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萱提(中共辽宁省委党校,辽宁 沈阳 110004)
庄子养生思想对现代体育课程教学的启示
吴萱提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辽宁 沈阳 110004)
摘 要:现代体育课堂注重的是传授体育知识、技能和提高身体素质,较忽视健康理论、生命价值与生命意义的强调。庄子养生思想作为传统养生学派的代表之一,具备现代体育课堂所欠缺的组成元素,将其与现代体育相结合,将会有效提升现代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及意义。在庄子养生思想内涵认知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庄子“尊生”“无为”“顺乎自然”等思想对于现代体育的重要性,并分析现代体育课堂存在的不足,将庄子养生思想有效融入到体育课堂中去,使现代体育课堂更加符合人性及回归自然。
关键词:道家;自然养生;现代体育教学
庄子养生学派主张“养神”,与“养形学派”的不同之处在于讲究“动静结合、形神共养”“尊重生命”和“顺应自然”等,一切生物体都要遵守生理规律,才能长生久视。然而现代快节奏生活并没有对养生真正引起重视,也没有真正领悟到庄子所提倡的“动静结合”“形神共养”的重要性,一味的追求物质上的满足,却没有提高心理的需求,这样的状态对于生活而言是极度不健康的。本文从庄子养生思想内涵出发,探讨将庄子养生思想运用到现代体育课堂中的价值与意义,进一步提升体育教学的文化内涵与质量,使现代体育课堂教学更加符合人性,有效促进大众身心和谐。
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老子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庄子在《养生主》中谈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即人们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东西,实质上是一种不尊重生命的表现,庄子养生思想归结起来体现在几个方面。
2.1 “尊生”思想
《庄子·尊生》说到“尊人尊己人间世,天地精神逍遥游”,意在告诫人们要尊重生命,尊重自然界应有的规律。尧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不接受,又让于子州支父,子州支父曰:“以我为天子,犹之可也。虽然,我适有幽忧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即没有什么事会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哪怕是治理天下的重任,也必须要尊重自己的生命。“其能苦其生者也,故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措击于世俗者也。物莫不若是”,意在表明为了追求世间所谓的成果,而不能尽其天年,生命夭折,不能真正的尊重自己所得来的生命。
2.2 顺应自然
在庄子的《养生主》中的“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意在指出遵从自然界的规律,一切都要顺应自然,不要逆世而行,就可以尽享生命的乐趣。正如庄子所说的:巧者劳,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舟。有技巧和智慧的人会比无事之人劳累和忧虑,这也是自然界的规律。从古自至今,人们都在追求物质生活的提高,想要体现出自己存在的价值,然而真正过得快乐且长寿的却是那些不讲究养生之道,追求生活品质提高的山民村夫,他们过的是最淳朴自然的生活,常年吃五谷杂粮、家种的果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没有名利的争夺,心平气和的生活。这许多有利于长寿的自然条件,正是庄子主张的养生之道——顺应自然。
2.3 内外兼修、形神共养
庄子在外篇《达生》一文中有“鲁有单豹者,岩居而水饮,不与民共利,行年七十而犹有婴儿之色”。这个事例说明人不能仅仅注重对自己内功或是外表的修养,而是要内外兼修、形神并重。庄子的养生观讲究的不仅是对身体的养护,更看重精神上的修养,达到内外兼修的状态。庄子认为“形劳而不休则弊,精用而不已则竭”,所以在形体锻炼中要巧妙的结合神态的修养,合理的利用自身的精气神,才能真正做到动静相结合,身体就可以承载更大的压力,不会轻易倒下。传统养生学包含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理念,不仅能使人保持愉快的心情,提高修养,更重要的是能保持思想、情感、脾性等方面的平衡和稳定。
2.4 “无为”的思想
“无为”其真正含义是存在于自然的特性,非人力、神力作用的推进或干涉的运动状态,即是一种行为上的禁忌。在道家文化中“无为”是人的精神状态达到一定的自然境界,庄子对世间万物的自然状态就是一种“无为”。《至乐》中“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故两无为相合,万物皆化生”,庄子体悟到自然界的运行和发生作用都是自然而成、和谐有序的。庄子主张“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庄子·大宗师》),即不要随意的去违反自然界的规律,不要通过人为行动来破坏大自然的状态,不要企图去改造自然、战胜自然界,自然是最大的力量。在我们的体育教育中,有时会为了某项成绩或要求,而不结合自身的能力和情况,盲目锻炼或训练而伤及身体,这样的做法与庄子的养生思想是极度相背的,这种刻意的“作为”与“无为”背道而行。
3.1 体育课堂中生命意义体现不足
