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心在教育教学中处处闪光

2016-12-06 07:34龚雪芳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25期
关键词:探究学习创新思维

龚雪芳

“爱满天下,改造社会”,这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核心,使我从中深刻领悟到:让爱心在教育教学中处处闪光,是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教师是辛勤的园丁,在多彩的花园中耕耘,尤其要关注一些特殊孩子的成长,因为他们更需要来自老师爱的呵护与培养。师爱的伟大在于博大与奉献。师爱不仅蕴含着对社会的责任、更寄托着对未来的希望。于是,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努力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也时刻向学生传递着爱心。

记得在我以前所带的班级中就有这样一个女孩,长的文静,可是脾气很倔强,在家里不听话,她的父母拿她也是没有办法。一年级的时候学习成绩就一般,上了二年级成绩持续下降,在学校总是说头疼、肚子疼要请假回家,从来不说坚持一下,作业也经常不能按时完成,这样下去肯定会影响学习,孩子以后很可能面临辍学的危险。

针对这一情况,我和她的母亲进行了交谈, 通过交谈我知道了她并不是真的头疼、肚子疼,而是她不愿意上课,也不愿意写作业,产生了厌学的情绪。针对这一问题,我首先和她的父母达成了共识,当她再说头疼的时候,我就先让她忍一忍,实在忍不住了再回家。我对她先讲道理,然后再跟她讲父母为了她有多么辛苦,她是个懂事的女孩,说了这些之后,她稍有进步,请假的次数逐渐减少了,但经常还是会出现作业没彻底完成的现象,不过对她的进步,我还是很欣慰的。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总是有意识地多给她关爱,她的作业可以少写一点,写的不好时我也只是很婉转的说一下,在生活上对她予以照顾,时不时抽出时间找她聊天。通过我一段时间的努力,她真的有了很大的转变,作业能够及时完成了,上课听讲也专心了许多,看到她听课时那认真的模样,我感到很欣慰。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有意识的让她参加学校的各种各样的活动,如:跑步、跳绳比赛等,增强她的信心,在最后的期末评比中,我还将她评为班里的进步生并给她发了奖,从此她变了,变得爱学习了,后来还成了老师的小助手,每当我回忆起她的变化时,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同时也默默告诫自己:爱能改变一切,对自己的学生一定要有爱心和耐心。

我们班还有一位叫罗晓建的小男孩,他调皮捣蛋经常不完成作业,有时还和学生打架,批评教育多次就是不改正,谁知上学期的一个周末,因为骑自行车时被路过的出租车撞了,当时送进医院就已昏迷不醒,情况非常危急,在急诊室抢救几天都处于昏迷状态,他的父母下岗在家,家里的经济状况非常不好,看到孩子当时的状况,他的父母担心的吃不下睡不着。当我得知这一情况后,连忙赶到医院看望他,看到孩子还在昏迷中,他的父母亲都面色憔悴,我的心里也很难过,我恳求医生一定要想办法救孩子,从医生口中得知孩子需要进一步观察,即使恢复了,可能也会有后遗症,我的心情非常沉重。在随后的日子里,我隔三差五就去医院看罗晓建,还时常打电话询问他的情况,班里学生知道他的遭遇后,都先后去医院看望了他。半个月后,传来了好消息,在医生的极力抢救下,他终于苏醒了过来。得知了这个消息后,我连忙带着几个班干部赶往医院去看他,他见到我们,泪流不止,由于刚苏醒过来,说话还有些困难,我们在旁边不断地安慰他,让他好好养伤,并告诉他:老师和同学们都盼望他能早日回来学习。因为伤势过重,他的半边身体一直不能动,所以在医院里一直闷闷不乐,不愿配合医生的治疗,有时还哭闹不停,严重影响病房中其他病人的休息,搞得父母不知所措。每次我去看他时,他就吵着要上学,闹着要见同学。

我回到学校后,把他的想法告诉了班里的同学们,同学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对他的关心,有的做手工送给他,有的给他写信,我还将一些学生的问候以及对他的祝福录制下来…在我去看望他时,带给了他,并鼓励他,在精神上给予他支持,让他坚强起来。他看到老师和同学们为他所做的一切,他非常感动,变得坚强起来,他给大家写了一封回信,表达了他对大家的谢意,也表示一定会坚强地面对挫折,学着忍受痛苦,他一定会配合医生好好治疗,争取早日回到这个温暖的班集体中。

经过半学期的治疗,他终于回到了我们这个大家庭中,我惊喜的发现他变了,变得爱学习了,也遵守纪律了,更珍惜同学间的友谊了,还努力为班级做好事;班级的学生也变了,变得更关心他人了,他们自发为罗晓建补课,还帮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班级凝聚力大大增强了,大家也更爱班集体了。看到班级的变化,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从事二十几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像这样类似的事例有许多,都让我深深的体会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作为班主任,我们要用毕生的精力在孩子的心中播种爱、培养爱、传播爱;从而让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发现爱、感受爱、发扬爱。让师爱永远伴随孩子们茁壮成长!”

