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南,陈华胜
(1.广州大学松田学院社会体育系,广东 广州 511370;2.广州松田职业学院体育教研室,广东 广州 511370)
毽球运动在广州的起源与发展研究
杨华南1,陈华胜2
(1.广州大学松田学院社会体育系,广东 广州511370;2.广州松田职业学院体育教研室,广东 广州511370)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探讨广州与网毽、南派花毽的起源与发展,网毽、南派花毽的产生与岭南文化的渊源,并对广州毽球运动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为促进广州毽球运动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主要结论:广州毽球运动的发展要与弘扬中国优秀体育文化和构建岭南体育文化结合起来大打“文化牌”;南派花毽进校园,网毽进公园、社区等大众体育活动场所。
关键词:网毽;南派花毽;毽球运动; 岭南体育文化;民族传统体育
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研究
经过二千多年的发展,毽球运动的内容和形式得到不断的丰富,毽球运动现已分为踢毽子、花毽运动和网毽[1],其中花毽运动又细分南派花毽和北派花毽。其中的网毽和南派花毽起源于中国的历史名城广州。网毽及南派花毽的产生与发展,为毽球运动融入了新的元素,亦正是网毽及南派花毽的迅猛发展给毽球运动带来强大的活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广州这座历史名城在毽球运动的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2005年国际毽球联合会为了表彰广州对毽球运动的突出贡献特授予广州开展毽球运动的“特别贡献奖”;2006年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授予广州全国首个“毽球运动之乡”的称号[2];2012年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再授予广州市“全国毽球示范城市”称号[3]。广州是毽球运动发展的福地,广州为何能成为毽球运动发展的标兵、领头羊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1广州与网毽的起源与发展
由踢毽子到花毽实现了毽球运动发展的第一次飞跃,从而使毽球运动在健身性、娱乐性的基础上增加艺术性和观赏性;而网毽的出现实现了毽球运动发展的第二次飞跃[1],从而使毽球运动增添了对抗性和规则性,使毽球运动具备现代竞技体育的所有元素[4]。广州作为毽球运动发展第二次飞跃的发源地并为网毽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说起网毽的起源,必提及上世纪30年代以后广州各火车站、码头、货场、长途汽车站接站接货的三轮车工人利用客流低峰空闲时间在两辆三轮车之间拉一条绳子当作球网每边二至三人为一队互相踢球过网,以毽球落在哪一方的所属区域为胜。网毽一度成为三轮车工人之间十分流行工作之余消遣、娱乐的体育运动。由于广州是一个大都市来自五湖四海的人经火车站、码头、长途汽车站穿梭于全国和世界各地,三轮车工人日常的网毽活动吸引了许多驻足观看的人群,并对网毽产生兴趣,从而使网毽迅速地传播到全国各地,甚至海外。这是网毽为何能在短期内在全国范围人迅速传播的重要的原因之一。随着网毽人群的扩大,网毽由三轮车工人扩展到各行各业的人群。
新中国成立以后百废待兴,国家十分开始重视体育事业的发展,确定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体育发展方针,企业、工厂、政府、事业单位、学校、军队等兴起全民健身的热潮,原国家体委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挖掘、整理,为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的民族传统体育做了大量的工作。当时广州市体委在“总结研究和发展推广我国民间体育”的方针指导下,由于网毽在广州有着较好的群众基础,网毽因此成为广州体委重点发展的民间体育。1956年广州市网毽比赛便产生了由12支较高水平的网毽队组成的甲级队伍,并制定了《网毽竞赛规则》,网毽比赛在政府、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单位部门开展得越来越频繁,参与网毽运动的人群随之不断扩大。