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 浦
(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12)
浅谈第二语言学习策略
邢 浦
(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12)
成功地学习一种外语或第二语言依赖于很多因素,如语言课程设置时间及密度,教师的风格和能力、教学法的合适性、教材的质量与难易度、学习者群体的大小和组成、自然运用第二语言进行练习之机会的多少,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就是语言学习者的特征,即语言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它主要包括年龄、性别、语言智能、动机、学习风格、性格、学习倾向、情感因素、态度、意志等,同时还包括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即学习者策略。笔者试图通过对第二语言学习策略进行综述分析,以期对其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并更好地指导第二语言教与学。
第二语言学习;学习策略;策略培训
学习和运用第二语言的时候,学习者常常运用很多策略来增强学习效果,提高学习成绩。在20世纪70年代,当第二语言研究者观察“善学者”时,他们首次注意到不同学习策略的重要性(Rubin,1975)。研究结果表明,不仅仅是高的语言官能和动机导致某些学习者胜过他人,而且在于他们利用了个性化的学习技巧积极创造地参与学习过程(Cohen,1998)。研究发现“善学者”都采用了一套丰富而个性化的策略。
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最先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而率先进入这个领域的则是美国的Rubin、加拿大的Naiman、Frochlich和Todesco等人。20世纪70年代初期到80年代中期是第二语言学习研究的起步阶段,旨在通过一些描述性研究找出有利于第二语言学习的策略。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期属于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发展阶段,研究达到第一个高潮。人们通过比较成功与不成功语言学习者的策略差异,以及讨论学习策略的定义和分类,进一步加深对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认识与了解。同时,信息加工理论与认知理论被引入了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研究,从而为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随着21世纪的到来.我国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也登上了一个崭新的高度,越来越多的语言研究者以积极主动的姿态,采用新研究方法和角度,促进第二语言学习策略蓬勃发展,代表人物有束定芳、文秋芳、戴炜栋、刘润清等。
学习策略既是内隐的规则系统又是外显的程序与步骤;是指某人学习语言时所采用方法的总体特点也可以是为了完成某个任务所采取的技巧;也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可以意识到的有效学习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第二语言学习策略跟其他学习策略一样是一种程序性知识,由一系列原则和技能系统构成的.学习策略具有层次性。(钱玉莲,2005)
迄今为止,各专家学者已经确认了几十种学习策略。总的来说,从国内外学者对学习策略的分类,可以看出,学者们眼中的学习策略包括了下列几组概念,并对这几组概念进行区分: 1)根语言学习直接相关的和间接相关的;2)一般的和特殊的或者宏观的和微观的;3)学习语言的和运用语言的;4)形式的和功能的;5)学习过程的、学习机会的和学习管理的;6)元认知的和认知的。
其中比较著名的是Cohen(1998)的分类,他将学习策略分为语言学习策略和语言运用策略。语言学习策略指的是学习者有意识地和半意识地采取的思考和行为,目标明确,就是提高他们对目的语的知识和理解。语言运用策略指的是运用所学语言的策略,包括四个次策略,即检索策略(从记忆储存中检索语言材料),排练策略(练习目的语结构),交际策略(用于传达对听话人或读者来说有意义并有信息含量的信息)和遮掩策略(为避免看上去准备不充分、显得很傻或愚蠢时,所使用的制造表象语言能力的策略)。
除了根据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来分类外,还有一个著名的策略分类方法,即四分法,分为认知的、元认知的、情感的和社会的策略。认知策略,包括语言学习策略中对语言材料的辨别、分组、保持和储存,也包括语言运用策略中的检索、排练以及理解或生成第二语言的词、短语与其他要素。元认知策略,是学习者为了监督或控制语言学习而有意识进行的认知加工。这些策略让学习者通过做计划、检验、评价等来控制它们自己的认知。情感策略则用于调节情感、动机和态度。社会策略是学习者为了与其他学习者或母语说话人交际而采取的行动,这样的策略常常旨在提高学习者运用第二语言进行焦急和交互练习的机会。
另一个策略分类是根据技能进行的分类。接受技能——听和读,生成技能——说和写,是四个基本的技能范畴,此外还有其他的技能领域。比如,词汇学习策略,是跨越这四个基本技能的。翻译策略,可能不能成为一个显著的分类,但却是学习者依赖的一个策略。