近代以来,在丰富人们物质生活的同时,知识却失去了原本的价值与意义,成为教育的唯一目的。由于现代教学越来越重视知识的传授,社会和知识占据了教育的价值所在,进而造成了忽略人的价值和意义,人体的生命也被遮蔽和遗忘。体育课堂很容易会忽视彼此之间的情感,仅仅在间接传授运动技术和技巧,失去了教育本身的意蕴。教师在实施教学内容时,往往采用的方式就是使学生获得大量的运动技术和技巧,更好的掌握知识,发挥出体育教师的价值。体育课堂没有真正的去探索运动锻炼背后的生命智慧和意义,也没有认识到生命的价值所在,从而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失去兴趣与好奇心,表现出无奈和倦怠,导致了体育课堂中生命的隐退,以及对生命的压抑和迫害。在体育课程内容设置方面,“竞技性”内容明显;在体育课程成绩评定方面,缺少过程评价及个性化评价;在体育课堂教学组织方面,学生主体地位发挥不足,主观能动性调动不足。这些都无形压制了体育课堂中学生生命本源的展现。
3.2 体育课堂中生命情感体现不足
关注生命情感,就是要关注个体的存在及其感觉。体育课堂中的生命情感体现在学生在体育教学或者体育运动中获得的乐趣、快感及满足感,通过体育课堂中的技能获得、身体负荷后大脑兴奋物质的分泌、群体活动中心理满足的获得等体验,增强学生对自身生命存在的肯定、珍惜和崇尚。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情趣爱好和情感存在,如何在教育中帮助学生的情感成长一直是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然而现代体育课堂中往往缺乏对生命情感的关注,教学内容和形式单一,仅仅以教学为目的,从而导致课堂教学缺少情感的陶冶与吸引。
3.3 体育课堂中心理健康的发展重视不足
现代的体育课堂注重身体素质的提高、技能的掌握、运动成绩的测定,忽视心理健康的发展,学生生理、心理不能协调发展,失去一个良好的发展身心和谐的课堂教育机会。培养学生的精神世界,就要立足于体育课堂教学,只有通过丰富课堂内容,以及采用体育游戏和体育竞赛等形式来培养学生的精神世界,才能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获得精神的熏陶,体育课堂理应让他们充分释放激情,展现其生命的活力。体育教学以训练为目的,没有关注到精神世界的培养和塑造,除了运动的技能传递,其他方面极易被忽视。目前现有的与心理健康发展无关的运动知识与技能并不能帮助人们缓解生活的压力与困惑,这样的结果终将导致师生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丧失和内在精神生活的枯萎。
研究表明,当前学生缺乏科学的运动锻炼,导致运动能力下降、身体素质不高,同时学习压力较大,且心理调节能力较弱,健康的生活和学习正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尊重生命的体育课堂就是将生命的发展与完善与体育教学相关联,生命不是体育教学利用的“工具”,而是体育教学的终极目标。结合庄子的养生思想和尊重生命的观念,将其应用到现代体育教学课堂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4.1 简约的体育教学内容
庄子在《田之方》中表达出对自然万物生命状态的欣赏,“夫水之于沟也,无为而才自然矣”,反对主观行为的扭曲现象。在体育教学课堂中应采用简单、有效的体育教学方式,并且在体育学习和锻炼过程中将兴趣视为首要的激励和促进因素,绝不能让学生的体育学习过于复杂化,尽量用简单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使我们的体育教学更加真实,学生学习更轻松、自然。同时对于体育课堂知识或技能的传授,不能以过度的训练来对学生进行强压,要找到学生的兴趣所在,使其通过吸收而自发的进行锻炼。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不能太过复杂,这样不仅不能激起多数学生的兴趣,相反会让学生产生厌烦、疲惫之感,教师要多向学生示范动作,让学生观赏后能愿意学习、想要学习,让学生主动尝试。体育运动兴趣的发生和形成,是锻炼者在长时间、持之以恒的参与体育锻炼的过程中主观、自发形成的,是伴随着体育锻炼行为的一种“自生”和“内生”的必然结果,而非外部力量和因素作用的结果。此外,不能在体育课堂上一再讲究数据测量,而应重视理性分析。因为单纯的用运动项目的成绩来作为考评,将会让学生无法真正的认识到体育的内涵,同时也将会有极大可能打击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
4.2 创造和谐的体育氛围
庄子在《应帝王》中曾对统治者提出:“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于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对于治理天下,庄子认为没有私心和贪婪,顺应自然之道、适其民性,去除种种违反自然的人为因素,天下就能太平、和谐相处。将此思想应用到体育课堂就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民主、平等、融洽的关系,在体育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兴趣爱好以及其人格。不要强迫学生做太多他们不愿意做的动作或没有兴趣参加的训练,否则尽管在身体上得到了锻炼,但也会在心理上形成极大的阴影。此外严肃、不和谐的体育课堂环境,也不利于教学内容的顺利开展,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尊重生命,就要从和谐愉悦的环境开始,从心理上获取接受与认可,多给学生属于自己的空间和时间,才能对体育活动充满着追求和向往。
4.3 达到身心和谐的体育课堂
