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性学习打开一个窗口
——从学生的《问题集》谈起

2016-11-20 10:29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双甸中学江苏南通226404
人生十六七 2016年20期
关键词:探究性探究同学

魏 红(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双甸中学,江苏 南通 226404)



为探究性学习打开一个窗口
——从学生的《问题集》谈起

魏红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双甸中学,江苏 南通 226404)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探究性学习;学生;问题;窗口

面对激烈的竞争形势,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方式尤为重要。学生在学习和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探讨的态度。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让学生学会自己去思考,去判断,去寻找答案,在更高的层面上进行学习,我们关注的不是学术的水平和研究的结果,而是研究内容的丰富性和方法的科学性。也许研究的结果并没有找到正确的答案,但学生通过探究,学会提出问题,学会搜集处理信息,培养了探究的意识和习惯,这就是最大的收获。

基于以上认识,上学期,我在自己任教的班级,进行了探究性学习的尝试。我让每一位学生备了一本《问题集》,把自己在语文学习、写作训练、课外阅读或思考到的问题,一一写在自己的《问题集》上,定期交给老师批阅或在学生之间互阅。一个学期过去,每个学生在《问题集》上提出的问题平均四十多条。这些问题尽管形形色色,有的甚至有点吹毛求疵,也有的并没有找到确切的答案,但从总体上来看,确实培养了学生探究的意识和习惯,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下面,从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粗浅的体会。

鼓励大胆探究;不带任何束缚;把抽象的内容;量化

刚刚开始搞《问题集》的时候,许多学生并没有多大兴趣,他们认为,自己从开始上学到现在,并没有提过多少问题,也从来没有搞过《问题集》,日子也照样混过来了。也有的学生依赖思想严重,认为别人提了问题,老师也会设计一些问题,自己会跟着思考,跟着回答就是了。一些学生有这样那样的模糊认识并不奇怪,因为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 “满堂灌”、“满堂问”,造成的悲剧就是使学生被动应付,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失去了提问的意识和勇气。针对这些情况,我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大胆探究,把自己认为是问题的,一一写到《问题集》上,你想提什么就提什么,不带任何束缚,不定条条框框,即使错了也不追究。提问提问,贵在敢提敢问。后来,同学们都行动起来了,一条条问题显示《问题集》上,如有的同学提到“诗”与“词”的区别在哪里,《石壕吏》中的老人被捉,作者为什么无动于衷,为什么不被捉等等。

敢提问题了,说明同学们有了探究的勇气。万事开头难。既然有了好的开头,那后面的路就可以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过了一段时间,我把《问题集》收上来看了一下,对可以直接回答的问题,我都一一作了回答。当然,我不是包办代替,而是重在指点,如这道题请把某课文第几段再细读一下,这道题请查一下有关工具书,这道题请与前后左右的同学讨论一下,看看他们是怎样理解的。然后,我将这一期大家提的问题作了一个统计,并公布统计的结果,把抽象的内容量化。明明白白的数字,清清楚楚地告诉大家,谁在探究性学习的道路上迈的步子最大。到下一次再收上来看的时候,同学们谁也没有忽略数量(尽管有重复现象,尽管有的问题很幼稚)这说明同学们已经开始致力于探究性学习了。有时,有的家长来校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我也把《问题集》作为汇报的内容,家长听了很高兴,学生自然深受鼓舞。

培养探究习惯

不求探究结果

将复杂的程序简化

《问题集》从数量上能够看出一个同学对探究性学习所持的态度,但目的不在于提的问题的多少,而在于有没有真正培养探究性学习的习惯。习惯成自然,有了探究性学习的良好习惯,就会为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