1984年原国家体委把网毽列为国家正式比赛项目,网毽终于获得登堂入室的机会,先后成为少数民族运动会、农运会、中学生运动会、大学生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而广州一直是网毽发展的前沿阵,广州市体委、教委1985年5月8日发出“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开展毽球运动的通知”,并于 6月27日至29日举办了全市中小学体育教师毽球学习班;广州市体委5月25日至30日举办了全国毽球邀请赛,6月成立了广州市毽球协会,并与市总工会一同联合举办了全市职工毽球赛,广州市体委决定将毽球列为广州市运动会竞赛项目[5]。1985年是广州网毽发展取得重大进展的一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随后广州网毽进入迅速发展期,在广州毽球协会的组织和推动下广州网毽的竞赛制度日益完善,网毽技战术水平不断提高,赛事的组织与运营非常高效,管理机制日臻完善。广州网毽代表队曾多次荣获国家毽球锦标赛多项冠军,曾代表国家出征世界毽球锦标赛荣获多项冠车。广州毽球协会承办过多次国家级和世界级毽球比赛均取得圆满成功。
广州对网毽发展的另一贡献在于网毽竞赛规则和裁判法的制定方面。原广州市体委于1956年就率先制定《网毽竞赛规则》,其中融合了羽毛球的场地及排球的比赛规则。1984年网毽被原国家体委确定为国家正式比赛项目后,国家体委急需统一全国网毽竞赛规则,便召集网毽开展较好的广州、天津、辽宁等地和中国火车头体育协会网毽资深人士结合本地区的网毽竞赛规则商讨以制定在全国范围统一使用的标准的网毽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由于广州地区网毽运动起步早、发展较成熟其所制定的地区《网毽竞赛规则》是经实践检验和多次修改得以形成的,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所以广州网毽资深人士在全国网毽竞赛规则制定过程中发挥主导的作用并取得话语权,最后确立的全国统一的网毽竞赛规则基本以广州地区的《网毽竞赛规则》为蓝本经修改形成的。在随后国家级的网毽竞赛规则修订广州毽球协会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广州与南派花毽的起源与发展
南派花毽是广州毽民对花毽运动的又一变革与创新,已成为花毽运动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全国毽坛中以其鲜明的风格而独树一帜[6]。在广州各大小公园的踢毽人群中,你会发现他(她)们采用大体一致的踢毽方式进行活动。一般为4或5人围成一圈,每人的站位相对固定,讲求团体队员间的协作,注重脚法和身法的运用,交送毽到位,配合流畅,合理完成分家、执毽、传毽、过毽等基本技术,且毽子飞行线路明确稳定,服贴流畅,毽在踢毽人群中不断循环交替踢毽的一项体育运动[7]。这种踢法是在广州历经二百多年的发展得以形成和固定下来,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广州毽民将此种踢法称之为南派花毽。南派花毽是一项集体性、健身性、娱乐性运动项目。
南派花毽在不同的时期涌现出不少民间南派花毽踢毽高手,正是由于这些南派花毽踢毽高手代代相承从而使得南派花毽踢毽招式不断得到丰富,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南派花毽踢毽人群不断得到扩大。
进入2000年后,南派花毽进入了迅速发展期,随着众多的南派花毽社会团体如南派花毽俱乐部、荔湖毽会、东风毽球俱乐部、花都区南派花毽中心等等的成立改变了南派花毽自由发展的局面,这些南派花毽社会组织以弘扬南派花毽为己任,来往密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相互配合地开展南派花毽的宣传交流活动,并在公园、社区为市民搭建良好的了解、接触、学习南派花毽的平台。一些南派花毽资深人士开始为南派花毽著书立说和制作教学与宣传光盘。如,南派花毽传承人邓永生先生所著的《南派花毽》一书和光碟于2007年经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2010年龙荣波制作的南派花毽踢毽教学视频出现在各大视频网站、电视和公交广告上。另一方面,南派花毽的交流与比赛活动日益增多,规模不断扩大,于2008年、2010年、2012年广州市毽球协会已成功举办的广州“毽王”争霸赛均把南派花毽作为一项重要的竞赛项目,在2012年毽王争霸赛竟有160支队伍参加南派花毽毽王的角逐。正是由于南派花毽的书籍、视频、比赛及其交流活动把南派花毽这项运动被推向了新的高度,使由以中老年为主的南派花毽日益年轻化。
南派花毽社会团体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如,与武汉南派花毽组织建立密切的联系,多次与其切磋毽艺交流互访活动,为武汉地区的南派花毽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现今湖北省运动会、武汉市运动会已经把南派花毽定为比赛项目。南派花毽社会团体还经常到全国各地进行毽艺交流,在辽宁、山西、北京、上海、山东、湖南、河北等地均有越来越多的群众参与到围毽活动,南派花毽踢毽如星火燎原之势正席卷全国。
