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是一个大课题、老课题,同时在当前新形势下又是一张“新试卷”。近年来,受国内外市场环境不景气、经济下行、民间资本市场混乱等因素影响,众多中小微型企业甚至是大型企业出现资金链条断裂、企业主跑路、债务拖欠等现象,导致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大幅增加,信用环境恶化。农村信用社也深受影响,但上述客观原因只是其中一方面,基层法人机构自身市场定位不明确、客户资源匮乏、创新能力不足、抵御风险能力欠缺等主观原因也是导致上述现象的主要因素。鉴于以上几点,笔者谈几点信贷管理工作的看法。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信贷管理 思考
一、务必坚持正确的市场地位,站稳脚跟,深耕市场
农村市场是农村信用社的“主战场”
“主阵地”,这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在未来5~10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内,必须坚定不移地立足农村市场。要引导农户寻找投资,需找新的贷款增长点。根据2012~2014年全省农村信用社贷款需求调查掌握的情况来看,近三年农户贷款需求持续萎缩,分别较上一年下降10%、27%和16%,很多客户经理反映现在农村信贷市场尤其是小额农贷趋于饱和,贷款投放难度较大。笔者认为这与市场经济下行、同业竞争激烈等有很大关系,但农户的消费盲区和投资兴趣点更是我们急需开发的重点,尤其是通过帮助农户引进先进种植养殖经验、寻求新的投资领域等,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从而达到银农共赢的良好效果。同时,要发挥信用社支农信息员的重要作用,和信用社共同积极引导农户由一家一户生产经营向统一生产销售模式转变,尤其是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势头迅猛,根据调查情况看,农民专业合作社信贷需求呈逐年递增趋势,而国家对其的政策偏向,对于农村信用社将是一个新的贷款投放重点领域。而近年来,家庭农场、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等作为新兴农业产业主体也是异军突起,可以作为下一步信贷投放的重点关注领域。
二、合理把握授信额度,密切关注行业风险
对客户的授信额度要合理把握,授信额度过小满足不了客户需求,容易造成资源流失或高利贷风险;而对客户的授信额度过大,则容易造成资金流失,同样形成信贷资金损失风险。当前同业竞争异常激烈,客户常常因为金融服务尤其是信贷资金不能满足个人需求转而投向其他银行,从而对我们的各项业务和客户的关系人形成流失性“蝴蝶效应”。而当前民间融资、高息放贷现象仍很严重,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银行在额度、效率等方面不能满足客户信贷资金需求。这些客户在被拒绝于其他商业银行较高的门槛下后,往往利用信用社门槛较低的漏洞想方设法套取信贷资金,有的不惜利用回扣等方式向授信超标的客户借用贷款证来满足自己的生产经营资金需求,还有相当一部分客户将闲置的授信额度转投于高息诱惑下的民间融资,这些都将造成重大信贷资金风险。综上所述,在授信额度问题上既要充分考察客户的生产经营能力、管理经验、项目市场前景、自有资金比例以及当前国家对这些生产经营领域的产业政策等,还要将其或有负债纳入授信管理,给予其合理的授信额度。另外,在农村市场切忌“不因额小而不为”,在城区市场切忌“不因额大而为之”,很多客户经理甚至是负责人有一种思想就是农户小额贷款耗时费力,客户对象不易沟通,做一户小农户不如做一户大商户或者大企业。这违背了农村信用社市场定位的初衷,时刻不要忘记农村信用社姓“农”,要坚决守住“三农”的主战场,在当前我们信用社发展状况下,要把我们的信贷业务重点放在“做小”“做实”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今后的业务中“做大”“做强”。要密切关注行业性风险,尤其是严禁向诸如纺织、印染、钢铁、造纸等银监会明确的18类“两高一剩”行业发放新增授信,在当前政策形势下要密切关注餐饮服务业及其上下游产业的行业性风险,比如餐饮投资、高档海鲜销售、高档蔬菜种植、牲畜养殖等行业。对存在潜在风险的客户在授信上实施“退、转、压”政策。同时,在当前部分存量客户存在较大隐性风险的形势下,要做好差别化授信,防止资金链断裂。
三、创新抵质押担保方式,发掘有效抵质押物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内部评级法对抵押物的认定有了更明确的规定,但银监会明确指出,将针对农村抵押物不足和抵押范围狭窄的问题,扩展抵押担保物的范围;鼓励和支持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法律允许的框架内探索一些符合农村经济特点的担保抵押方式,凡是法律上不禁止、评估价值较合理、权属较清楚的财产都可以进行抵押。很多基层同志反映客户的押品单一甚至没有押品,而笔者认为只要我们在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的条框范围之内,出于防范风险的目的,各法人机构完全可以创新抵质押担保方式,比如林权、标准厂房、大型农机具、船舶、海域使用权、采矿权、经营权、产品原材料或存货、应收账款等,都可以成为农户和小微企业贷款的抵质押物。慈溪农合行推行的土地征用安置补助费权利证书质押贷款,缓解了政府远期按年分次支付土地征用补偿费与农民即期需要资金的矛盾,受到了当地政府与农民的欢迎。要审慎开展三权抵押贷款试点,结合三权抵押业务的特殊性,加强贷款的管理和风险评估,加大贷后管理力度,做好贷款风险评估和动态监测。要审慎使用中介机构的评估报告,合理确定抵质押品价值。
四、通过合理的市场利率定价
科学有效的市场利率定价机制一直是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重点研究领域,央行对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的双调整,令银行的存贷利差缩窄,竞争加剧,给只要拉到存款就可坐享利差收益的银行盈利模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种大趋势下,一是要彻底打破贷款利率“一浮到顶”的陈旧做法,做到“宁让利率、不让市场”,对黄金客户、优质客户采取灵活的市场利率,通过合理的市场利率定价机制甚至是“让利于农”,增加“感情投资”来控制客户资源;二是要不断发展中间业务满足客户不断增长的服务需求,降低对传统业务的依赖性,明确自身优势,进行清晰的业务定位,进行差异化竞争;利用科技力量,发展电子银行业务,将清算、交易触觉向高等院校、大型商场、农贸集散地以及农村和偏远地区延伸,寻找新的突破口。
五、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家的门
客户经理是银行与客户联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银行形象的代言人、优质客户的识别人、银行产品的营销人,在商业银行市场竞争和业务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客户经理管理,一是考核要充分考虑“质”与“量”的权重和先后顺序,必须做到奖惩结合,要逐步施行等级管理,建立健全客户经理准入退出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二是坚决杜绝领导“点贷”现象,给予客户经理充分的自主调查权和建议权,更要杜绝推诿扯皮、踢皮球、不作为等现象发生,要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三是优化客户经理结构,打破过于注重其学历和年龄的陈旧思想,调动每一名客户经理的工作积极性,拓展、开发其创造性和独立思考的潜力,让每一名客户经理真正地意识到“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四是加强业务培训,借助新一代信贷管理系统培训、上线演练和新修订的各类信贷产品管理办法下发实行的各种时机,做好全员培训工作,联社机关要选取2名以上业务精熟的骨干作为信贷培训师,基层网点也要推选1人作为信贷辅导员,争取实现“高管人员通业务、业务人员熟业务、全辖人员知业务”。
(作者单位为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资产管理部)
[作者简介:桑鑫焱(1981—),男,山东茌平人,硕士研究生,中级经济师,副主任科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