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小花
【关键词】教学比赛 评课记录 反思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A-0074-02
清楚地记得两三年前的5月11日傍晚,浙江省教科院方展画院长给我出了一道难题:用已经就读五年级春季学期的学生上一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课文,课题是《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并且于第二天一早与别的学校进行教学擂台赛。当我听到这个决定的时候,心慌了:什么?上过的课文再上一次,这怎么上?教书多年,我可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种上法。难道方院长不熟悉教材,弄错年级了?如果当成新课上,那课就简单多了。记得几年前我在赛课中也上过这篇课文,如果再改改,那岂不是稳扎稳打,轻车熟路?……时间紧迫,我抓紧翻开电脑记录,心想:我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它修改得更完美。
没想到无意中,我在电脑里又看到了杭州市教研员刘荣华老师对我执教《牧场之国》一课的评课记录。他在评课中提到这样一种普遍的现象:
师:同学们,你们预习过课文了?
生:预习过了。
师:好的。读过一次的请举手。(生举手)读过两次的请举手。(生举手)三次的呢?(生举手表示)
师:很好,同学们很认真。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此时此刻,当我再次看到这段话的时候,不禁笑出声来,脑海里回荡着刘老师当时掷地有声的话:“我们的学生好像从来没有上过语文课,每次上课都是零起点,课前五分钟的效率非常低下。既然学生已经预习过,那么为什么不可以从检查预习开始,为什么非得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呢?”想到这里,我为自己先前作为新课上的想法感到羞愧。既然学生已经在上个学期学过这篇课文,那么我绝对不能把它当成一篇新课来上,绝对不能忽略学生的起点。可是,这节课我该教什么?我不禁有些胆战心惊。这样的赛课对于我来说,不得不说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同事告诉我:只要尽自己的努力试了,那么成与败,又有什么关系?收获总在那里。是呀,收获总在那里。于是,我着手开始备课。
因为是同课异构,所以我必须找寻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径到达我自己的“广场”。基于自己对写作本位下略读课文教学的思考,我试图从以下几个维度来设计本课的教学:
一、抓主要内容
通过复习,厘清课文内容:先写父亲带给自己的启示,然后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两个事例。
二、抓选材特点
已经学过的《钓鱼的启示》一课是从一件事的启示这个角度来写;《落花生》是从一种事物的启示这个角度来写;《珍珠鸟》是从人与动物的交往这个角度来写;而这篇课文就是从亲身经历的事情来写的。最后教师小结:同样都是写启示,但是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写。
三、抓布局谋篇
文章中所选的两个事例是一详一略的,让学生通过朗读知道详在何处,明确重点的地方要舍得笔墨,有些地方不能面面俱到,写文章要注意详略得当。
四、抓写法迁移
本文的写法是先写一个启示,再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印证自己所写的启示。然后让学生仿照这样的写法写文章。
理好教学内容之后,我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推敲,斟酌到第四个环节的时候发现“此路不通”。如果按照设想,这样上课至少得花一个小时,而上课时间只有四十分钟。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不写又不行,光学生写至少要二十几分钟,还有讲评呢。本来以为已经“柳暗花明”的我又陷入了痛苦中。迷惘的时候,特级教师工作坊的姐妹们提醒我:“面面俱到等于面面不到。”“教学内容要相对集中。”是呀,几句耳熟能详的话警醒了我:我怎么老是犯同样的错误呢?我该怎样在有限的四十分钟内教得有效?……内心中不知经历了多少次肯定与否定的自我交锋,我得出以下的结论:我不能面面俱到。
每次困惑的时候,我就会想起我的师傅王崧舟老师。王老师曾这样教导我们:要学会选取文本秘妙作为教学内容。尽管时间已近八点,我还是翻开了电脑里关于王老师的讲座进行查看。王老师认为选取文本秘妙作为教学内容有以下几个标准:1.看文本秘妙是否具有语文的特征。2.看文本的特点。阅读教学应该关注文本中的“这一个”而非“这一类”!3.教学所选取的文本秘妙必须具有统领的性质。4.所选的文本秘妙必须有类化的特性,也就是说这一秘妙有没有可能迁移转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
结合王老师的理念,我反复琢磨教材,终于找到了一条自认为符合这些标准的文本秘妙——本文的写作方法。也就是说同样是写启示的文章,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写,作者运用的就是其中一种角度——叙事明理。基于这样的想法,我重新整理了一下教学思路:
一、题目入手,导入新课
在上学期的时候,我们认识了这样一位父亲,他是这样教导孩子的,读——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一个多学期过去了,我们在不断地成长,也许今天的你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感悟,让我们再读课题。
二、复习回顾,明确写作特点
1.谈谈你对这句名言的感悟。2.课文是通过哪两个事例让我们对这个道理有如此深刻的感悟?