3网毽、南派花毽产生与岭南文化的渊源
网毽的产生从而使蕴含“仁”、“不争”、“以和为贵”、注重内心修养的儒家思想的毽球运动顺应现代体育发展趋势,使其向竞争对抗和规则性的方向发展,使其分离出一支隔网对抗性竞技体育项目——网毽。网毽率先在地处岭南文化中心的广州出现,体现了岭南人兼收并蓄,开拓创新敢为天下先的岭南文化特质。广州是西方体育传入中国的最早发生地之一,广州人对西方以开放的心态对待西方体育,域外体育的排球、羽毛球、篮球、足球在近代以来迅速地在广州地区的学校开展,并注重吸收优秀的西方体育文化品质,“洋为中用”对传统毽球运动加以改造,从而创造出网毽运动。
广州市民的地域特点是务实敢想敢干。北派花毽虽然观赏性极强,常令人叹为观止,但是技术细腻,难学难精,入门难,精通更难,不具亲民性。广州人对花毽的理解是一项娱乐大众、强身健体的一项运动,花毽应是一项易学又能老少咸宜的体育运动。因此,广州市民把花毽的个人性向团体性发展,练习场面的沉闷性向欢乐愉快性发展,练习完成动作的封闭性向开放性发展;花毽由软毛性向硬毛性发展,终于把缺乏亲和力的北派花毽改变成为广州市民喜闻乐见的南派花毽并风靡于整个广州城。
4广州毽球运动发展现状分析
4.1普及程度高,群众基础好
广州有100多支高水平的网毽队伍,据广州市毽球协会的不完全统计,广州每天坚持参加毽球运动的有上万人,而参与踢毽子的市民则超过10万[2],踢毽子的人群遍布广州各大公园、小区、广场、校园,已成为广州城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令广州城享有“世界毽球之都”之美誉。
4.2竞赛、管理机制完善
毽球作为非奥运项目,非亚运项目、非全运动会项目、非省运会项目,却成为广州最多人从事的体育项目,推动毽球运动发展的关键不在于官方,而在于民间,由一群酷爱毽球运动的“发烧友”,出自内心的喜爱和传承毽球运动的责任,组建一个个毽球社会团体致力于在国内推广毽球运动。广州毽球运动发展一个显著的特点的是,不管是网毽社会团体还是南派花毽社会团体来往都非常密切,相互支持对方所开展的各种交流活动,心齐如一个大家庭,他们认为促进广州地区毽球运动的发展,是他们共同的目标与责任,正是基于这一目标与责任,他们自觉地行动着。他们把毽球运动的普及与发展当作一项公益事业来做,事实上他们把这一事业做得非常成功,使得广州毽球运动竞赛和管理机制相当完善。广州地区毽球运动的比赛制度已涵盖社会各类人群,为毽球爱好者搭建了很好的交流平台,对毽球运动的发展起到很好的杠杆作用。
4.2.1广州地区中小学毽球运动竞赛制度
毽球运动在广州地区中小学具有良好的基础,2009-2012年度广州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中就有17所中小学被命名为毽球运动传统项目学校;有四所广州的中小学被评为2012-2015年广东省毽球传统项目学校,有不少学校经常地在校内开展毽球比赛。广州已形成了一年一度的中小学毽球锦标赛,毽球运动亦成为广州中小学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
4.2.2广州地区高校毽球运动竞赛制度
广州地区高校毽球运动的开展非常活跃,经调查统计发现:广州地区现在有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有24所,已成立毽球协会的有21所,占总数的87.5%;经国家批准设立的独立学院(本科)有11所,均已成立毽球协会;普通全日制高等专科院校47所,已成立毽球协会的有18所,占总数的38.30%。已成立毽球协会的高校在毽球协会的领导下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各项毽球比赛与交流活动,在校内普及与发展毽球运动,使本校更多的师生参与毽球活动的人群中来。各高校毽球协会又十分注重校际间毽球交流活动,校际间毽球比赛交流日益频繁,自2003年起便建立起“高校杯”毽球比赛制度,至2013年已成功举办了14届,“高校杯”是广州地区高校规模最大,水平最高毽球专项比赛。此外,部分高校毽球协会以邀请赛的形式举办毽球比赛,如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毽球协会主办多次的“岭南博雅杯”毽球邀请赛。为了更好地协调广州地区高校间毽球运动的发展,广州地区各高校毽球协会联合发起并于2008年联合成立广州高校毽球联合会,这对推动广州地区高校毽球运动的普及与提高发挥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4.2.3广州地区群众体育毽球运动竞赛制度
