)mg/L,稳定斑块组为(3.56±1.32)mg/L,无斑块组为(3.34±1.51)mg/L。无斑块组和稳定斑块组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低于不稳定斑块组(P<0.05),无斑块组与稳定斑块组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和人们心理压力的逐渐增大,脑梗死患者发病率越来越高。脑梗死主要是指由多种原因所引发的脑组织局部区域血液供应障碍,可导致患者脑组织发生缺氧、缺血以及病变坏死,进而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失表现。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较急,多发生于休息时或睡眠中,病情可在数小时内或1~2 d内达高峰期,临床多表现为头晕、偏身感觉障碍、意识障碍以及不自主运动等症状,患者致残率和病死率均较高,对患者身体健康危害性极大。

目前,临床一般认为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的最常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其诱发机制主要在于纤维斑块致使颈动脉内膜增厚,导致管腔狭窄,同时受到其他继发病症的影响,使管腔狭窄症状加重甚至出现闭塞,从而引发急性脑梗死,二者关系密切。所以,临床需对颈动脉斑块进行及时检查和防治,以减少和避免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高敏C反应蛋白是人体血浆中的一种C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全身性炎症反应急性期的非特异性标志物,是心血管事件最强有力的预测因子之一,高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检测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低浓度C反应蛋白,从而提高临床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度。目前,多项临床研究表明,若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一直居高不下,则表示患者预后不良,且其浓度的高低,与患者脑梗死面积以及神经损伤程度具有直接关系。本研究结果发现,研究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检出率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中不稳定斑块组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稳定斑块者和无斑块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和颈动脉斑块性质均与急性脑梗死具有密切关系,是临床鉴定、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指标。临床需定期对脑梗死高危人群的动脉斑块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检测,以有效降低患者发病率和病死率,改善预后。

[1] 史秀丽,代瑞宁.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5,50(9):1 360-1 362.

[2] 朱卫香.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对氧磷酯酶-1活性、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15):2 508-2 510.

[3] 王国军.氟伐他汀与丁苯酞软胶囊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的动态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34(7):150-152.

[4] 钟孟飞.急性脑梗死患者粥样斑块稳定性及其血清学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3):3 632-3 634.

(收稿2016-01-21)

R743.33

B

1673-5110(2016)22-0045-02

猜你喜欢
高敏颈动脉斑块
中药外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药饮片调剂中审方差错情况分析及改进措施
Doublet luminescence due to coexistence of excitons and electron-hole plasmas in optically excited CH3NH3PbBr3 single crystal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microRNA-146a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代表中国
4类人别轻易按摩颈椎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