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专业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培养的研究与探索——以西南科技大学为例

2016-11-30 08:49罗石巧
关键词:日语微课大学

罗石巧

(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四川绵阳 621010)



日语专业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培养的研究与探索
——以西南科技大学为例

罗石巧

(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四川绵阳 621010)

如何提高学生的日语语言应用能力是各高校日语专业面临的共性问题。文章以西南科技大学日语专业的学生为研究主体,分别从导师制、微课、语言实践基地、文化导入等方面开展研究,探索改进高校传统的教学手段,以提升学生的日语语言应用能力。

语言应用能力; 教学手段; 培养

日语语言应用能力由日语知识体系和语言技能构成,其知识体系包括语音、语法、语用、语篇、交际策略等内容。而语言技能部分则涵盖了“听、说、读、写、译”的能力,是语言知识的实际操作技能[1]。如何结合我校日语专业的现状,通过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日语语言应用能力是我校日语专业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一、西南科技大学日语专业现状

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始建于2003年。日语系创建13年来,为教育、科研、对外交流、经贸等领域输送了500多名高素质的日语专业人才。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发展中日两国经贸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2013年起,我们采用课堂内外相结合的方式,探索通过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通过3年多的努力,我们在日语专业四级过级率和就业率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全国高等学校日语专业四级考试是衡量本科院校日语专业教学水平的方向杆[2]。纵观13年来西南科技大学日语专业学生专业日语四级过级率,可以发现,学生的过级率在最初几年没有太大变化,和全国平均水平持平。2012年至今,过级率明显提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5年达到了81.58%。在非外语专门院校内处于偏上水平。

全国高等学校日语专业四级通过率对比图

数据来源:高校外语专业测试办公室

日语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与日语语言应用能力直接相关。近几年,受世界经济大环境影响,各国经济增长减缓,失业率提高。在华日企也受到日本国内经济形势的冲击,效益日渐下滑。出现减少招收,甚至停止招收新员工的情况。致使我国日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逐年下降。加之,全国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本科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使大学生就业越发艰难。在此严峻的形势下,我校日语系学生的就业率近年来出现递增的现象,2014年6月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仅为53.66%,2015年增涨至87.17%,2016年5月底达到90%。这也充分说明了日语语言应用能力的提升能够显著提高毕业生整体就业率。

二、在课堂内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探索

在课堂内,我们尝试引进新的教学方法,以“学以致用”的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技能。为此,我们在课堂内做了以下两个方面的探索。

(一)导师制的引入

近几年,随着社会需求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单纯的日语语言专业人才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因此,我们需要培养出日语+经济、日语+IT、日语+旅游等应用型人才。也就是所谓的“语言+X”型人才。但是受传统教学模式和课时的限制,在课堂上实现的难度较大。所以,我们引入了“导师制”这一培养模式。

现代导师制度起源于英国牛津大学,而后成为了西方各国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有效措施。在日本的各大高校,也引入了该制度。以日本国立九州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统系为例。老师们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设立了相应的研究室,如金融研究室、能源经济研究室、第三产业研究室、房地产业研究室等。学校对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进行经济学通识教育,三年级上学期,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未来职业规划,面试进入各大研究室,在导师的引导下开始有针对性的学习。这种制度,大大缩短了学生毕业后与就业岗位的距离,也为科研型人才节约了科研工作所需要的适应和探索的时间。

我们根据日语专业教师的研究方向,设立日本经济、日本文学、日语翻译、日语语言学、计算机日语、旅游日语等研究室。采用导师制的方式,快速高效地培养出高素质的“日语+X”人才。

(二)“微课”教学模式的导入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微课”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正在悄然兴起。2013年,教育部开展了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受到普遍关注。同年6月,江西师范大学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全国日语微课大赛。此后,各大高校日语专业开始逐渐将微课引入传统的日语课堂。

微课所具有的“短”、“小”、“精”、“活”的特点,非常适合《日语精读》、《日本文学史》、《日本概况》、《旅游日语》等课程。一方面,“微课”可以使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可以有效的解决日语专业师资和课时限制的问题。其次,在“微课”中,学生需要自主承担一部分教学任务,进行自主学习。这样,既能给与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也能从侧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三,“微课”可以有效的储存教学资源。现在,通过手机就可以完成课堂影像资料的录制、后期制作和上传的过程。因此,每一堂微课的内容都可以保留到网络平台,然后推送至学生的智能手机、电脑等终端。有利于学生在课堂外复习和思考。

2014年初,我们开始尝试在《日语精读1》、《日本概况》、《交际日语》等课程引入微课教学方式,取得了初期成果。今后我们计划把微课推广到整个日语专业的教学活动中,以此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日语语言应用能力。

三、课堂外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探索

在课堂外,为了增强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我们从语言实践基地、文化体验室、学生社团和对外交流四个方面着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语言实践基地的建设

