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静脉输液血管保护方法分析

2016-11-30 06:42罗晓辉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输液显著性静脉

罗晓辉



老年患者静脉输液血管保护方法分析

罗晓辉

目的 探讨血管保护干预在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7月入院的99例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7例,共400次穿刺次数,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52例,共400次穿刺次数,加施血管保护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输液相关事件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输液相关事件发生率详见表1,经卡方检验后,试验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与穿刺处愈合时间≤2小时发生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血管触痛、皮下淤血与漏液发生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管保护干预在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借鉴意义重大。

血管保护 静脉输液 满意度

静脉输液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与最实用的医疗技术之一,泛指利用大气压与液体压的原理将药物经由静脉输入体内,常选择手足背静脉,可应用至各类疾病的治疗。老年群体不同于其他患者,其血管弹性低,相对较脆,穿刺不当易产生出血或淤血,因此该类患者的穿刺舒适度较低,因此在临床上给予一定的血管保护将显得尤为重要[1]。为探讨血管保护干预在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将我院99例患者共800次穿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收集2016年1月至7月入院的99例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患者52例,对照组患者47例,均为400次穿刺次数。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后行静脉输液治疗,同时排除[2]:①合并肝、肾功能障碍患者;②愈合障碍或感染患者;③精神疾病患者等。其中,试验组患者男性32例,女性20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为68.9±3.9岁,心脑血管疾病21例,呼吸系统疾病18例,消化系统疾病13例;对照组患者男性26例,女性21例,年龄62~85岁,平均年龄为69.5±4.6岁,心脑血管疾病18例,呼吸系统疾病17例,消化系统疾病12例。本研究所涉及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与疾病类型等一般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即配药、核对信息、查看剂量、穿刺操作、巡查与拔针等基础操作流程,试验组患者则在以上基础上加施血管保护干预,具体内容为:①针头与血管的筛选:采用外周静脉导管针,更换更细、更尖锐的5.5号输液针头,因其与皮肤接触较少,相对阻力小,穿刺更容易,穿刺舒适度更高,并且因穿刺的血管孔直径少于其他类型针头,因此拔针后的出血与淤血现象很少,外周静脉导管针每周更换2次,即3~4天更换1次;穿刺前仔细评估患者手足背静脉情况,绑紧压脉带并简单拍打后仔细观察血管走向、深浅、粗细,采用更快、更准、更稳的方式进针,进针原则采取宁浅勿深,尽可能减少穿刺疼痛。②强化穿刺流程:嘱患者采取握杯手形,并以非注射器手拉紧患者皮肤,紧绷后易于固定;对于瘦弱的患者,嘱咐其放松,手部向下弯曲,握住其四肢,将夹于骨缝中的血管顶出,并以上30°角斜下进针。③拔针与按压:输液完毕后采取先拔针再按压的方法进行,即在拔出针头的瞬间立刻按压,并按压10分钟,旨在将皮肤与血管的针眼同时按压,并嘱其不要揉搓。

1.3 检测方法[3]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测定,共包括护理态度、操作技术、沟通水平、穿刺舒适度与病情监测等维度,全问卷共计50分,以46~50分为非常满意,41~45分为比较满意,36~40分为一般满意,30~35分为略表不满,0~29分为深感不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IBM公司SPSS 19.0软件分析全部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等级资料以n表示。输液相关事件发生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护理满意度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明显,若P<0.01,表示差异显著。

2.结果

2.1 两组患者输液相关事件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输液相关事件发生率详见表1,经卡方检验后,试验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与穿刺处愈合时间≤2小时发生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血管触痛、皮下淤血与漏液发生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1 两组患者输液相关事件发生率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详见表2,经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后,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3.讨论

静脉输液属于高度专业的医疗操作,始于17世纪,经历了数百年的技术革新,成为现阶段临床上最有效与最基础的医疗技术,分为外周静脉输液、中心静脉输液与营养输液等,以手足背静脉穿刺最为常见,适用于各类人群。老年群体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机体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变,其生理功能进行着退行性变化,因此造成血管弹性降低,大幅度增加脆性,是该类人群的输液难度大幅度增加,给护理人员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4]。针对老年人的血管特点,临床上应注意患者手足末梢神经的疼痛敏感点,采取快、准、稳的进针效率,并秉承宁浅勿深的原则进行穿刺,因血管缺少组织支撑,因产生出血或淤血,并有漏液的可能性,因此临床上应予以一定的血管保护干预[5]。血管保护干预主要包括针头与血管的筛选、强化穿刺流程与拔针、按压等,可明显减少疼痛等不良事件,给老年人静脉输液患者带来福音,因此在临床上将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为探讨血管保护干预在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将我院99例患者共800次穿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观察。数据显示,试验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与穿刺处愈合时间≤2小时发生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血管触痛、皮下淤血与漏液发生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可以看出,血管保护干预可减少血管触痛、皮下淤血与漏液发生率,并提高穿刺效率,减少愈合时间,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综上所述,血管保护干预在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借鉴意义重大。

1 杨敏.长期静脉输液患者的血管保护措施[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23):136-138.

2 古凤美,徐金妹.住院老年患者静脉输液血管保护方法浅析[J].中国处方药,2014,12(6):139.

3 李正兰.静脉输液拔针时血管的保护技巧[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4):466-467.

4 顾鞠,刘英新,王斐.长期静脉输液者血管的选择和保护方法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5):6267-6268.

5 王丽敏.长期输液者静脉血管保护方法的探讨[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0,31(1):79-80.

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 心内科 617067

10.3969/j.issn.1672-4860.2016.05.061

2016-8-21

猜你喜欢
输液显著性静脉
腰静脉及腰升静脉变异一例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本刊对论文中有关统计学表达的要求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图像序列的显著性目标区域检测方法
颈枕输液袋
请您收藏
——输液反应抢救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