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2016-11-19 16:04王江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学具形象思维内角

王江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獻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240-02

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要让学生学会,学好,又要让学生会学,达到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提高。因此,作为教师,如何让45分钟的课堂达到高效至关重要。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心得体会。

1.创设教学情境

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学习。课堂上师生的交流是认知和情感交流的统一,要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善于激发学生乐学数学的情感。它能对教与学产生事半功倍的巨大效应,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及效益,最终达到提高整体素质的目的。数学教师必须善于启发,关于将课题转化为学生认知中的矛盾、内在的需要,还要不断地设疑、激疑。

例如:在介绍"数的乘方"时,可首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大富翁和一个年轻人订了这样一个合同:一个月内,这个年轻人每天付给富翁10万元钱,而富翁第一天需付给年轻人1分钱,第二天2分钱,第三天4分……以后每天富翁付给年轻人的钱数都是前一天的2倍,直到30天期满,猜想一下,这一合同对谁有利?也先可让学生想象把一张足够大的纸对折20次后的厚度。由于这两个问题富有趣味性,引起学生的好奇和解决问题的强烈兴趣,全班学生顿时活跃起来,凭自己的直觉猜测结果。在学生迫不及待破译答案的情况下,教师及时点题。这样巧设悬念,能尽快地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学生一开始就对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轻松、愉快、兴奋的状态下进入学习的佳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注重学法指导

新教材以"指导教法,渗透学法"的思想,在每章节内容的编排上安排了"想一想"、"议一议"等栏目,其独具匠心、面目一新。其宗旨是设法使学生学有趣、学有法、学有得,同时对教师的教法提出了高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我从兴趣教学入手,侧重于从以下几个环节中进行:

2.1 培养阅读习惯。具体方法是阅读前出示阅读题,如教学"角的度量与表示" 时,可出示阅读题:我们以前用刻度尺测量线段的长短,那我们用什么来度量角的大小呢? 角的表示方法有几种?表示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阅读完毕,或通过提问、或以评估的形式来检查阅读效果;或有计划地组织学习小组以讨论的形式探讨阅读内容。同时,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找出问题,并不失时机地表扬在阅读中有进步、有成绩的学生,使学生有获得成功之喜悦,从而产生兴趣,养成阅读的习惯。

2.2 培养讨论的习惯。教师通过有针对性、合理性的提问,引发学生进入教学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引发他们积极探讨数学知识,逐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讨论的习惯。特别是一题多解的题目或需要分类讨论的问题,如在教学"绝对值"、"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就有很多需要分类讨论的题目;还有在探索规律这一节的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由此引导学生三、五人一组进行讨论,归纳出相应的方法和规律。

2.3 培养观察能力。学生对图形、对实验的观察特别感兴趣,缺点是思维被动、目的不明确,这就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有的放矢、积极主动去观察。可采取边观察、边提问、边引导学生对变化原因、条件、结果进行讨论;也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较熟悉的环境中去观察。

3.培养学生思维

3.1 在教学中要重视教具、学具的运用。 教学中要运用学具、教具,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观察和操作机会,让学生用多种感官去感知事物和现象。通过比较、概括,反映出客观事物和现象的直观性的特征,就能获得正确表象。教具的演示和学具的应用要注意多角度、不同方位和多样性。如角的认识,既要观察有锐角、直角的物体,也要观察有钝角的物体;要出示大小不同的角的图形,也要出示位置不同的各种角的图形;既要出示静态中的角,也要演示动态中的角。学生观察客观事物和现象越全面、深刻,获得的表象就越正确、丰富,形象思维水平就越高。 在加强教学直观性的同时,努力发展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动手的能力。

3.2 在教学中要重视数形结合。 数是抽象的数学知识,形是具体实物、图形、模型、学具。数和形是紧密联系着的,学生只有先从形的方面进行形象思维,通过观察、操作,进行比较、分析,在感性材料基础上进行抽象,才能获得数的知识。如七年级的数轴的认识到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应用、八年级的统计图表等,在这样数形结合的教学中,也同时对学生进行了形象思维的训练,培养了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4.开辟第二课堂

初中数学的自然性、实用性,决定了开辟第二课堂的重要性。根据新教材的提示与要求,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举办数学知识猜谜、小制作比赛、拼图游戏等等。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生动有趣、吸引力强,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展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创造力,也可以挖掘学生的潜能,在他们的闪光点上做文章,让他们领略成功的喜悦,感觉路就在脚下。这样他们就会兴趣盎然、信心百倍地去继续追求成功。特别要给学生多打气,多鼓励他们,要充分肯定其动手能力,找到成功的地方给予表扬,使其心理在表扬中受到振动,开始对学习数学感兴趣。这时就要趁热打铁,教导他们上课要认真听讲、行为要规范,做个好学生,引导他们逐步学好数学。

5.运用媒体教学

初中数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很多都是从实际中抽象出来的纯粹的理论,并且其中蕴含这十分严谨的逻辑推理过程。对于数学的这一大特点,如果用多媒体进行一次性全部板书,就不利于学生一步步的掌握和理解定理的核心内容。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在黑板上用粉笔将数学推理过程一步一步的进行讲解板书,和同学一起将数学定理的来龙去脉梳理一遍,才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和了解定理的核心内容。比如在"多边形的内角和"教学中,先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入手,在求四边形的内角和时转化为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和,这时可以进行多媒体的图形演示:从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引出的对角线把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然后让学生自己探索五变形内角和的求法。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四边形内角和求法的回顾与进一步思考,可知用同样的方法把五变形分成三个三角形。那么六边形呢?适当的提问,促使学生积极的思考,引起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为下边n边形内角和公式的证明打下基础。

总之,数学教学改革是逐步累积的,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工作也不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每个数学教师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用自己的眼光多发现问题,用自己的思考多分析问题,用自己的智慧多解决问题,互相协作,共同努力,我相信数学课堂必将充满朝气与活力,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也一定能大大提高!笔者坚信:参与着,收获着、快乐着,进步着!

猜你喜欢
学具形象思维内角
多边形内角和再探
三角与数列试题精选
三角形分割问题
以低成本学具助力初中生物学教学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创意也爱“形象”——形象思维法
小学数学学具在课堂实践活动中的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