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俊
【摘要】对新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材工作的人员队伍、教材供应、教材建设、教材研究及教材评价方面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及措施。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 教材工作 教材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财经学院2013年教学研究与改革课题“广西高校教材工作改革与创新研究”(编号2013A35)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4-0029-01
一、新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材工作存在问题分析
1.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思维落后
新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具有师资弱、起点低等特点,在办学理念、师资队伍、管理体制等方面都存在令人隐忧的问题。这类高校的教材从业人员队伍的学历、职称都偏低,对高校教材工作思想上不够重视,依赖经验管理,一些高校的人员简单地将高校教材工作等同于教材供应管理。
2.教材供应管理模式适应不了形势发展需要,信息化程度不高
传统的教材供应管理模式主要是手工记账,教材征订、发放和结算过程相对简单。而随着新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招生规模扩大和学分制推行,在校学生数量激增,选课随机性加大,教材供应从征订、入库、发放到最后账目结算要求信息化管理,传统手工记账造成的工作效率低下、教材出版信息不对称和账目混乱等问题日益凸显。
3.教材建设机制不完善,投入经费相对不足
新建应用型本科教育处于探索、试验阶段,制度建设往往跟不上教学改革步伐。教材建设伴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而发展,本身具有一定的发展规律,教材建设与相关制度建设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思想上对教材建设缺乏足够的认识,相关的教材建设机制、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经费投入不足,政策倾斜程度不够,极大影响了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发展。
二、新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加强教材工作的对策
1.转变思想,加强管理队伍素质建设
新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教材管理工作方面应转变思想观念,大胆创新,强化科学管理。由过去单纯教材征订发放模式逐步转变为“编、研、选、供”相结合的现代综合管理模式。同时,应根据学校规模、办学层次和专业特点,选聘一些高层次管理人才。管理人员要主动加强学习,外出参加同行交流培训,力争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不断提高,力求在管理上有新的突破。
2.选择合适的教材供应管理模式,引进高校教务管理系统
2.1选择具有市场化趋向的教材服务中心的教材供应管理模式,通过公开招标引进教材供应商,向学生提供教材服务。管理的流程可根据二级学院征订计划表查询、汇总教材征订种类、数量,同时提出有针对性的征订意见和建议,然后提交学校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审核,审核通过后报订供应商业务受理部门,由供应商提供服务,教材管理部门只起指导、监控、协调的作用。
2.2引进高校教务管理系统,基于校园网为高校教务管理提供实用、先进的网络化、信息化服务。高校教务管理系统一般包括高校教务管理工作各个环节,教材管理作为其中的一个子系统,可以为教材的征订、发放、财务结算及网上查询提供实用、先进的网络化信息管理手段。
3.围绕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开展教材建设
3.1统筹安排,做好中长期教材建设规划,认真做好重点教材立项选题工作,有针对性地规划教材建设项目。教材立项从选题、调研、编撰、修订、出版等各环节加强管理,引导教材建设方向,加强专业针对性,突出能力培养,促进产学研合作,组织企业技术人员或具有“双师型”资格的教师参与教材建设。
3.2设立教材建设基金库,加大资金投入。对于专业面窄、使用量少的特色教材出版要有相应的资金投入;对于教材编写的稿费、改编费、版税和策划费等要有相应的报酬体现;同时,对于教材建设成效明显,或由本校教师主编、参编和独立撰写获国家级规划教材立项以及获国家、省部级奖项的教材,学校应予以奖励。
3.3完善教材建设相关的机制和制度。一是要完善信息服务机制。教材工作人员应主动联系出版社,提供出版信息,既要走出去,也要请进来,使高校与出版社之间的教材建设形成一定的信息沟交流平台;设法联系或邀请知名教授担任部分教材主编或主审,鼓励教师多参与教材教参建设;二是要完善教材编写激励机制,通过评审立项的教材编写出版可以从中取得相应的报酬;三是要完善教材评估机制,教材的编写、使用、评优等环节要建立相应的前期、中期、后期等完善的评估机制。
4.努力开展教材研究
加强教材建设、不断提高教材选用质量,要建立在对教材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基础之上;首先注意培养教师教材研究意识,深入研究比较应用型本科教材与普通本科和高职高专教材的区别,深入研究国内外相关教材出版情况,广泛收集材料,将最新研究成果融入到教材中,使教材内容改革与课程体系改革同步。其次,要深入研究如何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要善于分析、总结教材工作存在的各种实际问题,找出工作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5.全面实施应用型本科教材质量评价与监控
5.1首先要构建适用于应用型本科教材质量评价与监控的指标体系,根据不同院校特色、不同专业特点、不同教育层次和不同类型教材的内容特点和目标要求,从各自的实际情况出发,深入分析,分别针对教师、学生、同行专家以及教学管理人员构建不同的评价指标和评估体系。指标体系应涵盖全方位,从内到外,从表到里,从教材的内容、编校和印刷方面加以量化。
5.2其次,以现行教材建设和管理制度为依托,全面实施应用型本科教材质量评价与监控。一是坚持择优选用原则,教材征订必须经过任课教师初选、教研室集体讨论、二级学院初审、教材管理部门全面查询核准并拿出意见、最后经学校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确认;二是利用高校教务管理系统开发教材网络评价平台,设计相应指标,实时掌握学生、教师对所使用教材反馈情况;三是定期召开教师、学生座谈会,掌握教师、学生对使用教材的质量评价;四是期中或期末同行和教学督导对所使用教材的跟踪及评价。
参考文献:
[1]董安广,应用型本科院校教材质量评价的探究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13,(8):38.
[2]徐容.高校教材质量监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12):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