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迪雅
“读不懂的书”“读不下去的书”,这样的调查在网上已经屡见不鲜,网友们好像也都很乐于秀自己“看不懂”,好似能读下去的人都非正常。而这样的调查也总能引来许多“评论家”的口水,借此发泄发泄自己对中国文学教育的失望……接着,一切又归于平静,好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我个人觉得这样的调查意义甚微,因为它从未改变什么。我对调查结果的想法是:无须批评,无须担心。
首先关注一下这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调查方式——微博微信统计。对于这样一个并不太有名的调查,会去参加的人,我想大都是每天不刷几下朋友圈就会浑身不自在的人。而他们,正是那些不太能静下心来、只能忙碌于琐碎的人。这些是习惯了每天进行大量碎片化阅读、甘愿让大脑成为信息的跑马场的人,若是在这样的人之间得出了“人人都能安静地欣赏意识流作品”或“独居山林投身自然真是太棒啦”这样的结论,反而要让人怀疑了。虽然根据此次调查结果,“读不下去”的书大多是名著,但我认为这并不意味着名著就真的是最难读下去的书,而是因为参与调查的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这些,于是匆匆填上微信微博,发送,刷新,然后将刚刚的事立即抛到九霄云外。若是向他们推荐毕肖普,推荐傅雷,大家一样会觉得“真难读”!
我这么说,并没有太多要指责他们的意思。有时候我们想让自己变得深刻,但真正朝这个方向迈去时,则会感到痛苦,一种超越寻常的痛苦。在浮躁的社会中,无须深刻即可得到快乐;甚至可以说,越深刻的人反而越无法融入社会,越轻易获得快乐。于是,大多数人都选择了逃避。本来名著们就没有要求每个人都能理解它们,许多教育家认为现在人们不肯读是义学教育上恐怖的缺失。嗯,缺失应该是有些吧,但根本没那么严重。
那我们是否要担心这些名著终会被人们抛弃呢?我觉得没有必要。我们自己可以选择不深刻,但我们不能不相信有甘愿痛苦、甘愿深刻的人存在,不然这些名著从何而来?文学被人称为“无用之用”,我认为这句话很正确,总会有人在这些名著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意义,与百年前甚至千年前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名著之所以是名著,正是因为它们经历了无数的劫难后,也总有人记得它们。对这些名著来说,有他们存在,也就足够了。
专题点評
作者的态度云淡风轻,但实际上却对这个问题的剖解条分缕析:调查的方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调查对象的局限性以及回答的随意性。因此,郑重其事的“批评”自然依据不足。而名著们的冷遇并非今日“始”,也不会今日“终”,就像作者所说“名著之所以是名著,正是因为它们经历了无数的劫难后,也总有人记得它们”。这一种“看得开”,因为基于了解,让人感觉实实在在。
(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