4.1 第二语言学学习策略培训意义
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学习策略是可以进行学习、教学、培训的。就我国外语教学发展现状来看,第二语言学习策略培训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培养外语学习者有计划、有目标的选择外语学习策略的意识,增强外语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外语学习者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其归纳推理等认知策略的能力,以提高第二语言学习水平。
4.2 第二语音学习策略培训步骤
从第二语言学习策略培训的步骤角度,0xford有创造性地提出了第二语言学习策略培训的八步骤,包括“确定学习者的需要和有效的学习时间,选择良好的学习策略,整体考虑策略的训练,考虑动机因素,实施完整的策略训练,准备材料和设计活动.评价策略的训练,以及矫正策略训练。”Oxford的培训八步驱涵盖了计划、准备、实施、评价和矫正等各个层次,有针对性的培养外语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西方其他语言学家也对第二语自学习策略的培训步骤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例如.O’Malley和Chamot提出了可操作性很强的五步框架,“即把学习策略的培训融入课堂的准备、介绍、练习、评价和扩展五个环节。准备环节包括让学习者回忆完成过的任务,教师示范有声思维,然后让学习者向组员描述自己的恩维过程并展开讨论。介绍环节要说明策略培训的依据,为新策略命名并解释及示范新策略。练习环节是指学习者共同完成某个学习任务,边解决问题边进行有声思维。而评价学习者则是写下策略的名称并讨论策略的使用。最后是延伸环节,即提供额外的练习,布置可促使学生运用学习策略的作业。”五步框架侧重培养第二语言学习者高效解决问题的能力。
4.3 基于策略的教学措施
教师在第二语言学习策略培训中,教师可以教授学习者加强其策略意识以及策略运用,帮助其有意识地、系统地了解他们已经使用或者正在使用的学习策略,并吸收新的学习策略。教师在教授第二语言学习策略前,也需要做充足的练习和准备。在深切领会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更要根据学习者风格特点,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第一,教师在教学之初就应该提高第二语言学习者有关学习策略的意识,以使其自觉主动地运用学习策略。第二,了解学习者风格特征,找出其适合的喜欢的风格,以发现学习者已经运用或喜欢运用并期望运用的学习策略。第三,明晰学习策略基本原理及应用,增强其策略有效性,这样学习者才有可能运用并发展新的策略。第四,加强课堂课后策略性训练,以帮助学生将策略真正地付诸实践。第五,鼓励学生加强策略储备,进行策略训练,增强其使用策略动机。第五,组织班级交流,分享策略运用心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达到策略使用最佳效果,真正提高二语学习者的语言学习能力。
随着我国外语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教学方式也在经历着各种变革,教师应该逐渐认识到新时代的教学应该是“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逐渐地把重心放在学生身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量的实践证明,只有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制定出符合不同学习者风格的策略培训方式及步骤,不断增强学习策略培训的时效性,才能更进一步地促进我国外语学习者第二语言学习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1] Cohen, A.D. 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 Harlow: longman, 1998
[2] Rubin, J. What the ‘good language learner’ can teach us. TESOL QUARTERLY, 1975(09): 41-51
[3] Oxford, R.L.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 New York, NY: Newbury House/Harper Collins, 1990.
[4] 钱玉莲. 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分类及相关问题[J]. 汉语学习, 2005, (06):59-63.
[5] 钱玉莲. 第二语言学习策略论析[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5):152-155.
[6] 王柳生,张海燕.第二语言学习策略可教性研究综述[J].哈尔滨学院学报,20 0 6, (10).
邢浦(1990-),女,汉,山西省忻州市人,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系2014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H195
A
1672-5832(2016)06-02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