在教学目标方面,当前学校体育教学更多着眼于个体的物质形体,即注重形体的生理机能,如速度、力量等训练。这样的体育教学方法极端、单一,没能关注到学生外在“形”的变化更需要内在“心理”支撑。庄子认为:“形全精复,与道合一”,即养形以锻炼身体,修性以适应社会,注重养神、与道合一,讲究人的形神需要共同得到修养。从中华传统养生观念而言,人体的健康应当是由内而外、形神兼备。外在的体格锻炼,仅仅是健康养生的一个方面,单纯的体格锻炼,并不能保证人体今后长期处于健康状态。因此,从守护生命根本的角度出发,应当将保养精、气、神作为实现健康的首要环节,在体育教育中有意识的对学生加以灌输,以养精蓄锐、调养心神为目的,保证受教育者健康的完整和延续。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指“建立在需要基础之上,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认知和活动倾向”,兴趣不仅与个体需求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而且还伴有积极的情绪体验的支持,因此它对于个体的活动(尤其是认知活动)具有巨大的、持续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早在2000多年以前,儒家经典《论语》就指出“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以此来指涉教育,则可以将学习的过程分为“知”“好”“乐”三个层次和三种境界,其中“乐学”无疑就是最高境界,也是激发学习者学习行为和动机的强大动力。有鉴于此,在包括体育在内的所有教育活动和过程中,兴趣都是首要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对于既包含认知活动(体育运动知识和技术的学习),又包含实践活动(通过身体的参与来学习知识和技术)的复杂活动的体育来讲,其参与的过程往往又受到自身生物体惰性的潜在阻碍,因此更需要通过激发兴趣来加以实现。因此,体育课堂应注重体育教育中的人格与精神培养,将学生的意志品质、心理素质教育作为重要一环,注重通过适度竞争、耐力锻炼、挫折教育等手段,加大有氧运动的比例,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4.4 顺应自然的体育课堂
4.4.1 改进教学模式
4.4.1.1 整合多元的课堂教学目标,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气氛
在体育教学课堂中教学目标应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和实际存在的水平而定,教学目标中不仅有认知和运动技巧、技能的传递方面的,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出体育课堂上对情感体验和意识的关注等多方面目标。忽视运动技能的学习,忽略身体素质的练习,大量削减一些所谓学生兴趣不高的耐力跑、速度训练、力量训练等健身内容,将体育课变成追求快乐的“游戏课”“娱乐课”,虽然在形式上体现了“快乐体育”,但是实际上却是严重偏离了体育的功能与价值,以及体育自身的规律。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人格和自主选择的意识,尽可能的避免对学生能力或潜力进行否定,采取鼓励与激励的形式,要在教学中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同时要对自己的学生有足够的信心与耐心。
4.4.1.2 感悟体育教学内容的人文意蕴,开展生动的体育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应改变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培养和重视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正确学习的价值观。加强对体育课堂的人文意蕴,让学生有机会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和认识体育,真正的了解体育文化,改变学生对体育的单一认知。更直观来说,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并不一定需要多么先进的体育器材设施,多么花哨的活动和组织方式,多么新兴的体育项目,而这对于现阶段基础条件还相对薄弱的大多数学校实现学生激发体育兴趣提供一个积极的思路。规避原始的教本化课堂模式,采用活泼的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主动地学习提供机会,变换课堂教学空间形态,进而提高学生的兴趣,更加贴近自然化模式。
4.4.2 遵守体育卫生
体育卫生是指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目的,改善和创造合乎生理需求的体育锻炼条件和环境所应采取的卫生措施和要求。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要比其他的文化课程更加注重对人体生理变化规律的遵循,更加讲究对运动卫生的要求,因为这样才能达到增强体质、防止损伤和疾病的发生。其中体育锻炼卫生包含了定期对体格进行检查、运动前做好准备运动、运动后要做整理运动、饭后不宜进行剧烈运动以及运动饮水等注意事项,同时讲究体育运动的科学性,包括运动量、运动方法、运动手段以及教学组织的科学性等方面的注意事项。
4.4.3 培养终身体育思想
