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芳 裘国永
摘 要 西安铁一中滨河学校采用五人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意在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团队协作能力,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初一、初二的29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该模式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进行合理分析,最后设计具体的教学案例。
关键词 信息技术;建构主义;五人小组合作;合作学习;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4-0105-03
1 前言
在我国,“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极为普遍。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积极性和主动性常常受到抑制。长此以往,学生将会彻底失去对学习的热情和创造性。2001年6月,教育部下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划了我国课程改革的基本蓝图。其中明确提出,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所谓小组合作学习,就是课堂教学以小组团体为主要形式,学生为了一定的学习目标,在教师的组织下合作学习,学生通过交流协作取得各自的收获,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西安铁一中滨河学校特色的“五人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正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一种。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业成绩、性别、年龄、性格特征、语言表达能力、学习风格、家庭背景等条件,每五人分为一个总体能力相近的小组。教师创设情境,下发教学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展开小组讨论,通过组员的思想交流获得问题的答案,从而完成学习目标,获得自身的提升。
我国的信息技术课程起步较晚,课堂上合作很少,总体教学效果欠佳。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运用“五人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可以改变传统的“以教为主”的传输途径,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协作精神,加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这无疑是响应我国素质教育号召最好的做法。笔者通过在西安铁一中滨河学校的教学实践,就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小组合作模式进行分析研究。
2 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概念
理论基础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来自于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知理论。他认为:“学生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利用周边的学习资料或已有的知识,在教师的引导、其他人的帮助下,通过合作、交流,自己进行意义建构,得出结论,揭示事物发展规律。因此,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钟启泉指出:“真正的教学过程应当说是学习主体(学生)和教育主体(教师,包括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着组织、引导与帮助的作用。而小组合作学习正是这样一种积极主动的意义建构学习。教师先进行情境创设,提出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从旁启发并及时概括总结,最终学生通过交流协作共同解决问题,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滨河特色“五人小组合作”实施步骤 西安铁一中滨河学校实行“五人小组合作”的教育教学新模式,变教师的“一言堂”为师生互动的“多言堂”。课堂上“边讲解、边启发、边讨论、边练习”,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夯实知识基础,使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兴趣与个性、思维与品格得到充分的发展。
1)小组的划分。科学分组是实施合作学习的重要步骤。全班学生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按照学业成绩、性别、年龄、性格特征、语言表达能力、学习风格、家庭背景等条件被分为总体能力相近的若干小组。根据Rogers的理论,当小组人员在4~6人之间时,组内每个成员发言的机会均等。而组员座位回环相对可以使交流更方便。不同层次的学生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互相启发,通过思辨和讨论的方式一起解决问题,产生结论,实现认知与情感的发展。
2)小组长的选定。在“五人小组合作”中,每一名组员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担任不同的学科的组长。小组长要带领组员课前预习,课上积极讨论分配任务,课下完成该学科作业并批改。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无论是成绩优秀还是中等的学生,都有机会成为小组中的主要角色,辅导和监督其他组员。这样做有助于学生间优势互补,促进学生的学习,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
3)“五人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通过笔者一个学期的探索并实践,研究构建一个以建构主义为指导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创设情境→下发任务→合理分工→交流协作→展示评价→归纳总结。
①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教学内容开展之前,教师要确定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和主题,以学生为中心,尽可能创设出能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只有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才能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掌握知识。
②下发任务,分工协作。教师要根据课程设置的要求,围绕主题制定出本节课的探究任务。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起到主导作用,制定出可操作的总任务;随后协助各个小组长分化出本组的子任务,随后组长组织成员讨论分工,结合自身的特点明确个人职责。