广州市毽球协会及其下属的各级毽球协会或俱乐部是开展群众毽球运动的组织,这些组织以各大小公园、社区为据点开展踢毽活动,巩固现有的踢毽人群,不断发展新人,壮大踢毽队伍,同时为了更好地促进毽球运动的普及与提高,形成了广州市“毽协杯”毽球赛、广州市毽球锦标赛、广州毽王争霸赛等竞赛,除此之外,每年还与香港足毽总会联合举办“穗港杯”毽球锦标赛等竞赛制度,为广州市民提供一场场毽球运动交流盛宴,充分发挥比赛杠杆作用促进了毽球运动的又好又快地发展。
4.2.4广州地区企业毽球运动竞赛制度
广州毽球运动的发展一直离不开企业的支持和参与,不少企业已形成毽球运动的传统,如,广州石化厂、广州市第四建筑公司、广州市客车厂等,这些企业经常开展毽球比赛和交流活动丰富职工文体生活。为了引导各企业开展毽球运动,广州市总工会每年主办广州市职工毽球赛,为企业间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台。
4.3人才队伍培养机制合理
广州市网毽运动人才主要由广州市、国家级、省级、市级毽球运动传统学校和广州市毽球训练中心进行培养,而南派花毽运动人才和裁判队伍主要由各个南派花毽社会组织进行培养。而毽球运动裁判人才则由广州市毽球协会进行培养。目前,广州市国家级毽球运动传统学校有2所,占全国的1/3;广州市省级毽球运动传统学校4所;市级毽球运动传统学校17所。广州市属高校广州大学还设立招收高水平毽球运动员入学以“体教结合”培养高水平毽球运动员。
4.4得到政府和体育行政部门的全力支持
从各级毽球赛事承办来看,广州市政府和体育局非常支持毽球运动的发展,致力打造毽球运动发展高地,巩固广州在毽球运动发展中重要与特殊的地位。广州曾承办的第四届世界毽球锦标赛和多次承办国家级毽球专项比赛,主办广州市毽球争霸赛等赛事。广州市政府和体育行政部门的全力支持又是广州市毽球运动迅速发展的强大动力。
4.5地方企业的支持
地方企业对毽球运动发展的支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赞助毽球赛事,解决赛事举办的资金的问题;其二,在企业内部开展毽球运动和培养高水平毽球运动人才。已成功举办的三届的广州毽王争霸赛赛大部分赛事所需资金均是通过本土企业的出资赞助得以解决的。广州市第四建筑公司其所属的毽球队水平高超,在国内外均属于传统强队,曾参加全国及世界锦标赛中多次获得优异成绩。
5广州毽球运动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5.1发展毽球运动与弘扬中国优秀体育文化和构建岭南体育文化结合起来大打“文化牌”
毽球运动作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蕴含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饱含民族情感,是中国元素的体现和符号的象征。毽球运动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毽球运动文化是对中国自身文化的肯定和尊重。中国要克服文化自卑和弱势就必然要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强化本民族人民对自身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实施走出去战略,让其它民族和国家亦认同和继承我国优秀体统文化,而加强毽球运动文化建设正是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的一个重要抓手,在建设文化强国尤其是体育文化强国过程中把毽球运动打造成为国家名片意义重大。广州地处岭南文化中心,网毽和南派花毽是生于岭南长于岭南的体育项目,蕴含丰富的岭南体育文化底蕴。《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指出“到2020年,形成特色鲜明的岭南文化”[8]。岭南体育文化是岭南文化有机组成部分,加强岭南体育文化建设,同样要求有鲜明的特色[7][9]。构建特色鲜明的岭南体育文化毽球运动大有可为。广州发展毽球运动大打“文化牌”丰富其发展的内涵,提升发展层次,赢得更多的发展资源和空间意义重大而深远。
5.2南派花毽进校园,网毽进公园、社区等大众体育活动场所
目前,南派花毽活动人群以中老人为主,主要活动场所是公园、社区,有着较为固定的活动人群,为了进一步拓宽南派花毽的活动人群和发展空间,在校学生和大中小校园应成为其目标人群和场所,从而使参与南派花毽活动人群的基数迅速扩大,促进南派花毽又好又快地发展注入强劲的活力。网毽发展初期在三轮车工人时期是以街头、公园、社区为阵地以社会人员为主要活动人群。自网毽引入学校体育后,得到迅速普及与发展,而街头、公园、社区网毽的身影渐失,网毽进公园、社区等大众体育活动场所,使网毽回归“街头”运动,回归“草根”运动从而成为新时代的命题,这样能扩宽网毽生存空间,贴近民众的生活,使广州的毽球运动发展得更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 丁华丽.毽球运动竞技演化历程与岭南文化之渊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3,33(3):50-54