体育课堂就是教导学生如何正确有效的进行运动锻炼,培养学生运动锻炼的兴趣,认识到运动在人的生命中的重要性,即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要养成终身体育、持续锻炼的思想,就必须先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所在。首先,转变教师角色和激发学生运动兴趣。随着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也在积极开展中,教学过程应由传统的以“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的主动学习转变。体育教学要求教师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实践能力,才能展开有效的讲解和动作示范的教学内容。体育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进行示范动作时所表现出的气质和健美体格,都将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为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和培养出终身体育的意识起到很好的模范作用。教师不仅是教学知识的传授者,还是体育动作的展示者和示范者。学习的体育活动大多以比赛的形式展开,而这正是成为青少年对体育爱好的关键所在,因为其具有极高的趣味性和竞争性。利用体育的这一特性能更好的激发出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培养学生终身运动的兴趣与意识。无论是体育兴趣的激发、体育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的形成,还是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体质的增强和终身体育习惯的形成,都必须建立在学生亲身的体育参与基础之上。而这种参与,必须是有一定强度、负荷,甚至是包含有痛苦的身体感知。其次,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意识和学生的自主性。“自我体育意识”是从意识、自我意识衍生出来的。对终身体育的理解,关键是体育意识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对学生的引导作用,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体育教学是激发学生自主意识的最好课堂,在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将学生的主动性发挥是体育教师考虑的首要因素,从始至终都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要让学生养成被动习惯,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知识具有系统性,要帮助学生找到动作之间的规律,使其更快的明白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动作之间的过渡,促使其能进一步接受体育运动,找到其中的乐趣所在,有助于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通过对庄子养生思想的再认识,进一步发现了现代体育课堂存在的不足,将庄子养生思想有效运用到现代体育课堂中去,将有效提升现代体育课堂的文化内涵与质量,使现代体育课堂教学更加符合人性,以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和谐。
参考文献
[1] 何彦东.浅议庄子的养生思想[J].魅力中国,2011(7).
[2] 赵桂馨.庄子的养生思想―顺应自然[J].现代养生,2007(10).
[3] 毕晓峰.庄子“自然无为”思想及其美学意义——道家美学思想管窥[J].文艺生活,2009(5).
[4] 李勇.浅析体育在育人中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07(3).
作者简介:吴萱提(1989-),辽宁鞍山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The Enlightenment of Chuang tzu Thought to the Modern PE Curriculum Teaching
WU Xuan-ti
(Liaoning provincial party committee party school,Shenyang 110004,Liaoning,China)
Abstract:Basis on the cognition of the connotation of Chuang tzu thought of keeping in good health,further excavate the importance of the ideas of Chuang tzu about"honour","inaction"and"accord with natural"in modern PE,analyzes the deficiency of modern PE classroom,to effectively feed Chuang tzu thought of healthy into the PE classroom,make modern PE classroom more accord with human nature and return to na⁃ture.
Keywords:Taoist;natural keeping in good health;modern 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