三、拓展阅读,比较写法
1.像这样阐述人生哲理的文章还有很多,请大家默读《野百合也有春天》和《再坚持一下就成功》。2.想想这几篇文章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引导学生从写作的角度来发现。归纳板书:叙事明理、借物明理、故事明理。
四、提供启示,尝试运用
以《阳光总在风雨后》为题,选择其中两个角度(叙事明理、借物明理、故事明理),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
五、回顾课题,总结下课(略)
第二天早上八点半,在学校报告厅,我上得小心翼翼,因为课没有试教过,我心里没底,自己从来没有上过这样极不成熟的公开课,何况这还是比赛。不知不觉,四十分钟过去了,课前的预设目标基本达成。下课了,但是我总有一种课未了的感觉。刘荣华老师极平易也极热情,他走过来和我握手,让我受宠若惊。我很抱歉地对他说:“刘老师,真不好意思,上课时脑子有点糊涂。”“不糊涂,一点都不糊涂。下午评课的时候我会细说。”他的笑容让我放松了一些。
后来刘老师的点评让我如释重负。他在评课中这样说道:对于已经学过的课文再学一次,我们更要深入研究文本,研究学生。通往语文教学的路径在哪里?语文教学有三大基本任务:第一,学习语言;第二,提高能力;第三,发展情感。郑老师走的是读写结合之路。因为语文课具有让学生理解语言、提高阅读能力的义务,如果学生已经理解了,那么教什么?郑老师的这节课由阅读走向写作,由理解走向表达。在语言方面郑老师没有关注生字新词,关注的是表达形式,怎样用一个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在能力方面:第一是理解能力——做得比较好的是拓展,一种是直接讲道理,一种是间接讲道理,让孩子知道了写启示还可以从不同角度;第二是写作能力:《阳光总在风雨后》可以写真人真事,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第三是情感:学生在写作中表达真情实感。写作文是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总之,这堂课是有效教学。
同时,刘老师给我提出了改进的地方:教学中所选的一篇文章偏离了文本的主题,为什么选这篇课文?关于坚持不懈的文章有很多很多,但是这篇文章的主题不是讲坚持不懈,而是换个角度想问题,它和学会坚持是有区别的。现在很多孩子缺乏创新精神,这样的文章对于孩子来说是很值得学习的。
带着刘老师的建议,揣着王老师曾经的点醒,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思绪万千:虽然赛课已经结束,虽然我获得了一等奖,但是我对自己的这堂课是极不满意的。怎样才能让这堂课成为一节高效的语文课呢?
刘老师说这篇课文还有其他的路径可以选择,正所谓:条条道路通罗马。既然我的第二条路走得如此不从容,那么我想再找一条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反复研究教材之后,我发现文本中的另一个秘妙:每次遇到困难之后,作者都有一个心理描写,而且这个描写是紧扣着父亲的话,“假如此路不通,走另一条路试试”,这个心理描写就成为了这个事件的转折之处,它是承上启下的。那么,我们平时写文章,是否也可以从中受到启发?答案是肯定的。基于这种想法,我又换了一个新的思路:
一、导入,厘清思路
通过复习,厘清两个内容,一个是题目特色:一句给作者启示的话;一个是本文特色:一句话的启示+两个事例的印证。
二、探究心理描写
1.浏览并画出:遇到困难时,作者是怎样描写自己的心理变化的?这些心理描写在文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2.汇报并归纳:(1)“半路上……”动作+心理;紧扣给作者启示的话的含义,承上启下,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正因为有了这个想法,才迎来了事情的良好的转变。(2)“这回该从哪儿捞到一条出路呢……”心理独白;特别是破折号后的内容,我从另一个角度去想,事情再次柳暗花明,出现转机。
3.小结。两次遇到困难的心理描写,都紧扣爸爸给我启示的那句话(齐读题),从另一个角度想问题的解决方法,使事情有了转机,并最终使我得到成功。作者把自己的心理变化过程,写得多么自然、生动。这样的写作方法,多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呀!
三、尝试运用
1.谈话,从平时遇到困难你的心理活动过程谈起,过渡到以下的练习。
2.以下三句名言,给我们启示。选一个情境,运用作者那样的方法,紧扣名言,写出自己的心理变化。
(1)名言: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华罗庚
后天就要考试了。朋友约我周末去游玩,我多想去呀!可是,还有一些学习上的问题没有弄懂。
此时,我
(2)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我学琴已经三个月了,还不能弹奏出完整的乐曲。今天练习时,听到自己那难听的琴声,我觉得厌烦。这时,我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我答应了要和小明一起到图书馆找综合性学习的资料。这一天下起了大雨,电闪雷鸣,我真不想去了。可是,
3.学生写,写后交流。
4.全班交流评价。
我感觉这条路也比较贴近学生的实际。当然这只是我的设想,还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我想有机会再尝试这条“新路”。回想这次备课的点点滴滴,我感觉收获甚多,这种创新的教研方式带给我的不仅是一次挑战自我的机会,更是一次对语文教学的思考。
(责编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