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血拔罐联合清热解毒凉血法治疗痤疮疗效观察

2016-12-02 09:24杨晓丽郭良玉杜晓晖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18期
关键词:痤疮皮损血清

李 琳,杨晓丽,郭良玉,杜晓晖,李 伟

(1. 河北省秦皇岛市中医医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0;2. 河北省抚宁县中医医院,河北 抚宁 066300)



放血拔罐联合清热解毒凉血法治疗痤疮疗效观察

李 琳1,杨晓丽1,郭良玉1,杜晓晖1,李 伟2

(1. 河北省秦皇岛市中医医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0;2. 河北省抚宁县中医医院,河北 抚宁 066300)

目的 观察放血拔罐联合清热解毒凉血法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痤疮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清热解毒凉血方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放血拔罐疗法,2组均治疗4周;记录2组治疗前后血清雌二醇(E2)、睾酮(T)水平及临床症状积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 变化情况,评价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血清E2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05),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临床症状总积分及各项目积分、DLQI总分及各个项目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放血拔罐联合清热解毒凉血法能够调节痤疮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拔罐疗法;放血疗法;清热解毒凉血法;痤疮

痤疮是临床皮肤科最常见的皮肤慢性炎症性疾病,青春期男女的发病率为70%~85%[1]。痤疮发病的主要特点为患者面部出现黑头和白头粉刺、脓疱、丘疹、结节及囊肿等,严重者可影响患者容貌,对患者社会交往及生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祖国医学认为痤疮应当归属于“肺风粉刺”的范畴,亦有“粉渣”“粉刺”及“面疱”等诸多称谓,该病的主要病机包括肺经郁热、熏蒸面部、七情失调、肝气犯胃以致湿热蕴结、脾胃受损,引起热毒外发而发病[2]。既往针对痤疮的治疗如单纯西医治疗存在药物刺激、疗程不足、疗效不肯定等不足之处[3]。本研究针对患者病机,给予患者放血拔罐联合清热解毒凉血法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秦皇岛市中医医院皮肤科诊治的120例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临床皮肤病学》[4]中痤疮的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均为肺经蕴热型[5]:发病初期粉刺为红色,患者自觉瘙痒及疼痛,同时可伴有尿黄、口干,脉象浮数,便秘,舌红苔黄等症状。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治疗前3个月内服用过糖皮质激素及中药治疗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将120例痤疮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男25例,女35例;年龄16~32 (22.1±4.4)岁;病程(2.4±1.2)年(1个月~9年)。对照组男21例,女39例;年龄16~31 (22.4±4.7)岁;病程 (2.6±1.3)年(1个月~9年)。2组年龄、性别构成比、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均每日用硫磺香皂洗脸,去除油脂,同时嘱患者禁食辛辣刺激性及高脂肪食物,使用富含维生素丰富食物。对照组接受自拟清热解毒凉血方汤治疗,方药组成:丹参15 g、野菊花15 g、黄芩15 g、连翘15 g、败酱草12 g、赤芍10 g、炙甘草6 g、川贝母10 g,湿毒较重患者加薏苡仁,胃热盛者加知母。1剂/d,水煎取汁500 mL,早晚分2次温服,连续治疗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放血拔罐疗法:取患者的大椎及双侧心俞、膈俞、肺俞、肝俞、血海及曲池,肺胃蕴热型者配内庭穴及合谷,利用一次性采血针对患者施以快速点刺放血处理,并于穴位处行闪火拔罐治疗,留罐5~10 min, 2~3 d 1次,共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 ①血清性激素。男性患者于治疗前后抽取空腹血测定血清雌二醇(E2)及睾酮(T),女性患者则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次月经后3 d测定。②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a. 出油情况评分:干性为0分,中性为2分,混合性4分油性为6分;b. 皮损程度: 正常或无发现0分,仅有粉刺为2分,粉刺合并丘疹4分,粉刺、丘疹、脓疱同时出现并可见结节则记录为6分;c. 皮损数量: 无发现消失记0分,总病灶数<30个为2分,总病灶数为31~50个记录为4分,总病灶数在51~100个记录为6分; d. 皮损颜色: 正常或消失记录为0分,粉刺尖端白或黑色为2分,粉刺尖端为黑色,丘疹色微红则记录为4分,脓疱黄绿色或者丘疹色红则为6分;e. 皮损肿痛: 不痛或治疗后消失记录0分,轻微肿痛为2分,局部肿痛明显且伴有或不伴有略微破溃记录为4分,肿硬疼痛明显、出现破溃或流血性脓液记录为6分。以上单项积分总和即为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③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状态评分。采用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评分(DLQI)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6]。DLQI量表包括日常活动、症状与感受、休闲娱乐、人际关系、工作和学习、治疗6个项目,每个问题设置4个等级(0~3分),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质量越差。

1.4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皮损消退率评定临床疗效。皮损消退率=(治疗前临床症状积分-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治疗前临床症状积分×100%。痊愈:症状消失、皮损消退,或仅遗留有轻微的色素沉着,皮损消退率>90%;显效: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皮损显著消退,皮损消退率70%~89%;有效:症状有所改善,皮损部分消退,皮损消退率30%~69%;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皮损未见明显消退,皮损消退率<25%。治愈+显效+有效为总有效。

