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如森 孙 明 王永涛 索立俊 王 维
凝血状态对肺癌的诊断及化疗效果的评估价值
赵如森 孙 明 王永涛 索立俊 王 维
凝血状态;肺癌;化疗
肺癌是全球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近50年来发病率显著上升[1]。研究表明,肺癌患者常伴有凝血功能异常及纤溶系统激活,与肺癌的进展关系密切[2]。本研究通过观察肺癌患者化疗前后的凝血状态,以探讨凝血状态与肺癌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肺癌患者50例设为肺癌组。所有患者均经胸部平片、CT、MRI、纤维支气管镜或组织学检查确诊,并排除心肝肾和凝血功能障碍、造血系统疾病、贫血、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者;50例肺癌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44~78(60.8±4.3)岁;病理类型:鳞癌19例,腺癌11例,小细胞癌20例;TNM分期:Ⅰ~Ⅲ期31例,Ⅳ期19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设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42~80(59.6±4.8)岁。2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及疗效判定标准
非小细胞癌患者采用NP(长春瑞宾+顺铂)化疗方案,小细胞癌患者采用PE(依托泊苷+顺铂)化疗方案。所有患者均化疗2周期,化疗结束后2周进行疗效判定,依照RECIST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及进展(PD)。
1.3 检测方法
所有患者检测前4周内均未使用抗凝或止血药物。取肺癌组化疗前2 d、化疗后4周和对照组的空腹静脉血2 ml,以3 000 r/min进行离心10 min,收集血浆留存于-80 ℃冰箱。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Ⅲ(AT-Ⅲ)及D-二聚体(D-D),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PLT)。
1.4 统计学处理
2.1 肺癌组化疗结果
肺癌组化疗后CR 2例,PR 24例,SD 16例,PD 8例。根据其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CR+PR)26例和无效组(SD+PD)24例。
2.2 有效组、无效组化疗前后及对照组的凝血状态比较
有效组、无效组化疗前APTT、T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T-Ⅲ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Fib、D-D、PL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效组和无效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化疗后AT-Ⅲ明显高于化疗前及无效组化疗后(P<0.05),Fib、D-D、PLT明显低于化疗前及无效组化疗后(P<0.05),化疗前后APTT、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效组化疗后各指标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有效组、无效组化疗前后及对照组的凝血状态比较±s)
凝血功能异常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3]。文献报道,约50%未转移肿瘤和90%转移性肿瘤患者伴有凝血功能异常[4]。肺癌细胞进入血液与血管内皮细胞,促进PLT激活释放Fib,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及血栓形成,继而促进继发纤溶系统亢进,并促使交联纤维蛋白降解生成D-D聚体[5-6]。当肺癌患者出现凝血及纤溶系统失衡,机体为维持两个系统的平衡状态,大量消耗AT-Ⅲ,从而促使两个系统趋于平衡[7]。本研究中,有效组、无效组化疗前AT-Ⅲ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Fib、D-D、PL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肺癌患者化疗前处于高凝状态,监测凝血状态的变化对肺癌患者的诊断有一定临床价值。
研究表明,有效化疗能改善肺癌患者的高凝状态,但无效化疗对患者的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8-9]。另有研究表明,化疗无效的肺癌患者血液高凝状态会出现进一步加重[10]。本研究结果显示,有效组化疗后AT-Ⅲ明显高于化疗前及无效组化疗后(P<0.05),Fib、D-D、PLT明显低于化疗前及无效组化疗后(P<0.05),无效组化疗后各指标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上述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提示Fib、D-D、AT-Ⅲ、PLT的变化可评估肺癌患者的化疗效果。
综上所述,凝血状态的显著变化可作为肺癌的诊断、化疗效果判定的参考依据。
[1] 顾 瑛,马 莉,胡黎娅,等.肺癌患者凝血功能检测及临床意义探讨〔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4):4668-4669.
[2] 谭红霞,张 科,胡孝海,等.老年肺癌患者首次化疗前凝血指标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20(7):983-987.
[3] 陈兴国,徐海伟,张临泉.部分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的改变与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6):1933-1934.
[4] 常春霞,陈 洪.恶性肿瘤相关凝血功能紊乱与抗凝治疗〔J〕.国际肿瘤学杂志,2008,35(9):677-680.
[5] 徐春华,于力克.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J〕.现代肿瘤医学,2011,19(1):65-66.
[6] 刘荧荧,孙秋实.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化疗对凝血功能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3):90-92.
[7] 李 珺,王 泳,张雪松,等.肺癌患者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与肿瘤分期、转移的关系〔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5(21):6457-6459.
[8] 崔元生,杨 莺,阮巧玲.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后凝血指标的变化〔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54(4):34-37.
[9] 巫翠华,黄立霞,陈延伟,等.化疗对肺癌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作用及意义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5,30(1):57-59.
[10] 张晓伟,史立英,高海燕,等.肺癌患者凝血功能改变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9):1720-1721.
(编辑:甘 艳)
10.3969/j.issn.1001-5930.2016.11.053
R734.2
B
1001-5930(2016)11-1910-02
255400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人民医院
王 维
2015-12-08
2016-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