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要多思、深思、善思。”但在传统的师问生答的模式限制下,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惯于走马观花,只求读过,不求甚解。碰到含义深刻的句子,常常浮于表面,望文生义,不去深入思考。至于文章的思想内容、写作技巧、感情火花,就谈不上细细品味了。自从学生有了《问题集》后,开始养成了探究性学习的良好习惯。例如,在预习课文时,同学们不再像以往那样做做样子而已,而是实实在在地去预习、去思考,而且,问题也一个跟着一个摆出来了。有的同学在预习《最后一次讲演》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题目是“最后一次讲演”,而注释中说作者在演讲回去途中遇难,那题目是不是作者拟定的?如果是编者加的,注释中应加以说明。还有个同学在预习《听潮》时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作者把涨潮的声音比成战场上的声音是很形象的,给人留下的想象也是很丰富的,但作者笔下的战场,既有古代的,也有现代的,把古今战场杂糅在一起,是不是有点不伦不类?

学生一旦有了探究性学习的良好习惯,就会激发起学习的浓厚兴趣,牢牢把握学习的主动权,就会不断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当然,学生提的问题,不一定要有答案,因为对初学者来说,重要的是善于提问,善于质疑,是需要一种探究的态度,一种创新的精神。

以往学习一篇课文,从字词句、写作背景,到层次主题、写作特点、作业,把一篇完整的课文搞得支离破碎,把原本很简单的东西搞成了一套套程序,一个个模式,极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学生养成了探究性学习的良好习惯后,碰到一篇课文,一切从问题入手,找准问题,能自己解决的就自己解决,不能自己解决的就提出来讨论,或者一时不能解决的就放一放以后再说。本来理解一篇课文要费好多周折,要经过好多程序,现在有了问题作先导,所有程序就都简化了。这样,就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去读课外书籍,去探究更多的问题。

营造探究氛围;不搞一锤定音;让表面的东西;深化《问题集》上的问题,如果只让它保留在《问题集》上,或者只让它由老师来个一锤定音,那意义就不大了。我定期让《问题集》在同学之间交流,让同学们将自己提的问题与他人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看谁提的问题有新意,有深度,有探究味儿。也可以针对别人提的问题,再换一个角度提出来。这样一来,在全班就营造出探究的氛围,把探究性学习引入竞争机制。

班上有一位同学从生活现象中提出了一个有关学习、做人的问题,他说,人常常要掏耳朵,掏耳朵的目的是要清除耳中的杂物,使耳朵干净,那么,学习、做人要不要进行一番掏耳朵的工作?另一个同学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他说,掏耳朵有时并不是为了清除耳中杂物、保持耳中干净,而是为了挠痒,那么,做学问、做人有时是不是也要“挠痒”呢?

像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好多同学开始意识到提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提,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提,可以针对一个事物提,也可以假托一个东西来提。问题最有意义的是允许讨论,允许争论,来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而不在于结论。当然也有同学在《问题集》中希望老师给个现成答案,一锤定音。每当碰到这种情况,我总是尽量把问题留给大家讨论。有时,大家为一个问题争论不休的时候,我也不急于表态,而是引导他们不停止在表面上,应该向深处想一想。譬如,有的同学学了《桃花源记》后,提出一个问题: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与现在比,一点不美,为何人们还津津乐道呢?我就把这个问题提到全班讨论,最后形成了共识,那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存在决定意识。陶渊明那样写,是因为他生活在那个时代,只能有那样的意识。人的意识不可能超越他所处的时代。这样,把表面的东西再深化一步,不仅提高了大家的思想认识,而且更加激起大家探究的热情。

拓宽探究领域

不限一孔之见

使相对的双方转化

开始,《问题集》只限于提课文中碰到的问题,后来,许多同学觉得这方天地太狭小了,应把问题的领域拓宽,从语文课内到语文课外,从家庭琐事提到国家大事,都可以提出问题去研究,去探讨,而且,就一个问题,应允许有多种见解,不限一孔之见。

探究领域一拓宽,那问题真有点五光十色了。大家在《问题集》上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愚公深信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为何语文课本还是老爷爷、老奶奶,不见子子孙孙?到二0二0年,学语文还这样学吗?读课外书,说法是否太笼统,什么书都可以读吗?现在,要不要老杨同志那样的好干部?婆媳之间老不和睦,问题的根子在哪里?假如你当环保局长,第一事干什么?