[2] 广州推广毽球运动有绝招[N].中国体育报,2008-02-15(08)
[3] 广州获“全国毽球 示范城市”称号[N].南方日报,2012-07-01(08)
[4] 陈良业.毽球运动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3(6):121-124
[5] 包强平.毽球入门[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8:19-21
[6] 邓永生.南派花毽[M].山东: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2007,9:18
[7] 林天皇.南派花毽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4(3):59-61
[8] 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 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Z].2010-07-23
[9] 饶纪乐.岭南体育文化探析 [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28(4):1-3
Research on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Shuttlecock in Guangzhou
YANG Hua-nan1,CHEN Hua-sheng2
(1.The Guangzhou University Sontan College Department of Social Sports,Guangzhou 511370,China;
2.Sports Teaching and Research Department,Guangzhou Songtian Career Academy,Guangzhou 511370,China)
Abstract:By way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net-shuttlecock, southern figure shuttlecock in Guangzhou city and relationship among net-shuttlecock, southern figure shuttlecock and south china culture; analyzes and studies deeply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shuttlecock in Guangzhou city and provides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huttlecock in Guangzhou city. 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that Development of Guangzhou shuttlecock sport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the promotion of Excellent Chinese sports culture and Construction of south china sports culture to play culture card; Southern Figure Shuttlecock must to be carried out on the campus, the net- shuttlecock must to be carried out on the Parks, community and other public sports venues.
Key words:Net- Shuttlecock; Southern Figure Shuttlecock;Shuttlecock;South China Sports Culture;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s
作者简介:杨华南(1980-),男,广东徐闻人,讲师,在读硕士研究生
收稿日期:2015-07-11
中图分类号:G84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23X(2016)01-006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