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永全
摘 要: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语文教师应采用“先学后教”的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奠定扎实的语文基础,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先学后教;主导地位
老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导者。小学生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段,对于学习充满好奇,老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性格特点,设置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地位,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去,更高效地学习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
一、先学后教的方式和意义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大多数老师采用先教后学的方式进行教学,首先将课本知识讲授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利用老师所讲的知识完成作业,巩固知识,延伸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接受老师课堂上讲授的知识,对于那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很容易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最终放弃语文知识的学习。
先学后教是让学生有目的性的预习、自学,然后老师针对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细致的讲解,学生在自学之后提出自己的疑惑和见解,不仅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在课堂上,老师布置一定的学习内容,学生可以独自学习,也可以和同学一起讨论,将不懂的内容、有争议的内容记录下来,向老师提出来,让老师为学生解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学对知识有一定的见解,对疑惑之处更加感兴趣,对语文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比如,《桂林山水》这篇课文对于小学生是枯燥乏味的,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给老师的讲授增加了不小的难度。这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翻阅字典查出文章的生字词和成语,让学生在查找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然后老师将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和问题作出解答。以学生为主体,老师起到辅助作用,和学生一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完成教学任务。
二、先学后教的应用
很多小学语文老师为了完成教學目标和教学任务,会采用将知识灌输给学生的方式,但这样被动的接受知识反而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先学后教的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老师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课堂,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课堂上消化知识,巩固知识,积累知识。这样不仅减少了老师的教学量,也可以让学生高效率的学习知识。
对小学生的教育是尤为重要的,老师不仅要将知识讲授给学生,还要给学生讲一些人生道理。语文课本中的许多文章都是讲述人生哲理的,《中彩那天》就是这样一个小故事,老师可以让学生先预习文章,学习不熟悉的词语,理解文章的深层次内容。让学生主动体会文章蕴含的道理,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文章,了解作者要表达的内容。小学生往往对这样的小故事很感兴趣,但是却不会思考,这时老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文章,为学生设置一些有关文章的问题,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解答这些问题,对于无法解答的问题可以向老师提出来。只有经过思考,学生才能够在老师讲解的过程中领悟到文章的真谛。
先学后教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作用是明显的,包括古诗的背诵。刘禹锡的《望洞庭》在小学语文中是比较难的古诗,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查阅字典来通读古诗,然后运用自己学会的知识将古诗的大意叙述出来,这样的预习既减轻了老师讲课的压力,也让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下轻易地理解文章的感情。先学后教的方式减轻了老师的教学压力,为学生培养了合适的学习习惯,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
三、先学后教的问题
很多小学老师都是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知识,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失去兴趣,最终导致学习效率不高,学习成绩不理想。究其原因老师很难改变固有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学校的师资力量也导致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很难得到实现。
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不同,相同难度的问题会出现不同的结果,老师要针对学生的基础和学习水平合理地设置预习的难度,保证全体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以最佳的态度学习。学生的玩心较重,完全的自主学习也会出现不认真的情况。比如,在学习《蝙蝠和雷达》时,这样的文章往往会让学生提不起兴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偷懒,而老师的精力有限,不能够顾及到每一位同学,难免会导致学习效率下降,致使学生的学习成绩不理想。
“先学后教”是在老师的引导下,为学生设置一定的任务和目标,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和交流水平,不仅让学生积累了语文知识,还为学生讲解了一些人生道理,对学生来说是十分关键的。
参考文献:
[1]刘家访.先学后教运行机制的重建[J].中国教育学刊,2011(11).
[2]蔡林森.推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体会[J].天津教育,2011(3).
[3]冯德兵.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探讨[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5(12).
编辑 范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