③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已经明确了组内分工。在完成个人任务的过程中,组员利用回环相对的座位进行交流合作,按照自己的想法完成任务。当组中每名成员都完成任务后,由小组长带领全组成员击掌,并全员起立示意。教师按照小组起立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名,给予加分奖励。这种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更好地实现教学效果。
④任务完成,作品展示。当小组任务完成后,教师组织小组间的作品展示。各小组推选一名成员,不一定是小组长,介绍小组作品的闪光点、组员的任务分配及完成情况。在组员发言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反思作品的不足,取长补短,互相学习,最终实现共同进步。
⑤科学评价,归纳总结。科学的评价可以激励学生实现自我,乐于挑战,对小组合作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要从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个角度进行公平公正的评比。评价方式分为组内互评、组间互评、教师评价等。
3 教学案例设计
五人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对于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的教学案例如下。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选自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的《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五课“自动筛选购机方案”。通过对Excel的数据进行处理,可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笔者选择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制成表格,供学生动手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欲望。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四节的学习,已经掌握了Excel数据处理中自动计算、分类汇总、排序的功能,本节课主要学习Excel的数据筛选功能。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会进一步提升对数据的处理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熟练掌握数据筛选的技巧,并能根据限定的条件筛选信息,多表合并,页面设置。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掌握Excel自动筛选功能,并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五人小组合作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自我评价的能力。
课堂目标 根据条件筛选信息,多表合并及自动填充序列,页面设置。
教学方法 笔者采用任务驱动法、合作探究法。教师下发任务,学生展开合作学习。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资源 多媒体网络教室。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索欲望,让学生了解自动筛选的优势。教师提问:同学们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在每次考完试后直接看到90分以上的同学都是谁?引出课题:可以在总表中使用Excel的筛选功能,大大减轻工作量,一目了然。展示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了解本课需要掌握的学习目标。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2)下发任务。教学目标:通过教师下发本课任务引发学生思考。任务一:根据条件筛选信息。创设情境:请同学们当一次经纪人,结合身高、体重、人气、地区等条件筛选明星出席红地毯。任务二:多表合并。填充序列。创设情境:请同学们帮朋友挑选笔记本电脑,结合价格、内存、硬盘容量等方面给出建议。任务三:页面设置。请同学们根据表格的要求和个人喜好设置刚才筛选出来的数据,清晰完整为宜。学生积极思考,组长分配任务,小组成员从教材中找到相关知识并自主学习。
3)小组合作。教学目标:学生利用五人小组合作交流协作,互相帮助。教师巡视,启发学生,维持课堂纪律,及时解决小组中出现的问题并记录。教师根据五人小组的完成速度和质量在黑板上给予量化加分公示。组长分配子任务,交流讨论,解决疑问。在规定时间内共同完成本课三个学习任务。完成之后击掌示意并起立。
4)作品展示。教学目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学习成果。学生作品展示,教师对优点提出鼓励,对不足之处让其他学生一起思考,提出改进意见。完成组内评价、组间评价和教师评价。各小组代表发言,交代组员的分工情况。进行作品展示,评说闪光点和不足之处。
5)归纳总结。教学目标:总结学习内容。教师归纳方法并对本节课总结,提出希望和建议。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五人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笔者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任务驱动。学生能够较好地完成课堂任务,组内合作气氛良好,教学效果十分明显。小组合作既有利于强帮弱,学生共同进步,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发现问题并从旁启发,维持好课堂纪律。
4 总结和展望
经过笔者一学期的调查研究,发现五人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对信息技术课程非常适用。通过实践看到,该模式能够调动课堂气氛,变被动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潜能,培养团队意识。总的来说,五人小组合作符合新课程标准理念,也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教师在新课程环境下,要重视合作学习的价值。教师是小组合作的组织者,要重视科学分组,注意观察小组变化并适时调整人员,积极营造和谐的小组学习氛围。在教师评价上,鼓励为主,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使得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提高,最终实现共同进步。最后,学校应对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强化小组合作学习制度建设,为小组合作学习的推广提供制度支撑,对合作学习的有效实践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17.
[2]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中学语文教学,2002(8):58-60.
[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70-73.
[4]李龙.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9):
381.