浅谈民办医学院校在探究学习中培养医学生创新思维的途径和策略

郭丽娟

(长沙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湖南长沙 410219)

摘 要:本文从多方面阐述了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和策略,对于在民办医学院校中积极开展创新思维的模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铺垫作用。

关键词:民办医学院校 探究学习 培养医学生 创新思维 途径和策略

创新思维是思维活动的特殊形式,是思维的高级过程,它是在个人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发现新事物,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思维过程。它要求打破惯常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将过去的经验重新加以综合,给问题以新的解决。它的特征有: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洞察力;创造性的想象;独特的知识结构、活跃的灵感;新颖的表述。探究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着显著的优势。因为通过探究学习可以避免过分注重老师讲、学生听,老师下的结论,学生当成真理的现象。老师和学生都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评价、质疑问难,打破了对科学知识的绝对化观念,打破了对科学知识的迷信,从而形成探索的、发展变革的观念,而且讨论中师生间、生生之间的平等交流,有利于学生克服心理和语言障碍,避免了学生听催眠曲现象,使学生心理处于放松状态,易于激发每个人思维活动的潜能。[1]

以下从几个方面分别讨论了在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方法。

一、在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创新思维

1.在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学有所用的创新意识。

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往往只侧重于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学生花大量时间进行知识记忆和技能的练习,缺少对所获得的知识技能进行内化,缺少对学习过程的反省和调控。其结果是,在课堂上,学生是接受知识灌输的容器,在课外是解题的操作机器。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而探究学习则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地认识和接受教学内容,主动挖掘自己的学习潜能,造就创新精神。这时老师所要做的是联系现实生活,提出大家熟知而又难以解释的问题,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在直观而富有趣味的情境下,引发学生的心理活动,培养创新思维意识。[2]

2.在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创新能力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概念的学习,通过概念来了解事物的性质;二是规则的学习,懂得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三是问题解决的学习即运用概念和规则来解决问题。探究学习主要是第三层次的学习,其目的是发展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解决了所学知识点时,还应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迁移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以此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使学生的个性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进而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3.在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创新能力

对于一些教学内容利用课堂时间难以完成,老师可先把问题提前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查阅资料,把零碎的、粗糙的思想片断系统地组织起来,再经课堂汇总。这样不仅开阔学生视野,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让学生学会了获取新知识、新信息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交际水平及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电烧水与煤气烧水哪个更合算实验探究中,可指导学生对本地的煤和电的价格、煤炭资源数量的变化等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讨论,这样学生通过观察、实践、访问、查找图书、参考资料,利用计算机检索资料,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创新能力,促进了全面提高。

4.在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创新能力

教学中老师可结合有关知识点,把社会焦点、全球热点问题展示出来,让学生摆脱书本知识的束缚,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分析、融合,大胆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和途径,发展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创新能力。

二、在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途径

1.创设情景,为发展创新思维提供可能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讲,学生听,常常不敢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问题都在老师那里,学生只是机械的解决问题,被动到接受教师的灌输,其探索个性受到压抑,在探究学习中,教师必须改变观念,由教师创设情景使学生有自主思考的空间,为发展创新思维作了思想准备。[3]

2.重视质疑,培养创新意识

问题是推动探索的原动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题,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课堂上无论学生提出的问题正确与否,教师都应该从正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自信心。同时教师一定要把握住学生提出的思维含量较高的问题,促使学生深入地探究,这样,就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积极鼓励,激发创新愿望

在探究学习中,学生在研究、探索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灵感的火花,出现创造性的思维。有的思维也许不十分完善,但其中包含了创造是萌芽,作为教师要热情地鼓励、细心地呵护。比如“太阳能热水器的研究”课题组,在研究太阳能热水器的结构的发现,由于太阳能热水器的水管较长,所以,每次放水都有一段冷水,这样大大的浪费了水资源,也给用户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位同学提出了他的想法:在用户的水龙头处安装一个辅助保温箱。尽管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已经有了专利发明(用排空技术),但学生的想法也有其可行性,所以,当时我们肯定了他的想法。从此以后,他的创造热情更加高涨。

4.以趣设疑,诱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世界上许多重大的发明与新技术的发现从好奇心开始,好奇心使人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有探索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

5.诱发灵感,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探究学习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灵感。钱学森指出:“光靠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不能创造,不能突破,要创造要突破要有灵感。”灵感需要培养和诱发,激发灵感的因素主要有: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敏锐的直觉和洞察力加上运气;专注的思考;团体合作与思维碰撞;灵活的思维方式;不拘一格的学习环境。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会关注,学会交流,在关注中产生灵感,在交流中激发思维。

综上所述,在探究学习中,老师创设情景,鼓励学生,重视质疑,激发灵感。将探究运用于教学以后,学生们不仅上课的兴趣大增、课上也积极思考,紧跟老师的探究教学,开始关注以前觉得枯燥无味的概念及规律的发现和形成过程,而且许多同学还主动要求在课外时间开设实验课。

参考文献:

[1 ] 任长松.探究式学习: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25-29 284

[2] 李永云.走向创新的目标教学.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12):184-186

[3] ] 李华.探究式科学教学的本质特征及问题探讨.课程教学教法,2003(4)

猜你喜欢
探究学习创新思维
新课标下探究学习“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实验
浅析小学数学悦趣化探究学习的策略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地理探究式教学中的作用
职高office2010教学之我见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研究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