2 结 果

2.1 2组治疗前后血清T、E2水平比较 治疗后2组血清E2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05),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血清T、E2水平比较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后2组临床症状总积分及各项目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2.3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2 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s,分)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3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2=4.183,P=0.041。

2.4 2组治疗前后DLQI评分比较 治疗后2组DLQI总分及各项目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4。

2.5 药物不良反应 2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复查肝肾功能、血尿粪常规均无明显异常。

3 讨 论

痤疮作为青春期人群最常见的一种碍容性疾病,近些年其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高趋势,该病发病机制相对复杂,与机体内分泌的变化尤其是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密切相关。诸多学者认为雄激素能够引起皮脂腺分泌过剩,导致皮脂腺显著增大,皮脂分泌过多,机体皮肤毛囊上皮角化异常,上皮细胞无法顺利排出,最终淤积于毛囊口而形成粉刺。李文圣等[7]报道痤疮患者血清游离T较健康人群显著增高,而E2水平则显著降低,提示痤疮患者机体内雌雄激素水平比例失调与发病密切相关。

祖国医学将痤疮称之为“肺风粉刺”,《诸病源候论》中将其称为“酒皷”“面疱”“皶疱”等,认为该病与脾脏、胃及肺脏功能密切相关,其中痤疮发病与肺经的关系最为密切。面鼻属肺,肺经血热,外感风邪,最终至热邪浸渍头面皮肤而疹出。诸多中医学者认为痤疮的发病多由风寒湿热而盛犯肺,过食肥甘厚味、饮食不节而至外感毒邪,终致肝胆湿热、肺热血瘀而犯肺,抑或毒邪犯于肺、客于血络蕴而化热,终导致湿热邪毒浸渍于皮肤而发病[8]。该病的基本病机为热毒血瘀、肺热熏蒸[9]。本研究纳入的患者归属于肺经蕴热型,因此治宜清热解毒、祛风清肺。自拟清热解毒凉血汤方中丹参、连翘清热解毒;黄芩清热燥湿;野菊花可消肿解毒、疏风清热;赤芍活血祛瘀、清热凉血;败酱草祛瘀排毒、益气复脉;炙甘草补脾和胃;贝母清热润肺;诸药合用,可奏泻火解毒凉血、清热燥湿之功效。

表4 2组治疗前后DLQI评分比较,分)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经络是人体联系体表和全身各脏腑,运行气血的通道,亦是人体功能的重要调控系统。利用针灸刺激机体的经络脏腑能够调节机体的内分泌系统,进而抑制患者皮脂腺分泌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痤疮的功效[10]。本研究针对痤疮患者采用背俞穴放血拔罐的治疗方案,大椎穴属于督脉,是足、手三阳经交会之穴,点刺放血,则能清泻诸阳经之风热,具有活血化瘀解毒功能。点刺大椎穴亦能够调节机体内分泌功能,使得皮脂腺分泌得到抑制,并兼具有抗炎功效。取心俞、膈俞可清血循环之瘀热;取肺俞可清散肺经之瘀热;取肝俞则能疏肝泻火;取血海、曲池则以整体治疗为主。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2组血清E2较治疗前显著升高,T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临床症状总积分及各项目积分、DLQI总分及各个项目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疗效亦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提示放血拔罐疗法联合清热解毒凉血方剂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调节患者血性激素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与优势,且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王光明,孙世成. 痤疮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1(3):239-243

[2] 高尚璞,杨芮姗. 养阴清肺方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33例临床观察[J]. 中医杂志,2013,19(2):134-137

[3] 夏庆梅,王泓午,徐丽敏. 痤疮中西医研究进展[J]. 天津中医药,2011,29(1):84-86

[4] 赵辨. 临床皮肤病学[M]. 3版.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35

[5] 陈敬德,杜华,王思农. 中药内服治疗肺胃蕴热型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研究进展[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18(1):54-55

[6] Finlay AY,Khan GK. 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 a simple practical measure for routine clinical use[J]. Clin Experi Dermatol,1994,39(1):210-216

[7] 李文圣,刘晋洪. 寻常型痤疮患者性激素水平与发病的相关性研究[J]. 皮肤病与性病,2012,16(4):189-190

[8] 刘亚南,黄青,赵慧娟. 318例寻常痤疮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析[J]. 中医杂志,2015,18(3):223-227

[9] 罗璎,胡冬裴. 中西医治疗痤疮研究进展[J]. 河南中医,2014,25(1):181-183

[10] 马小允,张志深,张秋雨. 辨证论治配合背俞穴拔罐放血治疗面部痤疮52例[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1):2661-2662

10.3969/j.issn.1008-8849.2016.18.024

R758.733

B

1008-8849(2016)18-2004-03

2016-01-26

猜你喜欢
痤疮皮损血清
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Meigs综合征伴血清CA-125水平升高1例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三子汤配合放血疗法治疗痤疮病150例
面部皮损的组织病理对其美容治疗及效果的影响研究
寻常型鱼鳞病患者皮损中间丝聚合蛋白及其基因的改变
消风清热散治疗面部痤疮69例
痤疮的中医药治疗
面部肉芽肿1例并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