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国涛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米山中学,264402)
加强心理训练 提高投篮命中率
于国涛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米山中学,264402)
在训练过程中,用比赛升级的方法对队员进行训练,可以激发其训练的积极性和比赛时的斗志。
具体做法:通过升级奖励提供连续的成绩反馈信息强化投篮技术。根据队员日常投篮命中率高低情况,将队员分成甲、乙、丙三大组(成功率在50%以上为甲组,成功率在25%~50%为乙组,成功率在25%以下为丙组,每天进行投篮比赛1~2次,每周五进行评议,按五天的总投篮进球成绩进行排名,最终甲、乙两组排名最后的两名队员分别降级到乙组和丙组,乙、丙两组前两名分别晋级到甲组和乙组。对表现优秀的队员进行表扬,采取光荣榜公示成绩的形式;而表现不好的队员则要降级,同时每天协助清理篮球场地,并承担为篮球充气等工作。当然,对于降级的队员,还要督促他们找出命中率低的原因,分析并纠正投篮错误动作,如,投篮时持球手臂肘外展,投篮手腕关节没用力,球出手时手指没有拨球等。另外,笔者常会用手机录下投篮动作,并结合录像对技术动作进行具体剖析。由此,激发了队员们的斗志,增强了他们的竞争意识,他们的投篮命中率也随之提高。
如果队员没有充沛的体力和智力,很难从内部动员机体力量保证一场篮球赛的投篮技术的充分发挥。为了磨砺坚强的意志,在训练中笔者常常采用“挑战极限”的方法解决此问题。
具体做法:在常规训练结束后,队员稍有疲劳感时,根据队员水平,提出挑战极限的任务。
任务1:在规定时间内进行5个点位的自投自抢练习,每个点投篮命中次数为5次或10次,可根据学生的能力增加到15次,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完成任务的队员进行2次运球往返跑练习,直到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为止。
任务2:在规定时间内,2名队员或3名队员进行行进间传接球投篮练习,往返投篮命中次数为10次或20次,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完成任务的队员,进行2次运球往返跑练习,并在2次往返跑之间加做20个俯卧撑,直到任务完成为止。
任务3:在规定时间内(10分钟)6名学生1组(三对三)进行连续策应(左、中、右3个点),集体共投中15个球为完成任务,没有完成任务的小组进行2次运球往返跑练习,并在2次往返跑之间加做20个俯卧撑,直到任务完成为止。
任务4:快速做手指支撑俯卧撑5个后连续起跳触篮板5次的练习,最后1名完成的队员进行循环跳投或者罚球10次的练习。无任务的队员要在场地外进行防守滑步练习、二人传接球一人抢断练习、单手投篮动作强化练习等。另外,在训练结束时,笔者还会安排罚球(按比赛罚球的方式进行),每名队员有1次机会,投中的队员可休息,未投中的队员做1000m往返跑或者连续进行50次起跳触篮板的练习。通过以上方法反复训练,队员们在大强度训练结束后,在精神高度紧张的情况下挑战极限,极大地磨练了队员的意志。
篮球赛场,情况错综复杂,在平时的训练中根据比赛的特定情况有目的地设计“突发情况”,能够提升队员的抗压能力,让队员在“高压”的情况下提高投篮命中率。如,“1分钟决胜负”比赛。
具体做法:赛前进攻方在队长的带领下计算好时间、进攻途径(两侧或者是中间进攻)、配合方法(哪个队员发球、谁控球、哪个队员做体前或体侧掩护)、投篮队员的确定(1号投手、2号投手)以及投篮的最佳方式,确保投篮命中率;防守方在队长的带领下设计如何防守、抢断并完成进攻。1分钟比赛结束后,输队完成30m蛙跳往返4次,且在每次的往返点做20个俯卧撑。
在这样的“高压”下反复训练,不仅可以让队员熟练掌握多重掩护、传切等各种技战术,使其灵活应用到比赛中,还能逐步培养队员的抗压能力、稳定心态以及投篮技术。
在比赛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意想不到的情况,如,执裁失误、环境噪音(球迷及观众的喝倒彩声)、畏惧强队等,这些都会干扰队员的心理,直接影响队员的投篮命中率。为了适应这些意外,训练中,笔者采取创设不同情境的办法提高队员的适应能力。
情境1:为适应裁判员的误判、错判,在训练中,笔者采用故意错判的方法应对。在训练比赛中,裁判有意宣判某队员走步违例或投篮命中无效或有意安排队员A封盖、推或拉队员B(在投篮时),裁判员反而判队员B走步违例,此时队员B必然有情绪,但教练要求必须服从判罚,化气愤为奋勇拼搏,继续大胆出手投篮。以此训练队员控制情绪,服从裁判,保持稳定心态继续比赛。
情境2:为了让队员适应不同实力的队伍,笔者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即有时带领队员出去参加友谊赛,有时邀请一些强队来校比赛,让队员根据对手强弱调整技战术,在比赛中提高适应能力。
情境3:比赛时,外界环境对队员的影响不容忽视,往往会影响到队员技术的发挥,如,比赛场地、气候、观众的喧闹声及其他各种噪声等。为适应不同的环境,笔者经常会将球队有目的地带到复杂的环境训练、比赛。如,定期带领球队到陌生的场地或行人较多的地方训练、比赛,让队员在心理上适应鼓乐喧闹、声音嘈杂等外界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