为了让学生成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实际需求的实用型日语专门人才。我们利用地缘优势,从2013年起至今,分别与成都服务外包有限公司、成都维纳软件有限公司、绵阳市新正和翻译有限公司、绵阳电视台、绵阳市政府等单位签约,作为西南科技大学日语专业学生的校外实践基地。其中,成都服务外包有限公司和成都维纳软件有限公司是专门从事对日软件外包的公司,我们每年派出40名以上的学生到以上公司实习。学生在实习期内免费接受相关专业培训,既提高了自身的日语能力,又学习了软件外包的相关知识。为以后的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绵阳市新正和翻译有限公司是以绵阳科技城为依托,专门从事英日语翻译的公司。在该公司内,学生能突破教材的限制,接受实用型的日语口译、笔译训练。

实习实践是培养日语专业学生应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实地锻炼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日语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认识到日语专门人才的发展前景和日语专业的就业形势与社会需求。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又对学生未来就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使学生真正成为与就业岗位需求零距离的实用型日语专门人才。

(二)日语文化体验室的设立

众所周知,文化和语言关系密切,一方面,语言是文化形成的基础,是文化的主要载体。另一方面,文化制约着语言的产生和发展。虽然,中日两国深受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的影响,但两国的文化差异依然很大。地理上看,日本四面环海,具有较强的岛国性思想。历史进程上看,明治维新后,日本引入了大量的西方文化,出现了传统日本文化和现代西方文化并存的现象。由此可见,在日语教学中,必须导入文化阐释,让学生在了解日本文化的基础上学习日语,才能事半功倍。

2013年6月,日本文化体验室在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正式落成。日本文化体验式完全按照传统的日本和室风格建造。榻榻米、矮几、格子门窗、日式挂画等陈设,让学生有身在日本的感觉。现在,已在体验室内开设插花、书法、茶道等日本传统文化课程。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能切身感受日本的文化魅力。随着学生对日本文化理解的加深,他们在与日本人交际的过程中,不再习惯性的用中国的文化标准来衡量日本的文化,更加有利于学生对日语的理解和应用。

(三)日语社团的成立

近年来,社团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可以在社团里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也可以结交朋友,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2014年9月,在日语系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西南科技大学日语社团(协会)成立。现在,日语社团除日语专业学生外,还吸引了其他专业爱好日语学生的加入,会员总数达到347人。2015年,获得西南科技大学“十佳社团”称号和四川省共青团颁发的“最受学生喜爱社团”称号。

成立至今,日语社团每周举行主题日语角活动,我系也专门派出老师和外教参加。日语角是一个自由、宽松的日语学习场所。学生可以在日语角里练习口语,共享日语学习资料,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日语的热情。每月一次的日语专题知识讲座,是学生获取日语知识的第二课堂。这些讲座的内容涵盖了日语学习的各个方面,是课堂日语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例如:日语入门方法讲座、中级日语提高策略讲座、国际日语能力考试讲座、日本留学知识讲座等等。除此以后,日语社团还会定期举行寿司制作比赛、日语原声电影配音比赛、日语歌曲大赛、日本趣味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这些“学”与“乐”相结合的日语社团活动,不但丰富了日语系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而且增强了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

总之,日语社团的成立,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日语系学生学习日语的热情,创造了良好的日语学习氛围,是日语课堂教学的重要助手。

(四)对外交流的开展

在语言学上,把语境分为“强语境”和“弱语境”。一般认为,强语境能使学习者获得更直接更有效的语言技巧。而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被归属于“弱语境”,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被归属为“强语境”。西南科技大学地处四川绵阳,日资企业和日本友人相对较少。学生的日语应用还主要停留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鲜少有机会与校外的日本人接触。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系积极开展和日本高校、日资企业、日本民间组织等的对外交流。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日语强语境”。先后与日本爱媛女子短期大学、日本环太平洋大学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开展短期交换留学生项目。2015年11月,来自日本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大阪教育大学、东京艺术大学、东京理科大学等日本各地近20所高校的中日友好大学生交流团一行50人来到我校日语专业,与学生进行了友好交流。在与日本人面对面的接触中,直接提高了学生的日语会话、表达能力,更进一步的促进了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提升。

结语

外语教学的根本不是单纯的传授语法知识,而是培养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本文中,我们结合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近年来所取得的初步成效,论述了日语专业在培养学生日语语言应用能力上的研究和探索。提高日语专业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体系,引导学生转变观念,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1] 吴丽艳.日语专业基础日语课程中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科版,2011(5):86-88.

[2] 杨秀娥,王秋华.日语测试与日语教学的相互作用关系-由大学日语考试和国际日语能力考试谈起[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1):92-95.

[3] 修刚.转型期的中国高校日语专业教育的几点思考[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1(4):3-8.

[4] 陈及辛.高校日语教学应注意的一些问题[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09):41-42.

[5] 黄晓娟.谈大学日语教学中学生运用能力培养[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4(1):112-114.

Exploring the Cultivation of the Language Proficiency of Japanese Majors—— A Case Study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 Shi-qiao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ianyang 621010, Sichuan, China)

It is a common problem that how to cultivate students’ Japanese application ability is a common problem faced by Japanese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survey of Japanese major students in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is paper makes an attempt to explore the ways to improv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in terms of tutor system, micro class, language practice base, and culture introduction, with a purpose to boost students’ Japanese application ability.

Language proficiency; Teaching methods; Cultivation

2016-08-12

罗石巧(1987-),女,四川省德阳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日语教育。

G642.4

A

1672-4860(2016)05-0086-04

猜你喜欢
日语微课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大学求学的遗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