前一段时间,“非典”成了热门话题,在《问题集》中,同学们也没有放过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可观点不尽相同。有同学认为,“非典”是坏事,它危害人类,造成经济上的巨大损失,搞得人心惶惶。也有人认为它是好事,它给世人上了生动而深刻的一课,让世人懂得该如何爱惜自己的家园,珍爱自己的生命。大家各抒已见,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这种辩论是很有意义的。它会促使人去思考、去判断,使智力得到很好的开发。

《问题集》的好处还远不止于此。它也在不同程度上促使师生这教与学相对双方关系的转化。学生由过去的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成为教与学中的主体。而一向高踞于讲台之上的教师则成了教与学的组织者、服务员。以往,我们教师备课时,更多考虑的是教材,是知识点,而现在,我更多考虑的是学生,是《问题集》。学生要探究,教师更要探究,而且要当先行者。以往,都是老师向学生提问,现在反过来,是学生向老师提问,而且不是口头提,而是书面提,可以存档,可以查阅,可以统计。这样做最大的益处是带来了正强化。

一、强化了个体的差异性,填补了一个空白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同学最怕举手发言,更怕老师指名提问。我曾就这个问题作过小小的调查,竟然发现有同学一学期中从来未举手发言过,也从未被老师指名提问过,这也许是老师的疏忽,但归根结底是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性。有的同学喜欢在大庭广众之下侃侃而谈,有的同学却羞于开口。有的同学喜欢老师指名提问,有的同学却最怕老师提问点到他的名字。如何根据这一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性来填补提问的空白呢?现在终于找到了一个好法子,那就是《问题集》。那些怕开口的同学并不怕动笔。《问题集》上,人人都有问题可提,并没有空白,但它并不抹煞个体差异性,反而强化这种差异性。你可以多提,也可以少提;你可以提得深一点,也可以提得浅一点;你可以自问自答,也可以只问不答。总之,在《问题集》上,每个同学都找到了显一显身手的一席之地。但不管个体差异性多大,通过《问题集》,每个同学都增强了探究的意识,提高了语文素养。

二、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性,更换了一个位置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但如何体现这一主体性呢?《问题集》本身就明确地回答了这一问题。过去,总是老师向学生提问,主动权完全掌握在老师手里,老师怎样提,学生就怎样答,老师提什么,学生就答什么,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应付的地位,完全丧失了主观能动性。而《问题集》所体现的则是相反的情形,学生真正成了主体,学生手里牢牢地把握着主动权,他可以把问题由课内提到课外,由地上提到天上,他可以让老师顺顺当当地回答问题,也可以奇思妙想,把老师难住,从而促使老师去研讨,去探究,去当先行者。反提问,让老师和学生更换了一下位置,也正体现了教学的一种新理念。

三、强化了语文的人文性,激活了一个窗口

过去的语文教学,是师生围着教材转,是只见文不见人,现在需要彻底改变这种壮况,要教材、老师都围着学生转,强化语文的人文性,而语文教材只是一种工具,一个例子,用这个工具去解决学习、成长中的问题,仿这个例子去实践去探讨,由以本为本变成以人为本。《问题集》也是为了理解教材,进而应用教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也激活了语文教学的窗口。以往都强调要教活语文,但怎样才能教得活,历来众说纷纭,没有定论。现在,一本小小的《问题集》恰恰激活了一个窗口。它告诉我们,从问题入手,带着问题学语文、用语文,每个同学充满了活力,有一种探究意识,有一种创新精神,正是"活"的体现。

总之,探究性学习不是一项课外活动,而是在教学过程中一以贯之的学习方式和态度,对于学生来讲,要人人参与,持之以恒;对于教师来讲,要放开手脚,加强引导,《问题集》只是为学生探究性学习打开了一个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可以让学生进入到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魏红(1977-),女,汉族,江苏如东人,中学高级教师,如东县双甸中学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探究性探究同学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初步实践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浅谈探究性阅读教学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