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爽 金威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上册P40~41。
教学目标:
1.联系已有的学习经验,体会计量角的大小需要有统一的计量单位,认识角的计量单位,建立1°的表象。
2.在观察、交流的基础上,认识量角器的结构与功能;经历探索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和过程,初步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3.通过量角,感受角的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无关;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师:同学们,今天的课堂上来了两位我们的好朋友。(出示课件。)本来是件挺高兴的事,可是他们在来的路上却吵了起来,这是为什么呢?
师:我们一起去帮它们评评理。∠1说你看我的边比你长,我比你大,你得叫我哥哥。∠2说你边长就大啊,我可不服气,你看我很粗壮,应该我大。
师:同学们觉得谁大呢?
生:我觉得∠2大。
师:你是用什么办法比较出来的?
生:把两个角重叠在一起进行比较。
师:可是两个角在屏幕上,没办法重叠它们,你这种方法不够科学。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
生:量一量就知道哪个角大了。
师:对,这时候我们就须要有统一的计量单位和度量工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度量。(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合作体悟
1.认识计量角的单位。
师:要测量一个角的大小应该选用一个合适的单位来量。人们将圆平均分成360份,将其中一份所对应的角作为度量角的单位,它的大小就是1度,记作1°。(课件出示1°。)
师:那每一份所对应的角的大小就是——
生:1°。
师: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1°的角是多大。
师:看看屏幕上的1°角和你想象的大小一样吗?
2.认识量角器。
师:观察一下,量角器上有多少个1度角?
生:180个。
师:量角器是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有了量角器,我们量角就变得方便多了。拿出你手中的量角器,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位新朋友吧。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自己手中的量角器,看看量角器上都有什么?并把你的发现在小组交流一下,然后选代表进行汇报。(生讨论。)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手中的量角器?
生1:量角器是一个半圆,上面有0刻度线。
生2:量角器中间的这个圆圈叫中心点。
生3:有两个半圈的刻度线,方向是相反的。
师:对,我们称外圈刻度和内圈刻度,这两圈读数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吗?
生4:从右边的0刻度线起,逆时针方向排列的刻度就是量角器的内圈刻度;从左边的0刻度起,顺时针方向排列的刻度就是量角器的外圈刻度。
生5:内圈和外圈都是180度。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课件出示量角器。)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量角器的各部分名称。量角器上0所对的刻度线叫做0度刻度线;(课件演示。)这些长长短短的小线是刻度线,把这些线聚在一起的点叫中心点;内圈的数叫做内圈刻度;外圈的数叫外圈刻度。(板书:中心点、0度刻度线、内刻度和外刻度。)
师:请你看着屏幕说一说量角器上的各部分名称。谁来说一说?
生:量角器上有中心点、0度刻度线、内刻度和外刻度。
师:量角器是测量角的大小的工具,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量角器上内圈刻度是按逆时针方向排列的,外圈刻度是按顺时针方向排列的。刻度线汇集的一点是量角器的中心点。
3.探求量角的方法。
师:这个角你能读出它的度数吗?(出示教材第41页例1。)
生:不能,因为没有标角的度数。
师:要读出这个角的度数该怎么办?
生:用量角器测量出度数。
师:好,在测量之前请同学们先估测一下,这个角有多大呢?
生1:40°。
生2:30°。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测量这个角,请大家认真看老师是怎样测量的。(教师演示。生观察。)你们想尝试一下量角的度数吗?请你自己动手量一量,并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量的。(生交流角的测量方法。)
师:能结合量角的过程,概括地说一说量角的方法吗?
生:把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然后把角的一边与0刻度线对齐,最后读出另一条边所对准的刻度线表示的度数就可以了。
师:你表述得真清楚,真棒。看屏幕,我们一起来测量一下。
师:使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使量角器的零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看角的另一条边所对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教师边说明边演示。)
师:请你自己来测量P40页 ∠2的度数,并和同桌说一说你的测量方法。
师:好,谁来说一说?
生:把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零刻度线与角一条边重合;看角的另一条边所对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师:请你自己来看量角器上的刻度,填出每个角的度数。(P41-1。)
师:第一个角的度数是多少?
生:第一个角是55度。
师:角的开口向右我们就读内圈的刻度。那第二个角呢?
