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业圣
摘 要:计算机课程有着较强的基础性特点,它融合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以及我国的素质教育为一体,主要在于培养学生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以及信息处理能力,让学生们能够具备一定的科学信息素养。同时,计算机的应用技术也是其他各个学科的重要基础。因此,我们要重视对于计算机的教学,利用项目教学法不断突破中职传统的计算机教育模式,从而有效提升学生们的计算机水平。本文主要在于探究项目教学法在中职的计算机教学当中的应用。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中职 计算机教学 应用研究
一、引言
学习兴趣是学生们进行探索与创造的主要力量源泉,同时也是学生们昀好的老师。而计算机课程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其所涉及的人数众多,而且专业面比较广,对其的熟练掌握是一个学生应该必备的基本素质。因此,我们要注重对于学生们计算机水平的培养与提高,运用项目教学法有效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学的质量,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不断增强他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以及实际运用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项目教学法在中职的计算机教学当中的应用
1.善于去搜集项目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资料
在这个阶段当中,中职学生们要按照已经制订好的计划去收集那些用来解决问题的资料,它有助于培养学生们收集资料的方法以及技巧,同时,我们要保证小组当中的每一位成员都能够参与其中,而且有着很好的合作。在中职计算机教学的项目教学法中,我们要为学生们提供和项目问题的解决有关的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源,其中包括文本、图形以及声音、视频和动画、案例等等。案例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且典型的学习资源,它有利于支持学生们回忆所学的相关计算机知识,为学生们提供很多计算机学习的经验,从而有效地弥补学生们在项目完成的过程当中其经验方面的严重欠缺,同时还有助于学生们与那些要解决的项目任务进行比照以及模仿。继而大大激发学生们的计算机学习热情,明确他们的学习目标,不断提高他们的计算机操作水平。
2.中职教师们要积极引导学生们进行计算机教学的项目学习
这个阶段也是中职计算机教学项目教学法当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区别于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模式。学生们按照所收集的资料去进行整理,然后形成自己的作品。而在作品的制作过程当中,学生们要运用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所获得的计算机知识以及操作技能去完成作品的整个制作。项目教学法中的小组合作是由两个以上的成员来组成的一个团体,各个成员之间要相互信赖,还要彼此通过面对面以及网络媒介来进行沟通与交流,另外还要具备一种调节小组成员行为的价值以及规范,小组当中的个体依据所完成的项目任务来扮演其中特定的角色。所以,在中职计算机的项目教学过程中因为其自身的特点,使得小组成员间的充分交流与沟通能够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在虚拟环境之下的交流与沟通也是十分普遍的。小组成员之间要树立共同的目标,形成他们特定的行为准则以及规范。组员们要在小组当中拥有自己各自的身份,扮演各自的角色,其实也就是要有各自不同的分工。
3.为学生们创建网络教学的资源平台
对于中职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我们要借助网络来为学生们做好教学的资源平台,使得学生们能够获取到更多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为学生们的后续学习来服务。学生们上课时要使用多媒体教室,实现多种媒体进行教学的效果,同时学生们上机所用的实验室要由学生们的用机以及教师们所用的机器共同构成。机器当中要装有教师们进行讲课以及辅导所用的课件资料,同时还要有供学生们学习使用的各种各样的计算机教学软件。另外,我们还可以创建出属于自己的精品化计算机课程网站,学生们可以在网上下载以及浏览丰富的学习资料,同时还要教师们制作的课件以及授课的录像、优秀作品等等,还要有供学生们进行练习使用的题库以及一些常用的计算机软件,为学生们的项目学习创造一个相对优越的学习环境。
4.对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价
项目教学法对于学生们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十分有效,学生们在其中可以以自己的学习方式去进行学习,而且在学习计算机的过程当中所面对的也不再只是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而是实际存在着的学习工作任务,他们在做这些具体的学习任务时能够即时获得一种行为上的反馈,及时地接受老师以及同学们的指导,在完成了学习任务之后,他们基本上也就了解了实际的工作流程当中所要掌握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从而建立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良好的职业心理,继而大大激发他们学习计算机的热情与兴趣,活跃他们的思维,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总结
综上所述,计算机这门学科不同于其他的学科,它有着极强的实践操作性。而且它理论方面的知识,倘若单凭课堂的讲解以及演示操作等来进行教学,学生们只会一味地去死记硬背理论方面的知识以及操作的步骤,难以消化和吸收所学的知识。另外,计算机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们能够掌握实际的应用,解决实际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因此,我们要运用项目教学法让学生们在实践中亲自去动手操作,从而解决在操作的过程当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不断提升自己的计算机操作水平。
参考文献:
[1]甄艳坤,霍汉平.计算机仿真在光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1年2期
[2]吕群波,相里斌,姚涛.光学畸变对大孔径静态干涉成像光谱仪影响的建模与仿真[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0年1期
[3]徐宁,花丽丽,杨庚.虚拟光学加密系统的仿真与性能分析[J].光电工程,2012年5期
[4]黄猛,李攀,丰继林.浅谈大学计算机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湖南社会科学,2014年z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