生:也是55度。
师:你是怎么读出来的?
生:角的开口向左我们就读外圈的刻度。
师:角的一边与哪条0°刻度线重合,就读哪圈的刻度,一般情况下,开口向左读外圈刻度,开口向右读内圈刻度。
4.探究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
师:现在,(教材第41页做一做2。)我们一起观察下面的两个角,量一量,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这两个角一样大。
生2: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师:那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呢?(课件出示三个度数依次增大的角。)
生:我发现两条边之间的开口越大,角就越大。
师:勤于思考,真棒。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分开的大小,分开得越大,角越大。(板书。)
三、巩固发散,学以致用
师:角的测量方法你们学会了吗?(P44—3。)
请你量出下面各个角的度数。(生测量汇报。)
师:看来量角的方法同学们都掌握了,那请你再来量一量下面各角的度数。看看会有什么发现?(P44—4。)
生1:我发现∠1+∠2=180°,∠2+∠3=180°,∠3+∠4=180°,∠4+∠1=180°。
生2:我还发现了∠1=∠3,∠2=∠4。
师:说得真好,只要我们有一双数学的眼睛,就能时时发现数学规律。我们一起来辨别下面的题是否正确。
生1:用量角器量角时,一定要读内刻度线。 (×)
生2:角的两条边越长,这个角越大。 (×)
生3:直尺是测量线段长短的工具,量角器是度量角的大小的工具。(√)
师:同学们真细心,动脑筋解决了问题,老师真为你们高兴。请你写出每个钟面上的时间,并量出时针与分针形成的角的度数。
四、梳理生成,知识内化
师:这节课,你学习到了哪些新知识,有什么收获?
生1:我知道了角的度量单位是“度”。
生2:我知道了把圆平均分成360份,每一份所对应的角就是1°。
生3:我学会了量角。把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零刻度线与角一条边重合;看角的另一条边所对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生4:我还发现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分开的大小,分开得越大,角越大。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感觉到用量角器量角非常的方便,也许明天,你们会制造出一种更便捷的量角工具,老师期待你们的成功!
评析:
“角的度量”是在学生认识角的基础之上,学习使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是一节典型以活动为中心的测量课。从课题的引入、度量单位的提出、量角器的认识到度量角的方法,每个问题的解决都伴随着学生自己的活动、发现、创造与探索,教师努力地创设一种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在这种氛围中,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一、情境创设,使问题探究更具生活化
本课教学,教师给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动手实践,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由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出示了两个角争吵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又能引发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来比较角的大小,角的大小到底和什么有关系,学生在质疑、思考的过程中会发现,用观察、重叠的方法不能比较出角的大小。教师顺势提出:要知道生活中的角的大小,同学们所说的方法不够科学,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这样的设计既自然,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分析事物,感受度量角的意义。
二、问题引领,为学生自主探索提供空间化
施教之功,贵在启导。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设计了具有指导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如“用什么量角的大小呢?”“这个角你能读出它的度数吗?”“你想尝试一下量角的度数吗?”“能结合量角的过程,概括地说一说量角的方法吗?”……一连串的问题,引领学生一次次亲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并使学生在总结中实现知识的梳理、归纳与反思,提高了学习能力。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从事教学活动的空间,学生成为新知识的探索者与发现者,从而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三、善于指导,促使学生掌握学习的策略化
数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应该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与策略,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本节课中教师主要渗透以下几个学习策略:
1.外显:内化的策略。在感官上认识1°的角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1°的角是多大。
2.猜想:验证的策略。让学生先估计要测量的角的大小,然后实际测量验证。
3.实践:总结的策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建立量角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出量角的方法,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四、巧设练习,充分发散学生思维的空间化
在本节课的结尾,教师设计了一系列练习,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对新知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巩固。练习题的设计应以提升学生量角技能、培养学生数学素养为重点。不仅具有层次性、实效性,还有一定的开放性,给学生运用新知、充分发散思维的空间。引导学生把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感受量角的意义,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鼓舞和唤醒。本节课从活动的设计到教学实施,让我们深切体会到问题是教学的心脏,探究是最好的教育。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积淀的数学思想、研究方法和看问题的角度,会成为学生个人发展的重要支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